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与只读介质的互换性的信息记录方法

文档序号:678388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与只读介质的互换性的信息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双层DVD+RW(DigitalVersatileDisc+Rewritable)等可重写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为信息记录的对象的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可记录型DVD盘有一次写入型DVD盘的DVD+R或可重写型DVD盘的DVD+RW等,这些盘是与单面单层的只读DVD盘具有高的再现互换性的可记录型DVD盘。正在广泛进行为了这样的可记录型盘的高速化、大容量化的研究开发。其中之一有单面双层的只读DVD盘(以下简称作‘双层DVD’)。双层DVD中存在第二层的轨道与第一层同样地从内周朝向外周的顺光道路径方式(ParallelTrackPath方式=PTP方式),以及第二层的轨道从外周朝向内周的逆光道路径方式(OppositeTrackPath方式=OTP方式)。PTP方式中,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数据区域开始的地址的半径位置相等,都是从物理地址30000H开始。此外,在数据区域的后方配置导出(lead-out)区域。在OTP方式中,第二层的数据区域开始的地址的半径位置与第一层数据区域结束的地址的半径位置相等,第二层的数据区域开始位置的物理地址为将第一层的数据区域结束地址进行了位反转的地址。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数据区域的大小存在差的情况下,该差分区域成为导出区域。例如,在PTP盘中,第一层的数据区域的结束地址D1和第二层的数据区域结束地址D2为D1>D2的情况下,差分区域D1-D2成为导出区域。这样,在一个记录层中记录有数据的区域在第二层对应的区域也记录有数据。这是为了避免例如在用户再现第一层的数据时,在向目的地址的寻道(seek)中读取激光的焦点偶尔会聚到第二层上的情况下,产生在同一半径位置的第二层上如果未记录有数据则不能取得地址信息等不利情况,其结果,产生不能再现第一层的数据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可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也在广泛进行用于高速化、大容量化的研究开发,其中之一有具有与双层DVD的再现互换性的单面双层的DVD+R盘(以下简称作‘双层DVD+R’)。双层DVD+R的记录容量为8.4Gbyte,相对于现有的单层DVD+R的数据容量为4.7Gbyte,具有大致2倍的记录容量,记录了的数据可以通过可进行双层DVD的再现的DVD播放器或DVD-ROM驱动器读出。
发明内容这里,双层DVD+R中的逻辑地址从第一层的数据区域的开始地址起连续被分配,逻辑地址从第一层的数据区域结束地址连续到第二层的数据区域开始地址。换言之,在用户连续地进行数据记录的情况下,从第一层的数据区域开始地址起开始记录,直到第一层的数据区域结束地址为止记录完成后,接着从第二层的数据区域开始地址起进行记录。这样,在双层DVD+R记录中,用户可以进行记录而不会意识到记录层。因此,考虑用户的数据记录在第二层的数据区域的中途、或完全不记录第二层而结束的情况。例如,成为如下的盘设计,即在以第二层的数据区域的中途、即第二层的数据区域内存在未记录区域的状态结束了用户的数据记录的情况下,在第二层的数据区域内剩余未记录区域的状态下与只读的双层DVD盘非互换。此外,例如在用户再现第一层的数据时,在向目的地址的寻道中读取激光的焦点偶尔会聚到第二层上的情况下,产生在同一半径位置的第二层上如果未记录有数据则不能取得地址信息等不利情况,其结果,产生不能再现第一层的数据的问题。这样的不利情况在完全不记录第二层而结束用户数据记录的情况下也同样。这方面,关于双层DVD+R提出了以下方案,即通过用例如具有用户数据属性的哑数据或导出来记录第二层的未记录区域从而取得与双层DVD盘的逻辑上的互换,并保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读出(未公开)。但是,在该提案例子的情况下,在记录完全结束了的状态下,能够取得与双层DVD盘的互换性,但在记录中途的状态下,不能取得与双层DVD盘的互换性。此外,例如,关于双层DVD+R,提出了将数据区域分割为多个区段(session)来进行记录的方案(未公开)。在这样的提案例子的装置中,在第一次的数据区域中记录了1区段的情况下,在现有的单层DVD+R中,通过以区段单位进行数据记录,可以保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而在双层DVD+R中不能保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这是由于在位于与第一层的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的第二层的数据区域中未记录数据。由于双层DVD+R是不能进行数据的重写的一次写入型盘而引起这样的问题。即,在记录未完全结束的状态下,由哑数据等记录第二层的未记录区域时,在接着进行的记录中数据被覆写,产生记录了的数据无法被读出的不利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在对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中,在记录未完全结束了状态、即记录中途的状态下,也可以保持与只读盘的互换性。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是对具有可重写的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该多个记录层分别具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域的信息记录方法,包括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步骤,判断在第一记录层的至少数据区域内是否存在已记录区域;以及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存在所述已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对于除了该第一记录层的第二记录层内的、与所述记录区域相当于同一半径位置的区域中的未记录区域,在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完成前的规定定时记录规定的数据。从而,基本上可以进行数据的重写,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双层DVD+RW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为对象,对于与第一层的已记录区域对应的第二层的未记录区域,在规定的定时进行记录,从而即使是对该介质的记录未完成的状态,也可以保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例如,在可重写的双层DVD+RW盘中在第一层记录了数据的情况下,在规定的定时在相当于与第一层的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位置的第二层的数据区域中记录规定的数据,从而,即使是记录中途的状态,也可以确保与第二层DVD的逻辑互换,并可以保证能够由只读DVD驱动器正常地读出。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数据是具有用户数据特性的哑数据。从而,通过利用具有用户数据属性的哑数据作为填充规定的未记录区域的规定的数据,作为规定的数据,不限制为导出(Lead-out)等,而可以得到作为规定的数据的灵活性,而且导出(Lead-out)本身可以为了规定该记录层的结束地址的目的而使用,包含哑数据,可以设为接近通常的用户数据记录的状态。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数据是导出(导出)。从而,通过将本来被记录在数据区域后的导出(Lead-out)扩大利用作填充规定的未记录区域的规定的数据,可以简单地实现。