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582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内部固定有IC模块并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插座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子产品通常配备有电子元件,例如IC模块和照相模块。在电子产品中用以固持电子元件的插座装置(或称电连接器)不断地被设计出来,同时面临许多考验。特别是便携式电子产品常因不慎摔落而容易造成故障。
为了使电子产品更为稳固且耐用,上述插座装置通常包括一绝缘本体及一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及该遮蔽壳体形成一容纳腔以容纳上述电子元件。现有技术例如有中国台湾专利M282375的电连接器。上述现有技术主要是在遮蔽壳体的侧壁向容纳腔内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有弹片,弹片向下延伸形成有抵接于电子元件上的抵接部,用以将电子元件固持于其中。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缺点一、由于上述插座装置体积很小,并且上述弹片在组装时需要先向外撑开以供电子元件组装进入绝缘本体内。因此该弹片容易造成扭曲(twist)变形,从而失去弹性。
二、当电子产品不慎摔落时,瞬间会因撞击力产生极大的反作用于该电子元件上。该电子元件容易从该弹片脱出,造成电子产品的故障。
三、此外,由于上述遮蔽壳体是一体成型,并且弹片必须朝内延伸,因此在冲压工艺中,制造过程较为麻烦且困难。
因此,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插座装置在实际应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点存在,有待于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装置,该插座装置用以避免在组装过程中产生变形,并且即使不慎摔落电子产品时,电子元件仍能稳固地固定在插座装置内,由此可提高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及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装置,该插座装置使用容易制造的金属壳体,以降低制造难度。
为达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插座装置,其安装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上,用以容纳一电子元件,该插座装置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及一固持壳体。该绝缘本体具有用以容纳该电子元件的容纳空间,该绝缘本体的两侧边缘各形成至少一个水平的贯穿槽;所述多个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纳空间内,并与上述电子元件电接触;该固持壳体包覆且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外围,该固持壳体的两侧各形成至少一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各形成一由其顶缘朝向该容纳空间以抵压该电子元件的抵压部、以及一由其自由端横向朝该容纳空间延伸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可滑动地容纳于该绝缘本体的该贯穿槽内;由此防止该弹性臂向外扭弯并且防止该电子元件向上浮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该插座装置还包括一包覆于该固持壳体的外围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括一呈方形的顶板及四个由该顶板的四边向下延伸的侧板,该顶板形成一供该电子元件外露的开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该遮蔽壳体形成有多个防脱孔,该固持壳体设有多个朝外的、与所述防脱孔相对应的防脱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该遮蔽壳体的所述侧板是分离的,并且通过卡钩及钩孔彼此钩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该绝缘本体的一内侧形成一防呆槽,其中该电子元件的一侧向外凸出一与该防呆槽相对应的防呆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该绝缘本体的两侧边缘各朝外形成至少一个用以引导所述引导部的斜导面,所述斜导面相对应地位于所述贯穿槽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该绝缘本体的内侧面各形成多个端子固定槽,以及该绝缘本体的底壁上形成多个端子通槽,所述端子通槽与所述端子固定槽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所述端子各包括有一固定部,其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端子固定槽内;一焊接部,其由该固定部向下延伸且穿过该绝缘本体的端子通槽以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以及一接触部,其由该固定部朝向该容纳空间延伸且顶抵该电子元件。
