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电气设备连接器的接触片的方法

文档序号:682885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电气设备连接器的接触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电气设备连接器的接触片的方法,是通过对由金属带制造成的触点的二次片进行分块而得到的,在上述金属带内形成具有初始节距(original pitch)的开口,以形成叶片的不连续中心片,叶片的纵向末端连接到所述带的两个连续边缘片上,将每个所述叶片绕其纵轴进行扭曲以相对于所述带的平面绕枢轴旋转并弯曲,使得其两个表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至少一个凸出区域以在所述平面的一个侧面上形成触点,所述扭曲和弯曲操作形成了最初接触片,其叶片以与所述开口的初始节距基本上相同的标准节距(regular pitch)间隔开,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在每个连续边缘片上形成褶来对所述最初接触片进行打褶,以移动所述叶片更近地靠到一起,该方法还包括淬火加热处理以使所述叶片具有一定弹性的同时具有硬度,使得它们起到弹簧的作用。
背景技术
用在专利文献FR2811147中公开的上面这种方法中的带不一定是金属带。实践中,经常优选为基于铍的合金。带的一个表面的中心部分覆盖有属于电的良导体的金属层,例如银。在使得导电层保持在外面的方向上像衬板一样弯曲每个叶片的一个边缘,这样电流可以通过导电层在叶片的两个触点之间流过。因此,该层必须足够厚,以具有合适的导电部分。带的一个面的中心部分通常通过机械层压操作覆盖导电层,因此与进行加热处理以硬化接触片之后的带的边缘部分相比具有较小的弹性。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法中,带的边缘部分不要由导电层覆盖,这样它们在加热处理之后保持弹性,该弹性使得叶片起到了弹簧的作用。可以注意到,这种必要性存在在其它类型带有叶片的接触片中,例如在专利文献FR2339259中公开的单独制造的带有叶片的片。应该指出,如果连接元件给接触片的叶片施加了一个垂直于片的平面的压力,则叶片必须能够相对于该平面进行绕枢轴旋转,同时给连接元件施加弹性返回力,以提供可靠的接触。
此外,打褶操作形成在片的每单位长度上具有大量叶片的接触片。因为没有覆盖带的边缘部分,所以打褶操作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褶,例如基本上平行于带的平面的被弯曲的单个的窄褶,如在前面提到的专利FR2811147中所公开的。因此,用这种方法沿接触片的长度得到高密度的叶片不会特别困难。
尽管得到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接触片,特别是大电流的导电能力方面,尤其是1000安培或更大量级的电流时,经常出现在中压和高压装置中,但属于上面提到的专利的主题的方法仍具有一些不足。首先,像衬板一样对每个叶片的边缘进行打褶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因为所施加的覆盖了边缘的一个表面的金属层必须足够厚以在每个叶片上的两个相对的接触面之间提供足够的导电性,其造成了制造成本上的负担。其次,机械层压操作本身的成本相对很高,尤其是与电解电镀(electrolyticgalvanization)操作相比。
一种传统的制造接触片的方法利用触点叶片的带的电解电镀操作。实际上该操作是在处理的最后进行的,即在在每个带内已经形成了叶片,已经将带切成用于接触片的所需的长度,并且随后已经对每个切成的带进行了加热处理如退火以在叶片上赋予所需的弹性性能之后。应该注意,带的边缘部分未经历任何打褶操作,并且最后完成的接触片是由两个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一个插入另一个中的电镀片形成的,如专利文献FR2100220中所示。这样使每单位长度上的叶片数量加倍,并实现了用于用在大电流应用中所需的叶片密度。
用上述传统的方法,将不可能在单个带的接触片上实现相同的叶片密度。因为电镀是在形成叶片之后进行的,所以叶片千万不要太近地靠在一起,因为然后通过电解电镀得到的金属层具有太不规则的厚度,特别是因为被称为影锥的现象影响叶片。影锥被定义为在电镀电场方向上位于另一个叶片后面的叶片部分。此外,在垂直于带的方向上重叠的叶片越多,在电镀过程中捕获(trapped)气泡的风险就越大。由于很难在电镀池内彻底地清洁带以排出捕获的气泡,因此存在金属层的连续性被局部切断的风险。因此已经采用传统的嵌入多对叶片带的解决办法以保证令人满意的每个叶片的电镀。