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数据是逻辑上表示未记录的逻辑擦除模式。在可重写的CD-RW等中进行记录区域的擦除的情况下,不是物理上返回未记录状态,而是以表示逻辑上被擦除的逻辑擦除模式(pattern)进行记录。以逻辑擦除模式记录的区域对于可以识别该模式的信息记录装置来说是未记录区域,但对于不能识别该模式的现有驱动器装置来说是记录区域。因此,通过对第二层的未记录区域以逻辑擦除模式进行记录,可以确保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同时可识别该模式的信息记录装置可以在介质上保持第二层未记录的状态。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从用户接到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排出请求的时刻。从而,由于填充未记录区域的规定的数据的记录可以保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所以由信息记录装置进行数据记录后,该介质在被排出的时刻被记录即可。权利要求6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对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所述已记录区域的数据记录之后的时刻。从而,不限于接到介质排出请求的时刻,在来自用户的数据记录被进行的情况下,也可以接着被请求的数据记录在与该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位置上的其它记录层内的未记录区域中记录规定的数据。在该情况下,各个记录性能下降,但例如与权利要求5的情况相比,介质排出处理所需的时间为短时间即可。权利要求7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以通过多区段进行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为对象,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接到来自用户的区段结束(sessionclose)请求的时刻。在通过多区段方式进行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结束区段并在记录数据的前后记录导入以及导出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换言之,仅在需要与只读驱动器的互换的情况下结束区段,在不需要与只读驱动器的互换的情况下,不进行区段结束而在同一区段内追记数据。从而,在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情况下也在区段结束时记录规定的数据即可。这样,在以通过多区段方式进行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为对象的情况下,通过在区段结束时记录规定的数据,仅在需要与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再现互换。此外,在不需要再现互换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规定数据记录引起的性能降低。权利要求8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没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请求时。例如,在可重写的DVD盘的DVD+RW中,采用后台格式化,即在后台进行在来自用户的数据记录之前进行的格式化处理。后台格式化中,对于来自用户的格式化请求,仅通过记录(初始处理)了导入区域的一部分来对用户通知格式化完成,在没有来自用户的存取的时间,在剩余的区域以哑数据进行记录。从而,规定的数据记录也可以在没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的时间在后台进行。这样,通过在没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的时间在后台进行规定的数据记录,例如与所述权利要求5、7相比,可以缩短介质排出或区段结束所需的时间,而且,由于在来自用户的记录中不进行规定的数据记录,因此例如与权利要求6相比,可以防止记录性能的降低。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8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具有记录动作中断步骤,在对于所述未记录区域的所述规定数据的记录中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请求的情况下,中断该规定数据的记录动作。从而,可以进行对于未记录区域的规定的数据记录动作而不会对本来的存取动作带来障碍。权利要求10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具有后台格式化步骤,在后台进行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在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中接到来自用户的后台格式化的中断请求的时刻。例如,在DVD+RW的后台格式化中,即使是格式化中途的状态,也可以取出介质。在DVD+RW中在介质取出时临时进行后台格式化的中断处理,在该中断处理中,在要取得与现有的只读DVD驱动器的互换的情况下,在将介质上间断地记录的已记录区域间的未记录区域以哑数据记录而成为被连续记录的状态之后,从记录区域的最终地址起记录临时的导出。这里,在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后台格式化的信息记录装置中也考虑在该格式化中途取出介质。此时,为了保证与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除了以DVD+RW的情况为例叙述的格式化中断处理之外,还需要对其它的记录层的未记录区域进行规定的数据的记录。从而,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后台格式化的情况下,在该格式化中途也可以保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同时取出盘。权利要求11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具有后台格式化步骤,将所述多个记录层的数据区域分别分割为多个区域,对于这些分割区域在多个记录层间交替地进行记录,从而在后台进行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通常,在后台格式化中,从介质内周起连续地进行哑数据的记录。从而,在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后台格式化的权利要求10记载的发明中,也假设从被分配了最小的逻辑地址的第一记录层开始记录哑数据,在对该记录层的格式化完成了的时刻进行下一个记录层的哑数据记录。但是,在后台格式化中的这样的记录顺序中,考虑到在格式化中途保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互换同时取出介质,则产生后台格式化的中断处理消耗时间的不利情况。这是由于未考虑到在格式化中断处理中需要进行规定的数据记录。例如,对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数据区域,在大致全部区域在格式化引起的哑数据记录完成了的状态下进行格式化中断的情况下,为了保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互换,对于其它的记录层的数据区域也不得不以所述规定数据记录大致全部区域。这方面,如本发明这样,在后台格式化中的哑数据记录中,将多个记录层的数据区域按每个分割区域交替进行记录,从而在有格式化中断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记录规定数据的区域,并可以用短时间结束格式化中断处理。