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封模的分流锥式浇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430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封模的分流锥式浇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微电子塑封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塑封模的分流锥式浇道。
背景技术
塑封是微电子元件生产工艺中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而塑封模是本工序的主要生产工具,塑封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子元件塑封质量及成品率。塑封模是机内装卸式专用挤塑模,模内制有数百个封装元器件的型腔位,其热固性塑料经预热熔化呈高速流动状态,从加料室进入塑封模的料饼腔,再经主浇道、次浇道、分浇道,从进料口挤入电子元件的型腔,经保压、固化而成电子元件成品。整个浇注系统的作用是将熔融状态的塑料迅速填充到模内各终端的所有型腔内,并在填充及凝固的全过程中将注射压力传递到型腔各部位,从而获得致密、光洁的合格产品。因此,浇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对模具的总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塑封模浇道系统如图1所示,(图中为DIP8L塑封模的下浇道板),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此类结构的。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浇道呈直线式结构,主次浇道连接处的浇道壁圆弧(R)过小等原因(如原有的RE为R4,RF和RG为R4),造成主、次浇道内多处塑料滞留,由此带来如下弊端1、浇道的有效通道截面大大减小,塑料流动阻尼增大。
2、加大了注射压力,造成模具提前磨损。
3、阻尼大,不流畅,造成塑料提前固化,影响了塑料的最终流动性能,脆性也会提高。
4、由于塑料可能提前固化,使模具的最后2-4腔位的塑料呈半固态移入,其高粘度的塑料推移电子元器件的金丝,造成冲击金丝现象发生,影响了成品率。
5、由于塑料瘤子的残粒随机性的堵塞型腔的进料口,使包封不满的现象发生,成品率降低。
上述弊端的产生,与主、次浇道的A区、B区、C区和D区所产生的塑料瘤子有关。根据对使用的上浇道板磨损情况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A区位于主浇道终端,为主浇道中流动塑料最先到达的区域,不流动的塑料可称塑料瘤,而最早固化的塑料就在A区,呈分流锥型状态,它的形成,使有效的浇道通道截面减少;此外在注射过程中,流动塑料与瘤子相互剪切磨擦、挤压,瘤子一方面因压力而不断堆积扩大,一方面又因流动而不断剥离减小,两者交替反复进行,而被剥离下的呈半固态瘤子碎粒一旦堵塞型腔的进料口,形成“塑料栓”,这就阻碍了塑料继续充满型腔,造成了随机性的型腔填充不足,包封不满的缺陷,降低成品率。
B区位于次浇道的终端,由于流动塑料冲击后成堆积、分流,自然亦形成了塑料瘤子,使浇道的有效通道截面减小,不得不增大注射压力来进行补偿,造成模具的加快磨损。
C区位于次浇道,连接主浇道一面浇道壁上,由于拐弯区圆弧偏小,塑料流动的惯性,冲击C区对面浇道壁,使C区产生塑料瘤子,所以这里的有效通道截面也变小了。
D区位于主浇道的两侧,由于主浇道进料口处的两壁拐弯处圆弧过小,造成在塑料喷射时,主浇道截面中心流速快,而两侧壁处却非常缓慢,在D区形成塑料瘤子,因此主浇道的有效通道的截面积也减少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以上弊端而设计的,针对上述在A、B、C和D四个区域存在塑料瘤子的现状,对主、次浇道壁的结构形状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在主、次浇道的终端设计成锥式分流结构,并对多处浇道拐角增大圆弧,从而有效的防止塑料瘤子的形成,增大了通道的截面积,使流动塑料达到流畅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封模的分流锥式浇道,它由料饼室,主浇道、次浇道和分浇道组成,在料饼室通向两边主浇道的终端道壁,即A区位置,各设置一个主分流锥型结构体,其锥顶方向对着料饼室;在两边次浇道的终端道壁,即B区位置,各设置一个次分流锥型结构体,这些分流锥型结构体的设置,以不减小次浇道的分浇道及通道截面积和保持浇道通畅为原则。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流锥式浇道塑封模,本实施例为DIP8L型塑封模下浇道板,它由料饼室1,两个主浇道2,两个次浇道3和若干分浇道4组成塑封模浇注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熔融塑料通向型腔的通道。在料饼室1通向两边主浇道2的终端道壁,即A区位置,各设置一个主分流锥型结构体5,其锥顶方向对着料饼室1,也即逆向对着塑料流动的方向。在两边浇道3的终端道壁,即B区位置,各设置一个次分流锥型结构体6,其锥顶方向位于从次浇道3分出的两个分浇道4的夹角的中心线上,对向次浇道3的入口处。从料饼室1,通向主浇道2拐弯处浇道壁的圆弧RE比原来的增大,本实施例由R4扩大为R12-R20。次浇道3入口处内侧壁的圆弧RF,以及进入分浇道4入口处两侧壁的圆弧RG均比原来的适当增大,本实施例的RF和RG均由R4扩大为R6-R8。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原A区和B区设置了分流锥型结构体,使熔融塑料在浇道拐弯处得到顺畅分流,防止塑料瘤子的产生和滞留;此外,由于在料饼室通向主浇道、主浇道通向次浇道及分浇道拐弯处的圆弧分别加大,使C区和D区的塑料瘤子不再产生,减小了塑料的惯性冲击和集中喷射。经与同样型腔数的模具比较,注塑速度调整范围明显拓宽,即可用尽量慢的注塑速度填充型腔,使包封饱满,冲击金丝的幅度减弱,成品率提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节省塑料用料,降低成本,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模原有浇道结构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塑料瘤子产生的区域位置。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封模分流锥式浇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浇道系统按以下设置主分流锥型结构体的两侧壁圆弧分别为R8和R13,次分流锥型结构体的两侧壁圆弧各为R10,RE为R20,RF和RG各为R6。其使用结果为熔融塑料流动畅顺,塑料更容易充满型腔,对金丝的冲击幅度更易掌握,浇道内不易滞留塑料瘤子,成品率有所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微电子塑封模的分流锥式浇道,它由料饼室、主浇道、次浇道和分浇道组成,其特征为在料饼室通向两边主浇道的终端道壁,各设置一个主分流锥型结构体,其锥顶方向对着料饼室;在两边次浇道的终端道壁,各设置一个次分流锥型结构体,其锥顶方向位于从次浇道分出的两个分浇道的夹角的中心线上,对向次浇道的入口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封模的分流锥式浇道,其特征为从料饼室通向主浇道拐弯处浇道壁的圆弧(RE)增大为R12-R2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塑封模的分流锥式浇道,其特性为次浇道入口处内侧壁的圆弧(RF),以及进入分浇道入口处两侧壁的圆弧(RG)均适当增大为R6-R8。
专利摘要一种微电子塑封模的分流锥式浇道,它由料饼室,主、次浇道和分浇道组成。本实用新型对在料饼室通向两边主浇道的终端道壁,各设置一个主分流锥型结构体,在两边次浇道的终端道壁,各设置一个次分流锥型结构体,并对从料饼室到主浇道,主浇道到次浇道,次浇道到分浇道的拐弯处的道壁圆弧进行增大。由此有效的防止浇道内塑料瘤子的形成,保持了各浇道的通畅,注塑速度调整范围拓宽,流动塑料更好的充满型腔,冲击金丝的幅度减弱,产品的成品率得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延长。
文档编号H01L21/02GK2518215SQ01273820
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8日
发明者谢再平 申请人:铜陵三佳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