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5596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光盘装置中为了校正在光拾波器中的记录和再现时所产生的像差而使用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信息记录媒体,已知有CD、DVD等各种光盘。这些光盘由于旋转时的厚度不齐和翘曲等而产生像差(聚焦点的偏斜),因此要求校正该像差来提高记录和再现的精度。
作为校正上述像差的技术,已知有用致动器驱动准直透镜的方式和利用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方式。
前者的方式有由于需要致动器而光拾波器变复杂,并且不能完全适应于高精度的校正的问题。
对此,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同心圆环状地形成液晶板的电极,并由此在光束的中央部和外缘部中进行不同的相位控制。由于将该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在光拾波器中与物镜共同配置在同一光轴上,因此,期望能小型化和轻量化,以便得到良好的驱动。
作为以前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这样结构的像差校正元件,该像差校正元件具有具有与在光盘中产生的球面像差的分布相对应的同心圆状的多个电极部的第一电极层;与上述第一电极层对置的第二电极层;夹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层中,使通过的光束产生与施加给上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层的电压相应的相位变化的液晶。再有,第一和第二电极层分别形成在透明的玻璃基板上。
在上述现有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中,如专利文献1的图4所示,在各电极部连接引线,并从元件的侧面引出。一般地,将一个玻璃基板形成为比另一个长,使引出的引线汇集到设在长的那部分上的端子,并利用挠性印刷电路板从该端子连接到用于控制电压的电路部。
该情况下,由于对玻璃基板上的端子的周边部施加力,因此,若想使玻璃基板薄,就有可能产生破裂和碎片等不良,因此,在强度这点上对厚度有限制(0.3mm)。从而,不能实现元件的充分的轻量化。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将一个的基板形成得比另一个长,因此,元件相应地变大,并且由于元件自身的重量失衡而有难以高精度驱动的问题。
另外,在制造以前的元件时,使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对置,从它侧面的基板间的间隙注入并密封液晶。因此,需要逐一制作大小被加工成几mm的小的基板的组合,并分别对其进行液晶的注入和密封,有生产效率差并且成本高的问题。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汇集引线的端子设在元件的侧边,因此,需要对最终加工的各元件进行产品检查,也有效率差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7077号公报(权利要求1、段落0012、段落0014、图4)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以前的元件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新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优良并且低成本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具有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和被上述多个基板夹着的液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在厚度方向上穿孔,在上述孔中设置用于连接到上述电极的端子。
此外,本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作为母材的基板上形成与多个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相对应的端子和注入口的工序;形成电极的工序;对于上述的形成有端子、注入口和电极的基板,组合形成有电极的另外的基板的工序;组合后,从注入口注入液晶的工序;切分为各个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工序。
发明效果本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由于在基板的表面上穿孔,将该孔的部分作为端子,因此,与在侧边设置端子的以前的元件相比,不对基板施加过分的力。从而,能够采用更薄的基板,作为结果,能够实现元件的轻量化。
此外,通过在基板的表面上配置端子,相应地能够实现元件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元件自身的重量平衡也良好,因此,能进行光拾波器的高精度的驱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全部切分为各个元件之前的母材的状态下进行形成端子的工序和注入液晶的工序等,因此,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在检查各元件时也能够在母材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能够达到高效率。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图4中的S102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图4中的S102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图4中的S104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图4中的S106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图5中的S306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液晶像差校正元件10、11基板101角部20、21、22、23、24、25电极30A、30B、30C、30D孔31A、31B、31C、31D端子32注入口40液晶50密封材料51密封部60导通材料70掩膜100作为母材的基板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具有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和被上述多个基板夹着的液晶,在上述多个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在厚度方向上穿孔,在上述孔中设置用于连接到上述电极的端子(第一发明)。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具有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和被上述多个基板夹着的液晶,在上述多个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在厚度方向上穿孔,在上述孔中设置用于连接到上述电极的端子(第二发明)。
