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634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盒,其具有在用于使作为记录介质的磁盘的一部分暴
露在外的开口闭合的状态下锁定用于开闭该开口的闸门(shutter)的机构。
背景技术
盘盒包括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中所示的盘 盒和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中所示的盘盒。日本未审专 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中所示的盘盒是一种采用直径12cm的光盘 作为记录介质的标准尺寸盘盒,而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中所示的盘盒是一种采用直径8cm的光盘作为记录介质的小尺 寸盘盒。由于通过使光盘采用通同记录格式而在这两盘盒之间建立兼容性, 所以j言息4言号可利用通用i己录禾口/或重方文i殳备(a recording and/or replaying devoce )来记录和/或重放(recorded and/or replayed )。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标准尺寸盘盒包括盒主 体、作为转轮的内转子和一对闸门板(shutter plates )。盒主体具有形成在底 面上且用于记录和/或重放的第一开口。内转子被可转动地收容在盒主体内, 收容光盘,且其上形成有与盒主体的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光盘能经 由其朝向外部。 一对闸门板介于盒主体的底面与内转子之间,随着该内转子 的转动而转动,且当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合时开放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 口 。标准尺寸盘盒还包括一种通过在一对闸门板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的状态 下锁定内转子的转动来锁定这对闸门板的锁定机构。
锁定机构具有用于锁定内转子的锁定件。锁定件可转动地安装在形成于 盒主体的内表面上的支承轴上,具有作为止动件形成于其上以与内转子的外 周部滑动接触的锁定部以及形成于其上的解锁部。解锁部由从盒主体的侧面 朝向外部的操纵凸部构成。
当盘盒被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时,利用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的 齿条下压锁定件的解锁部,因而该锁定件转动,且该锁定件离开内转子的外
周部以使该内转子处于可转动状态。然后,当盘盒被运送至记录和/或重放位 置时,利用与齿轮接合的齿条转动内转子, 一对闸门^1也随着该内转子的转 动而转动。然后,当盒主体的第一开口在记录和/或重放位置与内转子的第二 开口相合时,盘盒处于其光盘朝向外部的可记录/重放状态。
另夕卜,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小尺寸盘盒也具有 与上述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近似相同的布 置。也就是说,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具有与内 转子对应且可转动地收容在盒主体内的转轮,且一对闸门板介亍该转轮与盒 主体之间。
在曰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中,锁定机构被布 置成不同于上述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的锁定 机构。也就是说,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的锁定 机构具有用于锁定转轮的锁定件。锁定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轴上,该支岸义 轴形成在构成盒主体的下壳体的内表面上,且该锁定件具有形成于其上的锁 定部以使其与形成在转轮的外周部上的接合凹部接合。另外,锁定件具有解 锁片。解锁片朝向槽部之一,该槽部形成在盒主体的作为朝向记录和/或重方丈 设备的插入端(insertion edge )的前面两角部附近。
当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插入记录和/或重 放设备时,解锁件进入盒主体的前面槽部之一且下压锁定件的解锁片,从而 转动该锁定件,且该锁定件的锁定部离开转轮的接合凹部,于是该转轮处于 可转动状态。当转轮转动时, 一对闸门板也随着该转轮的转动而转动,且盒 主体的第一开口在记录和/或重^L位置与转轮的第二开口相合,因而盘盒处于 其光盘朝向外部的可记录/重放状态。
顺便提及,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小尺寸盘盒 中,形成在作为朝向记录和/或重力"殳备的插入端的前面两侧上的槽部在此盘 盒被插入与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厶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共用的记录 和/或重放设备时作为插入导槽。也就是说,在其内可安装日本未审专利申请 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和日本未审专利申请7>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中,当试图利用形成在两盘盒的底 面上的定位孔和对准孔来定位两盘盒时,必须对应于各盘盒的定位孔和对准 孔的位置提供定位销。在此情况下,与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小尺寸盘盒对应的定位销i殳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讳-7>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的定位销的内侧。然而,在设置用于日本未审专利申请 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的定位销时,它们妨碍日本未审专利申请/> 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为克服此问题,需要提供用于日本未审专 利申请7>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的定位销移动冲几构,且在安装日本未 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时缩回用于曰本未审专利申讳-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的定位销以防止它们妨碍日本未审专利申 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然而,移动机构的提供〗吏记录和/或重 》文设备的布置复杂化。因此,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 的盘盒中,通过使定位销与形成在作为朝向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插入端的前 面两侧上的槽部接合来解除闸门并执行定位。也就是说,可利用前面上的一 对槽部来4丸行定位而不利用位于盒主体底面上的定位孔和对准孑L 。