权利要求12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11的任何一项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复合DVD+RW标准的信息记录介质。从而,可以良好地应用于以信息记录介质为对象的情况,该信息记录介质符合在与具有存在多个未记录区的记录层的只读信息记录介质的互换性方面成为问题的DVD+RW标准。这些权利要求1至12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的作用、效果也可以通过权利要求13至24记载的信息记录装置、权利要求25记载的信息记录程序、权利要求26记载的存储介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可以进行数据的重写,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为对象,在规定的定时以规定的数据对与第一层的已记录区域对应的第二层的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所以在对该介质的记录未完成的状态、即记录中途也可以保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图2A是表示只读DVD盘的设计例子的说明图。图2B是接着图2A的表示只读DVD盘的设计例子的说明图。图2C是接着图2B的表示只读DVD盘的设计例子的说明图。图3A是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信息记录方法的数据例子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3B是接着图3A的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信息记录方法的数据例子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4A是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信息记录方法的数据例子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4B是接着图4A的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信息记录方法的数据例子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5A是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信息记录方法的数据例子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5B是接着图5A的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信息记录方法的数据例子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定时控制例子的实施方式的概略流程图。图7是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定时控制例子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概略流程图。图8是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定时控制例子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概略流程图。图9A是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后台格式化处理例子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9B是接着图9A的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后台格式化处理例子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9C是接着图9B的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后台格式化处理例子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9D是接着图9C的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后台格式化处理例子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9E是接着图9D的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后台格式化处理例子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9F是接着图9E的示意地表示对于OTP方式的双层DVD+RW的后台格式化处理例子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0是示意地表示该处理控制例子的实施方式的概略流程图。图11A是用于说明对比地表示连续处理的情况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处理控制例子的说明图。图11B是接着图11A的用于说明对比地表示连续处理的情况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处理控制例子的说明图。图11C是接着图11B的用于说明对比地表示连续处理的情况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处理控制例子的说明图。图11D是接着图11C的用于说明对比地表示连续处理的情况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处理控制例子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光盘装置2信息记录介质3主轴电机4光拾取装置5激光器控制电路6电机驱动器7再现信号处理电路8伺服控制器9缓冲RAM10缓冲器管理器11接口12ROM13CPU14RAM具体实施方式基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光盘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该光盘装置1包括用于旋转驱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光盘2的主轴电机3、光拾取装置4、激光器控制电路5、电机驱动器6、再现信号处理电路7、伺服控制器8、缓冲RAM9、缓冲器管理器10、接口11、ROM12、CPU13以及RAM14等。另外,图1中所示的箭头表示代表性的信号或信息的流动,不表示各块的连接关系的全部。更详细地说,首先,作为光盘2,是以符合DVD+RW标准的单面双层的DVD+RW(以下简称作‘双层DVD+RW’)为记录对象的情况的应用例子。光拾取装置4包含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光学系统,包含物镜,用于将从该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激光引导到光盘2的记录面,同时将由记录面反射的返回光引导到规定的光接收位置;光接收器,配置在光接收位置并接收返回光;以及驱动系统(聚焦致动器、跟踪致动器、寻道电机等)(均未图示)等。与光接收量对应的电流从光接收器被输出到再现信号处理电路7。伺服控制器8基于聚焦误差信号生成用于控制光拾取装置4的聚焦致动器的控制信号,同时基于跟踪误差信号生成用于控制光拾取装置4的跟踪致动器的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被从伺服控制器8输出到电机驱动器6。电机驱动器6基于来自伺服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驱动光拾取装置4的聚焦致动器以及跟踪致动器。此外,电机驱动器6根据CPU13的指示来控制主轴电机3,使得光盘2的线速度一定。进而,电机驱动器6基于CPU13的指示来驱动用于光拾取装置4的寻道电机,使光拾取装置4沿半径方向向光盘2的目标轨道移动。