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90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时使用的贮液装置。
背景技术
同其他蓄电池一样,锂离子电池在制作过程中也要进行化成这一重要步骤。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注液后封口,然后电池的化成(即第一次充电)通过改变充电工艺,来形成负极表面SEI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但由于在SEI膜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气体,诸如HF、CO、CO2等。这些气体在电池内部积聚会造成电池膨胀,外壳发鼓变形等,甚至造成爆炸的不良后果。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通常的作法是电池的化成在未封口的情况下进行,待电池化成之后再封口,称为开口化成。具体是在注液之后,在注液口贴一块胶布,把电池正确的放置在充电装置的卡具上,充电装置的正极卡具对应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充电装置的负极卡具对应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设置好充电电流。在给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由于杂质和电池内少量水的电解等副反应,使电池内部形成气体,由于没有封口,气体便顶开胶布通过注液口排放出来。
但上述化成工序存在的问题是,在排放气体的过程中,会伴随着电解液的外溢,电解液流到电池外壳表面和与电池接触的充电装置卡具上,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是一种有机混合溶液,主要是由六氟磷酸锂溶解于丙稀碳酸酯PC、乙烯碳酸酯EC、二乙基碳酸酯DEC、二甲基碳酸酯DMC、乙基甲基碳酸酯EMC等组成。当电解液流到电池表面后与空气中水反应生成氟化氢,在电池表面产生了一块块的白斑,如果流到充电装置卡具上,还会对充电装置卡具造成严重腐蚀,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化成情况在注液之后,在锂离子电池4的注液口44上贴一块胶布42,把电池4放置在充电装置的卡具上,充电装置的正极卡具12对应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充电装置的负极卡具10对应锂离子电池的负极6,设置好充电电流。在给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电池内部形成气体,由于没有给电池封口,气体便顶开胶布42通过注液口44排放出来。同时还伴随着电解液的外溢,电解液流到电池外壳表面和与电池接触的充电装置卡具上,在电池表面产生了一块块的白斑8,并对充电装置卡具造成严重腐蚀。
作为商业产品,保持电池表面的光洁美观是一个基本要求,为了消除电池表面的白斑,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用丙酮、酒精、脱脂纱布和脱脂棉等进行擦洗电池,不但延长了电池的制作周期,还增加了电池的成本,另外频繁更换被腐蚀的充电装置卡具也会导致电池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用的、防止电解液的无序漫流导致电池外表面和充电装置卡具被腐蚀的贮液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包括相接的第一封堵壁1、第二封堵壁2,所述第一封堵壁具有与锂电池顶端面45贴合的第一封堵面,所述第二封堵壁自所述第一封堵壁侧缘成垂直或接近垂直延伸,具有与锂电池前侧壁41贴合的第二封堵面;所述第二封堵壁还设置有开口于所述第二封堵面的第二贮液槽22,所述第一封堵面高于或水平于第二贮液槽开口的高度。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还包括第三封堵壁3,自所述第一封堵壁另一侧缘成垂直或接近垂直延伸,具有与锂电池后侧壁43贴合的第三封堵面。所述第三封堵壁设置有开口于所述第三封堵面的第三贮液槽34,所述第一封堵面高于或水平于第三贮液槽开口的高度。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所述第一封堵壁1包括第一悬臂16和第二悬臂18,所述第一悬臂包括可分离的第一前臂161和第一后臂162,所述第二悬臂包括可分离的第二前臂181和第二后臂182;所述第一前壁161、第二前壁181分别与所述第二封堵壁2相接;所述第一后壁162、第二后壁182分别与所述第三封堵壁相接。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所述第二贮液槽22位于第二封堵面的开口处和/或第三贮液槽34位于第三封堵面的开口处设有倒角。所述第二封堵壁2的第二封堵面和/或第三封堵壁3的第三封堵面下缘设有倒角。所述第一封堵壁1与第三封堵壁3之间的距离A等于或略小于锂离子电池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锂电池化成工序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电池表面上,用封堵壁为电解液导向,使其流入贮液槽,有效的避免了电解液的无序漫流而造成的电池表面的氧化、腐蚀,有效克服电池表面产生白斑,从而降低为此而人力物力投入,缩短了电池制造周期,降低了电池制造成本。同时有效避免了溢出的电解液对充电装置卡具的腐蚀,无须在生产过程中频繁更换充电装置卡具,减轻了人力物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大大延长了充电装置卡具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操作简便。

