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缆线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缆线用端子(例如同轴缆线用端子),其具有压接在缆线(例如同轴缆线)的端部上的压接部(例如外部导体压接部)、经由连结部而与该压接部连续设置的嵌合部主体(例如壳主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同轴缆线用端子100例如图7(a)所示,由以下部件形成对同轴缆线1的绝缘外皮(外皮)3进行压接的绝缘外皮压接部103、压接外部导体5的外部导体压接部105、经由连结部107而与该外部导体压接部105一体地连续设置的壳主体109。
壳主体109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内侧插入并固定有保持内部端子(省略图示)的大致圆筒状的绝缘体111,前述内部端子与同轴缆线1的芯线(中心导体)7电连接。
壳主体109安装在同轴连接器(省略图示)内,若该同轴连接器嵌合连接在与之匹配的连接器上,则同轴缆线1的外部导体5经过外部导体压接部105、连结部107及壳主体109,经由与之匹配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而接地,从而被电磁屏蔽。
可是,图7(a)所示的现有技术例子因为连结压接部105与壳主体109的连结部107为1个(1处),所以具有下面的(1)、(2)所示的问题。
(1)连结压接部105与壳主体109的连结部107存在于1处,所以扭转或弯曲等的机械强度较弱。
例如,若压接部103、105沿图7(a)的箭头所示方向受到规定值(例如7.5N(牛顿))以上的外力F的作用,则如该图7(b)所示地产生变形。
(2)连结压接部105与壳主体109的连结部107起到同轴缆线1的接地的作用,因为该连结部107只存在于1处,所以高频性能变差。
例如,对于5GHz的高频信号来说,具有VSWR(电压驻波比)变差(例如VSWR=1.6)的缺点。
若产生如图7(b)所示的变形,则这样的高频性能会进一步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扭转或弯曲等的机械强度的缆线用端子。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高频性能的缆线用端子。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缆线用端子,具有压接于缆线端部的压接部以及经由连结部而与该压接部连续设置的嵌合部主体,其特征在于前述连结部由n个(n为2以上的整数)连结部所形成。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缆线是同轴缆线,压接部是对前述同轴缆线的外部导体进行压接的外部导体压接部。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缆线是屏蔽缆线,压接部是对前述屏蔽缆线的屏蔽线进行压接的屏蔽线压接部。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或3所述的发明中,嵌合部主体形成为以缆线的轴心方向为中心轴的大致筒状,n个连结部被连结在前述嵌合部主体的端缘上的将中心角大致n等分所得的位置上,所述中心角以所述端缘的端面与中心轴交叉的交点为中心。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3或4所述的发明中,压接部、嵌合部主体及n个连结部是通过导体性金属板的加工而一体地形成的一体构造。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3或4所述的发明中,压接部、嵌合部主体及n个连结部其构造为对通过加工导体性金属板而单个地形成的多个构成零件进行卡合连结,从而使其组合在一起。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3、、4、5或6所述的发明中,压接部由m个(m为n以上的整数)压接部所形成,所述m个压接部包括与n个连结部的每一个连续设置的一个压接部。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3、、4、5或6所述的发明中,压接部由p个(p为小于n的正整数)压接部所形成,所述p个压接部包括连结在n个连结部中的至少2个连结部上的一个压接部。
发明效果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在具有压接部、嵌合部主体及连结部的缆线用端子中,因为其构成为由多个连结部来形成连结部,在多个部位上连结压接部与嵌合部,所以与在一处进行连结的现有例相比,能够提高扭转或弯曲等的机械强度。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因为缆线是同轴缆线,压接部是对同轴缆线的外部导体进行压接的外部导体压接部,所以在同轴缆线用端子中,与在一处进行连结的现有例相比,能够提高高频性能。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因为缆线是屏蔽缆线,压接部是对屏蔽缆线的屏蔽线进行压接的屏蔽线压接部,所以在屏蔽缆线用端子中,与在一处进行连结的现有例相比,能够提高屏蔽效果。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或3所述的发明中,因为嵌合部主体形成为大致筒状,n个连结部被连结在嵌合部主体的端缘上的将中心角大致n等分所得的位置上,所述中心角以交点为中心,所以可以平衡度良好地使从各种方向施加在压接部上的外力被分散,提高扭转或弯曲等的机械强度。