然而,由于即便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被设 计成当将其安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上时不利用定位孔和对准孔来定位,也
优选尽可能利用定位孔和对准孔来定位盘盒。这是因为当利用槽部定位盘盒 时,安装位置会出现误差。
因此,当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位于专用于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 时,优选利用位于盒主体底面上的定位孔和对准孔来定位该盘盒,因为可提 高定位精度。
因此,考虑到以上问题得到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多个位置解 除闸门板以便能用简化的布置容易地设计出专用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以及 与标准尺寸盘盒共用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盘盒包括盒主体,具有形成在底面上的记录和/或重放 用第一开口、形成在前表面上作为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插入端的槽、以及形
成在与前表面相邻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导槽(guide groove);转4仑,可转动 地收容在盒主体内、收容一盘,且具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以使所收 容盘面向外部;闸门才几构(shutter mechanism ),介于盒主体的底面与转轮之 间以当第 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合时与转轮的转动相关联地开;^t该第 一和第
二开口;以及锁定件,可转动地与盒主体的内侧连接,且具有与形成在转專仑 的外周侧上的接合凹部接合以把该转轮锁定在闸门机构封闭第一开口的锁 定部以及用于解除锁定部与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的第一和第二解锁部,其 中,第一解锁部面向槽,以及第二解锁部面向导槽。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把第一和第二解锁部设置在锁定件上,可在多个 位置解除锁定,所以能够容易地设计出具有简化布置的专用记录和/或重放设 备和与标准尺寸盘盒共用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图1是从上壳体侧看应用本发明的盘盒的透视图。
图2是从下壳体侧看该盘盒的透视图。
图3是该盘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从其内面侧看构成盘盒的上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从其内面侧看构成盘盒的下壳体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插入导槽与插入导销之间关系的主要部分的俯^L图。
图7是从收容光盘的表面侧看转轮的透视图。
图8是从下壳体侧上的表面看转轮的透视图。
图9是表示闸门板和转轮的透视图。
图10是表示除下壳体和光盘以外的闸门板封闭开口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除下壳体和光盘以外的闸门板开放开口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锁定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表示转轮的锥形部与锁定槽之间关系的转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推压件如何与锁定机构连接的下壳体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推压件的第一臂的第一锁定部被捕获的状态的下壳体的主 要部分的透^L图。
图17是表示推压件的第一臂的第一锁定部的捕获突起不设在下壳体的 外周壁上的一例的下壳体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8是盒主体的部分剖面的底视图。 图19是盒主体的侧视图。
图20是装载用凹部附近的盒主体的主要部分的底视图且表示闸门板的 锁定状态。
图21是装载用凹部附近的盒主体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2是盒主体的主要部分的底视图且表示通过操纵第二解锁片实现的 解锁状态。
图23是装载用凹部附近的盒主体的主要部分的底视图且表示通过操纵 第一解锁片实现的解锁状态。
图24是表示标准尺寸盘盒被定位且安装在可执行记录和/或重放的记录 和/或重放设备内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盘盒被定位且安装在专用于该盘盒的记录和/ 或重放设备内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6是表示第一开口被开放的状态的盘盒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

应用本发明的盘盒。应用本发明的盘盒是一种可安 装在用于上述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中所示的标准尺 寸盘盒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的盘盒。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使用直径近似12cm的光盘作为记录介质,而应用本发 明的盘盒^f吏用与所述日本未审专利申请^Hf文献No. 2005-78675的盘盒乂于 应且直径比标准尺寸盘盒小的例如8cm的光盘作为记录介质。由于应用本发 明的盘盒是使用直径比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的盘盒 小的光盘的小盘盒,所以尽管其记录容量比标准尺寸盘盒小,但其携带性优 良。
如图1至3所示,应用本发明的盘盒1在盒主体2内收容有光盘3被收 容于其内的转轮4和一对作为闸门机构的闸门板5a、 5b。盒主体2由相互4氐 接和组合的上壳体6和下壳体7组成。