图1是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化成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贮液装置的锂离子电池化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锂离子电池化成俯视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锂离子电池化成俯视示意图。
图7是上述两种贮液装置的锂离子电池化成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锂离子电池化成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锂离子电池化成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锂离子电池化成示意图。
图中锂离子电池4、注液口44、电池负极6、腐蚀白斑8、负极卡具10、正极卡具12、第一封堵壁1、第一悬臂16、第二悬臂18、第三封堵臂3、第二贮液槽22、第三贮液槽34、电池前侧壁41、电池后侧壁43、电池顶端面45、第二贮液槽开口处26、第二封堵面下边缘28、胶布32、橡皮圈30、第一前臂161、第一后臂162、第二前臂181、第二后臂182。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3、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贮液装置,大致呈倒“U”型,具有用于围堵电解液的第一封堵壁1、第二封堵壁2和第三封堵壁3,第一封堵壁1包括第一悬臂16、第二悬臂18,第二封堵壁设置有用于存贮电解液的第二贮液槽22,第三封堵壁设置有用于存贮电解液的第三液槽34。第一封堵壁的第一悬臂16、第二悬臂18,具有与电池顶端面45贴合的第一封堵面,第二封堵壁上具有与电池前侧壁41贴合的第二封堵面,第二贮液槽的开口设置在第二封堵面上;第三封堵壁上具有与电池后侧壁43贴合的第三封堵面,第三贮液槽的开口设置在第三封堵面上。-1相同的方法得到交联性树脂成分C-2。
上述交联性树脂成分C-1以及C-2的处方及物性在表4中给出[表4]
*作为聚合引发剂,均使用二叔丁基过氧化物。
(工序B)(树脂溶液混合工序)相对于200质量份二甲苯,将上述得到的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以及蜡,以表5中所示的比例进行混合溶解,升温并在回流下搅拌混合12小时后,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将得到的树脂冷轧·硬化后,进行粉碎,得到原料树脂R-1~R-10。需要说明的是,在任一原料树脂中实质上都不含有THF不溶成分。
(原料树脂R-11的制造例)
由以上统计表格,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纱纸、丙酮、酒精、脱脂纱布、脱脂棉等生产物料的用量,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投入。电池的整体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相接的第一封堵壁(1)、第二封堵壁(2),所述第一封堵壁具有与锂电池顶端面(45)贴合的第一封堵面,所述第二封堵壁自所述第一封堵壁侧缘成垂直或接近垂直延伸,具有与锂电池前侧壁(41)贴合的第二封堵面;所述第二封堵壁还设置有开口于所述第二封堵面的第二贮液槽(22),所述第一封堵面高于或水平于第二贮液槽开口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三封堵壁(3),自所述第一封堵壁另一侧缘成垂直或接近垂直延伸,具有与锂电池后侧壁(43)贴合的第三封堵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封堵壁设置有开口于所述第三封堵面的第三贮液槽(34),所述第一封堵面高于或水平于第三贮液槽开口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封堵壁(1)包括第一悬臂(16)和第二悬臂(18),所述第一悬臂包括可分离的第一前臂(161)和第一后臂(162),所述第二悬臂包括可分离的第二前臂(181)和第二后臂(182);所述第一前壁(161)、第二前壁(181)分别与所述第二封堵壁(2)相接;所述第一后壁(162)、第二后壁(182)分别与所述第三封堵壁相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贮液槽(22)位于第二封堵面的开口处和/或第三贮液槽(34)位于第三封堵面的开口处设有倒角。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封堵壁(2)的第二封堵面和/或第三封堵壁(3)的第三封堵面下缘设有倒角。
7.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封堵壁(1)与第三封堵壁(3)之间的距离A等于或略小于锂离子电池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贮液装置,包括相接的第一封堵壁(1)、第二封堵壁(2),第二封堵壁自第一封堵壁侧缘成垂直或接近垂直延伸,第二封堵壁还设置有第二贮液槽(22);在电池化成工序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电池表面上,用封堵壁为电解液导向,使其流入贮液槽,有效的避免了电解液的无序漫流而造成的电池表面、充电装置卡具的氧化、腐蚀,有效克服电池表面产生白斑,从而降低为此而人力物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缩短了电池制造周期,降低了电池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1M10/38GK2718797SQ20042007099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2日
发明者彭高平, 刘卫平, 李同庆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