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139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
技求领域
本发明是与按键结构有关,特别是一种以旋转摆动模式运作的连杆式按键 作动结构。
背景技朮
手持式电子装置历经各种演变,功能趋向多样化,例如逐渐取代一般电话
的行动电话,或是结合数据处理、纪录及传输功能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取代传统纸本笔记本,进而成为科技新贵、工商企业 人士的随身秘书。
个人数字助理实际上即是一部小型计算机,除了内建于操作系统中的行事 历、待办事项、记事本、通信簿等等基本功能之外,也可以与桌上型、笔记型 计算机进行同步数据传输,甚至可进一步安装各种应用软件以扩充其功能等等。 而随着智能型行动电话的发展,个人数字助理与行动电话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减 少,将个人数字助理与行动电话的功能结合为一体。
在个人数字助理的操作方面, 一般的软件操作或输入是以触控屏幕进行, 而常用功能则可由一组预先定义功能的按键组来执行操作。此一按键组通常包 含一个多方向导航键及数个环绕导航键的第二按键。图1所示为已知按键结构 的示意图,大致上包括有按键帽11及弹性组件12,按键帽11的中心轴线具有 按键柱13,穿过弹性组件12以碰触位于弹性组件12下方的微动开关,而弹性 组件12则用以使按键帽11及按键柱13复归原位。以一般人的操作习惯而言, 在压下按键帽11时会沿着中心轴线下压,所以可以确保按键柱直上、直下,以 确实的接触微动开关。但是在按压设置于导航键周围时,会习惯性的按压接近 导航键的一侧,而偏移此一中心轴线。这种偏移按键中心轴线的按压模式,在 邻近导航键周围的第二按键上,使用者按压时的偏移程度较小,但是在较远离 导航键的按键或是长形按键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偏移,使得施力点无法确实地 位于按键柱13上方,而导致按键柱13无法确实地向下碰触微动开关,而按键 帽ll则会如同跷跷板一般,在使用者由按键帽ll一侧下压时,按键柱13可能 会出现会上升的状况。
因此在远离导航键的长形第二按键设计上,通常会让按键柱23会偏离中心 轴线,而朝向导航键靠近,如图2所示,此一按键柱23位置偏移的设计,可以 在使用者下压施力点偏移按键帽21中心轴线时,让按键柱23确实地受到下压 而向下位移。然而,此种设计在施力下压按键帽21时,按键帽21可能会连同
弹性组件22出现横向位移的现象,而且按键帽21本身仍会如同跷跷板一般发
生 -侧下压一侧上升的情况,使得按键帽21触感不佳,让使用者在使用按键时
无法通过触感来感受按键柱23是否确实被下压以启动预设定义的功能。为了解 决这种受压方向偏移,而导致按键帽及按键柱向下位移动作不确实的问题,可 外加一限位结构,限制按键帽及按键柱的运动方向,使其只能进行直线上下位 移,使按键帽受压时确实地向下位移。然而此种结构会使的按键帽的构造变得 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且必须在设置相对应的限位结构,对于小型电子装置 而言,其尺寸小厚度薄,按键帽的大小也相对縮小,在壳体内部设置复杂按键 结构会造成施工不易,、组装困难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已知按键结构在施力点偏移按键帽中心轴向时,会出现按键帽及按键柱未 确实向下位移,且按压触感不佳等问题,而增加限位结构的设计又会使按键结 构变得复杂,不易应用于小型电子装置上。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结构简单,可形成良好限位效果,使 按键帽及按键柱受压时确实向下位移,并提供良好的按压触感。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包括有基座、 弹性薄膜及按键帽,其中基座上具有对应于按键帽的穿孔,而弹性薄膜则贴附 于基座的底部,其具有隆起的弹性组件,通过穿孔而突出于基座之上。按键帽 则覆盖于该弹性组件上,且按键帽具有一悬臂,延伸于按键帽的一侧,悬臂的 前段是向下弯折,使其前端结合于基座,按键帽可相对于一旋转轴向进行旋转, 且该旋转轴向是位于该基座与该悬臂结合处。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通过悬臂与基座的简单结合,即可形成限位效果,不 需复杂结构。按键帽可相对于一旋转轴向旋转,使得按键帽在受压时,可确实 地产生向下位移,不会出现类似跷跷板一般的摆动现象,使本发明具备良好的 按压触感。


图1及图2为己知技术的按键结构剖面示意图。