用于盘盒1的光盘3具有形成在中央的中央孔3a,以便记录和/或重》文 设备侧上的盘旋转驱动机构经由其与光盘3接合。注意,光盘3可以是与所 记录的信息信号对应的凹坑图案形成在盘基片上的只重放光盘,或者可以是 采用相变材料作为记录层的可重写光盘,还可以是采用有机颜^h等作为记录 层的一次写入光盘。除光盘以外,所采用的记录介质还可以是磁光盘、磁盘
等。另外,可用清洁盘代替记录介质。
如图4所示,构成盒主体2的上壳体6是通过注塑树脂材料形成的。在
整体形成为近似矩形的上壳体6的主表面内,其作为朝向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的插入端的前面形成为近似弧形。另外,在上壳体6内,形成盒主体2的侧 面的外周壁8沿着主表面的外周缘竖直形成。
拾取器进入用凹部9于前面中央处形成在外周壁8和与该外周壁8内接 的内周壁ll上,以使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上的光学拾取器进入其内。另外, 其内形成有螺钉孔的多个凸台IO形成在例如外周壁8的各个角部附近以经 由其连接下壳体7。
另外,当转轮4被收容于其内时,上壳体6的主表面与转轮4一起构成盘收容部。
夹板13与上壳体6的内表面的几乎中央连接,以与构成记录和/或重》文 设备侧上的盘旋转驱动单元的盘台一起夹住光盘3。夹板13利用连接环13a 连接。具体地,通过经由焊接把连接环13a固定于上壳体6的内表面的几乎 中央来连接夹板13,以将该夹板夹在连接环13a与上壳体6的内表面的几乎 中央之间。按照使盘台与中央孔3a接合且进一步把光盘3夹在该盘台与夹 板13之间的方式,光盘3以可转动状态位于盘收容部内。
注意,构成后述下壳体7的定位孔26a的直立壁16a和构成其对准孔26b 的直立壁16b进一步形成在上壳体6的内表面上。
如图2、 3和5所示,与如上所述那样布置的上壳体6接合的下壳体7 通过注塑与该上壳体6同样的树脂材料形成。在整体形成为近似矩形的下壳 体7的主表面内,将被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的其前面侧形成为近似弧 形。形成盒主体2的侧面的外周壁沿着下壳体7的主表面的外周缘竖直设置, 且进一步地,内周壁28被形成为与外周壁21内接。
第一开口 24形成在下壳体7的外周壁21的前面侧的中央部上,以<更光 学拾取器和盘台可经由其进入。第一开口 24由近似矩形开口 24a和被形成 为与该开口 24a连续的旋转驱动用开口 24b构成。开口 24a从前面侧的开口 端经由其内外周界使光盘3的信号记录面的一部分朝向外部,而旋转驱动用 开口 24b使光盘3的中央孔3a朝向外部。也就是说,开口 24a被形成为尺 寸足以使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光学拾取器进入盒主体2,且旋转驱动用开口
24b被形成为尺寸足以使构成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盘旋转驱动机构的盘台 进入盒主体2。另外,锥形部24c沿着开口 24b的开口端加宽的方向形成在 该开口 24a的一个开口端上。当闸门板5a、 5b位于它们开放第一开口 24的 位置时,锥形部24c作为收容后述转轮4的被操纵部(to-be-manipulated portion) 45于其内的一部分。
多个凸部27形成在构成第一开口 24的开口 24a的一个侧^彖上以及驱动 用开口 24b的 一个侧缘上,以防止当 一对闸门板5a、 5b封闭第 一开口 24时 灰尘等进入盒主体2。
其内形成有通孔的凸台22形成在外周壁21的背面侧上,以使它们与上 述设在上壳体6内且其内形成有螺钉孔的凸台IO抵接。如图2所示,通过 从下壳体7的凸台22的通孔插入螺钉23并将它们拧到上壳体6的凸台10 的螺钉孔内,该上壳体6与下壳体7接合。
另外,插入导槽25a、 25b形成在下壳体7的前面两侧上,以使在盘盒 1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时作为插入导件的插入导销100与其接合。具体地, 如图6所示,插入导槽25a、 25b中的每个是通过给作为朝向记录和/或重放 设备的插入端的前面和由下壳体7组成的盒主体2的底面开口而从该盒主体 2的前面至其背面形成的槽部。另外,插入导槽25a、 25b在前面的开口端侧 上形成得最宽,以便插入导销100能够容易地进入它们。
至少插入导槽25a被形成为其最深部与插入导销100的直径一样大,以 限制该销沿安装面上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的移动。此外,另一插入 导槽25b被形成为略大于插入导销100的直径。当插入导销100抵接比其略 大的插入导槽25b的最深部时,该插入导槽25b与插入导槽25a相协作沿安 装面上的转动方向限制该导销100。注意,插入导槽25b的至少最深部也可 形成为与插入导销100的直径一样大,以使盘盒1可靠地定位在记录和/或重 放设备的安装部。这些插入导槽25a、 25b允许盘盒1被定位且安装在记录 和/或重放设备的安装部而不用后述的定位孔26a和对准孔26b。
插入导槽25a还作为具有不同记录格式的几乎相同形状盘盒的识别部。
记录格式等的盘盒用作民用盘盒时,插入导槽25a仅形成在商用盘盒l上而 不形成在民用盘盒上。对于这种布置,供商用盘盒1使用的记录和/或重放设 备能够利用插入导槽25a的存在与否来识别盘盒的类型。另外,当误插入民
用盘盒时,通过用于插入导槽25a的插入导销100,可防止盘盒的误插入。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的插入导槽25a、 25b被布置为具有多种功能的槽, 即,用于在盘盒被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时对该盘盒的插入引导功能、用于 识别具有相同外形但具有不同记录格式的盘盒的识别功能、在记录和/或重放 设备的安装部的定位功能等。
如图2和5所示,定位孔26a形成在下壳体7背面上的一个角部附近以 把盘盒1定位和安装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处及其内。另外,调整用对准孔 26b形成在下壳体7的另一角部附近。
注意,如图l和2所示,在平行于通过使上壳体6与下壳体7抵接而构 成的盒主体2被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的方向的该盒主体2的两侧上从前 面侧至背面侧形成有导槽15a、 15b。当把盒主体2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内时,使用这些导槽15a、 15b。
当上壳体6 4氐接下壳体7时,用于收容转轮4的收容部形成在内周壁 11的内侧。如图7和8所示,收容在收容部内的转轮4通过注塑树脂材料形 成。转轮4的主表面呈近似板形,且当该转轮4的凹部侧设在盒主体2内时, 利用上壳体6和闸门板5a、 5b之一的主表面形成盘收容部。转轮4形成为 近似环形,且环部43竖直设在其外周缘上。与形成在下壳体7上的第一开 口 24几乎一样大的第二开口 44形成在转轮4的主表面上。
当第二开口 44与下壳体7的第一开口 24重合时,使其所收容的光盘3 朝向外部。也就是说,第二开口 44由与第一开口 24的开口 24a对应的开口 和与该第一开口 24的;J走转驱动用开口 24b对应的开口形成。
另外,如图7所示,环部43具有形成在其基缘上的锥形部42,该锥形 部42朝向环部43的主表面侧倾斜。锥形部42通过与光盘3的外周缘线4妄 触而支承该光盘3的外周缘,以防止该光盘3的信号记录面因与转轮4的主 表面面接触而被刮伤。