为达到上述的另一目的,在上述插座装置中,该固持壳体由一对各呈U型的半固持壳体所组成,所述半固持壳体各具有一主体壁及一对位于该主体壁的两侧的侧壁,所述半固持壳体的侧壁各具有一横向隔缝、一个位于该横向隔缝上方的该弹性臂以及一位于该横向隔缝下方的固持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所述横向隔缝延伸至所述半固持壳体的主体壁与所述半固持壳体的侧壁的连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所述弹性臂的宽度由其自由端朝向所述主体壁扩大,所述固持臂的宽度由其自由端朝向所述主体壁缩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所述一对半固持壳体各形成有多个卡合孔,该绝缘本体形成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卡合孔的卡合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其中所述半固持壳体的主体壁由其顶缘形成朝向该容纳空间的组装部,该绝缘本体形成由顶面向下凹设的、供所述组装部相对应地干涉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上的组装槽。
现配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但是这些说明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未包括遮蔽壳体)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未包括遮蔽壳体)的已组装电子元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未容纳电子元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容纳电子元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沿着图7中8-8剖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未包括遮蔽壳体)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沿着图9中10-10剖线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沿着图9中11-11剖线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绝缘本体1 底壁11 端子通槽112侧壁12a、12b、12c、12d 防呆槽121 贯穿槽122组装槽123 斜导面124 卡合块125、126端子固定槽127 端子2 固定部22焊接部24接触部26固持壳体3半固持壳体3a、3b主体壁32组装部322卡合孔324 防脱片326 侧壁34a、34b横向隔缝340 固持臂342 弹性臂341抵压部343 卡合孔344 引导部345遮蔽壳体4 顶板42 开孔420通孔422 侧板44a、44b、44c、44d防脱孔442 电子元件5 基座部51镜头部52防呆块511 凹槽51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装置安装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未示出)上,且用以容纳一电子元件5。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元件5应用于一相机模块,并且包括有一基座部51及一镜头部52。该插座装置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2、一固持壳体3及一遮蔽壳体4。
该绝缘本体1具有一底壁11及四个相连的侧壁12a、12b、12c、12d,它们共同定义一容纳空间10用以容纳该电子元件5。该绝缘本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12a、12b上各形成至少一个水平的贯穿槽122。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12a、12b各具有一对贯穿槽122。
所述多个端子2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的该容纳空间10内,与上述电子元件5电性接触,由此将电子元件5的信号传输至该电子产品的该电路板。
为了容纳这些端子2,其中该绝缘本体1的内侧面各形成多个端子固定槽127,并且位于底壁11的端子通槽112与所述端子固定槽127连通。这些端子2各包括一固定部22,其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的该端子固定槽127内;一焊接部24,其由该固定部22向下延伸且穿过该绝缘本体1的该端子通槽112以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以及一接触部26,其从该固定部22朝该容纳空间10延伸且顶抵该电子元件5。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未包括遮蔽壳体)的立体组合图,其中图4已组装电子元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该固持壳体3包覆且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的外围,该固持壳体3的两侧各形成至少一个弹性臂341,所述弹性臂341各形成一由其顶缘朝向该容纳空间10以抵压该电子元件5的抵压部343、以及一由其自由端横向地朝该容纳空间10延伸的引导部345,各所述引导部345均可滑动地容纳于该绝缘本体1的贯穿槽122内。
该固持壳体3可以是一方形金属框架。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固持壳体3优选由一对均呈U型的半固持壳体3a、3b所组成。这样,一方面在制造上较容易冲压形成该抵压部343及该引导部345,另一方面较容易组装该固持壳体3。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半固持壳体3a、3b各具有一主体壁32及一对位于所述主体壁32的两侧的侧壁34a、34b。所述半固持壳体3a、3b的这些侧壁34a、34b各具有一横向隔缝340、一个位于该横向隔缝340上方的弹性臂341以及一位于该横向隔缝340下方的固持臂342。各所述半固持壳体3a、3b均具有一对抵压部343及引导部345,所述抵压部343和引导部345可稳定地抵压位于该电子元件5的四个角落的凹槽512。