又,在应用作为同轴缆线用端子或屏蔽缆线用端子的情况下(在发明从属于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发明的情况下),成为接地部的n个连结部被平衡度良好地配置,所以可进一步提高高频性能或屏蔽效果。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3或4所述的发明中,因为压接部、嵌合部主体及n个连结部是通过导体性金属板的加工而一体地形成的一体构造,所以可进一步提高机械的强度。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3或4所述的发明中,因为压接部、嵌合部主体及n个连结部其构造为对通过加工导体性金属板而单个地形成的多个构成零件进行卡合连结,从而使其组合在一起,所以即使是压接部、连结部的结构复杂的缆线用端子,也可容易地进行处理。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3、4、5或6所述的发明中,因为压接部由m个(m为n以上的整数)压接部所形成,所述m个压接部包括连结在n个连结部的每一个上的一个压接部,所以压接部相对于缆线的压接部位比连结部的连结部位要多,可提高机械强度或高频性能(或屏蔽效果)。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3、4、5或6所述的发明中,因为压接部由p个(p为小于n的正整数)压接部所形成,所述p个压接部包括连结在n个连结部中至少2个连结部上的一个压接部,所以压接部相对于缆线的压接部位比连结部的连结部位要少,可提高机械强度或高频性能(或屏蔽效果)。
图1表示本发明的缆线用端子的一实施例,是一部分切开、一部分省略了的立体图。
图2表示图1中的同轴缆线用端子10,(a)是俯视图,(b)是正视图,(c)是(a)的左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1中,将同轴缆线用端子10的压接部40压接连接在同轴缆线1的端部上而成的发明样品的外观与机械特性的图,(a)是正视图,(b)是俯视图,(c)是将平均强度与图7的现有产品相比所得的强度比较图,所述平均强度是在(a)中沿A、B方向施加外力时、在(b)中沿C方向施加外力时的平均强度。
图4是将图3(a)(b)所示的发明样品的频率及VSWR特性与图7的现有产品相比所得的高频性能比较图。
图5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图,(a)是俯视图,(b)是(a)的左侧视图。
图6是表示又一实施例的图,(a)是俯视图,(b)是正视图,(c)是后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例的图,(a)是正视图,(b)是表示在(a)中受到外力F作用而使同轴缆线用端子100变形后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缆线用端子的一实施例。具体地说,表示以同轴缆线作为缆线时的同轴缆线用端子例。
在图1中,1是作为缆线的一例的同轴缆线,该同轴缆线1由以下部件形成芯线7、呈同心圆状地依次包覆该芯线7的外周的绝缘体9、外部导体5及绝缘外皮3,其特性阻抗形成为75Ω(或50Ω),芯线7的前端突出来用于连接,外部导体5的前端露出来用于压接。
在图1及图2中,10是同轴缆线用端子(或同轴缆线用屏蔽端子)。
同轴缆线用端子10通过导电性金属板的冲裁、弯曲加工等而形成为一体结构,具有作为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嵌合部主体的一例的壳主体20、经由连结部30而一体地连结在该壳主体20的一侧(在图2(a)(b)中为左侧)的端缘上的压接部40。
在壳主体20的另一侧(在图2(a)(b)中为右侧)的外周部分上形成有狭缝21~21以及向内侧胀出的胀出部23~23,所述狭缝21~21使得壳主体20具有朝着径向的弹性。
连结部30包括形成为大致正方形板状的第1连结部31、以壳主体20的中心轴方向为长度方向而形成为大致横向较长的矩形板状的第2连结部32。
第1、第2连结部31、32连结在壳主体20一侧(在图2(a)(b)中为左侧)的端缘上的将中心角2等分(以180度2等分中心角)所得的位置上,且向斜内侧延伸,所述中心角以壳主体20一侧端缘的端面与壳主体20的中心轴交叉的交点K为中心。
压接部40包括沿着壳主体20的中心轴方向而依次连结在第1连结部31的前端一侧的第1压接部41、第2压接部42;沿着壳主体20的中心轴方向而连结在第2连结部32的前端一侧的第3压接部43。
第1压接部41其与壳主体20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在前端形成有间隙45。
第2、第3压接部42、43其与壳主体20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分别形成为大致弧形、大致U字状。
第1压接部41的间隙45形成在第1压接部41的与第1连结部31连结一侧的对置一侧。
第3压接部43的半圆部分与第2压接部42形成为使内壁面对置,并且位于以壳主体20的中心轴为共同的中心轴的大致同一圆筒上。
