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位自动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水位自动控制开关
所属抆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位自动控制开关。特别是既能感知水位从而控制 相关电路又不会因为水位瞬时波动而频繁启闭的水位开关。 技术背景
目前公知的水位自动控制开关有浮球开关、水银开关和浮子开关。
浮球开关由开关和浮球组成。其工作过程是由浮球上升到一定的位置带 动开关的启(闭),相反浮球下降到一定的位置后又带动开关的闭(启)。浮球开 关结构不够紧凑,成本高。
水银开关的工作过程和浮球开关类似,其区别是以水银为导体。其缺点也 是结构不够紧凑,成本高,且有造成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浮子开关由浮子的升降再通过磁体控制其里边干簧管的导通和断开。缺 点是水位瞬时波动会让水位开关频繁启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各种水位自动控制开关成本高,结构不够紧凑和水位瞬时 波动会让水位开关频繁启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 廉、不会因为水位瞬时波动而频繁启闭、工作可靠的水位自动控制开关,用于 要实现水位感应和自动控制的场合。
本实用新m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浮子、开关体机械连 接,开关体有相互隔开的上下两个腔,浮子放在开关体下腔内,浮子上装有永
磁体;开关体上腔内装有由一个导磁金属体和一个不导磁金属体组成的电路
开关。容器水位上升时,浮子上升,当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浮子上的永磁体吸 住开关体上腔内的导磁金属体,开关导通(或断开),容器水位下降时,由于浮 子上的永磁体和开关体上腔内的导磁金属体有一定的吸力,浮子不会马上降 下,当容器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浮子才会下降,浮子上的永磁体和开关体 上腔内的导磁金属体脱离吸引,开关断开(或导通)。从而实现水位感应和控 制,而且不会因为水位瞬时波动而频繁启闭开关。因此也实现了提供一种结构 紧凑、成本低廉、不会因为水位瞬时波动而频繁后闭、工作可靠的水位自动控 制开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水位有瞬时波动时不会频繁启闭开关,提高
了开关的可靠性和寿命,其结构紧凑,小巧,成本低廉,同时又提高了其安装的
适用范围。
附困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l是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是浮子,2是永磁体,3是导磁金属体,4是不导磁金属体,5是导线,6是 开关体上腔,7是开关体下腔,8.开关体,9是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中,浮子(i)安装在开关体(8〉里边即开关体下腔(7)内,浮子(l)上 装有永磁体(2),开关体上腔(6)里边装有导磁金属体(3)和不导磁金属体(4)组
成的电路开关。当容器水位上升时,浮子(i)也上升,达到设定高度时,浮子(r)
上的永磁体(2)吸住开关体上腔(6)里边的导磁金属体(3),电路开关接通;相 反,水位下降时,由于浮子(1)上的永磁体(2)和开关体上腔(6)里边的导磁金属 体(3)有一定的吸力,浮子(1)不会马上随着下降,所以开关也不会水位的波动 而频繁动作,当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浮子(1)掉下,导磁金属体U)复位,开 关断开。改变导磁金厲体(3)和不导磁金属体(4)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开关在 水位上升到设定高度时是导通还是断开。此开关结构简单、紧凑。
在图2中,浮子(1)安装在开关体(8)里边即开关体下腔(7)内,浮子(1)上 装有永磁体(2),开关体上腔(6)里边装有导磁金属体。)和不导磁金属体(4)组
成的电路开关。当容器水位上升时,浮子(1)也上升,达到设定高度时,浮子U) 上的永磁体(2)吸住开关体上腔(6)里边的导磁金属体(3),电路开关接通;相 反,水位下降时,由于浮子(1)上的永磁体(2)和开关体上腔(6)里边的导磁金属 体(3)有一定的吸力,浮子(1)不会马上随着下降,所以开关也不会水位的波动 而频繁动作,当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浮子(1)拉下永磁体(2),导磁金厲体 (3)复位,开关断开。
权利要求1.一种水位自动控制开关,由浮子、开关体机械连接,其特征是开关体有相互隔开的上下两个腔。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位自动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浮子放在开关体下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位自动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浮子上装有永磁体。
4. 根据杈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自动控制开关,其特征是开关体上腔内装有 由一个导磁金属体和一个不导磁金属体组厥的电路升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自动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浮子上部装有能活 动的永磁体。
专利摘要一种水位自动控制开关,由浮子、开关体机械连接,浮子能有效控制开关体内开关的启闭,且能不随水位的瞬时波动而启闭开关。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自动控制水位的场合,特别是用在太阳能热水器上的水泵控制和鱼缸水位的感应。
文档编号H01H36/02GK201000859SQ20062015476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
发明者张洪彬 申请人:张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