根据这些结构,用于与电极连接的端子通过孔配置在基板的表面上。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中,在一个基板上形成有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第三发明)。
根据该结构,在一个基板的表面上汇集配置与电极连接的端子和液晶的注入口。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或第二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中,将基板形成为四边形,在上述基板中的光束通过的圆形区域以外的角部附近穿孔。(第四发明)。
根据该结构,作为形成孔的空间,有效利用基板的角部附近。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方法,是上述第三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方法,具有在作为母材的基板上形成与多个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相对应的端子和注入口的工序;形成电极的工序;对于上述的形成有端子、注入口和电极的基板,组合形成有电极的另外的基板的工序;组合后,从注入口注入液晶的工序;切分为各个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工序(第五发明)。
根据该结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中,直到最终工序都在作为母材的基板的状态下进行。
以下,关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由形成有被分割为同心圆状的电极20、21(段电极)的基板10和形成有电极22(公用电极)的基板11夹住液晶40来大致构成液晶像差校正元件1。再有,在图2中,一般设置在电极20、21与液晶40之间和电极22与液晶40之间的液晶取向膜、透明绝缘层、以及设置在基板10、11上的防反射膜等省略了图示。此外,利用密封材料50将液晶40封入于内侧。
该液晶像差校正元件1使光束在设有液晶40的区域内通过,通过此时向电极20和电极21施加不同的电压,来在电极20的位置和电极21的位置赋予不同的液晶取向状态即相位差,由此来校正光的球面像差。
作为基板10、11,使用玻璃基板等透明基板。此外,作为电极20、21和电极22,适当采用形成有铟—锡氧化膜的ITO等透明电极。
然后,在该实施方式1中,在基板10的厚度方向上穿孔30A、30B、30C,在这些孔中分别设置用于连接到电极20、21、22的端子31A、31B、31C。关于形成在基板11侧的电极22(公用电极),通过经导通材料60来与基板10侧的端子31A连接。再有,沿着孔的内周面电镀Ni-Au等金属来形成各端子。
通过如上所述地在基板10的面上配置各端子,与在基板的侧边汇集配置端子的以前的元件相比,不对元件加以偏置的力,从而不容易产生破裂和碎片等不良。从而,能使基板10、11更薄(例如,0.2mm),能够轻量化元件。具体地说,与以前相比,能轻量化40%以上(从以前的端子改变为面上配置的端子的效果大约是10%,将基板的厚度从0.3mm改变为0.2mm的效果大约是3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基板10的面上,形成有用于向基板10、11之间注入液晶40的注入口32。注入口32的形状是圆形、椭圆形等,在注入了液晶40后利用密封材料适当密封。
特别是在图1的例子中,由于端子31A、31B、31C和液晶的注入口32全部配置在对置的基板中的一个基板10上,因此,如后所述,能够提高元件的生产效率。
另外,在图1的例子中,在光束通过的圆形区域(形成有电极20、21的区域)以外的、形成为四边形的基板10上的角部101附近形成有孔30A、30B、30C和液晶的注入口32。通过这样做,由于能够有效利用光束不通过的基板10上的剩余部分作为端子等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小型化元件。此外,通过将端子等配置在角部101,能够使元件的重量平衡最优化。
再有,在以前的利用一般的液晶的元件(液晶显示元件等)中,要求随着显示区域的扩大而尽量缩小边框部分(基板的剩余部分)。此外,由于端子数量也与高分割驱动方向等对应地有增大的趋势,因此,不构想有效利用基板的角部,本发明也可以独立实现。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关于同心圆状地形成了2个电极20、2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进一步多等级地分割形成。此外,电极的配置图形不限于同心圆状,例如也可以由左右分割的电极构成。该情况下,能够良好地校正由光盘的翘曲等产生的彗形像差。
此外,对置的基板不限于如上所述的一对,也可以是比这多的基板夹住液晶来层叠。
如上所述,各端子和液晶的注入口最好集中设置在一个基板10上,但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基板10和基板11上。例如,也可以在基板11侧设置与公用电极即电极22连接的端子。
此外,在图1的例子中,将相互不接触的电极20和电极21的图形直接连接在各端子上,但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在形成了由闭合的圆形区域构成的各电极图形之后,用引线等连接各电极和各端子。
接着,基于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如图3所示,在基板10的厚度方向上穿孔30A、30B、30C、30D,在这些孔中分别设置用于与未图示的公用电极和电极23、24、25连接的端子31A、31B、31C、31D。此外,从元件侧面的基板间的间隙注入液晶,用密封部51密封注入口。
