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发热体冷却构造以及具备该构造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体冷却构造以及具备该发热体冷却构造的驱动装置, 其中发热体冷却构造为,在与发热体热连接的散热面和、与该散热面相对 置配置的对置面之间,形成冷却剂空间,在上述冷却剂空间中,并列配置 多个从上述散热面朝向上il^置面立设的散热片,在该多个散热片相邻彼 此间,形成有上述冷却剂流过的片间通路。
背景技术:
在将电机作为车辆的驱动源的情况下,电机需要用于其控制的逆变器
和用于其逆变器控制的ECU等。由于这样的逆变器等,另 使用电力电缆 与电机连接的,因此能够与电机分离而配设在适宜的位置,然而由于车载 方面的便利性,有时采用与内置电机的驱动装置一体化的配置。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等的耐热温度相对于电机的耐热温度而 言较低。因此,如上所M使逆变器等与内置电机的驱动装置一体化的情 况下,应该将逆变器等进行热保护,因此需要将从电机向逆变器等直接的 热传导进行阻断的某种手段。另外,逆变器等,由于自身元件的发热而温 度上升,因此为了保持在耐热温度以下,必须进行冷却。
因为这样的情况,公知有在具备电机、容纳上述电机的驱动装置壳体 和控制上述电机的逆变器的驱动装置中,该逆变器还具有用于冷却电机的 冷却构造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
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驱动装置所具备的冷却构造为,在与逆变器热连 接的散热面和、与该散热面相对置配置与上述驱动装置壳体热连接的对置 面之间,形成冷却剂空间,在该冷却剂空间中,并列配置多个从逆变器壳 体侧的散热面,朝向驱动装置壳体侧的壳体面立设的散热片,在该多个散 热片相邻彼此间,形成有上述冷却剂流过的片间通路。而且,这种冷却构 造,将利用冷却剂泵供给到上述冷却剂空间的冷却剂,在上述并列配置的 多个片间通路中流过,因此能够通过上述散热面将逆变器冷却,并通过上 ii^置面将电机冷却。
4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与专利文献l记载的冷却构勤目同的 冷却构造。在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冷却构造中,各片间通路的一端,利 用具有与散热片大致相同高度的第一集管(header)进行连通,各片间通 路的另 一端,利用与第一集管相同的第二集管进行连通。在该冷却构造中, 供给到第一集管的冷却剂被分配到各片间通路流通,从各片间通路流出的 冷却剂在第二集管合流。
专利文献1:国际爿>开WO2004/025807号>^才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5981号>^才艮
在用于冷却上述那样的逆变器等发热体的发热体冷却构造中,为了可 靠地冷却发热体,优选使冷却剂在各片间通路中均匀地流通。
然而,在上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中,在将冷却剂从第一集管分配到各 片间通路时,会发生例如在接近第一集管的冷却剂供给处的片间通路中, 冷却剂流通的较多,而在远离上述冷却剂供给处的片间通路中,冷却剂不 太流通等,不能在各片间通路中均匀地分配冷却剂的状况。因此,存在各 片间通路中流通的冷却剂的量不均匀,不能发挥良好的冷却能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具有良好的冷 却能力的发热体冷却构造,进而,通过具备该发热体冷却构造来实现可靠 性较高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发热体冷却构造的第一特征构成为,
在与发热体热连接的散热面和、与该散热面相对置配置的对置面之 间,形成冷却剂空间,
在上述冷却剂空间中,并列配置多个从上述散热面朝向上述对置面立 设的散热片,在该多个散热片相邻彼此间,形成有上述冷却剂流过的片间 通路,其特征在于,
具备i"侧冷却剂积存部,其在上述片间通路的并列设置方向上延伸 设置,并与上述片间通路的一端侧连通,
上述片间通路与上述it^侧冷却剂积存部,通过至少横亘上述片间通 路的并列设置区域延伸的收缩部而连通连结,并且上述收缩部,具有大于 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的流通阻力的特点。才艮据本构成,流进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的冷却剂通过收缩部,流入片 间通路。在此,由于收缩部,至少横亘上述片间通路的并列设置区域延伸, 并且具有大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的流通阻力,因此当冷却剂流进流入侧 冷却剂积存部时,该冷却剂被均匀地分配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的延伸方 向的大致全体。而且,在收缩部的全部区域,朝向片间通路流入冷却剂, 因而能够使冷却剂大致均匀地流入各片间通路。
上述的结果,各片间通路内冷却剂的流通状态变得大致均匀,从而能 够更有效地冷却发热体。
在上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中,优选为,具备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其 在上述片间通路的并列设置方向上延伸设置,并与上述片间通路的另一端
侧连通o
根据本构成,在各片间通路流通的冷却剂,流出到在片间通路的并列 设置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即,由于来自各片间通路的 冷却剂流到横亘延伸方向具有大致均匀的流通阻力的流出侧冷却剂积存 部,因此来自各片间通路的冷却剂的流出状态也变得大致均匀。
上述的结果,使各片间通路中冷却剂的流通状态变得更均匀,因而增 大冷却效果。
在上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中,优选为,上述片间通路与上述流出侧冷 却剂积存部,通过收缩部而连通连结,该收缩部至少横亘上述片间通路的 并列设置区域延伸,并且具有大于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的流通阻力。
根据本构成,由于片间通路和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至少横亘片间通 路的并列设置区域延伸,从而实现在延伸方向上冷却剂无过量或不足的分 配。另外,在片间通路中流通的冷却剂,通过具有比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 的流通阻力更大的流通阻力的收缩部而流出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因此 能够使冷却剂从各片间通路大致均匀地流出。
该结果,使各片间通路中冷却剂的流通状态变得更均匀,因而进一步 提高发热体的冷却效率。