在第1、第2、第3压接部41、42、43的壁面上,形成有向内侧胀出的胀出部46、47,47、48,48。
然后,与现有例同样地在同轴缆线1的芯线7上连接内部端子(省略图示),将该内部端子插入并保持在安装于壳主体20内的绝缘罩111的收容孔中。其后,通过用压接机来加压紧固第1、第2、第3压接部41、42、43,如图3(a)、(b)所示,第1、第2、第3压接部41、42、43压接固定在同轴缆线1的外部导体5上,两者电连接且机械地连接。
此时,第1压接部41压接在同轴缆线1的外部导体5上,第2、第3压接部42、43压接在同轴缆线1的绝缘外皮3与外部导体5上。因此,壳主体20安装在同轴连接器(省略图示)内,若该同轴连接器嵌合连接在与之匹配的连接器上,则同轴缆线1的外部导体5经过第1、第2、第3压接部41、42、43及第1、第2连结部31、32和壳主体20,经由与之匹配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而接地,从而被电磁屏蔽。
如前所述,连结壳主体20与压接部40的连结部30由2个连结部31、32形成,该2个连结部31、32如图2(c)所示,因为形成在将以交点K为中心的中心角2等分(以180度2等分中心角)所得的位置上,所以能够平衡度良好地使施加于压接部40的外力分散,提高相对于扭转或弯曲等的机械强度,并且可平衡度良好地配置成为接地部的连结部31、32,提高高频性能(或屏蔽效果)。
根据比较试验,在对图3(a)、(b)所示的发明样品与图7(a)所示的现有产品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对于机械强度来说,具有图3(c)所示的差异,对于高频性能来说,具有图4所示的差异,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发明样品比现有产品好。
即,如图3(a)、(b)、(c)所示,在A方向(缆线拉伸方向)上,发明样品的平均强度为70.0N(牛顿),与之相对,现有产品的平均强度为57.0N,在B、C方向(缆线的扭转方向)上,发明样品的平均强度为90.0N、35.0N,与之相对,现有产品的平均强度为7.5N、13.5N。
又,对于高频性能来说,如图4的实线H(发明样品)与虚线J(现有产品)的特性曲线所示,在VSWR(电压驻波比)与频率的关系中,发明样品的频率直到5.5GHz,VSWR为1.3以下,与之相对,现有产品的频率到3GHz,VSWR为1.3,在频率5.5GHz时VSWR为1.7以上。
另外,上述比较试验中的发明样品与现有产品都通过板厚约0.3mm的导电性金属板的冲裁、弯曲等加工而形成,轴向全长约19mm,壳主体20、109的外径、轴向长度形成为约4mm、12mm。
在前述实施例中,对于连结部形成为2个、压接部形成为3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在以下情况中应用将以交点K为中心的中心角大致n等分并将连结部设为n个(n为2以上的整数),将压接部设为m个(m为n以上的整数)或p个(p为小于n的正整数)。
例如可应用于n=3、m=3的情况。图5(a)、(b)表示该情况的一例。
在图5(a)、(b)中,50是同轴缆线用端子,该同轴缆线用端子50通过导电性金属板的冲裁、弯曲加工等而形成为一体构造,具有作为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嵌合部主体的一例的壳主体60、经由连结部70而一体地连结在该壳主体60的一侧(在图5(a)中为左侧)的端缘上的压接部80。
连结部70由形成为横向较长的矩形板状的第1、第2、第3连结部71、72、73构成,这3个连结部以壳主体60的中心轴方向为长度方向且长度方向的长度依次变长。
第1、第2、第3连结部71、72、73连结在壳主体60一侧(在图5(a)中为左侧)的端缘上的将中心角3等分(以120度将中心角3等分)所得的位置上,且向斜内侧延伸,所述中心角以壳主体60一侧端缘的端面与壳主体60的中心轴交叉的交点K为中心。
压接部80由连结在第1、第2、第3连结部71、72、73各自的前端一侧的第1压接部81、第2压接部82、第3压接部83构成,该第1压接部81、第2压接部82、第3压接部83从壳主体60的前端一侧朝着中心轴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为相互并不重合。
第1压接部81、第2压接部82、第3压接部83其分别与壳主体60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大致U字状,在其壁面上,形成有向内侧胀出的胀出部86、87、88。
在前述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机械强度,压接部(例如40或80)、嵌合部主体(例如20或60)及n个连结部(例如31、32或71~73)是由导电性金属板的加工而一体地形成的一体结构,对此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应用于以下情况将由导电性金属板的加工而单独地形成的多个构成零件卡合连结在一起,从而作成组合结构。
例如,也可应用于以下情况如图6(a)、(b)、(c)所示,壳主体20由两个将相互的卡合突部28A、28B与卡合凹部29A、29B卡合连结所得的构成零件20A、20B构成,在一方的构成零件20A上经由第1连结部31而一体地连结第1、第2压接部41、42,在另一方的构成零件20B上经由第2连结部32而一体地连结第3压接部43。在该情况下,即使是压接部、连结部的结构较复杂的同轴缆线用端子,也可容易地进行处理。