接口11是与成为外部装置的主机(例如,PC)双向的通信接口。CPU13与ROM12、RAM14一同构成该光盘装置1具有的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在也作为存储介质起作用的ROM12中存储有包含以CPU13可解读的代码记述的如后述的信息记录程序的程序。CPU13按照存储在ROM12中的程序控制上述各部分的动作,同时将控制所需的数据等临时保存在RAM14中。另外,该光盘装置1的电源接通时,存储在ROM12中的程序被载入(安装)到CPU13的主存储器(未图示)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象的光盘2的双层DVD+RW的特征在于该光盘装置1被安装并有来自主机侧的用户数据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的记录处理控制,但在该说明之前,说明成为DVD+RW的标准的前提的只读DVD盘的设计等。首先,图2A~2B表示只读DVD盘的设计例子。图2A表示单面单层(SingleLayer)的盘(以下,称作‘单层盘’)的情况,图2B表示PTP方式的单面双层(DualLayer)的盘(以下,称作‘PTP盘’)的情况,图2C表示OTP方式的单面双层的盘(以下,称作‘OTP盘’)的情况。DVD盘基本上具有由导入区域(Lead-inArea)、数据区域、导出区域(Lead-outArea)构成的信息区域(InformationArea),单层盘以及PTP盘的情况下,每个记录层中具有信息区域。OTP盘由一个信息区域构成,在各记录层的数据区域的后方具有中间区域(MiddleArea)。单层盘以及PTP盘的层0、1以及OTP盘的层0从内周向外周进行数据的再现,OTP盘的层1从外周向内周进行数据的再现。一层盘以及PTP盘的各记录层从导入区域到导出区域被分配连续的物理地址(PhysicalSectorNumber)。另一方面,在OTP盘的情况下,从导入区域到层0的中间区域被分配连续的物理地址,但层1的物理地址被分配将层0的物理地址进行了位反转的地址,重中间区域到导出区域,物理地址不断增加。换言之,层1中的数据区域的开始地址为将层0中的结束地址进行了位反转的地址。如图2B所示,PTP盘中的导入区域开始以及结束地址、数据区域的开始地址、以及导出区域的结束地址在同一半径位置,也有导出区域的开始地址、即数据区域的结束地址对于每个记录层都不同的情况。在数据区域的结束地址不同的情况下,该差分区域被记录导出。另一方面,如图2C所示,在OTP盘的情况下,导入区域的开始地址和导出区域的结束地址、层0的数据区域结束地址和层1的数据区域开始地址、以及各记录层的中间区域的开始以及结束地址在同一半径位置,层0的数据区域开始地址和层1的数据区域结束地址不一定一致。OTP盘的情况下也对该差分区域记录有导出。对于符合这样的只读DVD盘的设计的例如OTP方式的双层DVD+RW(光盘2)的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参照图3A、3B说明规定的数据例子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光盘2进行后台格式化,在后台格式化中进行来自用户的数据记录。首先,图3A表示在后台格式化中进行数据记录的状态。在对本实施方式的光盘2的格式化中,在记录了导入区域(层0)的一部分之后,对用户通知格式化完成。在格式化完成通知后,接着在后台进行数据区域的记录。在由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中断后台格式化,进行对请求的区域的记录。这里,如图3A所示,假设用户在从光盘2上的地址B到E进行了数据记录的状态下进行盘排出。图3B表示中断后台格式化并进行盘排出的情况下的哑数据记录。在进行盘排出的情况下,用户对光盘装置1进行格式化中断请求。在格式化中断处理中,首先将光盘2上间断地记录的区域间的未记录区域用哑数据记录而成为被连续记录的状态。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用户数据被连续地记录,因此跳过该处理。接着,将在与层0的数据区域内记录的区域(从地址B到E)同一半径位置的层1的未记录区域(从地址E’到B’)用用户数据属性的哑数据(DummyData),例如,全部用0数据记录。这里,B’以及E’分别是将B以及E进行了位反转的值。此外,此时,在地址E的后方以及地址E’的前方(外周方向)记录临时的中间区域(TemporaryMiddleArea),在导出区域中记录导出也可以。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基本上可以进行数据的重写,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双层DVD+RW这样的光盘2为对象,对于与层0(第一层)的已记录区域对应的层1(第二层)的未记录区域,在规定的定时进行记录,从而即使是对该光盘2的记录未完成的状态,也可以保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即,在双层DVD+RW盘中在层0记录了数据的情况下,在规定的定时在相当于与层0的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位置的层1的数据区域中记录规定的数据,从而即使是记录中途的状态,可以确保与双层DVD的逻辑互换,并可以确保能够由只读DVD驱动器正常地读出。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具有用户数据属性的哑数据作为填充规定的未记录区域的规定数据,不限制为导出(Lead-out)等,而可以得到作为规定的数据的灵活性,而且导出(Lead-out)本身可以为了规定该记录层的结束地址的目的而使用,包含哑数据,可以设为接近通常的用户数据记录的状态。对于双层DVD+RW(光盘2)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参照图4A、4B说明与规定的数据例子有关的其它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为通过多区段方式对光盘2进行记录方式。另外,这里,应用作为一次写入型DVD盘的DVD+R的多区段记录方式,在用户数据区域前记录导入(按照DVD+R的多区段记录,将第二区段以后的导入称作引入(Intro)),在用户数据区域的后方记录导出(同样将最后区段之前的导出称作结束(closure))。图4A表示第一区段中记录有数据的(从地址B到E)状态,在该状态下,假设从用户接到区段结束的请求。图4B表示区段结束中的导出记录。在区段结束处理中,首先,用导出(Lead-out)记录与层0的数据区域内记录了的区域(从地址B到F)同一半径位置的层1的未记录区域(从地址F’到B’)。接着,记录导入区域,接着层0内记录了的数据区域(从地址B到E)记录结束(Closure)(从地址E到F)。进而,在层1中,对于从地址F’到E’以及导出区域都记录导出。这里,B’、E’以及F’设为将B、E以及F进行了位反转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进行了层1内的导出记录,但也可以连续记录。另外,在图4B所示的状态(层1全部为导出,不存在中间区域等)下,没有严密地取得与双层DVD的逻辑互换,但至少不是仅在层0中记录了数据的状态,因此可以由只读DVD驱动器正常地读出层0的数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盘2可以进行数据的覆写,因此记录为在数据记录完全结束了的时刻取得与双层DVD的逻辑互换的格式即可。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如图3A、3B所说明的情况同样,在双层DVD+RW盘中在层0中记录了数据的情况下,应该在规定的定时,在相当于与层0的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位置的层1的数据区域记录规定的数据,从而即使是记录中途的状态,也可以确保与双层DVD的逻辑互换,并可保证能够由只读DVD驱动器正常地读出,但通过将本来被记录在数据区域后的导出(Lead-out)扩大利用作填充规定的未记录区域的规定的数据,可以简单地实现。对于双层DVD+RW(光盘2)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参照图5A、5B说明与规定的数据例子有关的其它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4A、4B说明的情况同样,假设以多区段方式对光盘2进行记录。