进而,设置了流入侧的收缩部与流出侧的收缩部,通过取得两者的平 衡,可以适当地控制流过片间通路的冷却剂的流动状态。
6在上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中,优选为,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以及 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中的至少 一方,作为冷却与上述发热体不同的其 它的冷却对象的冷却部发挥功能。
根据本构成,由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以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中的 至少一方,作为冷却与上逸义热体不同的其它的冷却对象的冷却部发挥功 能,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冷却上述冷却对象的冷却部。或者,在另外设 置冷却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削减必须的冷却能力。该结果,能够实现装置 的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另外,在上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中,优选为,在从上述散热面朝向对 置面的俯视中,上述片间通路的形成部,与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及上 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中的至少 一方相互重叠。
在将片间通路的形成部和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以及流出侧冷却剂积 存部以这样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在上述平面方向上实现冷却构造的 小型化。
另外,优选为,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及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 与上述片间通路的形成部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在将片间通路的形成部和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以及流出侧冷却剂积 存部以这样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在高度方向上实现冷却构造的小型 化。
另外,优选为,在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与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 部之间,设置有隔热部。
一般而言,在进行了与发热对象的热交换之后,流出到流出侧冷却剂 积存部的冷却剂的温度,高于流入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的与发热对象进 行热交换前的冷却剂的温度。因此,如本构成那样,通过在$"侧冷却剂 积存部和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之间设置隔热郜,就能够防止由于从流出侧 冷却剂积存部向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的热传导,而使j^侧冷却剂积存部 的冷却剂的温度上升。该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发热体的冷却效率。
另外,优选为,在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及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 部的两者,构成为可冷却上述冷却对象的情况下,将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 存部对上述冷却对象的冷却能力,"&定为高于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对上述冷却对象的冷却能力。
如本构成那样,通过将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对上述冷却对象的冷 却能力,设定为高于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对上述冷却对象的冷却能 力,从而能够抑制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对冷却对象的冷却。该结果,由于 能够抑制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的冷却剂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冷却其它的 冷却对象,并且防止对发热体的冷却效率的降低。
另外,优选为,在形成上述散热片时,关于上述片间通路的形成方向, ;l使上述散热片顶端部的长度与基端部的长度不同,在上述散热片的上述 形成方向端,设置倾斜流入部,其端面相对于散热片的立设方向倾斜。
如本构成那样,通过使向片间通路的流入部相对于片的立设方向倾 斜,因此与相对于片的立设方向垂直设定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增大力"部 的流通面积。因此,能够降低向通路的^y^部中的流通阻力,并使片间通 路中的冷却剂的流通状态变好。该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发热体的冷却效 率。
本发明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一特征构成为,
具备电机、容纳上述电机的驱动装置壳体和控制上述电机的逆变器, 并且,具备具有上述任意一种构成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将上述逆变器作为 上述发热体。
即使在将如上所述的逆变器与内置电机的驱动装置一体化的情况下, 由于具备到此说明过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涉及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其中,将 逆变器作为发热体,因此可以发挥与该发热体冷却构造的特征构成同样的 特征构成,使逆变器的热较好地散热,从而能够对逆变器进行热保护。
优选为,在上述的驱动装置中,上述驱动装置壳体,相对于上述散热 面被设置在上述对置面侧,且上述驱动装置壳体与上述对置面热连接。
