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调整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446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调整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调整开关,尤其是调整汽车前照灯照明角度的开关。
现有的车用调整开关包括外壳和从外壳伸出的旋钮,旋钮通过转轴与外壳相连接,旋钮的一侧连接着一个随旋钮转动并在定触片上选择导通位置的动触片。工作时,拨动旋钮亦即动触片在定触片上选择不同的导通位置,从而使步进电机带动前照灯转动不同的照明角度。问题是为了保证动定触片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通常定触片需采用级进模冲压成型工艺,这样,不仅所需设备工装的投资维护费用高,而且材料(耗铜)成本高,工艺也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调整开关,在确保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它通过对定触片的改进,能降低制造成本,简化加工工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在包括前述构成的同时,其独到之处是定触片为附着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导通区。
而且,导通区可以有3~6个。导通区为覆铜层,覆铜层的表面为镀镍层,各导通区互呈“L”状间断耦合。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定触片采用印刷电路板而节省了昂贵的级进模等工装设备的投资和维护费用;又由于现有的定触片整体均采用铜制成,为了保证足够的刚性,定触片需有相当的厚度,即铜耗高,而在本技术方案中,定触片的刚性主要由构成印刷电路板的绝缘板来保证,导通区只是覆盖于绝缘板上的覆铜层,因而大幅度降低了铜耗,与此同时,由于印刷电路板的平整度较易保证,于是,也就较容易满足动定触片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经核算,本技术方案至少可降低成本20%。
以下将结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外型的立体图。
图2是卸去外壳后的动定触片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动触片与旋钮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动定触片结构的正面视图。
图5是沿图4中定触片A-A处的截面图。
参照图1~图5,本车用调整开关包括外壳2和从外壳2伸出的外拨旋钮1,旋钮1通过转轴5与外壳2相连接,旋钮1的一侧连接着一个随旋钮1转动并在定触片上选择导通位置的动触片6。
所述旋钮1的转轴5最好是旋钮1本身的凸起(整体注塑成型)。旋钮1的一侧有一对相对而置的卡槽7,动触片6的上部卡装在卡槽7内,同时该侧的转轴5也穿过动触片6中间的预设孔并另采用超声波相铆接,也可以用销9或螺钉固定。为了简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定触片为附着在印刷电路板4上的金属导通区3。
所述导通区3可以有3~6个,导通区是制做在印刷电路板4上的覆铜层10,覆铜层10的表面为镀镍层11,以增强其耐磨性,各导通区3互呈“L”状间断耦合,这主要是为了适应驱动前照灯的步进电机的工作特性而设计的,由于步进电机在一种工作状态转换为另一工作状态时不能断电,故与呈“L”间断耦合的定触片相对应,动触片6上有2个触片8,当其中一个触片8转至下一导通区3时,另一触片8尚停留在原导通区3,即在动触片6从一个导通区3切换到另一导通区3时,步进电机不会出现失电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调整开关,尤其是调整汽车前照灯照明角度的开关,包括外壳和从外壳伸出的旋钮,旋钮通过转轴与外壳相连接,旋钮的一侧连接着一个随旋钮转动并在定触片上选择导通位置的动触片,其特征是定触片为附着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导通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开关,其特征是导通区有3~6个,导通区为覆铜层,覆铜层的表面为镀镍层,各导通区互呈“L”状间断耦合。
专利摘要一种车用调整开关,尤其是调整汽车前照灯照明角度的开关,包括外壳和从外壳伸出的旋钮,旋钮通过转轴与外壳相连接,旋钮的一侧连接着一个随旋钮转动并在定触片上选择导通位置的动触片,为了简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定触片为附着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导通区。
文档编号H01H19/10GK2445424SQ00232248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6日
发明者程传忠, 顾西林 申请人:武汉中生汽车电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