如图7和8所示,被操纵部45形成在转轮4的第二开口 44附近。被操 纵部45突向外部,构成位于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的闸门开放机构的闸门 开》U牛(shutter release member)的间门开方欠销'(shutter release pin ) 41与#皮 操纵部45接合。被操纵部45具有第一和第二被操纵件45a、 45b,且它们形 成其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开放的凹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的闸门开方文 销41与凹部接合。当转轮4转动时,被操纵部45从形成有第一开口的下壳
体7的前面暴露于外部且沿着第一开口 24的宽度方向移动。当闸门板5a、 5b开放第一开口 24时,被操纵部45位于利用锥形部24c扩宽的部分处。
另外, 一对闸门板5a、 5b介于转轮4与下壳体7之间。如图8所示, 多个突部46形成在转轮4的设有闸门板5a、 5b的表面上,以通过减小该表 面与闸门板5a、 5b的接触面积来减小滑动阻力。突部46被形成为突出例如 约20,。
如图8所示,在如上所述布置的转轮4中,闸门板5a、 5b利用由盘簧 等构成的推压件48朝向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的方向旋转推压。推压 件48如图4所示具有被锁定在形成于转轮4的环部43上的锁定件48a上的 一端以及被锁定在形成于上壳体6的内表面上的锁定突起48b上的另一端。 尽管推压件48随着转轮4转动而伸缩,但因为利用由形成在内周壁11外部 的上壳体6内表面上的直立壁形成的导槽49引导该推压件48,可防止其在 伸缩时脱离盒主体2内的控制。另外,如图7和8所示,法兰部47还形成 在转轮4的外周缘上以几乎封闭导槽49。
在如上所述布置的转轮4中,闸门板5a、 5b利用推压件48朝向封闭第 一和第二开口 24、 44的方向推压,且,皮才喿纵部45利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 上的闸门开放销41朝向闸门板5a、 5b开放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的方向 转动。此时,内周壁11在转轮4转动时作为引导壁。
在构成用于开闭形成于下壳体7上的第一开口 24和形成于转轮4上的 第二开口 44的闸门机构的这对闸门板5a、 5b中,闸门板5a如图9所示被 形成为大于闸门板5b。
如图9所示,较大的第一闸门板5a包括用于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的第一闸门部(shutter portion) 51 、利用形成在外周壁8与内周壁11之 间的上壳体6内表面上的第一支承轴52旋转支承的第一旋转支^c部53、以 及与较小的第二闸门板5b连接的第二轴孔54。
第一闸门部51包括当转轮4的第二开口 44被封闭时位于该第二开口 44的一个侧缘处的第一侧缘51a、被形成为与该第一侧缘51a连续的第二侧 缘51b、以及被形成为与该第二侧缘51b连续的第三侧缘51c。第二侧缘51b 被形成为朝向第 一侧缘51 a的内侧弯曲,以及第三侧缘51 c被形成为朝向第 二侧缘51b的外侧弯曲。另外,面对第一至第三侧缘51a至51c的第四侧缘 51d具有形成于其上的波形回避部(wave-shaped escape portion ) 51e以回避
形成在上下壳体5、 6的一个角部上的凸台10、 22、定位孔26a、误写入防 止部等。
另夕卜,第一闸门部51于下壳体7—侧上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槽部51f。 槽部51f与形成在下壳体7的第一开口 24的周缘上的凸部27接合。当闸门 板5a、 5b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槽部51f与形成在第一开口 24 的周缘上的凸部27接合,从而防止灰尘等进入盒主体2。
另外,第一闸门部51于光盘3 —侧上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引导突起 51g。引导突起51g与形成在转轮4的主表面上的导槽55接合,从而限制第 一闸门板5a的转动。另外,限制突起51h于光盘3—侧上形成在第一闸门 板5a的表面上以限制该闸门板5a的位移。当闸门板5a、 5b封闭第一和第 二开口 24、 44时,限制突起51h设在与光盘3的中央孔3a周围的内周侧非 信号记录区域对应的位置。因此,即便第一闸门板5a被下压并往内位移, 也不会刮伤光盘3的信号记录区域。当闸门板5a、 5b开放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限制突起51h进入形成在转轮4的中央附近位置上的回避槽56, 以便其不妨碍闸门板5a的转动。
第一轴孔53a形成在闸门板5a的第一旋转支承部53上,以便形成在上 壳体6上的第一支承轴52插入其内。
如图9所示,与第一闸门板5a接合的第二闸门板5b包括用于与该第一 闸门部51 —起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的第二闸门部61以及与形成在 该第一闸门板5a上的第二轴孔54连接的第二旋转支承部62。
第二闸门部61包括与第一闸门部51的第二侧缘51b接合的第一侧缘 61a、被形成为与该第一侧缘61a连续且与第一闸门部51的第三侧缘51c4妾 合的第二侧缘61b、以及被形成为在该第二侧缘61b的相对侧上与第一侧缘 61a连续的第三侧缘61c。当闸门板5a、 5b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 第一闸门部51的第二侧缘51b与第二闸门部61的第一侧缘61a接合,此外 该第一闸门部51的第三侧缘51c与第二闸门部61的第二侧缘61b接合。因 此,当一对闸门板5a、 5b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该闸门板5a、 5b 相互接合,从而防止灰尘等从结合部进入以及使得该闸门板5a、 5b在^皮压 下时不易挠曲。
另夕卜,第 一 凸轮部64形成在第二闸门部61上且由与形成在转轮4上的 第一控制突起63接合的槽部构成。第一凸轮部64与第一控制突起63接合,
从而控制第二闸门板5b的转动。第一凸轮部64由位于转轮4的外周侧上的 窄部64a和位于该转轮4的中央附近且使其比该窄部64a宽的宽部64b构成。 窄部64a在第二闸门板5b开放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的前半部分作为用 于转动该第二闸门板5b的第 一作用部,宽部64b在第 一控制突起63移动至 该宽部64b时即在第二闸门板5b开放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的后半部分 作为不执行任何作用的第一不作用部(first non-acting portion )。因此,窄部 64a在第二闸门板5b开;^丈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的前半部分转动该第二 闸门板5b,且当第一控制突起63移动至宽部64b时不对该第二闸门板5b 执行任何作用。注意,第一作用部和第一不作用部中的每个除可由直线槽形 成以外,也可由与第二凸轮部一样的弯曲槽形成。
