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369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脱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电器或仪表上用的脱扣器,特别是漏电保护器中的脱扣器。
背景技术
一般脱扣器的感应线圈要通过螺钉及插片固定在磁轭上,衔铁也需要通过插件铰接在磁轭上端,安装结构复杂、不牢固,生产用时较多,由于各部件较为精密小型,容易在装配中变形,报废率高。并且,在调试脱扣器的灵敏度时,只能采用将磁钢充退磁的方法,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脱扣器结构复杂不牢固,生产过程报废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装配容易,报废率低的脱扣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底板上的磁钢,U型的磁轭底部连接在磁钢上,磁轭的一臂上套有感应线圈,衔铁则横设在U型的磁轭两臂上端,该衔铁远离感应线圈的延伸端和壳体的底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动作顶杆的上端穿出壳体上壁,下端和衔铁上端面接触联动配合,在磁轭的另一臂上套有固定架,其水平延伸端压在感应线圈上,该固定架的两侧下端设有向内的钩脚,磁轭在相应位置处设有台阶和钩脚钩紧配合,在固定架两侧上端连接有支持件,衔铁通过设于其上的定位片和支持件铰接。
只要将固定架套在磁轭的一臂上钩紧,即可牢固的压紧感应线圈,设于其上的支持件可做为衔铁的铰接点,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可靠,装配中不会使各部件变形,报废率非常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磁钢和壳体底板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实施例如图所示,磁钢2设于壳体1底板上,可以螺钉连接,但用铆点15直接连接更方便。U型的磁轭3底部连接在磁钢2上,磁轭3的一臂上套有感应线圈4,衔铁6则横设在U型的磁轭3两臂上端,该衔铁6远离感应线圈4的延伸端和壳体1的底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动作顶杆8的上端穿出壳体上壁,下端和衔铁6上端面接触联动配合,在磁轭3的另一臂上套有固定架5,其水平延伸端压在感应线圈4上,该固定架5的两侧下端设有向内的钩脚10,磁轭3在相应位置处设有台阶和钩脚10钩紧配合,在固定架5两侧上端连接有支持件11,衔铁6通过设于其上的定位片12和支持件11铰接。
在使用时,如果有漏电流进入感应线圈4,产生的磁场和磁钢2相反时,复位弹簧7使衔铁6绕铰接点转动,同时推动动作顶杆8移动触发保护装置。要调节脱扣器对漏电流的灵敏度,可以采用将磁钢2充退磁的方法调整其对衔铁6的吸力,本实施例在复位弹簧7处的壳体1底板上开有通孔13,其上方连接有水平的垫圈14,调节镙钉9末端穿过垫圈14和复位弹簧7下端活动连接构成弹簧张紧力调节结构。用螺丝刀从通孔13中对调节镙钉9动作即可调整复位弹簧7对衔铁6的拉力,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脱扣器,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底板上的磁钢,U型的磁轭底部连接在磁钢上,磁轭的一臂上套有感应线圈,衔铁则横设在U型的磁轭两臂上端,该衔铁远离感应线圈的延伸端和壳体的底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动作顶杆的上端穿出壳体上壁,下端和衔铁上端面接触联动配合,其特征为在磁轭(3)的另一臂上套有固定架(5),其水平延伸端压在感应线圈(4)上,该固定架(5)的两侧下端设有向内的钩脚(10),磁轭(3)在相应位置处设有台阶和钩脚(10)钩紧配合,在固定架(5)两侧上端连接有支持件(11),衔铁(6)通过设于其上的定位片(12)和支持件(11)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器,其特征为在复位弹簧(7)处的壳体(1)底板上开有通孔(13),其上方连接有水平的垫圈(14),调节镙钉(9)末端穿过垫圈(14)和复位弹簧(7)下端活动连接构成弹簧张紧力调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扣器,其特征为磁钢(2)通过铆点(15)连接在壳体(1)底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脱扣器,用于漏电保护器或其它电器仪表,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底板上的磁钢和U型的磁轭,磁轭的一臂上套有感应线圈,衔铁则横设在磁轭两臂上端,该衔铁远离感应线圈的延伸端和壳体的底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动作顶杆的上端穿出壳体上壁,下端和衔铁上端面接触联动配合,在磁轭的另一臂上套有固定架,其水平延伸端压在感应线圈上,该固定架的两侧下端设有向内的钩脚,磁轭在相应位置处设有台阶和钩脚钩紧配合,在固定架两侧上端连接有支持件,衔铁通过设于其上的定位片和支持件铰接。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可靠,装配中不会使各部件变形,报废率非常低。
文档编号H01H71/12GK2524362SQ02218628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6日
发明者张佑祥 申请人:张佑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