根据上述驱动装置的第二特征构成,由于驱动装置壳体与散热面热连 接,因此能够使来自驱动装置壳体内部的电机等产生的热,通过散热面, 较好地向冷却剂侧散热。
另外,在这样将驱动装置壳体与散热面热连接的情况下,使散热片的 顶端部与对置面抵接,也能够提高从散热面向冷却剂侧的散热能力。
8
图l是表示发热体冷却构造的冷却剂循环路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具备发热体冷却构造的驱动装置的简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冷却剂空间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一表示冷却剂空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冷却剂积存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片间通路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一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剂空间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剂空间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剂空间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发热体冷却构造以及具备该构造的驱动装 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以下,称为";M区动装置,,),具备: 电机l、容纳电机1的驱动装置壳体2、控制电机1的逆变器3,并采用本 发明的发热体冷却构造50 (以下,称为"本冷却构造")。
另外,本驱动装置,构成在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等中使用的驱动装 置。因此驱动装置壳体2,容纳有作为电机l的电动机或发电机或者这 两者、差动装置、反转齿轮^IL构等的附属机构。
另一方面,本冷却构造50,详见后述,如图1所示,使逆变器3和电 机1等发热体产生的热,释放到在冷却剂循环路4中在与散热器42之间 循环的冷却剂,从而对该发热体进行热保护。
上述逆变器3,表示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的构成包括利用转换作 用将蓄电池电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电机为三相交流电机的情况下为三相 交流)的开关晶体管和附带的电路元件,以及配置它们的电路基&。而且,该逆变器3,安装于其基板本身或者通过将其它部件安*^基 板上而被与基tl一体化的降温装置(heatsink) 53的上表面侧,该降温装 置53被固定在容纳上述逆变器3的逆变器壳体7的底部。而且,该降温 装置53的下表面,形成有与逆变器3热连接的散热面53a。
另外,逆变器壳体7,以保护覆盖内部的变换器3不受雨7jC或尘土等 侵害的方式形成。
另一方面,电机1,容纳于驱动装置壳体2,且在该驱动装置壳体2 的上^^面设置有隔离部件6。在该隔离部件6的上表面,形成有与该散热 面53a对置配置,并且,与电机l热连接的对置面6a。
即,在隔离部件6的上表面形成有矩形的凹部,用于在将降温装置53 在搭载于隔离部件6之上的状态下,在隔离部件6的上表面与降温装置53 的下表面、即与散热面53a之间形成后述的冷却剂空间R。而且,该凹部 的底面为上iixt置面6a。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隔离部件6的下表面(即,与驱动装置 壳体2的对置面),与驱动壳体2的上面协动地,相互平行地形成有形 成后述的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凹部61及形成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 Ro的凹部62。
另外,在本申请中散热面53a及对置面6a与逆变器3及电机1热连 接是指,逆变器3及电机1产生的热,直接或间接地传导至该散热面53a 及对置面6a的状态。
如图2所示,本冷却构造50,在上述降温装置53的散热面53a与上 述隔离部件6的对置面6a之间形成冷却剂空间R,并在该冷却剂空间R, 并列配置有多个从散热面53a朝向对置面6a立设的散热片56,在该多个 散热片56各自相邻的空间,形成有冷却剂流过的片间通路Rp。
上述多个散热片56,为了确保热交换面积,从降温装置53侧的散热 面5a朝向隔离部件6的对置面6a在冷却剂空间R内延伸,并在厚度方向 上横贯冷却剂空间R。
由于该散热片56,是将降温装置53的下表面刨起而形成的,所以散 热面53a接近逆变器3侧。另一方面,当立设片56时,在从刨起前的面 立设的部位,如图3所示,散热片56的顶端部的长度设定为短于基端部的长度(在图3中,左右方向),片间通路Rp的端面Re(接近收缩部Rs 的端面),相对于散热片56的立设方向倾斜。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通过上述隔离部件6的凹部61和驱动装 置壳体2的上表面,在片间通路Rp的并列设置方向上延伸形成有流入侧 冷却剂积存部Ri,且通过上述隔离部件6的凹部62和驱动装置壳体2的 上表面,在片间通路Rp的并列设置方向上延伸形成有流出侧冷却剂积存 部Ro。
另外,如图3及图6所示,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与片间通路Rp 的一端,通过横亘片间通路Rp的并列设置区域延伸的收缩部Rs而连通 连结,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与片间通路Rp的另一端,通过横亘片间 通路Rp的并列设置区域延伸的收缩部Rs而连通连结。
在此,以使收缩部Rs的流通阻力大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 侧冷却剂积存部Ro的流通阻力的方式,来设定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 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及收缩部Rs的大小、形状等。另外,收缩部Rs, 横亘该收缩部延伸范围的全部区域以大致相同的宽度而形成。
例如,由于片间通路Rp的并列设置长度为70mm,片间通路Rp的延 伸方向的长度为200mm,同时设置的片间通路Rp的总流通面积为 1000mm2 (1^歉热片以外的面积),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 剂积存部Ro的容量为l.OL,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剂积 存部Ro的延伸方向长度为200mm,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 却剂积存部Ro的流通面积为400mm2,收缩部Rs的流通面积为500mm2, 因此能够将收缩部Rs的流通阻力设定为大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和流 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的流通阻力。另外,上述的值是一例,并不限定于 此。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片间通路Rp的形成部的下方,配置有 J5LV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收缩部Rs从各冷却 剂积存部Ro、 Ri的上表面(与驱动装置壳体2相对置的面)向上方延伸, 从而将各冷却剂积存部Ro、 Ri与片间通路Rp连通。