第3图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第4图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第5图及第6图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第7图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第8图为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结合实施 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是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杆式 按键作动结构,应用于一多功能按键组之中,多功能按键组包含有若干个按键 30、基座40及弹性薄膜50。其中该等按键30是由一第一按键31、 一导航键外 环32及四个第二按键33所组成,放置于基座40之上,且基座40上对应于各 按键30的位置分别幵设有穿孔41。而弹性薄膜50是由橡胶所制成,其轮廓大 致与基座40相同,其上方形成若干个隆起的弹性组件51,分别对应于第二按键 33及第一按键31,弹性薄膜50是贴合于基座40的一侧面,且各弹性组件51 可由各穿孔41通过,而突出于基座40之上,以对应于第一按键31及第二按键 33的下侧面,,使第一按键31及第二按键覆盖于各弹性组件51上,以利用各弹 性组件51的弹性回复力,产生一复归效果。第一按键31及第二按键33受压之 后,向下形成一位移,由受压状态被释放后,则可以各弹性组件51的弹性复归 作用将第一按键31及第二按键33向上推抵,使其复归原位。
导航键外环32呈现圆形态样,大致位于多功能按键组的中央部位,而导航 键(图未示)则放置于导航键外环32中央的中空部位321,并与一多方向切换 开关结合,可供使用者以拇指下压或是前、后、左、右推移,导航键亦是以弹 性组件的50弹性恢复力,使导航键在外力消失后,回复初始中立位置。而第二 按键33则环绕着导航键外环32设置,其等所邻接的边缘是互相匹配,以使轮 廓融合为一体。第一按键31则设置于多功能按键组的最外侧,至少邻接一第二 按键33,可供电源开关操作,亦可作为其它预先定义功能的操作。 一般而言, 对多功能按键组的操作大多以单手或双手拇指进行操作,以导航键为按键组的 中心,因此在使用者操作习惯上,即使是向下按压第二按键33或是第一按键31, 其施力点仍旧会朝向导航键偏移,而无法确实地对各按键的中心轴线施力。对 F环绕于导航键周围的第二按键33而言,此一偏移量相对而言较小,因此在操 作上并无太大的问题。但是第一按键31与导航键之间相隔着至少一第二按键33 及导航键外环32,距离导航键较远,因此在使用者操作时,其施力点偏离第一 按键31中心轴线的现象就变得较为明显,其施力点常会落在靠近导航键的一侧 边,使第一按键31受压时无法确实地向下碰触微动开关,且触感不佳让使用者 不易由触觉感受下压第一按键31的程度。
本发明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是应用于改良远离导航键的按键,以改善 受压后位移路径,而确实地碰触位于按键下方的微动开关。于第一实施例中是 应用于该第一按键31的改良设计,其中第一按键31包含有按键帽311、按键柱 312及悬臂313,以下将进一步介绍细部结构及运作方式。
请再参阅图5及图6所示,同时结合参照图3及图4。如前所述,弹性薄膜 5()上隆起的弹性组件51,由基座40的下方穿过位于穿孔41后,突出于基座40之上。而第一按键31的按键帽311的底部具有凹设部,用以容置弹性组件51,
以使按键帽311覆盖于弹性组件51之上,由此当按键帽311受压向下时,弹性
组件51可形成一向上的弹性恢复力。按键柱312是突出于按键帽311的底部, 穿过一位于基座40上的通孔42,以碰触一设置于基座40下方的微动开关,由
此产生一触发讯号。
悬臂313是延伸于按键帽311的一侧,其前段是向下弯折,使其前端结合 于基座40上,而使按键帽311可相对于基座40转动,带动按键柱312通过基 座40上的通孔42。悬臂313与基座40之间是以枢接方式结合,其中在悬臂313 的前端具有具有一转轴314,而基座40上则具有一对应转轴314的嵌槽43。将 转轴314嵌入嵌槽43中,可将悬臂313的前端枢接于基座40之上。
当按键帽311受到一向下的压力时,通过悬臂313与基座40的结合关系, 按键帽311相对于一旋转轴向形成小幅度的旋转,以图6为例,受压时按键帽 311是以转轴314的中心轴线为旋转轴向,形成一顺时针的转动,同时使按键柱 312向下移动。由于悬臂313与基座40的结合关系可产生一限位效果,按键帽 311受压时不会产生横向位移。同时其旋转轴向是通过并固定于悬臂313与基座 40结合处,既使按键帽311受压的施力点改变,其旋转轴向亦固定不变,不会 形成如同跷跷板一般的摆动现象,在受压时使整个按键帽311同时向下,而不 影响使用者按压按键帽311时的触感。
悬臂313与基座40的结合方式并不限定于枢接方式,亦可采取固接形式, 例如固定嵌设、黏贴固着、融接或是一体成形等方式。请再参阅图7及图8所 示,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应用于一多功能 按键组,该多功能按键组大致结构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有若干个按键 60、基座70及弹性薄膜80,该等按键是由第一按键61、导航键外环62及第二 按键63所组成。