但是,这种解决办法也具有成本相对较高的不足。此外,在这种方法中,希望在嵌入一对已电镀的带之前将带切成所需的长度,因为切一对已经被嵌入的带会更难并且成本更高。因此得到的双带接触片必须具有不同的长度,与它们要用于的连接器的大小相应,这意味着为了能快速地满足要求,要备有大量不同的部件。因此这种解决办法带来了储存费用和交货时间上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通过提出一种解决办法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解决办法的不足,该解决办法特别能够快速地满足各种要求,但制造和储存的成本较低。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本文开始提出的制造接触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从以下三个步骤开始—在所述金属带的两个侧面上镀金属以使金属层至少覆盖住所述中心片,该金属层是比所述带的金属要好的导电体,—在所述带内形成所述开口,和—将每个所述叶片进行扭曲和弯曲,并且还在于然后包括以下连续操作
—将触点的所述最初片的两个连续边缘片打褶,—在前述操作之后对得到的接触片进行所述淬火加热处理,以形成所述二次接触片,并且—将所述二次接触片分成多个要安装到连接器上的接触片,对于连接器这些接触片要具有对于每个连接器所需要的片长度。
可以由长的带得到二次接触片,并且以线轴的形式装上,例如,恰好在将片装配到连接器中之前由客户(client)将其切成接触片。
有利的是通过电镀对所述带进行金属电镀。例如使用银以电解地实现执行电镀。要被电镀的带可以包括铍和青铜的合金,其导电性很差,但加热处理后的弹性很好。这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铍青铜的加热处理可以包括将其加热到大约320℃持续四个小时,随后逐渐冷却。
在本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金属电镀操作过程中覆盖所述带的所有表面。特别用通过电解电镀进行的金属电镀,而在现有技术状态下,电镀整个表面要比仅处理带的中心片的成本低得多。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带内冲压出开口,即利用一个适配于另一个之中的冲压机和冲模切出开口以形成相对较宽的孔,在所述冲压操作之前执行对带的金属电镀操作。
在本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打褶操作过程中,移动所述叶片更近地靠到一起,这样以用新的标准节距将它们均匀地间隔开,使得初始节距和新节距之间的比率是从1.3到2。在本说明书剩下的部分中,该比率称为叶片接近因数。该比率存在一数值范围,在该数值范围内新节距对应于足够大的叶片密度,以保证在大电流应用中的性能至少和通过前面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制成的接触片的性能一样好。
参考附图在本说明书剩下的部分中将更详细地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最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电气设备的接触片,是由金属带得到的,在金属带内形成有开口以形成叶片的不连续中心片,所述接触片的整个表面都镀有属于电的良导体的金属层,所述叶片的纵向末端连接到所述带的两个连续边缘片上,所述带被弯曲有横向弯曲,所述叶片用标准节距均匀地间隔开,接触片的特征在于,每个褶都具有一高度,使得所述标准节距和所述高度之间的比是从1.7到2.5。这种接触片中的每个褶的空间特性在允许的打褶操作中特别有利,该打褶操作执行起来相对简单,并且不具有损坏带的所述连续边缘片的区域内的导电金属层的风险。
如果接触片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则根据本发明的接触片从性能/成本折衷的观点来看是特别有利的。


图1到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制造具有高叶片密度的接触片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各步骤。
图3a是示出了在叶片带中横向褶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为了使叶片两个表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两个接触面时的一种合适的叶片形状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由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叶片带形成的安装在部分连接器中的接触片横截面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与图5中所示的接触片相似的接触片横截面部分的示意图,其中接触片安装在连接器部分,其包括用于使该片在纵向上固定不动的装置。
