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通信技术领域的天线,尤其是一种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通信终端普遍采用全向单天线,增益低,抗干扰能力差。有少数采用多天线,但是为了消除互耦的影响,使天线单元间距很大。从而使天线总体积很大,不便于携带。
经文献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02126816.9,专利名称为一种折叠型移动通讯终端中的能控制辐射特性的双天线,专利公开号1399368,该双天线包括安装在移动通讯终端的折叠部分上的第一定向天线,以及安装在移动通讯终端的主体上的第二定向天线。这种双天线实际上只是第二定向天线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一定向天线只是在通话时辅助调整移动通讯终端的辐射场,两个天线无法作为独立的两个天线单元使用,这也使得非通话状态时天线的增益很低。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定向天线,即使两个天线同时工作,也无法实现全向信号接收。
检索中还发现2003年11月Tayeb A.Denidni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S ONVEHICULAR TECHNOLOGY(车载技术),52卷第6期发表了“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s of a New Adaptive Dual-Antenna Array for HandsetApplications(一种新的用于手机的自适应双天线阵实验研究)”,在移动终端采用双天线和自适应算法实现智能天线,两个天线单元间距为半波长,可以实现两个独立的天线单元。但是,在工作频率为1000MHz左右时,天线单元间距太大,天线在移动终端很难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使其解决通讯终端采用单天线,增益低、抗干扰能力差,以及移动终端采用多天线,由于单元近距离而引起的互耦的仍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天线单元、馈电端口、介质板和接地单元。天线单元两个,是折成90度的单极子,均位于介质板的正面,馈电端口有两个,每个馈电端口的芯和一个天线单元相接,接地单元由位于介质板正面的接地部分、位于介质板反面的接地部分和位于介质板底部的接地部分构成,并连通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两个天线单元位于介质板正面,对称分布,天线单元折弯处有倒角。
所述的位于介质板正面的接地部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部分为左边带凸台的形状,中间部分为中间带凸台的形状,右部分为右边带凸台的形状。
所述的位于介质板正面的接地部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中部分之间有缝隙,一个天线单元穿过这个缝隙,中、右部分之间有缝隙,另一个天线单元穿过这个缝隙。
所述的天线单元和接地单元均为导体,接地单元和馈电端口的外导体相连接。
所述的介质板为高介电常数物质。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在两个天线单元之间设置了带凸台的公共地,在天线单元两侧的地添加了可调节天线特性地凸台,而且把天线单元弯成90度,并增加外倒角,使天线单元间距更小,互耦更小,成为两个独立的天线单元;进一步把两个天线单元合并为一个天线使用时,由于结构对称的天线单元间距减小、互耦小,使天线增益高,而且在水平面360度范围内分布均匀。
图1是本发明一种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的正面结构示意2是本发明一种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的仰视结构示意3是本发明一种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天线单元1、第二天线单元3、第一馈电端口5、第二馈电端口6、介质板2和接地单元4,第一天线单元1、第二天线单元3是折成90度的单极子,均位于介质板2的正面,第一馈电端口5的芯和第一天线单元1相接,第二馈电端口6的芯和第二天线单元3相接,接地单元4由位于介质板2正面的接地部分、位于介质板反面的接地部分和位于介质板底部的接地部分构成,并连通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两个天线单元1和3位于介质板2正面,对称分布,两个天线单元1和3折弯处有倒角。
所述的位于介质板2正面的接地单元部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部分为左边带凸台的形状,中间部分为中间带凸台的形状,右部分为右边带凸台的形状。
所述的位于介质板2正面的接地单元部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中部分之间有缝隙,第一天线单元1穿过这个缝隙,中、右部分之间有缝隙,第二天线单元3穿过这个缝隙。
所述的两个天线单元1和3和接地单元4均为导体,接地单元4和第一馈电端口5的外导体相连接。
所述的介质板2为高介电常数物质。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单元(1)、第二天线单元(3)、介质板(2)和接地单元(4)、第一馈电端口(5)、第二馈电端口(6),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单元(1)、第二天线单元(3)是折成90度的单极子,均位于介质板(2)的正面,馈电端口(5)的芯和第一天线单元(1)相接,馈电端口(6)的芯和第二天线单元(3)相接,接地单元(4)由位于介质板(2)正面的接地单元、位于介质板(2)反面的接地单元和位于介质板(2)底部的接地单元构成,并连通为一个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天线单元(1、3)位于介质板(2)正面,对称分布,两个天线单元(1、3)折弯处有倒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位于介质板(2)正面的接地部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部分为左边带凸台的形状,中间部分为中间带凸台的形状,右部分为右边带凸台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位于介质板(2)正面的接地部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中部分之间有缝隙,第一天线单元(1)穿过这个缝隙,中、右部分之间有缝隙,第二天线单元(3)穿过这个缝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天线单元(1、3)和接地单元(4)均为导体,接地单元(4)和第一馈电端口(5)的外导体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介质板(2)为高介电常数物质。
全文摘要
一种小型去耦平面双天线,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天线单元、馈电端口、介质板和接地单元,天线单元两个,是折成90度的单极子,均位于介质板的正面。馈电端口有两个,每个端口和一个天线单元相接,接地单元由位于介质板正面的接地部分、位于介质板反面的接地部分和位于介质板底部的接地部分构成,并连通为一个整体。本发明结构简单,天线单元间距离小,互耦小,双天线单元合并时天线增益高,而且在水平面360度范围内分布较均匀。
文档编号H01Q1/38GK1588698SQ20041005302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2日
发明者金荣洪, 耿军平, 范瑜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