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894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安装型电连接 器,其中保持在电连接器上的电触头的尖齿被表面安装于电路基板 上.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公知有各种形式的连接器,而作
为一例,公知有下述存储卡用连接器装置,其包括设置于连接器主 体的后部并保持触头的触头块、和随着卡的插拔动作而在连接器主体 内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滑动件(特开2004-207168号公报(图5、图6)).
在用于该连接器装置的触头块上设置心形凸轮槽部,通过在该心形凸 轮槽部内移动的锁定配件和心形凸轮槽部的协同作用,构成所谓的推/ 推型式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的触头构成为,其尖齿从连接器主体向外 部突出并被表面安装在电路基板上.
近年来,数码相机、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变得小型化,随之而来, 需要将内置于电子设备中的电气/电子部件高密度地表面安装在电路基 板上.作为其方案之一,期望使电气/电子部件小型化而减小在电路基 板上所占的面积.由此,可使电路基板自身也小型化.
作为这样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如前述特开2004-207168号公报 中公开的连接器装置那样, 一般触头的尖齿突出到连接器的外部并焊 接到电路基板上。各尖齿配置成与电路基板间的间隙相同.该间隙通 常为0.1mm以下,但是,有时由于安装触头的壳体的翘曲等而使尖齿 和电路基板的间隔变宽.例如,若间隔过宽,则不能恰当地焊接而会 产生不合格品。因此,为了获得尖齿和电路基板的共平面性 (coplanarity),而检测尖齿和电路基板的间隔,若间隔比既定的范围 大,则进行下述修正,即,利用夹具向电路基板侧推压尖齿而将间隔 控制到既定的范围内。因此,为了确认尖齿是否被恰当地进行了其共 平面性的检测及焊接,最好使尖齿突出到保持触头的连接器的外部。 此外,若尖齿突出,则共平面性的修正也较容易。但是,由于尖齿突
出,所以存在连接器在电路基板上所占的面积增大的问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表面 安装型电连接器,其能调整尖齿的共平面性并且能减小在电路基板上 所占的面积.
本发明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具备栽置在电路基板上的绝缘性 的壳体、和具有被保持在壳体上的被保持部的多个对齐的电触头,电 触头的尖齿被表面安装在电路基板上,其特征在于,尖齿从被保持部 延伸,并且位于投影在电路基板上的壳体的外形轮廓线的内側,壳体 具有允许从壳体的外部访问尖齿的开口或缺口,借助从开口或缺口插 入的夹具来修正尖齿的偏移,能获得尖齿和电路基板的共平面性.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构成为,电触头的被保
持部与电路基板大致平行地延伸,尖齿朝被保持部且在电路基板側u 字状地折返,并且,在与壳体的开口或缺口对应的电触头的部分上, 形成有能朝尖齿插通夹具的孔.
这里,所谓"对齐的电触头"除了准确地直线状对齐的情况外, 例如还包括虽然稍微曲折地排列但大致也具有方向性地对齐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尖齿位于投影在电路基板上 的壳体外形轮廓线的内側,壳体具有允许从壳体的外部访问尖齿的开 口或缺口,通过从开口或缺口插入的夹具来修正尖齿的偏移,从而能 得到尖齿和电路基板的共平面性,因此,尖齿的部分不会从壳体的外 形轮廓线伸出到外側,可减小在电路基板上所占的面积.此外,由于 穿过允许访问尖齿的开口或缺口而插入夹具,所以容易进行尖齿的共 平面性的修正,
此外,电触头的被保持部与电路基板大致平行地延伸,尖齿朝被
保持部且在电路基板側u字状地折返,并且,在与壳体的开口或缺口
对应的电触头的部分上,形成有能朝尖齿插通夹具的孔,在上述情况 下,即使电触头的其他部分重叠在尖齿的上方,也不会使尖齿从壳体 的外轮廓突出,可减小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在电路基板上所占的面 积。


图1A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的整体形状 的主视图。
图1B表示图1A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的整体形状的俯视图。
图1C表示图IA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的整体形状的后视图.
图2A表示图IA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2B表示图IA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的左側视图.
图2C表示图1A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的右側视图。
图3是沿着图1B的3-3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表示与承载片连接的电触头的放大俯视图。
图5A表示从承栽片分离的电触头的側视图.