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主要的差异在于,该悬臂613与基座70 是以固接方式作结合,通过悬臂613受压弯曲变形,而使按键帽611相对于基 座70旋转,且其旋转轴向大致上仍通过基座70与悬臂613的结合处。该悬臂 613的前端形成有一片状的固定部614,而基座70上预定结合悬臂613处则设 有一凹槽73。凹槽73与固定部614是互相匹配,将固定部614置入凹槽73后, 可利用融接方式而使固定部614结合于凹槽73中。亦可采取紧配方式让固定部 614固定于凹槽73中,或是以黏着剂加以黏着等。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基座;一弹性组件,突出于该基座之上;一按键帽,覆盖于该弹性组件上,该按键帽具有一悬臂,延伸于该按键帽的一侧,该悬臂的前段是向下弯折,使其前端结合于该基座,该按键帽可相对于一旋转轴向进行旋转,且该旋转轴向是位于该基座与该悬臂结合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 一穿孔,该弹性组件是穿过该穿孔而突出于该基座之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 是隆起于一弹性薄膜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按键柱,突出于按键帽的底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上具 有一通孔,该按键柱可穿过该通孔至该基座下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悬臂的前 端具有一转轴,而该基座具有一嵌槽,该转轴是嵌入嵌槽而使该悬臂的前端枢 接于该基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悬臂的前端具有一片状的固定部,而该基座设有一凹槽,该固定部是结合于该凹槽之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是以融接方式结合于该凹槽中。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是 以紧配合方式结合于该凹槽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是以黏着剂进行黏贴,而结合于该凹槽中。
11. 一种多功能按键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一第-按键、 一导航键外环及若干个第二按键,设于该基座之上,各该第 二按键是环绕于该导航键外环,该第一按键是邻接于该等第二按键其中的一, 其具有一悬臂,延伸于该按键帽的一侧,该悬臂的前段是向下弯折,使其前端 结合于该基座,该按键帽可相对于一旋转轴向进行旋转,且该旋转轴向是位于 该基座与该悬臂结合处。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按键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若干个 弹性组件,突出于该基座之上,该第一按键及各该第二按键是分别覆盖于各该 弹性组件之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按键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具有若干个穿孔,各该弹性组件是穿过各该穿孔而突出于该基座之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按键组,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组件是 隆起于一弹性薄膜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按键组,其特征在于该悬臂的前端具 有一转轴,而该基座具有一嵌槽,该转轴是嵌入嵌槽而使该悬臂的前端枢接于 该基座。 '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按键组,其特征在于该悬臂的前端具 有一片状的固定部,而该基座设有一凹槽,该固定部是结合于该凹槽之中。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按键组,其特征在于导航键外环的中 央具有中空部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连杆式按键作动结构,包括有基座、弹性薄膜及按键帽,其中基座上具有对应于按键帽的穿孔,而弹性薄膜则贴附于基座的底部,其具有隆起的弹性组件,通过穿孔而突出于基座之上。按键帽则覆盖于该弹性组件上,且按键帽具有一悬臂,延伸于按键帽的一侧,悬臂的前段是向下弯折,使其前端结合于该固定部,产生一限位效果,使按键帽及按键柱不会产生横向位移,且同时在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可确实地产生向下位移,维持良好的按压触感。
文档编号H01H13/70GK101097810SQ20061003619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赖君萍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