另外,第二闸门部61具有形成于其上的第二控制突起66。第二控制突 起66与由形成在转轮4的主表面上的槽部构成的第二凸轮部65接合。第二 凸轮部65由在转轮4的中央侧上绕第一方向弯曲的第一弯曲部65a和在该 转轮4的外周侧上绕与第一弯曲部65a相反的第二方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 65b构成。第一弯曲部65a在第二闸门板5b开放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 的前半部分作为不执行任何作用的第二不作用部,而第二弯曲部65b在第二 闸门板5b开放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的后半部分作为执行作用的第二作 用部。因此,第一弯曲部65a在第二闸门板5b开放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 时的前半部分不执行任何作用,以及第二弯曲部65b在第二控制突起66移 动至第二弯曲部65b时即在第二闸门板5b转动的后半部分代替上述第一凸 轮部64的窄部64a转动该第二闸门板5b。如上所述,由于在第二闸门板5b 开放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采用不同的作用部,所以能够防止由于磨损 而出现灰尘等。
注意,上述第一和第二作用部以及第一和第二不作用部可由宽部、窄部 以及弯曲部的 <壬意组合构成。
第二支承轴62a形成在第二旋转支承部62上,且插入净皮形成在第一闸 门板5a的第一旋转支承部53上的第二轴孔54内。因此,第二闸门板5b相 对于第 一闸门板5a转动而不相对于转轮4转动。
接着,将参照图10和11说明转轮4的转动和一对闸门板5a、 5b的动 作。图10表示一对闸门板5a、 5b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的状态。当 一对闸门板5a、 5b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转轮4被推压件48的
推压力朝向图10中箭头A的方向旋转推压,且被操纵部45位于第一开口 24的一个侧缘处。第一闸门部51的第二侧缘51b与第二闸门部61的第一侧 缘61a接合,此外,第一闸门部51的第三侧缘51c与第二闸门部61的第二 侧缘61b接合,从而防止灰尘等从结合部进入内部且使得闸门板5a、 5b在 被下压时不易挠曲。
此时,第一闸门板5a的引导突起51g位于转轮4的导槽55的靠近该转 轮4中央的一端处。第一控制突起63与第二闸门板5b的第一凸轮部64的 作为第一作用部的窄部64a接合。另外,第二闸门板5b的第二控制突起66 与转轮4的第二凸轮部65的作为第二不作用部的第一弯曲部65a接合。
当利用被操纵部45克服推压件48的推压力朝向与图10中箭头A的方 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转轮4时,其引导突起51g与转轮4的导槽55接合的第 一闸门板5a绕上壳体6的第一支承轴朝向图IO中箭头B的方向转动。随着 第一闸门板5a转动,第二闸门板5b绕该第一闸门板5a的第二支承轴62a 相对于该第 一闸门板5a朝向箭头C的方向转动。当第二闸门板5b开始转动 时,利用作为与转轮4的第一控制突起63接合的第一作用部的第一凸轮部 64的窄部64a转动该第二闸门板5b。注意,当第二闸门板5b开始转动时, 与该第二闸门板5b的第二控制突起66接合的转轮4的第二凸轮部65的第 一弯曲部65a作为第二不作用部且不执行任何作用。
另外,当转轮4朝向与箭头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与该转4仑4 的导槽55接合的引导突起51g移动至位于该转轮4的外周侧上的该导槽的 另一端,如图11所示。随着第一闸门板5a转动,第二闸门板5b绕该第一 闸门板5a的第二支承轴62a相对于该第一闸门板5a朝向图10中箭头C的 方向转动。于是,转轮4的第一控制突起63移动至作为第一不作用部的第 一凸轮部64的宽部64b且不对第二闸门板5b执行任何作用。代替此,第二 闸门板5b的第二控制突起66从作为第二不作用部的第 一弯曲部65a移动至 作为第二作用部的第二弯曲部65b并朝向箭头C的方向转动第二闸门板5b。 利用此操作,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被开放,因而收容在转轮4中的光盘3 的整个内外周能够朝向外部,如图11所示。
顺便提及,如图10和11所示,锁定机构71设在盒主体2内以限制转 轮4的转动。锁定机构71通过限制转轮4的转动来维持闸门板5a、 5b封闭 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的状态。具体地,如图12所示,锁定机构71包4舌
用于锁定转轮4的锁定件72。锁定件72具有基件73且其整体由滑动性能优 良的弹性材料例如聚缩醛树脂形成。轴孔75形成在基件73上,且形成在下 壳体7的内表面上的支承轴74插入该轴孔75。另外,基件73包括用于锁定 转轮4的转动的锁定部76、利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作为解锁销的插入 导销IOO下压的第一解锁片77、利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的盒保持片101 下压的第二解锁片78、以及用于锁定推压件的一端的锁定件79。锁定件72 设在对准孔26b —侧上的插入导槽25b附近,该对准孔26b形成在下壳体7 的背面侧上。通过把下壳体7的支承轴74插入轴孔75内,锁定件72与该 下壳体7连接。
如图12所示,通过把下壳体7的支承轴74插入轴孔75内,锁定件72 被可旋转地连接。此时,锁定部76朝向内侧即朝向转轮4的外周,第一解 锁片77经由形成在构成插入导槽25b的直立壁上的回避孔80朝向该插入导 槽25b,第二解锁片78经由形成在盒主体2的导槽15b上的切口部81朝向
夕卜部。
另外,连接销83形成在与锁定件72连接的支承轴74附近,且推压件 82例如扭转盘簧等与该连接销83连接以朝向一个方向推压该锁定件72。推 压件82由盘管部82a构成,该盘管部82a具有形成在其两侧上的第一臂82b 和第二臂82c。第一和第二臂82b、 82c朝向相反方向弯曲大约90°以使它们 的末端朝向相反方向,且该第一和第二臂82b、 82c被设置成第一和第二锁 定部82d、 82e。如上所述布置的推压件82朝向使第一和第二臂82b、 82c相 互分离的开放方向推压该第一和第二臂82b、 82c。推压件82的盘管部82a 巻绕安装在连接销83上。在与连接销83连接的推压件82中, 一方面第一 臂82b的第一锁定部82d被锁定在锁定件72的锁定片79上,另一方面第二 臂82c的第二锁定部82e被锁定在下壳体7的凸台22附近,从而朝向^f吏该 锁定件72处于锁定状态的图10中箭头D的方向推压该锁定件72,以致第 一解锁片77位于插入导槽25b的开口端侧且第二解锁片78朝向导槽15b的 切口部81。注意,锁定片79由薄壁部79a形成,以便推压件82的第一臂 82b在其与下壳体7的内表面之间延伸。
基件73的锁定部76位于转轮4的外周的略微内侧。锁定槽84在转轮 4的外周的略微内侧形成于该转轮4上,且从基件73突出的锁定部76与该 锁定槽84接合。接合凹部85形成在锁定槽84的内侧。锁定部76通过与才妻
合凹部85接合来锁定转轮4的转动。如图13所示,锁定槽84形成在转4仑4 的收容光盘3的表面上且位于形成在环部43的基端部上以支^R该光盘3的 外周缘的锥形部42的下面,从而避免形成不必要的厚壁部。