图5B表示从承栽片分离的电触头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表示本发明的一例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以 下简称为连接器)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A-图2C,对连接器1的概要进行说明.困1A ~困1C及困2A ~困2C表 示连接器l的整体形状,图1A是主視图,图1B是俯视图,图1C是 后视图.此外,图2A是仰视图,图2B是左側视图,图2C是右側视 图.另外,在说明时,困1B的俯视图中将插入卡(未困示)的一側称 为前,相反側称为后.该连接器l是卡连接器,具有壳体2、保持于 壳体2上的触头4、弹出机构部8、及以大致覆盖这些部件的方式安装 于壳体2的金属制的套体10.弹出机构部8是对应于卡的插拔而沿着 卡的插拔方向6 (图1B、图2A)移动的机构.
壳体2具有位于壳体2的后部的壳体主体2a、和从该壳体主体 2a的两端向前方延伸的卡引导部2b、 2c。壳体主体2a向上方敞开,在 后端具有后壁2d。此外,在各卡引导部2b、 2c的内側,形成有用于引 导卡的卡引导通道12、 14(图1A).这些卡引导通道12、 14在壳体 主体2a内延伸.此外,在卡引导部2b上形成有接点部16、 18(图2B), 所述接点部16、 18检测卡的插入、或检测能否向卡写入,该构成由于 不是本发明的要点,而省略详细的说明.壳体2的底面2e是大致平坦 的形状,在前述卡引导部2b、 2c的前端部,分别突出设置有定位用的
凸起部20a、 20b。
在卡引导部2c上组装有弹出机构部8,所述弹出机构部8构成为, 在将卡从连接器1的前方插入连接器1并对其进行推压而推入到内部 时,将卡保持在该位置上,在再次推压卡时,将卡弹出。弹出机构部8 具有借助卡的插拔而被操作的未图示的滑动件.该滑动件始终被向壳 体2的前方弹性施力.该弹出机构部8具有前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 那样的心形凸轮槽(未图示)、和在该凸轮槽内移动的凸轮从动件(未 图示).该构成是一般公知的构成,而且由于不是本发明的要点而省 略详细的说明.
接着,对套体10进行说明,套体IO是由一张金属板经冲裁、弯 折而形成的,具有覆盖壳体2的上側的主面10a(图1B)、和分别在卡引 导部2b、 2c的外側弯折的側壁10b、 10c.在各側壁10b、 10c的前端 附近,分别突出设置有矩形的安装片22 (图2A),该安装片22分别 弯折到卡引导部2b、 2c的下面.由此,阻止套体10从壳体2向上方移 动。这些安装片22分别在中央具有矩形的开口 22a,并焊接在电路基 板(以下筒称为基板)100 (图3)上.由安装于壳体2的套体10的主 面和壳体2构成卡承纳部5.
在套体10的側壁10b、 10c上,如图2B、图2C所示,分别形成 有在側壁10b、 10c的后端敞开的缺口 24a、 24b.另一方面,在卡引导 部2b、 2c的側面上,对应这些缺口24a、 24b而形成有突起2"、 26b, 借助这些缺口24a、 24b与突起26a、 26b的卡合,而阻止套体10向壳 体的上方及后方移动。此外,在套体10的主面10a的后端部,形成有 后端为自由端部的卡止舌片28a、 28b、 28c(图1B).在这些卡止舌 片28a、 28b、 28c上,分别形成有矩形的卡止孔30a、 30b、 30c,此外, 与这些卡止孔30a、 30b、 30c对应地,在壳体2的后壁2d上形成有突 条32a、 32b、 32c'借助这些卡止孔30a、 30b、 30c与突条32a、 32b、 32c的卡合,阻止套体10向壳体2的前方移动。
接着, 一并参照图3-图5B,对触头4及触头4向壳体2的安装 方式进行说明。图3是沿图1B的3-3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表 示连接在承栽片(carrier strip)上的触头4的放大俯视图,图5A表示 从承栽片分离的触头4的側视图,图5B表示仰视图,首先参照图4~ 图5B,对触头4进行说明,触头4具有宽度窄的接触片4a、宽度宽
的被保持部4b、及从被保持部4b呈U字状折回的尖齿4c,在触头4 的后端,形成有在与顺沿于触头4长度方向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的凹口即截面呈V字形的槽34。触头4经由该槽34与承栽片36连结, 在使用时触头4在该槽34的部分被分离.