另外,在上述驱动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和隔离部件6的下表面之间适 宜地^L置有密封材(未图示),该密封材,用于密封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 存部Ri及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另外,在上述隔离部件6的下表面与上述逆变器壳体5的下表面之间,适宜地设置有密封材(未图示), 该密封材,用于将上述冷却剂空间R相对外部密封起来。
此外,如图1及图4所示,在隔离部件6的一侧的侧端部,相互平行 地连接有流入侧口 51,其使冷却剂流入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流 出侧口 52,其^f吏冷却剂从该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流出。
而且,如图3及图6所示,使利用设置于后述的冷却剂循环路的冷却 剂泵41而供给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冷却剂,通过收缩部Rs,而 在上述并列配置的多个片间通路Rp中流过,从而通过上述散热面53a来 冷却逆变器3。冷却逆变器3之后的冷却剂,通过收缩部Rs而流出到流 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
根据上述的构成,流入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冷却剂,从收缩 部Rs的全部区域对片间通路Rp大致均匀地;",并从各片间通路Rp 大致均匀地流出。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收缩部Rs,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向上方 延伸,因此冷却剂,在充满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整体之后,流入到片 间通路Rp。因此,能够使收缩部Rs的延伸方向上的冷却剂的流通量均匀 化,因而也能够使在各片间通路Rp中流通的冷却剂均匀化。另外,由于 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位于收缩部Rs的下方,因此能够防止冷却剂逆 流0
此外,如图3所示,驱动壳体2的上表面构成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 Ri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的一部分,利用流进iiLV侧冷却剂积存部 Ri的冷却剂以及从片间通路Rp流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的冷却剂, 通过驱动壳体2而冷却电机l。即,将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 却剂积存部Ro作为电机1的冷却部而发挥作用。
另外,如图3及图5所示,在与驱动装置壳体的凹部61、 62相对置 的位置,朝向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内,立设 有片21。由此,使传热面积增加。
另外,冷却剂空间R和电机1,通过上述对置面6a及隔离部件6而 热连接,因此利用在片间通路Rp内流通的冷却剂,也能冷却电机l。
另外,如图6所示,在>^散热面53a朝向对置面6a的俯视下,以如
12下方式配置流入侧口 51和收缩部Rs,该方式为从itA侧口 51流向流 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冷却剂的流动方向,与从itX侧冷却剂积存部Ri 向收缩部Rs流出的冷却剂的流动方向不相互重叠。即,设定为使得i" 侧口 51的开口不与收缩部Rs的开口相对置。另外,流出侧口52和收缩 部Rs的关系也进行同样地设定。
通过以上述的方式配置流入侧口 51和收缩部Rs,就能够防止流进流 入侧口 51的冷却剂只流入收缩部Rs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使各片间通路 Rp的冷却剂的流通量进一步均匀化。
接着,基于图1,对上述冷却剂空间R所连接的上述冷却剂循环路4 进械明。
冷却剂循环路4,被做成通过降温装置53和驱动装置壳体2之间的冷 却剂空间R使单一的冷却剂循环的构成。冷却剂循环路4的构成包括作 为加压输送源的冷却剂泵41、作为热交换器的散热器42、以及连接它们 的流路43、 44、 45。
另外,对于冷却剂泵41的驱动电动机等附属设备,省略图示。作为 冷却剂循环路4的起点的冷却剂泵41的排出侧流路43,与冷却剂空间R 的入口侧的流入侧口 51连接,冷却剂空间R的出口侧的流出侧口 52,经 由返回流路44而与散热器42的入口侧连接,散热器42的出口侧与冷却 剂泵41的吸入侧流路45连接。因此,在该冷却剂循环路4中重复进行下 述循环冷却水等冷却剂,从冷却剂泵41被送出后,在形成于冷却剂空 间R的片间通路Rp内流动时,吸收来自构成逆变器3的模块的热和驱动 装置壳体2的热而被加热,经由返回流路44而被送入散热器42,通过向 空气散热而被冷却,并返回到冷却剂泵41,从而结束一个循环。
另外,该冷却剂循环路4,可以在途中,例如在返回流路44的部分, 做成为了进一步冷却而经过驱动装置壳体2内的流路。
另一实施方式
(l)在上述实施例中,表示了在从散热面朝向对置面的俯视中,片 间通路Rp的形成部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以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 部Ro部分相互重叠的例子。然而,片间通路Rp的形成部与,流入侧冷 却剂积存部Ri以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的位置关系,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而可以适当地变更。
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将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剂 积存部Ro,配置于与片间通路Rp的形成部同一平面上。通过将流入侧冷 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进行这样的配置,就能够以在高 度方向上紧凑的构成而具备本冷却构造50。
