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卡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805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口卡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卡转接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新制通信接口,例如Express Card接口的接口卡转接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可见的计算机产品中,除了已经整合到计算机中的外围设备外,往往需要利用接口卡,将外围设备连结到计算机上所设置的通信接口,才能使外围设备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这种接口卡通常具有一外壳,一电路板及一转接器。该转接器位在该电路板一侧边,而该电路板上设置必要的电子元件,另一侧则连结缆线;缆线的另一端连结该外围设备。其中,该缆线有时也可以是软排线或其它信号及电气连结线。如使用无线方式,则该电路板另一端并不连结缆线或类似导线,而是设置一个无线发射接收器,以与特定的外围设备或网络结点通信。
接口卡在设计及使用上最大的限制,是其依据既定的接口规格设计、制作。一般而言,不同接口规格之间的差异在于其接口卡的厚度、宽度、接脚数、排列方式及间距。因此,针对特定一种接口规格所设计的接口卡,不能使用在其它种接口规格。
由于计算机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产业界制定的接口规格推陈出新。尤其最近所推出的Express Card接口规格,受到普遍的支持。许多厂商因而推出适用新规格的接口卡,计算机厂商也在计算机产品上设置新规格的接口卡插槽。其结果产生的问题是,原本为旧有接口规格(例如Card Bus接口)所设计的接口卡,无法使用在只提供新规格(例如Express Card规格)接口插槽的计算机设备,而需购用依新规格设计的接口卡。另一方面,依据新规格而设计的接口卡,不能使用在未提供新规格接口插槽的计算机设备,而需另行购用或由厂商提供旧规格的接口卡。这种现象对于接口卡的可移植性,造成不必要的减损,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接口卡转接器,以便利不同接口规格的接口卡与接口插槽间的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接口卡转接器,以使使用者在新旧接口规格的接口卡使用上,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接口卡转接器,以免除使用不同接口规格的接口卡与接口卡插槽时,需配备二套接口卡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口卡转接器,包括一外壳及一电路板;该外壳包覆该电路板。该电路板一端配备一连接器,用以插置在设于计算机端的第一接口插槽;另一端则配备插槽连接器,以供一接口卡的第二接口连接器插置。该电路板上提供必要的导线及电子元件,用以在该连接器内所设的多数接脚与该插槽连接器的多数接脚间,进行信号及电气的转换。该连接器及其邻近的外壳部份,具有第一尺寸,且该插槽连接器及其邻近的外壳部份,则定义具有第二尺寸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尺寸小于该第二尺寸。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尺寸大于该第二尺寸。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接口卡转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接口卡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中符号说明2 电路板2A 电路板一端2B 电路板另一端2C 凹槽3 连接器4 插槽连接器5 连接器6 插槽连接器7 Express Card接口卡8 Card Bus接口卡11上壳12下壳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接口卡转接器,可由以下详细说明和参照附图而更形清楚。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接口卡转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口卡转接器主要包括一上壳11,一下壳12及一电路板2。该上壳11及下壳12可结合形成一外壳,用以包覆该电路板2。三者具有相对应的形状。
本实施例所示的接口卡转接器,供使用于Express Card接口的接口卡7,与计算机(未图标)上所设置的Card Bus接口插槽连结之用。依目前所发布的接口规格,该Express Card的宽为34毫米而Card Bus的宽为54毫米。
在该电路板2上,一端2A设有连接器3。该连接器3供插置于计算机所提供的Card Bus接口插槽。因此该电路板的连接器3部份与上壳11及下壳12结合后的尺寸,宜为该Card Bus规范的尺寸,即54毫米宽。该电路板的另一端2B则设有插槽连接器4该插槽连接器4供该Express Card接口卡7插置之用。因此,插槽该连接器4部份的电路板2与上壳11及下壳12结合后,需留下一符合该Express Card规范尺寸,即34毫米宽的空间,供该Express Card接口卡7插置。图上所示的接口卡转接器在其电路板2靠该插槽连接器4的一端2B,形成凹槽2C。这种设计可以使该Express Card接口卡7插置及拔取更形容易,且插置后更为稳固。但如不形成凹槽,而是平坦的端面,亦属可行。此外,该上壳11及下壳12的形状在该端面2B部份也可形成相同凹槽状,并无限制。
该连接器3及该插槽连接器4内设置多数接脚(pins)(未图标);该电路板2上设置必要的导线及电子元件(均未图标),以在该连接器3的多数接脚与该插槽连接器4的多数接脚间,进行信号及电气的转换。
