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675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应用于设置有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的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在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让电子装置内部的空气得以正向流出其外部,平衡压力,而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装置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使用电子装置的过程中,热量随之产生,所以电子装置中都设置有散热风扇,以通过扇叶的转动,带出电子装置中的热空气,使电子装置维持适当的温度,而得以正常运作。当然,在使用较为精巧的电子装置时,所产生的热量也就更多,因而提高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也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请参见图1所示的压力-流量图,测试时,将散热风扇设置于一容置槽中,且容置槽开设有一个孔洞,在将孔洞完全塞住时,可得散热风扇两端最大压力差值(最小流量),反的之,在将孔洞完全释放,可得散热风扇两端最小压力差值(最大流量)。所以图1所示的曲线为散热风扇所能克服的最大压力,且曲线与压力轴相交处为最大压力差值的点,曲线与流量轴相交处为最小压力差值的点,至于曲线与两轴共同涵盖的面积是散热风扇所能送出的风量。在电子装置中设置两个良好的,且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时,压力-流量曲线为A,有较佳的散热效率;在电子装置中仅设置一个良好的散热风扇时,压力-流量曲线为B,有次佳的散热效率;在电子装置中设置两个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且较接近电子装置内部的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压力-流量曲线为C,有次差的散热效率;在电子装置中设置两个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且较接近电子装置外部的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压力-流量曲线为D,有最差的散热效率。
由上述的介绍可知,在多数的情形下,电子装置中皆设置两个以上良好的,且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以提高散热效率,但是在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散热效率都劣于仅设置一个散热风扇于电子装置中的情形,此归因于当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电子装置内部的空气便无法正向流出其外部,所以会增加内外部的压力差,而降低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有鉴于此,后来还有在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加快另一散热风扇转速的设计,以使两个良好的,并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曲线A)与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的散热效率(曲线C、D)较为接近,也就是在两个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良好及任一停止运转的情形下,使散热效率不致于差异过大。当然,使曲线A与曲线C、D较为接近的设计也是目前业界所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为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应用于设置有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的电子装置,以在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让电子装置内部的空气得以正向流出其外部,平衡压力,而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有一壳体;两个以上的散热风扇,分别设置于该壳体的内壁面,并以串行型式排列;及一止逆瓣膜,其包括有一框架,设置于该散热风扇及其所设置的该壳体的内壁面之间;一个以上的支撑件,设置于该框架,与该框架共同形成多个窝巢;及一瓣膜,一端设置于该框架的一面,较该支撑件邻近该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散热结构包括有壳体、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及止逆瓣膜。止逆瓣膜包括有框架、支撑件及瓣膜,其中支撑架设置于框架,以与框架共同形成多个窝巢,瓣膜的一端设置于框架的一面,当空气自窝巢正向流至瓣膜时,瓣膜分离支撑件,而当空气反向流至瓣膜时,瓣膜贴附支撑件,所以在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散热风扇,且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让电子装置内部的空气得以正向流出其外部,平衡压力,而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
借助将止逆瓣膜设置于散热风扇及其所设置的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并完全围绕于散热风扇的周边,而瓣膜较支撑件邻近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方向,可在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让电子装置内部的空气得以正向流出其外部,平衡压力,而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当然在止逆瓣膜未完全围绕于散热风扇的周边时,也可达到相同效果。