图6a是示出了纵断面上图6所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金属带9,如可以在图1a中看到的,在该金属带9的两个表面上都覆盖有属于电的良导体的金属层15。在本说明书剩下的部分中,“电的良导体”指的是任意一种比该带的金属的导电性还要好的金属。如可以在图2中看到的,至少该带的中心片CS被层15覆盖,并且标准节距开的开口12被冲压成中心片。如下面所说明的,在用属于良导体的金属层15覆盖住带之前可以有选择地形成这些开口。
在本说明书剩下的部分中假设在金属电镀操作过程中覆盖了带9的整个表面,且开口2是在金属电镀之后形成的。带的金属例如是一种铍和青铜的合金,其是一种导电性相对差的导电体,而金属电镀过程是例如在银池中的电解电镀过程。如果对整个带进行电镀,则带的边缘会覆盖有连接其两个表面的层,像图1a中所示的层15s。
如图2所示,开口2形成在从图1a中看到的金属电镀带中,在带的对称纵轴A的方向上具有初始标准节距d1,以形成叶片3的不连续的中心片CS,该叶片3的纵向末端31和32连接到带的两个连续边缘片ES1和ES2上。优选的是,这些开口可以在其腰部相对地窄一些,本实施例中,这些腰部是沿着带的对称纵轴A,特别是对于给定的叶片宽度D,要得到尽可能小的初始节距d1,并还要限制残余下的材料的量。
每个叶片的宽度D优选为大于初始节距d1的大约80%,由于其在腰部的该宽度等于d1-D,因此一个开口在其腰部的宽度至多等于d1的大约20%。对于特殊的叶片宽度D,不希望开口的初始节距d1比D大很多,因为这将迫使使用较长的金属电镀带,并增加了开口的宽度,这意味着要增加制造成本。此外,如下所述,用打褶操作形成从带的同一侧突出的褶,褶的高度随着初始节距d1的增加而增加,尽管不希望形成太大的褶,因为这会阻碍接触片与其所要用于的连接器的适配。
在外部对带的两个边缘片ES1和ES2进行开槽以形成舌状物4,该舌状物4用于将接触片与所要用于的连接器的一部分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叶片3相对于其纵轴AT对称,该纵轴AT垂直于纵轴A,但可以采用这样不是完全对称的一种设计,即采用一种稍微不对称的开口形状。
按照惯例,接下来使叶片绕它们的纵轴进行扭曲操作,以使它们相对于带的平面绕枢轴转动,使得每个叶片的两个表面形成在这个平面的每个侧边上突出的各自的触点3A和3B,如可以在图3的第一部分中看到的。按照惯例在进行该扭曲操作的同时伴随有在垂直于带平面的至少一个纵向平面内弯曲每个叶片的两个边缘,以在叶片的每个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接触区域,在该接触区域内电流在叶片和连接器的一部分之间流动。在本说明书剩下的部分中,应理解的是,触点3A或3B包括至少一个接触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从成本角度考虑,通常优选的是,在单个安装中执行的连续处理过程中要执行的切出叶片和舌状物的操作、扭曲并弯曲叶片的操作和对带的连续边缘片进行打褶的操作。这是因为这样做的成本很少,特别是劳动力成本,而不必在各项操作之间重新设置或调整带。这就是为什么在恰恰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开始通常优选要执行金属电镀操作。
此外,必须注意的是,如图1a所示,当对固体金属电镀带进行冲孔时,覆盖住带的叶片的两个表面的两层之间的导电性仅通过带的金属厚度而受影响。这是因为通过冲孔切出的叶片在其边缘上不具有连接其两个表面层的金属层,例如可以在图1a中带的边缘上看到的层15s。接触片带的金属通常不是电的良导体。但是,由于这种带通常相对地较薄,典型地是从0.10mm到0.40mm厚,因此可以传导大电流,该带对于接触片的整个电阻具有足够的表面面积以在考虑到通过将流过的电流而使叶片加热的情况下保持在可接受的数值范围内,所述接触片的整个电阻,即所有叶片的两组触点3A和3B之间的等效电阻。
如果在不增加带的表面或不减小其厚度的情况下必须减小接触片的整个电阻,则可能必须对已经冲孔的带进行金属电镀,即,在叶片已经切出并可能已经扭曲和弯曲之后进行。这是因为属于良导体的金属接下来要覆盖每个叶片的表面和边缘。因此,在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接触片内,在叶片的两个触点3A和3B之间流动的电流在带9的厚度和叶片边缘之间被分开,使得得到的接触片的整个电阻可以被减小到一定程度。但是,由于先前提到的原因,与恰恰在处理一开始就进行金属电镀的操作顺序相比,在该阶段进行的金属电镀通常需要承担相当的成本增加。
