专利名称:信号示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光信号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辆声光信号警示装置或一种工程声、光信号报警设备。
过去的工程示警是由支架悬挂红色灯泡临时搭成,以交流拉线供电,不耐风吹及磕碰、撞击、易短路而不安全,近来交通安全及施工中使用了塑料锥形交通路标,解决了磕碰和撞击问题,但夜间使用难于看清,为此广州高力电池有限公司出品了9206型示警灯,它用白炽灯泡为光源由电池供电、外加红色灯罩及安装固定装具构成,供夜间工程或行车示警,但白炽灯耗电量大、亮度低、灯泡及灯丝耐震、耐冲击及防水能力差,使示警灯仍存在费电、可视距离短、不耐震动、冲击、不防水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并公开一种省电、亮度高、可视距离远、使用寿命长、指示方向匀、防震、耐冲击、碰撞且防水能力好,随处便于安置,也可插接螺合于塑料锥形交通路标使用的信号示警器。
实施本发明的措施是在本发明中(A)光源使用低压、可编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以节约电力、提高亮度及可视距离和耐震动能力。
(B)加装讯响器,用声、光两种信号同时示警以提高警示能力。
(c)用光控开关根据环境明暗启闭本信号示警器比人工启闭准时、安全又节约电力。
(D)信号示警器上表面贴以红色及黄色反光膜供电力不足时反光示警。
(E)外壳上设计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安装槽孔及防撞击、磕碰用的凸台结构。
(F)全部电路以环氧树脂灌封以增加防震、耐冲击、碰撞及防潮、防水能力。
实施本发明的结构由超高亮度发光二级管阵列(二级管阵列)、间歇振荡器、光控开关、短声讯响器(讯响器)、红色及黄色反光膜(反光膜)、电源(电池阻)、电源开关、讯响器开关、外壳及插棒、挂钩、支撑台、锁臂各种固定装具构成,其中超高亮度发光二根管阵列串、并联后接于间歇振荡器中开关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回路并装于外壳上的安装槽孔内,间歇振荡器经光控开关、电源开关接于电源,讯响器经讯响器开关、光控开关及电源开关接于电源供电,它们的元件、接板以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内,讯响器封装于外壳中间的讯响器孔中,反光膜贴于外壳上端四周表面,挂钩及插棒注塑于外壳下端,支撑台注塑于外壳侧边,二锁臂与支撑台螺接或锁接,电源则卡装于锥形交通路标中,电源开关,讯响器开关装于外壳挂钩侧边的安装孔内。其超高亮度发光二级管阵列是由4-300个额定电压为1.8-3.0伏、电流为20毫安的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按需排列串并联后接入间歇振荡器中的开关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回路,装于外壳上的安装槽孔内并以环氧树脂灌封,其间歇振荡器用555集成块及两个电阻、电容、晶体二极管及开关晶体三极管构成,用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内经电源开关及光控开关接电源以6-12伏直流供电。其光控开关由光敏管、电阻及晶体三极管射随电路构成,由6-12伏直流电源经电源开关供电,光敏管封装于外壳上的凸台下光敏管孔中,间歇振荡器的555集成块的④脚和讯响器的正极直接和经讯响器开关接于其射极回路,同时由光控启、闭并以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中。讯响器封装于外壳中间讯响器孔中。本发明的外壳可据需设计,本实施实例中设计注塑为园柱形,其上端四周贴有红色及黄色的反光膜并设计有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安装槽孔及防碰撞用的凸台,凸台下沿设计有光敏管孔,园柱外壳中间设计有讯响器孔,下端设计注塑有安装固定用的插棒,棒端注塑有电源开关、讯响器开关的安装孔及挂钩,园柱侧边设计有二通孔及支撑台并设计有U字形金属锁臂滑动插于其中,它们以螺钉螺接或市售锁簧锁接,作为侧边固定装具。
下面再以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为信号示警器总装示意图附图2为信号示警器电原理图附图3为信号示警器电原理框图附图4为信号示警器在塑料锥形交通路标上的应用各附图中1-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及其安装槽孔10-二通孔2-外壳 11-螺钉3-光控开关 12-支撑台4-间歇振荡器13-讯响器、讯响器孔5-反光膜14-锁臂6-凸台 15-电源(电池组)7-光敏管、光敏管孔 16-电源开关及其安装孔8-挂钩 17-讯响器开关及其安装孔9-插棒 18-锥形交通路标本发明由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1)、间歇振荡器(4)、光控开关(3)、讯响器(13)、反光膜(5)。电源(15)、电源开关(16)、讯响器开关(17)、外壳(2)及挂钩(8)、插棒(9)、支撑台(12)、锁臂(14)各种固定装具构成。其中超高亮度发光二级管阵列(1)串、并联后接入间歇振荡器(4)的开关晶体三级管集电极回路并装于外壳(2)上的安装槽孔(1)中,间歇振荡器(4)经光控开关(3)、电源开关(16)接于电源(15),讯响器(13)经讯响器开关(17)、光控开关(3)及电源开关(16)接电源(15)供电,它们的元件及接板以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2)内,讯响器(13)封装于外壳(2)上的讯响器孔(13)中,反光膜(5)贴于外壳(2)上端四周表面,挂钩(8)及插棒(9)注塑于外壳(2)的下端,支撑台(12)注塑于外壳(2)侧边,锁臂(14)与支撑台(12)螺接或锁接,电源(15)卡装于锥形交通路标(18)内,电源开关(16),讯响器开关(17)封装于外壳(2)的挂钩(8)侧边它们的安装孔(16)、(17)中,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1)由4-300个额定电压为1.8-3.0伏、电流为20毫安的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按需排列串并联后接入间歇振荡器(4)中的开关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回路并装于外壳(2)上端的安装槽孔(1)内以环氧树脂灌封。