请参阅图5及图6,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未容纳电子元件以及容纳电子元件的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中该遮蔽壳体4包覆于该固持壳体3的外围,该遮蔽壳体4包括一呈方形的顶板42及四个由该顶板42的四边向下延伸的侧板44a、44b、44c、44d,该顶板42形成一开孔420以使该电子元件5外露。其中该遮蔽壳体4形成有多个防脱孔442,该固持壳体3设有多个与这些防脱孔442相对应的朝外的防脱片326。由此,该遮蔽壳体4可以将该电子元件5固定于该插座装置内。遮蔽壳体4上设有通孔422,其目的在于当遮蔽壳体4组装于绝缘本体1时,可以确认遮蔽壳体4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该遮蔽壳体4的这些侧板44a、44b、44c、44d是分离的,并且分别通过一卡钩444及一钩孔446彼此钩合。本实施例中侧板44a、44b各形成有一对钩孔446,并且侧板44c、44d各由其两侧边缘延伸一对卡钩444以钩合于侧板44a、44b的钩孔446。由此在将该遮蔽壳体4组装于该固持壳体3的外围时,该遮蔽壳体4的这些侧板44a、44b、44c、44d可提供一些组装的裕度空间。
请参阅图1,为了防止该电子元件5以错误的方向组装进入该绝缘本体1,本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的一内侧形成一防呆槽121,其中该电子元件5的一侧向外凸出一与该防呆槽121相对应的防呆块511。如图1所示(并参阅图9),该绝缘本体1的该侧壁12d形成该防呆槽121。当该电子元件5与该绝缘本体1之间的方位(orientation)错误时,该电子元件5将无法组装进入该绝缘本体1内。
为了组装方便,该绝缘本体1的两侧边缘各朝外形成至少一个用以引导该引导部345的斜导面124,该斜导面124相对应地位于该贯穿槽122的上方。由此在将该半固持壳体3a、3b组装于该绝缘本体1时,该半固持壳体3a、3b的弹性臂341可通过该引导部345沿着该斜导面124被向外推开,然后该引导部345进入该绝缘本体1的该贯穿槽122内。
请参阅图3及图4,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横向隔缝340延伸至该半固持壳体3a、3b的该主体壁32与该半固持壳体3a、3b的该侧壁34a、34b的连接处。经过实验,当该横向隔缝340过短时,其刚性较大,因此缺少弹性而不易组装;倘若该横向隔缝340超过此长度,将造成弹性力过大并且容易疲劳,因而损坏该半固持壳体的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弹性臂341的特征在于其源头(根部)的宽度被设计成比其自由端的宽度更宽,同时该固持臂342被设计成其源头(根部)的宽度比其自由端的宽度更狭窄。由此,该半固持壳体3a、3b可以在该固持臂342的前端部位提供较大的面积,并且各形成一卡合孔344。所述卡合孔344与一形成于该绝缘本体1侧边的卡合块126相对应,以加强该半固持壳体3a、3b与该绝缘本体1的固定力量。另外,由于该弹性臂341具有较宽的根部,因此该弹性臂341具有较强的弹性而不易向外扭曲。由于该固持臂342形成较窄的根部,因此如果进一步在该固持臂342的底部设有一焊接部位,则当该半固持壳体3a、3b焊接于电路板时,可以加强该固持臂342的固定强度。而且,通过将上述焊接部位作为接地端子使用,可以具有屏蔽效果。
为了使该固持壳体3稳定地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上,所述一对半固持壳体3a、3b各形成有两个位于该主体壁32上的卡合孔324以及一个位于该侧壁34a、34b上的卡合孔344,该绝缘本体1的这些侧边各形成有多个对应于该卡合孔324、344的卡合块125、126。
请参阅图7及图8,其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的俯视图及沿着图7中8-8剖线的剖视图。半固持壳体3a、3b的主体壁32分别由其顶缘形成朝向该容纳空间10的组装部322,该组装部322的两侧各具有干涉用的突出结构。该绝缘本体1形成由顶面向下凹设的多个组装槽123,所述组装槽123可使这些组装部322相对应地干涉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上。
请参阅图9至图11,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装置(未包括遮蔽壳体)的俯视图,其中图10及图11分别是沿着图9中10-10及11-11剖线的剖视图。总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不仅提供该弹性臂341的该抵压部343以抵压该电子元件于插座装置内,而且该弹性臂341还具有可滑动地穿过该绝缘本体1的引导部345。因为该引导部345容纳于该贯穿槽122内,使得该引导部345不会向上移动,由此可使该电子元件5即使在被该端子2朝上顶抵的情况下,也不会向上浮起;此外,因为该电子元件5不会向上浮起,还可以保持该端子2与该电子元件5之间有较高的接触压力,由此可以保持良好的电性接触。另外,因为该引导部345被抵压于该贯穿槽122的内部的上壁,所以该引导部345与该贯穿槽122的内部的上壁之间形成强的摩擦力,使得该引导部345不易从该贯穿槽122拔出,并且可以防止该弹性臂341朝外扭曲。该引导部345可以使该弹性臂341稳定地扣住该电子元件5,由此可进一步避免该电子元件5由于电子产品意外摔落时产生的瞬间反作用力而弹跳出该插座装置。