图3的第一部分是纵断面内的二次和最初接触片的视图,其在与带的平面P垂直并通过其纵轴A的平面内。可以在图3的右手侧看到最初接触片,其是在对图2中所示的接触片的叶片进行扭曲操作之后得到的。由与开口2相同的初始节距d1间隔开叶片3。在这种表示法中,已经相对于带的平面P使舌状物4倾斜,如可以在图5中看到的。图的左手侧示出了在对带的两个连续边缘片ES1和ES2进行打褶之后得到的二次片,使得通过新节距d2并在其加热处理前间隔开叶片3。必须记住,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上面提到的打褶操作必须在金属电镀带之后进行,以避免在叶片互相重叠的部分内很少进行到电镀。
给出所涉及的量级的概念,例如,初始节距d1是2.5mm,对应的新节距d2是1.7mm,产生叶片的接近因数d1/d2接近于1.5。可以注意,叶片在垂直于带平面P的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但是,一个叶片的边缘和与其最接近的叶片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必须保持足够大,以使当最终形成的接触片安装并压入到连接器的两个部分之间,如图5中所示的两个部分11和12之间时,该边缘不会与所述表面进行接触。因此,以给定的最初接触片开始,对于新节距d2存在一个较低限制,并且千万不要超过该限制。该限制特别取决于叶片相对于带平面的倾斜度、所需的叶片弹性以及叶片的宽度D和厚度。因此,为了在得到对于大电流的好的导电能力的同时得到高叶片密度,必须进行折衷以得到尽可能小的节距d2。
初始节距d1必须足够大以能够切出相当宽的叶片,使得能够将它们弯曲并形成具有符合要求的接触表面面积的区域,该接触表面面积与该初始节距d1要用于的连接器的两个部分相适合。此外,由于得到的接触片的每个叶片能够有弹性地绕枢轴转动,因此重要的是要具有其宽度D足够大以实现所需的在每个叶片的接触区域内弹性运动的叶片。但是,宽的叶片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必须要增大新节距d2,其阻碍了实现高密度的叶片。如关于图2的说明中所解释的,由于不希望初始节距d1大于叶片所需宽度D的1.25倍,因此必须进行折衷以使初始节距最小。
对应于新节距d2的接近因数d1/d2存在最优的数值范围,该新节距d2足够小以由最初接触片得到相对较大的叶片密度,而该最初接触片的初始节距d1足够大以形成具有满意的电气和机械性能的叶片。从1.3到2的叶片接近因数构成了最优的折衷方案,并完全满足上面所指的技术要求。
图3中位于第一部分下面的第二部分是该图的第一部分中所示的最初和二次接触片的平面图。在该图的左手侧可以清楚地看到二次片的叶片的互相重叠。在打褶操作之后,舌状物4以与叶片相同的新节距d2被均匀地间隔开。
如可以在图3的第一部分看到的,在带中横向形成的以移动叶片3靠得更近的褶5都在带的平面P的同一侧上突出,优选地,该同一侧与舌状物4所弯向的一侧相同。这样,带的两个连续边缘片ES1和ES2呈现出具有成对开垛口的钝锯齿形状,每对开垛口由褶5的底部间隔开。
褶5的内壁彼此不接触,这样在打褶折断的过程中在弯曲施加到带的连续边缘片时就没有任何风险,这在边缘片ES1和ES2上覆盖一像带的中心片CS的导电层15的情况下是最有优势的。因为如果是通过抵着另一个壁而压下一个壁来形成褶,则可能会破裂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层15中。
因此,每个褶都具有一个形成空腔6的内部空间,该空腔6在带的平面P内开口。每个空腔都具有两个基本上平的壁,其彼此平行并垂直于图3实施例中的带的平面,每个空腔还包括半柱面形的壁,其形成空腔6的底部。因此该空腔的底部具有对应于半柱面的直径的曲率直径δ,并在本实施例中,该直径δ还等于空腔两个平面壁之间的间距。
可选择地,可以用两个平面壁形成褶5,这两个壁彼此不平行,例如图3a中所示的形状。该图中,褶5的两个平面壁中的一个垂直于带的平面,但这不是必要的,还可以利用除了90°以外的一个角度。形成空腔6底部的壁部分地采取直径为δ的柱面形状,因此具有等于δ的曲率直径。
有利的是每个横向褶5的高度为h,这样使得新的标准节距d2和其高度之间的比d2/h为从1.7到2.5。褶的高度是褶末端处的边缘片的平面和平行于与褶的最高点相切的那个面的平面之间的间距,假设每个褶从带平面的同一侧突出。例如,对于1.75mm的新节距,褶高度可以为0.85mm,其得到的比d2/h大约为2。上面指出的范围构成了较好的折衷结果,这样使得舌状物4足够宽,但褶5足够地高以将叶片3移得更近,其具有所需的新节距d2。在纵向弯曲的水平面(level)上测量舌状物的宽度,该纵向弯曲是用带的连续边缘片ES1、ES2形成的。
首先,舌状物4在具有一定弹性的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刚性,使得在装配该接触片时,它们可以啮合到连接器的第一部分11中的凹槽内,如图5所示。然后,舌状物的末端必须充分地抵靠住凹槽13的倾斜壁,以在啮合抵靠住部分11时把持住接触片。如果舌状物太窄,则接触片将不能通过足够牢固地抵靠住部分11而被把持住,且当连接器的两个部分11和12不连接时,将存在该片脱离啮合的风险。