以下说明用于组装如上所述锁定机构71的过程,首先,^t巴推压件82的 盘管部82a巻绕安装在下壳体7的连接销83上。推压件82朝向使第一和第 二臂82b、 82c相互分离的开放方向推压该第一和第二臂82b、 82c。因此, 当盘管部82a被巻绕安装在连接销83上时, 一方面第一臂82b抵接下壳体7 的第一开口 24附近的外周壁21,另一方面第一臂82b4氐接凸台22附近的外 周壁21,如图14中的虚线所示。其后,被锁定到锁定件72的锁定片79上 的推压件82的第二臂82c克服推压力朝向第一臂82b的方向转动,并维持 此状态。然后,把下壳体7的支承轴74插入锁定件72的轴孔75内。当锁 定件72被安装在支承轴74上时,克服推压力朝向第 一臂82b的方向转动的 第二臂82c被锁定在锁定件72的锁定片79上,如图15所示。
在克服推压力朝向第一臂82b的方向转动被锁定在锁定件72的锁定片 79上的推压件82的第二臂82c并允许该第二臂82c被锁定到锁定件72的锁 定片79上的操作中,采用如图16所示的筒形操纵件91,并将其插入第二臂 82c的第二锁定部82e内。如图14和16所示,突起92形成在下壳体7的外 周壁21的第一开口 24附近以捕获第二锁定部82e。突起92形成在其与第二 臂82c的转动轨迹93相交的位置。因此,尽管朝向使第二臂82c靠近第一 开口 24附近的外周壁21的方向旋转推压该第二臂82c,但由于利用突起92 在该第二臂82c与外周壁21之间形成间隙94,所以筒状操纵件91能够容易 地捕获被朝向使其靠近第一开口 24附近的外周壁21的方向旋转推压的第二 锁定部82e。
也就是说,如图17所示,当不形成突起92时,由于第二锁定部82e在 其被旋转至且推压向外周壁21的状态下与该外周壁21接触,所以操纵件91 不能通过被锁定于第二锁定部82e上来捕获该第二锁定部82e,于是不能提 高生产力。然而,当如图15所示提供突起92时,操纵件91能够容易地经 由该突起92捕获第二锁定部82e,从而能够提高生产力。
参照图10说明在闸门板5a、 5b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的状态下 的锁定机构71,利用推压件82的推压力朝向图10中箭头D的方向绕支承 轴74推压锁定件72。此时,锁定部76与形成在转轮4的内表面上的锁定槽84的接合凹部85接合。因此,与接合凹部85接合的锁定部76禁止转轮4 转动。另外,第一解锁片77经由回避孔80朝向插入导槽25b内的前面开口 端侧,从而可下压作为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上的解锁销的插入导销100。
当盘盒1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时,作为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解锁 销的插入导销100进入插入导槽25b。当插入导销100从前面开口端进入插 入导槽25b时,首先,其下压第一解锁片77。于是,如图IO所示,锁定件 72克服推压件82的推压力朝向与图10中箭头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绕支承 轴74转动。由此,锁定部76脱离锁定槽84内的接合凹部85,且该锁定部 76随着转轮4转动而移入锁定槽84内。
顺便提及,如图1、 18和19所示,由与下壳体7抵接和结合的上壳体 6构成的盒主体2沿着该盒主体2被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的方向具有形 成在其两侧面上的凹状导槽15a、 15b。装载用凹部96a、 96b沿着导槽15a、 15b的深度方向与该导槽15a、 15b连续地形成在盒主体2的前侧面上,以便 与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上用于保持盘盒1的盒保持片101接合。如图19所示, 装载用凹部96a、 96b形成得比导槽15a、 15b宽,以便可靠地与记录和/或重 放设备的盒保持片101接合。如图18所示,每个装载用凹部96a、 96b都具 有位于盒主体2的前面侧上以便把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盒保持片101可靠地 牵引到安装部上的垂直面97a,且具有在该垂直面97a侧上的最深处的弧形 底面97b。
如图20所示,收容用凹部(accommodating recess ) 99形成在设置锁定 机构71的一侧上的装载用凹部96的弧形底面97b上,以沿深度方向与该弧 形底面97b连续。收容用凹部99是构成如上所述锁定机构71的锁定件72 的第二解锁片78所面向的一部分,且经由上述切口部81而设置成通孔。另 外,如图21所示,接合槽98、 98形成在盒主体2内的相对内表面上以与收 容用凹部99连续。接合槽98、 98形成为与第二解锁片78的转动轨迹一致 的凹状。由于间隙通过第二解锁片78的各端与接合槽98、98接合而被消除, 所以防止外来物质例如灰尘等经由收容用凹部99的通孔进入。当锁定件72 转动时,第二解锁片78的两端移入接合槽9S、 98内。注意,接合槽98、 9S 可形成在上下壳体6、 7中的任一者上。
当闸门板5a、 5b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由于利用推压件82 的推压力朝向图10中箭头D的方向绕支承轴74推压第二解锁片78,所以
该第二解锁片78如图20所示更靠近装载用凹部96b的垂直面97a。
当盘盒1安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时,朝向箭头E的方向下压第二 解锁片78,由此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上的盒保持片101如图22所示进入装载 用凹部96b,于是该第二解锁片78收容在形成于装载用凹部96b的底面上的 收容用凹部99内。此时,第二解锁片78完全进入收容用凹部99,且不从作 为装载用凹部96b的底面的弧形面97b突出。利用此布置,可以增大记录和 /或重放设备的盒保持片101的尺寸,从而可靠地装载盘盒1。
注意,如图23所示,当利用第一解锁片77执行解锁时,第二解锁片 78从收容用凹部99略微突出。
在如上所述布置的盘盒1安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前,其处于如图 1,2和10所示的状态。也就是说,当一对闸门板5a、 5b封闭第一和第二开 口 24、 44时,转4仑4经由推压件48的推压力朝向图10中箭头A的方向S走 转推压,且被操纵部45位于第一开口 24的一个侧缘处。第一闸门部51的 第二侧缘51b与第二闸门部61的第一侧缘61a接合,此外第一闸门部51的 第三侧缘51c与第二闸门部61的第二侧缘61b接合。也就是说,在盘盒1 内,由于闸门板5a、 5b相互接合以使它们不易挠曲和变形且防止该闸门板 5a向上移动,所以可防止外来物质例如灰尘等进入盒主体2。
此时,第一闸门板5a的引导突起51g位于转轮4的中央附近的导槽55 的边缘处。第一控制突起63与第二闸门板5b的第一凸轮部64的作为第一 作用部的窄部64a接合。另外,第二闸门板5b的第二控制突起66与转轮4 的第二凸轮部65的作为第二不作用部的第一弯曲部65a接合。利用此布置, 在盘盒l内,下壳体7的第一开口 24被封闭,如图2所示。另外,即便下 压第 一 闸门板5a,由于该第 一闸门板5a的限制突起5lh抵接光盘3的内周 无信号记录区域且第一闸门部51不与该光盘3的信号记录区域接触,所以 能够防止该信号记录区域被刮伤。