基于上述,在电子装置中设置以串行型式排列的两个以上的散热风扇,且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止逆瓣膜,将可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压力-流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逆瓣膜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逆瓣膜的组合图;图4A、图4B为在不同流向时,本实用新型的止逆瓣膜的动作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6A、图6B、图6C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11’ 框架12、12’ 支撑件13、13’ 瓣膜14、14’ 窝巢20、20’ 散热风扇30 壳体31 内壁面区域A区域B区域C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5及图6A、图6B、图6C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散热结构包括有壳体30、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20、20’及止逆瓣膜。如图2、图3及图4A、图4B所示,止逆瓣膜包括有框架11、11’、支撑件12、12’及瓣膜13、13’,其中支撑件12、12’设置于框架11、11’,以与框架11、11’共同形成多个窝巢14、14’,至于瓣膜13、13’则是一端设置于框架11、11’的一面,当空气自窝巢14、14’正向流至瓣膜13、13’时,瓣膜13、13’分离支撑件12、12’,而当空气反向流至瓣膜13、13’时,瓣膜13、13’贴附支撑件12、12’,所以在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装置中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20、20’,请参见图6A、6B、6C所示,且任一散热风扇20或20’停止运转时,让电子装置内部的空气得以正向流出其外部,平衡压力,而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
如图5及图6A、图6B、图6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及侧面剖视图,将框架11、11’设置于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20、20’及其所设置的壳体30的内壁面31之间,并完全围绕于散热风扇20、20’的周边,当然,支撑件12、12’及瓣膜13、13’也是位于上述的位置,而瓣膜13、13’较支撑件12、12’邻近散热风扇20、20’的出风口方向。而散热风扇20、20’也将壳体30内的空间区分为区域A的壳体30内部及散热风扇20间的区域、区域B的散热风扇20、20’间的区域、区域C的散热风扇20’及壳体30外部的区域。即区域A为壳体内部及散热风扇间的区域,区域B为散热风扇间的区域,区域C为散热风扇及壳体外部的区域。
因此,如图6A所示,在散热风扇20、20’正常运转时,空气会自区域A流经散热风扇20,并再经过区域B,而流经散热风扇20’,最后到达区域C,也就是空气会自散热风扇20、20’的入风口至出风口正向流动。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正常运转的散热风扇20、20’会带动多数的空气往前述的方向正向流动,且部分的空气也同时自窝巢14正向流至瓣膜13,使瓣膜13稍稍分离支撑件12,所以空气可经散热风扇20、20’、窝巢14及瓣膜13,由入风口至出风口方向正向流动。
如图6B所示,在散热风扇20停止运转时,其仅能够让部分的空气流经,也就是原先被散热风扇20所带动的多数空气却不再能够被带离区域A,所以顿时区域A与区域B间的压力差增加,因而迫使瓣膜13更为分离支撑件12,而让多数的空气经由瓣膜13由入风口至出风口方向正向流动,且部分的空气流经散热风扇20,以释放区域A的压力,减少区域A与区域B间的压力差,并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
如图6C所示,在散热风扇20’停止运转时,其也仅能够让部分的空气流经,也就是原先被散热风扇20’所带动的多数空气却不再能够被带离区域B,所以顿时区域B与区域C间的压力差增加,因而迫使瓣膜13’更为分离支撑件12’,而让多数的空气经由瓣膜13’由入风口至出风口方向正向流动,且部分的空气流经散热风扇20’,以释放区域B的压力,减少区域B与区域C间的压力差,并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
当然,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视图,使框架11、11’未完全围绕于散热风扇20、20’的周边,如此也可在任一散热风扇20、20’停止运转时,使空气经由瓣膜13、13’由入风口至出风口方向正向流动,而减少压力差,并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
基于以上所述,在电子装置中设置以串行型式排列的两个以上的散热风扇20、20’,且任一散热风扇20、20’停止运转时,采用本实用新型将可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有一壳体;两个以上的散热风扇,分别设置于该壳体的内壁面,并以串行型式排列;及一止逆瓣膜,其包括有一框架,设置于该散热风扇及其所设置的该壳体的内壁面之间;一个以上的支撑件,设置于该框架,与该框架共同形成多个窝巢;及一瓣膜,一端设置于该框架的一面,较该支撑件邻近该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结构,其特征是该框架完全围绕于该散热风扇的周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应用于设置有以串行型式排列的散热风扇的电子装置,其包括有壳体、两个以上的散热风扇及止逆瓣膜,其中散热风扇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内壁面,并以串行型式排列,止逆瓣膜包括有框架、一个以上的支撑件及瓣膜,框架设置于散热风扇及其所设置的壳体的内壁面之间,支撑件设置于框架,以与框架共同形成多个窝巢,瓣膜的一端设置于框架的一面,并较支撑件邻近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方向,因此在任一散热风扇停止运转时,电子装置内部的空气得以正向流出其外部,平衡压力,而使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不过份降低。
文档编号H01L23/34GK2651940SQ20032010080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8日
发明者林书如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