在触头4的被保持部4b的两側边缘,分别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卡 止突起38a、 38b。这些卡止突起38a、 38b在触头4被插入到后述壳体 2的触头插入槽46中时,与触头插入槽46卡合而固定在壳体2上.接 触片4a的宽度比被保持部4b窄,从被保持部4b偏斜,末端部形成为 弧状.在触头4的后端,形成有在后端敞开的两个槽缝39、 39.在该 槽缝39、 39之间,尖齿4c的宽度窄的连结部41呈U字状地延伸,向 与被保持部4b平行的宽度宽的焊接部40延续.在伴接部40的中央形 成有矩形的开口42.此外,在位于焊接部40的上方的被保持部4b上, 穿设有孔44,该孔44成为夹具60 (困3 )访问尖齿4c的焊接部40用 的夹具60的通路。
接着,再次参照图1A到困3,对触头4安装到壳体2的状态进行 说明。如困3所示,在壳体2上,形成有从壳体2的后壁2d沿着底面 2e向前方延伸的触头插入槽46.触头插入槽46的宽度为能与触头4 的被保持部4b卡合的尺寸.此外,在后壁2d上,形成有触头插入开 口 48,以便能够从后壁2d插入触头4.在壳体2上,形成有用于收纳 尖齿4c的焊接部40的矩形的凹部50,进而在凹部50内与焊接部40 对应地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矩形的开口 52.该壳体2的开口 52还与触头 4的孔44连通.
在壳体2的底面2e上,形成有从凹部50沿着卡的插拔方向向前方 延伸的截面呈V字状的槽54.该槽54用于緩和连接器安装时的热应 力,形成到触头4的接触片4a的末端4d和退避孔56为止.退避孔56 从壳体2的底面2e向上方贯通壳体2.该退避孔56设置成,使得在卡 被插入时,接触片4a的末端4d向壳体2側挠曲,但不会与壳体2发 生干涉.此外,在套体10的主面10a上,与尖齿4c、开口52、孔44 对齐地形成有矩形的开口 58,在触头4安装于壳体2上时,如图3所 示,尖齿4c位于壳体2的后壁3d的内侧。换言之,尖齿4c位于壳体 2的外形轮廓线的内侧。这在图1B、图2A中也被清楚地显示出来。
对这样构成的触头4的尖齿4c的共平面性的修正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需要修正尖齿4c的位置即距基板100的高度的情况是指 下述情况壳体2在成形后变形,而在其与基板100的上表面100a之 间产生既定尺寸以上的间隙G.对于该间隙G,例如可用摄象机从后 部监视连接器1,在图象上判定间隙G的偏差来进行检测.在修正的 情况下,从套体10的开口 58插入棒状的夹具(50,经触头4的孔"及 壳体2的开口 52而插入到尖齿4c为止,将焊接部40向下方即基板100 側推压。由此,焊接部40向下方变位,间隙G变到既定范围内.通常, 夹具60设定有下死点,以便移动既定的移动量(距离),这样安装到 设备上,通过夹具60的一次推压操作完成尖齿4c的修正.然后,将处 于恰当位置的焊接部40焊接到基板100上.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 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进行各种变形、变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 用于插入夹具60的壳体2的开口 52、触头4的孔44分别为矩形、圃 形,但也可为多边形、椭圆形等形状.此外,除了壳体2的周围封闭 的开口52外,也可为缺口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具备载置在电路基板上的绝缘性的壳体、和具有被保持在该壳体上的被保持部的多个对齐的电触头,该电触头的尖齿被表面安装在前述电路基板上,其特征在于,前述尖齿从前述被保持部延伸,并且位于投影在前述电路基板上的前述壳体的外形轮廓线的内侧,前述壳体具有允许从该壳体的外部访问前述尖齿的开口或缺口,借助从该开口或缺口插入的夹具来修正前述尖齿的偏移,能获得前述尖齿和前述电路基板的共平面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 电触头的前述被保持部与前述电路基板大致平行地延伸,前述尖齿朝 前述被保持部且在前述电路基板側U字状地折返,并且,在与前述壳 体的前述开口或缺口对应的前述电触头的部分上,形成有能朝前述尖 齿插通前述夹具的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中,减小在电路基板上所占的面积。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1)具备载置在电路基板(100)上的绝缘性的壳体(2)、和具有保持在壳体(2)上的被保持部(4b)的多个对齐的电触头(4)。电触头(4)的尖齿(4c)被表面安装在电路基板(100)上,其中,尖齿(4c)从被保持部(4b)延伸,并且位于投影在电路基板(100)上的壳体(2)的外形轮廓线的内侧。壳体(2)具有允许从壳体(2)的外部访问尖齿(4c)的开口(52)或缺口,通过从开口(52)或缺口插入的夹具(60)来修正尖齿(4c)的偏移,能获得尖齿(4c)和电路基板(100)的共平面性。
文档编号H01R12/16GK101103494SQ20058004684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8日
发明者辻淳也 申请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