该上壳11、下壳12及电路板2结合之后,如果在该连接器插槽4插置该Express Card接口卡7,而将该连接器3插置在一计算机的CardBus插槽,则可在未配备Express Card接口插槽的计算机上,使用该Express Card接口卡所连接的外围设备。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接口卡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中所示的元件及图1相同者,均标以相同的编号。如图2所示,该接口卡连接器供连结一Card Bus接口卡8与一计算机设备(未图标)的Express Card接口插槽之用。
该接口卡连接器亦包括一上壳11、一下壳12及一电路板2。该上壳11及下壳12结合后,可形成一壳体,用以包覆该电路板2。
电路板2的一端2A设一连接器5,用以插置在该计算机上所设置的Express Card插槽。为达成此一目的,该上壳11、下壳12及电路板2的该部份2A结合后,宜形成的宽度为34毫米。该电路板2的另一端则设置插槽连接器6,用以供该Card Bus接口卡8插置。因此,该上壳11、下壳12与该电路板2的该端部2B结合后的尺寸宜形成一宽54毫米的插槽。为使该接口卡8插置后更形稳固,该上壳11及下壳12的长度宜长于该电路板2,以包覆该插置后的接口卡8。不过,这种设计并非本实用新型接口卡转接器的任何限制条件。
依上述方式形成的接口卡转接器可能具有一较细端及一较粗端。而该较粗端的宽度及厚度均大于该较细端。所形成的接口卡转接器可在该插槽连接器6插置该Card Bus接口卡8后,将该接口卡转接器插置在一计算机的Express Card接口插槽后,使未配备Express Card接口卡的外围设备使用在配备Express Card接口插槽的计算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接口卡转接器,具有一外壳及一电路板;该外壳包覆该电路板。该电路板一端配备一连接器,用以插置在设于计算机端的第一接口插槽;另一端则配备插槽连接器,以供一接口卡的第二接口连接器插置。该电路板上提供必要的导线及电子元件,用以在该连接器内所设的多数接脚与该插槽连接器的多数接脚间,进行信号及电气的转换。该连接器及其邻近的外壳部份,具有第一尺寸,且该插槽连接器及其邻近的外壳部份,则定义具有第二尺寸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尺寸小于该第二尺寸。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尺寸大于该第二尺寸。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接口卡转接器,使用者不必配备二种接口卡,即可使Express Card接口卡使用在未配备Express Card插槽的计算机,或使未配备Express Card接口卡的外围设备,使用在配备Express Card接口插槽的计算机。
在应用上,业者可将上述二种实施例的接口卡转接器,互相插置结合后,成为一套转接器商品销售。使用者购买之后,可以随心所欲在不同规格的接口卡与接口插槽之间,交换使用,不必另外购置接口卡。极为便利。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接口卡转接器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由上述的说明,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进而作出不同的衍伸与变化,只要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包含于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接口卡转接器,包括一外壳及一电路板;该外壳包覆该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一端配备一连接器,用以插置在设于计算机端的第一接口插槽;另一端则配备插槽连接器,以供一接口卡的第二接口连接器插置;该电路板上提供必要的导线及电子元件,用以在该连接器内所设的多数接脚与该插槽连接器的多数接脚间,进行信号及电气的转换;该连接器及其邻近的外壳部份,具有第一尺寸,且该插槽连接器及其邻近的外壳部份,则定义具有第二尺寸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卡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尺寸小于该第二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卡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尺寸大于该第二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卡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尺寸相同于Express Card规格连接器的尺寸,该第二尺寸可容纳一相同于CardBus规格连接器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卡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尺寸相同于Card Bus规格连接器的尺寸,该第二尺寸可容纳一相同于ExpressCard规格连接器的尺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卡转接器,包括一外壳及一电路板;该外壳包覆该电路板。该电路板一端配备一连接器,用以插置在设于计算机端的第一接口插槽;另一端则配备插槽连接器,以供一接口卡的第二接口连接器插置。该电路板上提供必要的导线及电子元件,用以在该连接器内所设的多数接脚与该插槽连接器的多数接脚间,进行信号及电气的转换。该连接器及其邻近的外壳部分,具有第一尺寸,且该插槽连接器及其邻近的外壳部分,则定义具有第二尺寸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尺寸小于该第二尺寸。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尺寸大于该第二尺寸。
文档编号H01R31/06GK2703336SQ20042003638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3日
发明者蔡文濬, 王正宇, 林政彦 申请人:友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