为了使每个横向褶5满足前面指出的比值d2/h的范围,褶的高度h和褶的空腔6底部的曲率直径δ之间的比h/δ优选地并有利地是从2.4到3.2。如果用导电层15覆盖住带的边缘片ES1和ES2,则在上述范围内的比h/δ特别允许具有足够宽的弯曲,以不存在打褶过程中折断边缘片的风险。例如,对于0.85mm的褶高度,曲率直径δ可以为0.3mm,产生的比h/δ大约为2.8。
图4是示出了与图2所示的接触片的形状类似的较传统的叶片形状稍微不同的叶片形状的示意图。叶片3具有中间部分7,其沿带的对称纵轴A较窄,像在一些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中一样,例如在专利文献CH590570中。这种叶片形状适用于叶片的中间部分,以在叶片绕其轴AT扭曲并且叶片侧面的边缘进行弯曲以形成触点后,不能与连接器部分相接触,例如可以在图5中看到的部分11或12。这样,叶片的两个表面中的每一个都在所述中间部分的各相对侧上具有两个接触面Z1和Z2,并且相对于轴A对称。
图5中,由与图4所示的相类似的叶片带形成的接触片已经被安装在了连接器的第一部分11内。在垂直于带平面的平面内概略地示出了接触片通过叶片的横截面。第一部分11包括两个纵向凹槽13,用于当已经安装好接触片后使接触片的舌状物4固定不动。而且,为了当接触片被压入到两个连接器部分11和12之间时使带的两个连续边缘片ES1和ES2的褶5不触靠到凹槽的底部上,每个凹槽13是足够深的。连接器的第一部分11在其两个纵向凹槽13之间具有一个平面或柱状的纵向表面20,当舌状物4被安装到凹槽内时叶片底部表面的触点3B被挤压并顶靠在该表面或该柱面的纵向表面20上而被把持。相对于两个纵向凹槽13横向限定纵向表面20的两个端部21和22可以构成对于接触片的边缘位移邻接部(edgedisplacement abutments)。如果在横穿接触片的方向上存在摩擦力,那么尤其是在两个连接器部分11和12连接或脱离连接时,接触片倾向于横向移动。如果舌状物4不是足够刚性的以限制这种移动,则连续边缘片ES1或ES2的褶5可以紧靠在端部21或22上,并防止任何更进一步的移动。
两个部分11和12一相互连接,叶片顶部表面的触点3A就适用于抵靠住连接器的第二部分12。在第二部分的连接位置用虚线轮廓示出了第二部分12。很清楚的是,每个触点3A或3B都包括两个接触区域,例如对于触点3A的区域Z1和Z2。因此,触点在一叶片面和一连接器部分之间的表面面积相对于较传统的实施例基本上增加了,在较传统的实施例中,叶片的每个表面仅具有一个接触区域。这样,触点3A或3B与对应的连接器部分12或11之间的接触电阻可以显著减小。
图6概略地示出了与图5中所示的相似的接触片的横截面部分。保持该片的连接器部分包括用于纵向地使该片固定不动的装置,这在一些相对少量的(marginal)实施例中是有利的。上述装置包括开垛口14,其与纵向凹槽13的较浅的区域相对应,在该情况下通过凹槽13的底部形成了该开垛口14的底部。一旦装配好该片,开垛口的凸起部就比褶5的凸起部要靠近带的平面P。这样,如果较大的力在纵向方向上施加到了接触片上而使接触片的舌状物在它们的保持凹槽13内滑动,则褶5紧靠在开垛口14上,并防止该片的进一步的纵向移动。对于这种实施例,不需要在凹槽13内具有与在相关的接触片内的褶5一样多的开垛口14,即在该片的整个长度上分布少量开垛口。
图6a是平面P’上纵向部分内的图6中的设备的概略图。像图5中的设备一样,凹槽13的底部离褶5是足够远的以当压入接触片时不会接触它们。很清楚的是,如果该片纵向移动则褶5可以靠在开垛口14的侧面上。
因此,用如图6和6a中所示的实施例由于有第一连接器部分11支撑接触片,所以可以将该片嵌套到这个连接器部分内并可以确保在纵向方向上固定不动。这样如果连接器是圆柱形的就自然地暗示了能使该片固定不动而不旋转。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电气设备连接器的接触片的方法,是通过对由金属带(9)制成的触点的二次片进行分块而得到的,在上述金属带内形成具有初始节距(d1)的开口(2),以形成叶片(3)的不连续中心片(CS),叶片的纵向末端(31、32)连接到所述带的两个连续边缘片(ES1、ES2)上,将每个所述叶片绕其纵轴(AT)进行扭曲以相对于所述带的平面(P)绕枢轴旋转并弯曲,使得其两个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至少一个凸出区域(Z1、Z2)以在所述平面的一个侧面上形成触点(3A、3B),所述扭曲和弯曲操作产生最初接触片(10),其叶片(3)以与所述开口(2)的初始节距(d1)基本上相同的标准节距间隔开,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在每个连续边缘片(ES1、ES2)上形成褶(5)来对所述最初接触片(10)进行