在该例子中,由于将各端子配置在基板10中的4个角部101上,因此,元件自身的重量平衡最佳。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
如上所述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1能够与例如激光光源、偏光镜、1/2波长板、1/4波长板、物镜和受光元件等共同构成光拾波器,然后装入到光盘装置中使用。
本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由于小型且轻量,因此,能够最佳地使用于要求高精度控制的下一代BD(Blu-ray Disc)和多层盘等高密度光盘中。
下面,基于图4~图10说明本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可最佳地用于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元件。
首先,如图4和图6所示,关于设置端子等的基板侧(基板10侧),在作为母材的基板100上形成与多个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相对应的孔30A、30B、30C和液晶注入口32(S101),在各孔中设置端子31A、31B、31C(S102)。在设置各端子时,如图7所示,通过在孔以外的部分形成掩膜70后,通过电镀等形成成为端子的金属之后,去除掩膜70来最佳地进行。
接着,在利用蒸镀等在规定的位置上形成电极材料(S103),并通过刻蚀等进行构图,来制作电极20、21(S104)。图8中示出该状态。再有,设置上述端子的工序和形成电极的工序也可以前后进行。
接着,根据需要层叠透明绝缘层后,形成PVA等的液晶取向膜,并进行摩擦(S105)。另外,通过印刷等,在电极20的外侧设置用于封入液晶的密封材料50(S106)。图9中示出该状态。
另一个面,关于对置的另外的基板(基板11侧),与上述同样,对于作为母材的基板形成电极(S201),进行构图而作为公用电极(电极22)。此外,形成液晶取向膜后进行摩擦(S203),通过印刷等设置用于连接公用电极和端子的导通材料(S204)。
然后,将上述的形成有了端子等的基板和形成有公用电极等的另外的基板相对置组合(S301)。该工序通过隔着间隔件用粘接剂贴合等来进行。
接着,从注入口32向密封材料50的内侧注入液晶(S302),并进行密封。然后,使用已排列在作为母材的基板100上的各端子,进行元件的工作检查(S303)。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地方做NG记号(S305)。之后,在作为母材的基板的整个面上形成防反射膜(AR膜)(S304)。AR膜可以形成在基板10侧或基板11侧的某一个上,也可以形成在双方。
最后,如图10所示,使用切丁机等,将作为母材的基板切分为各个液晶像差校正元件1(S307),经过单件的检查工序(S307)后出厂(S308)。再有,将在单件的检查中成为不合格的元件废弃或进行修理,或者转移到再现工序中(S309)。
根据如上所述的制造方法,由于各端子和电极的形成及液晶的注入工序等全部在切分为各个元件之前的母材的状态下进行,因此,生产效率非常高,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此外,也能容易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
另外,由于在母材的状态下一齐进行注入和密封了液晶后进行的检查工序(S302),因此,在工业上极其有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能够用于对光盘装置的校正光拾波器中记录再现时所产生的像差的校正。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具有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和被上述多个基板夹着的液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在厚度方向上穿孔,在上述孔中设置用于连接到上述电极的端子。
2.一种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具有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和被上述多个基板夹着的液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在厚度方向上穿孔,在上述孔中设置用于连接到上述电极的端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基板上形成有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将基板形成为四边形,在上述基板中的光束通过的圆形区域以外的角部附近穿孔。
5.一种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方法,是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制造方法,具有在作为母材的基板上形成与多个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相对应的端子和注入口的工序;形成电极的工序;对于上述的形成有端子、注入口和电极的基板,组合形成有电极的另外的基板的工序;组合后,从注入口注入液晶的工序;切分为各个液晶像差校正元件的工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以前的元件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新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液晶像差校正元件具有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和被上述多个基板夹着的液晶,在上述多个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在厚度方向上穿孔(30A、30B、30C),在上述孔中设置用于连接到上述电极的端子(31A、31B、31C)。此外,在基板上也设置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32)。
文档编号G11B7/125GK1867858SQ20048003004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4日
发明者中川信义 申请人:碧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