图5A表示第一区段中记录有数据的(从地址B到E)状态,在该状态下,假设从用户接到区段结束的请求。图5B表示区段结束中的逻辑擦除模式记录。在区段结束处理中,首先,用逻辑擦除模式记录与层0的数据区域内记录了的区域(从地址B到F)同一半径位置的层1的未记录区域(从地址F’到B’)。接着,记录导入区域,接着层0内记录了的数据区域(从地址B到E)记录结束(Closure)(从地址E到F)。进而,在层1中,对于从地址F’到E’以及导出区域都记录逻辑擦除模式作为规定的数据。这里,B’、E’以及F’设为将B、E以及F进行了位反转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进行了层1内的逻辑擦除模式记录,但也可以连续记录。此外,导出区域也可以记录导出而不是逻辑擦除模式。另外,在图5B所示的状态(导出,不存在中间区域等)下,没有严密地取得与双层DVD的逻辑互换,但至少不是仅在层0中记录了数据的状态,因此可以由只读DVD驱动器正常地读出层0的数据。本信息记录介质可以进行数据的覆写,因此记录为在数据记录完全结束了的时刻取得与双层DVD的逻辑互换的格式即可。在可重写的CD-RW等中进行记录区域的擦除的情况下,不是物理上返回未记录状态,而是以逻辑上表示被擦除的逻辑擦除模式来进行记录。以逻辑擦除模式记录的区域对于可以识别该模式的光盘装置来说是未记录区域,但对于不能识别该模式的现有驱动器装置来说是记录区域。因此,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对第二层的未记录区域以逻辑擦除模式进行记录,可以确保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同时可识别该模式的光盘装置1可以在介质上保持第二层未记录的状态。对于双层DVD+RW(光盘2)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参照图6说明记录规定的数据的定时控制例子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处理,假设来自用户的记录从层0的数据区域开始地址起连续地记录,在盘排出请求时仅层0被记录数据。首先,处理开始时(步骤S1),判定是否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S2)。在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S2的‘是’),进行对请求的区域的记录(S3)。在没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S2的‘否’),跳过步骤S3的处理。接着,判定是否有来自用户的盘排出请求(S4)。另一方面,在有来自用户的盘排出请求的情况下(S4的‘是’),检测层0内的记录区域(S5)。该步骤S5的处理可以作为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步骤、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部件、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功能来执行。此时,在假设层0的从地址A到B为已记录区域的情况下,作为规定数据以用户数据属性的哑数据(DummyData)或导出(Lead-out)、或逻辑擦除模式记录层1的地址B’到A’(S6),排出光盘2(S7),结束处理(S8)。步骤S6的处理可以作为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功能来执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未特别考虑导入区域(层0)和导出区域(层1)以及中间区域(层0、1),但也可以在盘排出时记录各个区域。从而,由于填充未记录区域的规定数据的记录用于保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所以通过步骤S6对未记录区域记录的规定的定时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该光盘装置1中进行数据记录后,如果是从用户接到该光盘2的排出请求的时刻(步骤S5)就足够了。对于双层DVD+RW(光盘2)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参照图6说明记录规定的数据的定时控制例子的其它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6的情况同样,为了简化处理,假设来自用户的记录从层0的数据区域开始地址连续地记录,在盘排出请求时,仅层0记录有数据。首先,处理开始时(步骤S11),判定是否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S12)。在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S12的‘是’),进行对请求的区域的记录(S13)后,对位于与该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的层1的区域进行记录(S14)。步骤S12、S13的处理作为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步骤、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部件、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功能来执行,步骤S14的处理作为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功能来执行。在没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2的‘否’),步骤S13、S14的处理被跳过。接着,判断是否有来自用户的盘排出请求(S14)。如果没有盘排出请求(S14的‘否’),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S12)。另一方面,在有来自用户的盘排出请求的情况下(S14的‘是’),排出盘(S17),结束处理(S8)。本实施方式中,未特别考虑导入区域(层0)、导出区域(层1)以及中间区域(层0、1)的记录,但也可以在盘排出时记录各个区域。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有记录请求的情况下,为了每次记录位于与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的层1内的未记录区域,与图6的方法相比,对于各个记录请求的性能降低,但可以提高对于盘排出请求的处理。对于双层DVD+RW(光盘2)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参照图8说明记录规定的数据的定时控制例子的其它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可重写的双层DVD+RW的记录应用作为一次写入型DVD盘的DVD+R的多区段记录,在用户数据区域前,按照导入(DVD+R)的多区段记录,在第二区段以后的导入记录引入(Intro),被记录在用户区域的后方(同样将最终区段之前的导出称作结束(Closure))。此外,作为规定数据假设记录图5A、5B所示的逻辑擦除模式。进而,与图6的情况同样,为了简化处理,假设来自用户的记录从层0的数据区域开始地址连续地记录,假设在区段结束时仅层0记录数据。首先,处理开始时(步骤S21),判定是否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S22)。在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S22的‘是’),进行对请求的区域的记录(S23)。在没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2的‘否’),步骤S23的处理被跳过。接着,判断是否有来自用户的区段结束请求(S24)。如果没有区段结束请求(S24的‘否’),再次判定是否有来自用户的盘排出请求(S29)。如果没有盘排出请求(S29的‘否’),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S22)。