间歇振荡器(4)由555集成块及二电阻、二电容、两晶体二极管及开关晶体三极管构成,并用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2)中,由电源(15)以6-12伏直流经电源开关(16)及光控开关(3)供电。光控开关(3)由光敏管(7)、电阻及晶体三极管射随电路构成。由电源(15)以6-12伏直流经电源开关(16)供电,其光敏管(7)封装于外壳上的凸台下光敏管孔(7)中,间歇振荡器(4)中的555集成块的④脚和讯响器(13)的正极直接和经讯响器开关(17)接于其射极回路,同时由光控启、闭并以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2)内。其讯响器(13)封装于外壳中间的讯响器孔(13)中。外壳(2)可据需设计,本实施实例中设计注塑为园柱形,其上端四周贴有红色及黄色的反光膜(5),并设计有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安装槽孔(1)及防碰撞用的凸台(6),凸台下沿设计有光敏管孔(7),园柱外壳中间设计有讯响器孔(13),其下端设计、注塑有安装固定用的挂钩(8)、插棒(9),插棒(9)端设计有电源开关安装孔(16)、讯响器开关安装孔(17),园柱外壳侧边设计有二通孔(10)和支撑台(12),并设计有U字形锁臂(14)可滑动插于二通孔(10)中并以螺钉(11)或市售锁簧锁定。
由于采用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及全晶体化声光电路,并封以环氧树脂和外壳抗震设计,本信号示警器的优点是亮度高、可视距离远、声光同时报警、寿命长、方向匀、节约电力、防震、防潮、防水、耐冲击、多种安装固定装具可随处安置,也可插接螺合于塑料锥形交通路标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信号示警器用于工程及车辆以声、光信号示警,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超高亮度发光二级管阵列、间歇振荡器、光控开关、讯响器、反光膜、电源、电源开关、讯响器开关、外壳及挂钩、插棒、支撑台、锁臂各种固定装具构成,其中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串、并联后接于间歇荡器中开关晶体三级管的集电极回路并装于外壳上的安装槽孔内,间歇振荡器经光控开关、电源开关接于电源,讯响器经讯响器开关,光控开关及电源开关接于电源供电,它们的元件、接板以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内,讯响器封装于外壳中间的讯响器孔中,反光膜贴于外壳上端四周表面,挂钩及插棒注塑于外壳下端,支撑台注塑于外壳侧边,二锁臂与支撑台螺接或锁接,电源则卡装于锥形交通路标中,电源开关,讯响器开关装于外壳挂钩侧边的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示警器其特征是其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是由4-300个额定电压为1.8-3.0伏、电流为20毫安的超高亮度发光二级管按需排列,串并联后接入间歇振荡器中开关晶体三级管的集电级回路并装于外壳上的安装槽孔内以环氧树脂灌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示警器其特征在于其间歇振荡器,由555集成块及两个电阻、电容、晶体二级管及开关晶体三级管构成,用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内,经电源开关、光控开关接电源以6-12伏直流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示警器其特征在于其光控开关由光敏管、电阻及晶体三级管射随电路构成,由6-12伏直流电源经电源开关供电,间歇振荡器的555集成块④脚和讯响器正极直接和经讯响器开关接于其射极回路,同时由光控启闭、并以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中,其光敏管以环氧树脂封装于外壳凸台下光敏管孔内,讯响器封装于外壳中间讯响器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示警器其特征还在于其外壳可据需设计,本实施实例中设计注塑为园柱形,上端四周贴有红色及黄色反光膜并设计有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安装槽孔及防碰撞用的凸台,凸台下沿设计有光敏管孔,园柱外壳中间设计有讯响器孔,下端设计注塑有安装固定用的插棒,棒端注塑有电源开关及讯响器开关安装孔及挂钩,园柱外壳侧边设计有二通孔及支撑台并设计有U字形金属锁臂滑动插入其中,它们用螺钉螺接或市售锁簧锁接作为侧边固定装具。
专利摘要一种信号示警器属工程及车辆信号照明或报警设备,可解决工程、车辆进行中信号照明、报警设备存在的亮度低、可视距离近、耗电多、寿命短、不耐震动、磕碰、不防潮、防水等问题。它用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阵列作光源,配以讯响器、间歇振荡器。光控开关全晶体电路控制光、声闪烁、断续,并以环氧树脂密封,外壳上四周贴有红及黄色反光膜,设计有防磕碰凸台,并设计有挂钩、插棒、支撑台、锁臂多种安装、固定装具,因此亮度高、可视距离远、耗电少、寿命长、防潮、防水、耐震、耐冲击可随处安置。
文档编号G08B7/00GK2330021SQ9820239
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4日
发明者林松 申请人: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