在前述实施例中,将n个连结部(例如31、32或71~73)连结在以下位置在嵌合部主体(例如20或60)一侧的端缘上,将以交点K为中心的中心角n等分(例如n为2或3)所得的位置,对该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将n个连结部连结在嵌合部主体一侧的端缘上的未将以交点K为中心的中心角n等分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也可应用本发明。在该情况下,因为与只有一个连结部的现有例相比,本发明具有多个连结部所以仍可谋求机械强度及高频性能的提高。
在前述实施例中,虽然对缆线的特性阻抗为75Ω(或50Ω)的同轴缆线的情况(即同轴缆线用端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应用于特性阻抗为75Ω(或50Ω)以外的同轴缆线、屏蔽缆线或电线的情况。
例如,也可应用于屏蔽缆线的情况(即屏蔽缆线用端子的情况)虽然构成缆线的内部导体与外部导体不同轴,但是用金属箔或金属制包装带等的外部导体来包覆内部导体(例如将2根绝缘线相互捻合而成的2芯线)的周围,从而使其不受外部噪声的干扰。
在该屏蔽缆线用端子的情况下,能够与同轴缆线用端子的情况同样地提高与屏蔽缆线的连结部的机械强度,并且提高电磁屏蔽效果。
又,在以电线(例如用绝缘体来包覆导体周围的通用电线)作为缆线所得的电线用端子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与电线的连结部的机械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缆线用端子,具有压接于缆线端部的压接部(40或80)以及经由连结部(30或70)而与该压接部(40或80)连续设置的嵌合部主体(20或60),其特征在于连结部(30或70)由n个(n为2以上的整数)连结部(31、32或71~73)所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用端子,其特征在于,缆线是同轴缆线(1),压接部(40或80)是对同轴缆线(1)的外部导体(5)进行压接的外部导体压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用端子,其特征在于,缆线是屏蔽缆线,压接部(40或80)是对屏蔽缆线的屏蔽线进行压接的屏蔽线压接部。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缆线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嵌合部主体(20或60)形成为以缆线的轴心方向为中心轴的大致筒状,n个的连结部(31、32或71~73)被连结在嵌合部主体(20或60)的端缘上的将中心角大致n等分所得的位置上,所述中心角以所述端缘的端面与中心轴交叉的交点(K)为中心。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缆线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压接部(40或80)、嵌合部主体(20或60)及连结部(31、32或71~73)是通过导体性金属板的加工而一体地形成的一体构造。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缆线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压接部(40或80)、嵌合部主体(20或60)及连结部(31、32或71~73)其构造为对通过加工导体性金属板而单个地形成的多个构成零件进行卡合连结,从而使其组合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缆线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压接部(40或80)由m个(m为n以上的整数)的压接部所形成,所述m个压接部包括与n个连结部(31、32或71~73)的每一个连续设置的一个压接部。
8.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缆线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压接部(40或80)由p个(p为小于n的正整数)压接部所形成,所述p个压接部包括连结在n个连结部(31、32或71~73)中的至少2个连结部上的一个压接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本发明的同轴缆线用端子中,提高扭转或弯曲等的机械强度,并且提高高频性能。本发明的同轴缆线用端子具有压接部(40)、壳主体(20)及连结部(30),由多个连结部(31、32)形成连结部(30),在多个部位连结压接部(40)与壳主体(20)。
文档编号H01R4/18GK1705169SQ200410100030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日
发明者梁濑智康, 富樫晃司 申请人:Smk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