打褶,以移动所述叶片(3)更近地靠到一起,该方法还包括淬火加热处理以使所述叶片具有一定弹性的同时具有硬度,使得它们起到弹簧的作用,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从以下三个步骤开始a)在所述带(9)的两个侧面上进行金属电镀以使金属层(15)至少覆盖住所述中心片(CS),该金属层(15)是比所述带的金属更好的导电体,b)在所述带(9)内形成所述开口(2),和c)将每个所述叶片(3)进行扭曲和弯曲,并且其特征还在于然后包括以下连续操作d)将触点的所述最初片(10)的两个连续边缘片(ES1、ES2)打褶,e)在前述操作之后对得到的接触片进行所述淬火加热处理,以形成所述二次接触片(1),并且f)将所述二次接触片分成多个要安装到连接器上的接触片,对于这些连接器这些接触片要具有对于每个连接器所需要的片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镀给所述带(9)镀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电镀操作过程中覆盖住所述带(9)的所有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个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内冲孔形成所述开口(2)之前金属电镀所述带。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何一个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褶操作过程中,移动所述叶片(3)更近地靠到一起,以用新的标准节距(d2)均匀地间隔开,使得初始节距(d1)和新节距(d2)之间的比是从1.3到2。
6.根据结合权利要求3的权利要求5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的平面(P)的同一侧面上在所述带的两个连续边缘片(ES1、ES2)中形成所述褶(5),并且每个褶都具有一高度(h)使得新标准节距(d2)和所述高度(h)之间的比是从1.7到2.5。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褶(5)都形成有横向空腔(6),该空腔在纵向方向(A)的那一节具有直线部分和具有基本上恒定曲率半径的部分,所述空腔的底部具有一曲率直径(δ)使得褶的高度(h)和该直径(δ)之间的比是从2.4到3.2。
8.一种用于连接中压或高压电气设备的接触片,是从金属带(9)得到的,在金属带内有开口以形成叶片(3)的不连续中心片(CS),所述接触片的整个表面都镀有属于电的良导体的金属层(15),所述叶片的纵向末端(31、32)连接到所述带的两个连续边缘片(ES1、ES2)上,所述带被弯曲有横向弯曲(5),所述叶片用标准节距(d2)均匀地间隔开,接触片的特征在于,所述褶从带平面(P)的同一侧面上突出,每个褶都具有一高度(h),使得所述标准节距(d2)和所述高度(h)之间的比是从1.7到2.5。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触片,其特征在于,每个褶(5)都形成有横向空腔(6),该空腔在纵向方向(A)的那一节具有直线部分和具有基本上恒定曲率半径的部分,所述空腔的底部具有一曲率直径(δ)使得褶的高度(h)和该直径(δ)之间的比是从2.4到3.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接触片,其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意一个的制造方法得到的。
全文摘要
通过对由金属带(9)制成的触点的二次片(1)进行分块而得到接触片,其中在金属带内形成具有初始标准节距(d1)的开口(2),以形成叶片(3)的不连续的中心片(CS)。扭曲每个所述叶片以生成最初接触片(10)。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所述最初片进行打褶和淬火加热处理。其特征在于,其是从以下操作开始的—在带(9)的两个侧面上进行金属电镀以使属于电的良导体的金属层至少覆盖住所述中心片(CS),在所述带内形成开口(2),并将每个所述叶片(3)进行扭曲,并且其特征还在于然后包括以下连续操作将所述最初片(10)打褶,然后进行所述淬火加热处理,以形成所述二次接触片(1),将所述二次片分成多个接触片。
文档编号H01R43/16GK1532862SQ20041002834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9日
发明者彼得·瓦格纳, 马库斯·凯泽, 凯泽, 彼得 瓦格纳 申请人:阿尔斯通T&D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