重复以上的处理并进行数据记录,但这里在数据记录进行到如图5A所示的位置的时刻,假设有来自用户的区段结束请求(S24的‘是’)。在该情况下,如图5B所示,首先,记录导入区域(层0)(S254),接着记录结束(层0)(S26)。接着,取得层0内的已记录区域(S27)。在图5A、5B的例子中,从地址A到F被记录。步骤S27的处理作为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步骤、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部件、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功能来执行。接着,以逻辑擦除模式对与层0内的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位置的层1内的区域(从地址F’到A’)进行记录(S28)。步骤S28的处理作为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功能来执行。以上是区段结束处理。接着,确认是否有来自用户的盘排出请求(S29),在有盘排出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9的‘是’),排出盘(S30),结束处理(S31)。如果没有盘排出请求(S29的‘否’),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S22)。这里,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成为新的对区段的记录。另一方面,在步骤S24中没有来自用户的区段结束请求,在步骤S29中有盘排出请求的情况下,用户不需要通过只读DVD驱动器的再现互换,跳过从步骤S25到步骤S28的处理,以图5A的状态排出盘。对于双层DVD+RW(光盘2)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参照图9A~9F以及图10说明伴随后台格式化处理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概要,对双层DVD+RW(光盘2)通过后台格式化来进行格式化,并且在该格式化中接到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中断格式化处理并进行数据记录。此外,对层1的规定数据记录作为后台格式化的哑数据记录,在没有来自用户的盘存取请求的情况下进行,在规定数据记录中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中断规定数据记录并进行用户请求的记录。此外,通过后台格式化的哑数据记录如图9A所示,将数据区域进行N分割,对每个分割区域交替地记录层0、层1。在有来自用户的格式化中断请求的情况下,完成层1内的规定数据记录,记录临时的中间区域、导出。另外,为了简化说明,假设来自用户的记录是层0内的地址。图9A表示对双层DVD+RW(光盘2)开始了格式化的状态。图中的虚线表示对每个记录层连续进行哑数据记录的记录单位。在后台格式化中,仅通过记录(初始化处理)了导入区域的一部分,来自用户的记录成为可能。图9B表示记录了用户请求的数据的状态。在后台格式化中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中断格式化处理(哑数据记录)并记录被请求了的数据。图9C表示在用户数据记录完成后再开始后台格式化的状态。后台格式化中的哑数据记录对每个规定的分割区域交替地记录层0和层1。这里,在没有来自用户的存取请求的情况下进行规定数据记录,但这里作为格式化处理中的哑数据记录,代用其它功能。图9D表示在层1的规定数据记录(格式化中的哑数据记录)中接到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状态。在图9C中,在格式化中的规定记录单位的哑数据记录完成了的情况下,以层0、层1的顺序记录下一个记录单位的区域。这里,在以哑数据记录层1中接到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中断哑数据记录并进行被请求了的数据记录。图9E表示在用户数据记录完成后再开始规定数据记录(格式化中的哑数据记录)的状态。图9F表示接到来自用户的格式化中断请求的状态。在格式化中断中,首先检测层0中的最终记录区域,以哑数据记录比该区域靠近存在于内周的未记录区域。这里,以哑数据记录层1的区域。数据区域内的哑数据记录完成后,接着最终记录区域(外周方向)记录临时的中间区域,进而,在导出区域中记录导出。另外,作为规定的数据记录,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后台格式化处理中的哑数据记录,代用其它的处理,但在不进行后台格式化的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在后台进行规定的数据记录。这里,参照图10所示的概略流程图说明与这样的记录动作有关的处理控制例子。这里,假设对层1的规定的数据记录作为后台格式化的哑数据记录,在没有来自用户的盘存取请求的情况下进行。此外,为了简化说明,假设来自用户的记录是层0内的地址。首先,在有来自用户的格式化请求的情况下(S41),记录导入区域的一部分(S42),并对用户通知格式化完成(S43),开始后台格式化(S44)。将后台格式化中的数据区域的哑数据记录称作除冰(De-ice)。后台格式化开始后可从用户随机地进行数据记录。接着,判定是否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S45)。在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S45的‘是’),判定是否为后台格式化中(S46),在格式化中的情况下(S46的‘是’),中断后台格式化(S47),进行被请求的数据记录(S48)。步骤S41~S48的处理作为后台格式化步骤、后台格式化部件、后台格式化功能来执行。如果不是后台格式化中(S46的‘否’),则步骤S47的处理被跳过。另一方面,在没有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S45的‘否’),判定是否有来自用户的格式化中断请求(S49)。如果没有格式化中断请求(S49的‘否’),则判断是否是后台格式化中(S50)。这里,在后台格式化中的情况下(S50的‘是’),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记录请求(S45)。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后台格式化中(S50的‘否’),则转移到后台格式化开始处理。这里,首先从后台格式化的开始地址中检索包含该地址的分割区域N(S51)。接着,判断从层1内的分割区域1到N-1中是否存在未记录区域(S52)。这里,在分割区域M(M是层1的分割区域,0≤M<N-1)内存在未记录区域的情况下(S52的‘是’),将后台开始地址变更为分割区域M的未记录地址(S53),开始后台格式化(S54)。另一方面,在层1内的分割区域1到N-1中不存在未记录区域的情况下(S52的否),跳过步骤S53并从分割区域N(层0)的未记录区域开始后台格式化(S54)。另外,在有来自用户的格式化中断请求的情况下(S49的‘是’),转移到格式化中断处理。这里,首先判定是否是后台格式化中(S55),如果是格式化中(S55的‘是’),则中断后台格式化(S56)。如果不是格式化中(S55的‘否’),则步骤S56被跳过。步骤S55、S56的处理作为记录动作中断步骤、记录动作中断部件、记录动作中断功能被执行。接着,取得最终已记录地址(S57),检索该地址之前的分割区域中、存在未记录区域的分割区域(S58)。步骤S58的处理作为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步骤、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部件、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功能来执行。其结果,判定是否有相应的分割区域(S59),如果有相应的分割区域(S59的‘是’),则用哑数据记录该分割区域内的未记录区域(S60)。步骤S60的处理作为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功能来执行。该区域的记录完成后,再次检索其它区域内存在未记录区域的分割区域(S58)。