另外,当闸门寿反5a、 5b封闭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时,形成在该第一 开口 24的周缘上的凸部27与第一闸门部51的槽部51f接合,从而防止灰 尘等进入盒主体2。
以下说明锁定机构71,锁定件72经由推压件82的推压力朝向图10中 箭头D的方向绕支^^轴74推压,如图IO所示。此时,锁定部76与形成在 转轮4的内表面上的锁定槽84的接合凹部85接合。由此,锁定部76与接
合凹部85的接合禁止转轮4转动。另外,由于第一解锁片77经由回避孔80 朝向插入导槽25b内的前面开口端侧,可下压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作为解 锁销的插入导销100,且第二解锁片78位于装载用凹部96b的垂直面97a附近。
接着,将说明把如上所述布置的盘盒1安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时 的一系列操作。由于盘盒1可与上述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中所示的标准尺寸盘盒兼容,所以其能被安装到可对标准尺寸 盘盒执行记录和/或重放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以及专用于该盘盒1的记录 和/或重放设备内。首先,将说明与把盘盒1安装到也可对标准尺寸盘盒执行 记录和/或重放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的情况有关的操作。
当把盘盒1插入也可对标准尺寸盘盒执行记录和/或重放的记录和/或重 放设备内时,利用其近似弧形的前表面作为插入端将其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设 备。当盘盒1被插入也可应付标准尺寸盘盒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时,如图 24所示首先插入形成在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安装部上的一对插入导销 100。如图6所示,由于插入导槽25a、 25b在前面开口端侧上形成得最宽, 所以它们能够可靠地引导盘盒1至安装部的预定位置。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 上的插入导销100,100刚好在盘盒1安装到安装部前与插入导槽25a、 25b 接合,从而把该盘盒1定位在安装部上。具体地,盘盒1可经由近似与插入 导槽25a的宽度同样厚且与该插入导槽25a的最深部抵接的插入导销100在 安装面上沿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定位。另外,即便比插入导槽25a 的宽度薄的插入导销100抵靠最深部且与之接合,导销100也可与同插入导 槽25a接合的至少插入导销100相协作在安装面上沿盘盒1的转动方向定位 该盘盒l。如上所述,当盘盒1安装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安装部上时,利 用与插入导槽25a、 25b接合的插入导销100,100把该盘盒1可靠地定位在安 装面上。
注意,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中,未使用设在盘盒1的盒主体2的底面 上的定位孔26a和对准孔26b。另外,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中,当盘盒1安 装在安装部上时,利用未表示的检测开关等的检测部检测插入导槽25a,从 而能够判定具有与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对应的记录格式的盘盒1被安装。
当盘盒1安装在安装部上时,已经由前开口端进入插入导槽25b的插入 导销100作为解锁销且下压第一解锁片77。于是,如图IO所示,锁定件72
克服推压件82的推压力朝向与图10中箭头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绕支承轴 74转动。由此,锁定部76脱离锁定槽84内的接合凹部85, 乂人而使转4仑4 处于可转动状态。
注意,当利用盘盒1的近似弧形前表面作为插入端4巴该盘盒1插入专用 于该盘盒1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时,由于插入导销100不插入前表面的插 入导槽25a、 25b内,通过定位销102与形成在盒主体2的底面上的定位孔 26a和对准孔26b接合来把盘盒1安装在安装面上,以代替通过如图25所示 的插入导槽25a、 25b把其定位在安装面上。然后,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 的盒保持片101进入装载用凹部96b并下压第二解锁片78,且锁定件72克 服推压件82的推压力朝向与箭头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绕支承轴74转动以便 解除对其的锁定。
即便把盘盒1安装在任一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内,当锁定机构71被解锁 时,由于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的闸门开放销41与被操纵部45接合,转轮 4利用该闸门开放销41克服推压件48的推压力朝向与图10中箭头A的方 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其引导突起51g与转轮4的导槽55接合的第一 闸门板5a朝向与图10中箭头B的方向绕上壳体6的第 一支承轴52转动。 随着第一闸门板5a转动,第二闸门板5b相对于该第一闸门板5a朝向图10 中箭头C的方向绕该第一闸门板5a的第二支承轴62a转动。当第二闸门板 5b开始转动时,其利用作为与转轮4的第 一控制突起63接合的第 一作用部 的第一凸轮部64的窄部64a转动。注意,当第二闸门板5b开始转动时,由 于与该第二闸门板5b的第二控制突起66接合的转轮4的第二凸轮部65的 第 一弯曲部65作为第二不作用部,所以其不执行任何作用。
另外,当转轮4朝向与图10中箭头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与该 转轮4的导槽55接合的引导突起51g移动至位于该转轮4的外周侧上的导 槽55的另一端,如图11所示。随着第一闸门板5a转动,第二闸门板5b相 对于该第一闸门板5a朝向图11中箭头B的方向绕该第一闸门板5a的第二 支承轴62a转动。于是,转轮4的第一控制突起63从作为第一作用部的第 一凸4仑部64的窄部64a移动至作为第一不作用部的该第一凸4仑部64的宽部 64b且不对第二闸门板5b执行任何作用。取代第一控制突起63,第二闸门 板5b的第二控制突起从作为第二不作用部的第一弯曲部65a移动至作为第 二作用部的第二弯曲部65b并朝向图11中箭头C的方向转动该第二闸门板
5b。利用此操作,被操纵部45位于利用第一开口 24的锥形部24c扩宽的部 分处且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如图26所示被开放,从而使收容在转轮4中 的光盘3的整个内外周可朝向外部。