此外,本实施例中该抵压部343的前端(自由端)的宽度可以作得较窄,而该抵压部343的两侧部位可以朝末端(根部)渐渐变宽。通过上述结构,在该抵压部343与电子元件5接触而产生应力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内部应力的集中。上述抵压部343的形状具有较佳的弹性,当电子元件5向下组装时,该抵压部343可向外弹性收缩使该电子元件5更易于组装并且不易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要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装置,其安装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上,用以容纳一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插座装置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用以容纳该电子元件的容纳空间,该绝缘本体的两侧边缘分别形成一水平的贯穿槽;多个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纳空间内,并与该电子元件电性接触;以及一固持壳体,其包覆且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外围,该固持壳体的两侧各形成一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各形成一由其顶缘朝向该容纳空间以抵压该电子元件的抵压部,以及一由其自由端横向朝该容纳空间延伸的、防止该弹性臂向外扭弯并防止该电子元件向上浮起的引导部,该引导部滑动地容纳于该绝缘本体的该贯穿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座装置还包括一包覆于该固持壳体的外围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括一呈方形的顶板及四个由该顶板的四边向下延伸的侧板,该顶板形成一供该电子元件外露的开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形成有多个防脱孔,该固持壳体设有多个朝外的、与所述防脱孔相对应的防脱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的所述侧板是分离的,并且通过卡钩及钩孔彼此钩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一内侧形成一防呆槽,其中该电子元件的一侧向外凸出一与该防呆槽相对应的防呆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边缘各朝外形成至少一个用以引导所述引导部的斜导面,所述斜导面相对应地位于所述贯穿槽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内侧面各形成多个端子固定槽,并且该绝缘本体的底壁上形成多个端子通槽,所述端子通槽与所述端子固定槽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各包括有一固定部,其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端子固定槽内;一焊接部,其由该固定部向下延伸且穿过该绝缘本体的端子通槽以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以及一接触部,其由该固定部朝向该容纳空间延伸且顶抵该电子元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持壳体由一对各呈U型的半固持壳体组成,所述半固持壳体各具有一主体壁及一对位于该主体壁的两侧的侧壁,所述半固持壳体的侧壁各具有一横向隔缝、一个位于该横向隔缝上方的所述弹性臂以及一个位于该横向隔缝下方的固持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缝延伸至所述半固持壳体的主体壁与所述半固持壳体的侧壁的连接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的宽度由其自由端朝向所述主体壁扩大,所述固持臂的宽度由其自由端朝向所述主体壁缩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半固持壳体各形成有多个卡合孔,该绝缘本体形成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卡合孔的卡合块。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固持壳体的主体壁由其顶缘形成朝向该容纳空间的组装部,该绝缘本体形成由顶面向下凹设的、供所述组装部相对应地干涉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上的组装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装置,其安装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上,且用以容纳一电子元件,该插座装置包括有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及固持壳体。该绝缘本体具有用以容纳电子元件的容纳空间,并且在该绝缘本体的两侧边缘各形成至少一个水平的贯穿槽;这些端子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并与电子元件电性接触;该固持壳体包覆且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外围,固持壳体的两侧各形成至少一个弹性臂,弹性臂各形成一由其顶缘朝向容纳空间以抵压该电子元件的抵压部以及一由其自由端横向朝该容纳空间延伸的引导部,该引导部可滑动地容纳于该绝缘本体的该贯穿槽内;由此防止该弹性臂向外扭弯以及组装时产生形变。
文档编号H01R12/71GK2904386SQ20062000494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3日
发明者小野久博, 温文良 申请人:佳必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