这样,重复步骤S58到步骤S60,将最终已记录地址之前的分割区域全部记录。其结果,在没有包含未记录区域的分割区域的情况下(S59的‘否’),从最终已记录地址开始记录临时的中间区域(S61),进而,对导出区域记录导出(S62),结束格式化处理(S6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后台格式化中的哑数据记录而代用该处理,但在不进行后台格式化的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在后台进行规定的数据记录。即,在作为可重写的DVD盘的DVD+RW中,采用后台格式化,即在后台进行在来自用户的数据记录之前进行的格式化处理。后台格式化中,对于来自用户的格式化请求,仅通过记录(初始处理)了导入区域的一部分来对用户通知格式化完成,在没有来自用户的存取的时间,在剩余的区域以哑数据进行记录。从而,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规定的数据记录也可以在没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的时间在后台进行。这样,通过在没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的时间在后台进行规定的数据记录,可以缩短介质排出或区段结束所需的时间,而且,由于在来自用户的记录中不进行规定的数据记录,因此可以防止记录性能的降低。此外,由于在对于这样的未记录区域的规定数据的记录中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请求的情况下,中断该规定的数据的记录动作,所以不会对本来的存取动作带来障碍,可以进行对于未记录区域的规定的数据的记录动作。此外,例如,在DVD+RW的后台格式化中,即使是格式化中途的状态也可以取出介质。DVD+RW中,在介质取出时临时进行后台格式化的中断处理,但在该中断处理中,在要取得与现有的只读DVD驱动器的互换的情况下,在将介质上间断地记录的已记录区域间的未记录区域以哑数据记录而成为被连续记录的状态之后,从记录区域的最终地址起记录临时的导出。这里,在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后台格式化的信息记录装置中也考虑在该格式化中途取出介质。此时,为了保证与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除了以DVD+RW的情况为例叙述的格式化中断处理之外,还需要对其它的记录层的未记录区域进行规定的数据的记录。从而,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2进行后台格式化的情况下,在该格式化中途也可以保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再现互换同时取出盘。另外,通常,在后台格式化中,从介质内周起连续地进行哑数据的记录。从而,在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2进行后台格式化的情况下,假设从被分配了最小的逻辑地址的第一记录层开始记录哑数据,在对该记录层的格式化完成了的时刻进行下一个记录层的哑数据记录。但是,在后台格式化中的这样的记录顺序中,考虑到在格式化中途保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互换同时取出介质,则产生后台格式化的中断处理消耗时间的不利情况。这是由于未考虑到在格式化中断处理中需要进行规定的数据记录。例如,对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数据区域,在大致全部区域在格式化引起的哑数据记录完成了的状态下进行格式化中断的情况下,为了保持通过只读驱动器的互换,对于其它的记录层的数据区域也不得不以所述规定数据记录大致全部区域。这方面,将多个记录层的数据区域分别分割为多个区域,对于这些分割区域在多个记录层间交替地进行记录,从而在后台进行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如果将对于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规定的定时设为在对于光盘2的后台格式化处理中接到来自用户的后台格式化中断请求的时刻,则在后台格式化中的哑数据记录中,将多个记录层的数据区域按每个分割区域交替进行记录,从而在有格式化中断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记录规定数据的区域,并可以用短时间结束格式化中断处理。图11A~11D表示在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了后台格式化的情况和从层0连续地进行了的情况下,格式化中断处理中需要规定数据记录的范围的不同。图11A是从层0开始连续地进行后台格式化的情况。这里,假设在大致全面记录了层0的数据区域的时刻,接到来自用户的格式化中断请求。此时,如图11B所示,为了对与层0内的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位置的层1内的数据区域进行记录,必需对层1的数据区域大致全面进行记录,格式化中断处理需要长时间。另一方面,图11C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的后台格式化例子。这里,对数据区域进行7分割(图中的虚线区域),在每个分割区域交替地记录层0和层1的数据区域。从而,层0内的记录的进度情况比图11A的情况慢。这里,假设在图11C所示的时刻接到来自用户的格式化中断请求。在该情况下,如图11D所示,可知格式化中断处理中必需记录的区域(与层0内的已记录区域同一半径位置的层1内的未记录区域)与图11B的情况相比非常小。从而,在后台格式化中进行盘排出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短时间结束格式化中断处理。另外,所述实施方式都是作为对OTP方式的应用例进行了说明,但对于PTP方式也同样可以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对具有可重写的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该多个记录层分别具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步骤,判断在第一记录层的至少数据区域内是否存在已记录区域;以及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存在所述已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对于除了该第一记录层的第二记录层内的、与所述记录区域相当于同一半径位置的区域中的未记录区域,在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完成前的规定定时记录规定的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数据是具有用户数据特性的哑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数据是导出(导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数据是逻辑上表示未记录的逻辑擦除模式。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从用户接到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排出请求的时刻。6.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对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所述已记录区域的数据记录之后的时刻。7.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通过多区段方式进行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为对象,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接到来自用户的区段结束请求的时刻。8.