当第一和第二开口24、 44被开放时,可转动地收容在转轮4中的光盘 可利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的盘旋转驱动机构的盘台转动,因为其经由其 中央孔3a与该盘台接合且被夹在设于上壳体6上的夹板13与该盘台之间。
当在光盘3上记录信息信号或者重》文;故记录在该光盘3上的信息信号 时,利用盘台以CLV (恒定线速度)、CAV (恒定角速度)或它们的组合转 动该光盘3。与以上操作相关联的,已进入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的光学拾 取器经由物镜聚集从半导体激光器射向光盘3的信号记录区域的波长约 400nm的光束、将此光束照射到该光盘3的信号记录面上、并4企测从该信号 记录面反射的返回光束。结果,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光盘3上,或者记录在该 光盘3上的信息信号被读取。
注意,当从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排出盘盒1时,转轮4利用推压件48的 推压力朝向图10中箭头A的方向转动并从图ll所示的状态返回图10的状 态。然后,锁定件72的锁定部76移入锁定槽84并与接合凹部85接合,从 而返回第一和第二开口 24、 44被封闭的状态。
根据如上所述布置的盘盒1,当利用可对标准尺寸盘盒执行记录和/或重 放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执行记录和/或重放时,通过使插入导销100与插入 导槽25a、 25b接合,把此盘盒定位在该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安装部上并解 除对闸门的锁定。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插入导槽25a、 25b执行定位和解锁, 不需要给此对标准尺寸盘盒执行记录和/或重放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提供与
此,可简化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布置。
另外,当利用如图25所示专用于盘盒1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执行记录 和/或重放时,通过使定位销102与形成在盒主体2的底面上的定位孔26a 和对准孔26b接合以代替利用插入导槽25a、 25b执行定位和解锁,可更精 确地执行定位。另外,通过利用使装载盘盒1所需要的装载用凹部96b与记 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的盒保持片101接合的处理来执行解锁,可防止使记录 和/或重放设备的布置复杂化。
也就是说,在盘盒l中,由于闸门可利用第一和第二解锁片77,78解锁,
所以能够提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在盘盒1中,当组装锁定机构71时,由于如图14和16所示提 供有突起92,所以利用该突起92在外周壁21与第二臂82c的第二锁定部 82e之间形成间隙94,筒状操纵件91可以容易地捕获被朝向使其靠近第一 开口 24附近的外周壁21的方向转动和推压的第二锁定部82e,从而提高生 产力。
尽管以本发明应用于小盘盒1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决不 限于此而是也可应用于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 2003-109343所示 的标准尺寸盘盒。
权利要求
1.一种盘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主体,具有形成在底面上的记录和/或重放用第一开口、形成在前表面上作为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插入端的槽、以及形成在与所述前表面相邻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导槽;转轮,被可转动地收容在所述盒主体内,收容一盘,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以使所收容盘面向外部;闸门机构,介于所述盒主体的所述底面与所述转轮之间,以当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合时与所述转轮的所述转动相关联地开放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以及锁定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盒主体的内侧连接,且具有与形成在所述转轮的外周侧上的接合凹部接合以把所述转轮锁定在所述闸门机构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锁定部以及用于解除所述锁定部与所述接合凹部接合的状态的第一和第二解锁部,其中,所述第一解锁部面向所述槽,所述第二解锁部面向所述导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收容用凹部形成在所 述导槽上,以当利用所述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侧上的保持部下压所述第二解 锁部时收容所述第二解锁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锁部可移 动地与形成在所述盒主体的相对面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接合槽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装载用凹部沿所述导 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导槽连续地形成在所述导槽上,所述收容用凹部沿所述 装载用凹部的深度方向与所述装载用凹部连续地形成在所述装载用凹部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用凹部形成 得比所述导槽宽。
全文摘要
一种盘盒,具有可转动地收容在盒体内的转轮(4)和用于阻止该转轮(4)转动的锁定件(72)。锁定件(72)具有与转轮(4)的接合凹部(85)接合以将其锁定在闸门板(5a、5b)封闭第一开口(24)的位置的锁定部(76),还具有用于解除所述锁定部(76)与所述接合凹部(85)的接合的第一和第二解锁部(77,78)。第一解锁部(77)面向所述盒体(2)前面内的插入导槽(25b),第二解锁件(78)面向形成在盒体(2)的插入方向的侧面上的导槽(15b)。下压第一解锁部(77)或第二解锁部(78)解除锁定。
文档编号G11B23/03GK101103408SQ200680002348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
发明者柴垣奖, 船渡孝次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