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没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请求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动作中断步骤,在对于所述未记录区域的所述规定数据的记录中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请求的情况下,中断该规定数据的记录动作。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后台格式化步骤,在后台进行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在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中接到来自用户的后台格式化的中断请求的时刻。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后台格式化步骤,将所述多个记录层的数据区域分别分割为多个区域,对于这些分割区域在多个记录层间交替地进行记录,从而在后台进行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12.如权利要求1至11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符合DVD+RW标准的信息记录介质。13.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对具有可重写的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该多个记录层分别具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部件,判断在第一记录层的至少数据区域内是否存在已记录区域;以及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存在所述已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对于除了该第一记录层的第二记录层内的、与所述记录区域相当于同一半径位置的区域中的未记录区域,在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完成前的规定定时记录规定的数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数据是具有用户数据特性的哑数据。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数据是导出(Lead-out)。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数据是逻辑上表示未记录的逻辑擦除模式。17.如权利要求13至1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从用户接到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排出请求的时刻。18.如权利要求13至1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对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所述已记录区域的数据记录之后的时刻。19.如权利要求13至1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以通过多区段方式进行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为对象,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接到来自用户的区段结束请求的时刻。20.如权利要求13至1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没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请求时。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动作中断部件,在对于所述未记录区域的所述规定数据的记录中有来自用户的介质存取请求的情况下,中断该规定数据的记录动作。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后台格式化部件,在后台进行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由所述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部件对所述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的所述规定的定时是在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中接到来自用户的后台格式化的中断请求的时刻。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后台格式化部件,将所述多个记录层的数据区域分别分割为多个区域,对于这些分割区域在多个记录层间交替地进行记录,从而在后台进行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格式化处理。24.如权利要求13至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符合DVD+RW标准的信息记录介质。25.一种信息记录程序,其特征在于,被安装在具有信息记录装置的计算机中,该信息记录装置对具有可重写的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该多个记录层分别具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域,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功能,判断在第一记录层的至少数据区域内是否存在已记录区域;以及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功能,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存在所述已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对于除了该第一记录层的第二记录层内的、与所述记录区域相当于同一半径位置的区域中的未记录区域,在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完成前的规定定时记录规定的数据。26.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存储了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信息记录程序。全文摘要公开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对具有可重写的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该多个记录层分别具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域。该方法包括已记录区域有无判断步骤,判断在第一记录层的至少数据区域内是否存在已记录区域;以及对应未记录区域数据填充步骤,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中存在所述已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对于除了该第一记录层的第二记录层内的、与所述记录区域相当于同一半径位置的区域中的未记录区域,在对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完成前的规定定时记录规定的数据。文档编号G11B7/00GK1910665SQ20058000288公开日2007年2月7日申请日期2005年2月24日优先权日2005年2月24日发明者佐佐木启之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