另外,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配置为,在从上述散热面朝向对置 面的俯视中,使片间通路Rp的形成部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 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完全相互重叠。通过将^t^侧冷却剂积存部Ri以及 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进行这样的配置,就能够以在平面方向上紧凑的 构成具备本冷却构造50。
(2)另外,如上所述,在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剂积 存部Ro的两者是可冷却与发热对象(即,逆变器3 )不同的冷却对象(即, 电机1)的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将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对冷却对象的 冷却能力,没定为高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对冷却对象的冷却能力。 于是,能够抑制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对冷却对象的冷却。该结果,能 够抑制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冷却剂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防止对发 热对象的冷却效率的降低。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将从驱动装置壳体2突出到流出 侧冷却剂积存部Ro内的片21的数量,设定为多于从驱动装置壳体2突出 到^yV侧冷却剂积存部Ri内的片21的数量。通过这样设定片21的个数, 能够使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与驱动装置壳体2之间的导热面积,大于 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与驱动装置壳体2之间的导热面积。因此,将流 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对冷却对象的冷却能力,设定得高于流入侧冷却剂 积存部Ri对冷却对象的冷却能力。
另外,例如,如图9所示,可以将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中与冷却 剂接触的驱动装置壳体2上表面的面积,设定为大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 Ri中与冷却剂接触的驱动装置壳体2上表面的面积,并且将流出侧冷却剂 积存部Ro的片21的数量,设定为大于力t^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片21的 数量。在这种情况下,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与驱动装置壳体2之间的 导热面积,大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与驱动装置壳体2之间的导热面 积,因此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对冷却对象的冷却能力可,皮较大地i殳定。(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剂 积存部Ro的两者是与电机1热连接并可冷却电机1的构成的情况为例进 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构成为只是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 却剂积存部Ro的任何一方可冷却电机1。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方的冷却 剂积存部,例如,可以隔着隔热材料配置于驱动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离 开驱动装置壳体2地配置等,在不与电机1热连接的状态下配置。
另外,还可以是如下构成,即,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 却剂积存部Ro,都在不与电机1热连接的状态下配置,使得流入侧冷却 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不进行对电机1的冷却。
(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及图9所示,可以在流入侧 冷却剂积存部Ri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之间设置隔热部63。若进行 这样的设置,就能够防止由于从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向流入侧冷却剂 积存部Ri的热传导而佳j"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冷却剂的温度上升。该 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以使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延伸方向 与流入侧口 51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方式,来配置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和 流入侧口 51,然而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和流入侧口 51的位置关系,不 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从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延伸 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流入侧口 51,或者从;tX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上方 或者下方设置流入侧口 51等、进行适宜地变更。
另外,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优选为,以^^流出侧口 51的开口不与 收缩部Rs的开口对置的方式,i殳定流入侧口 51的开口与收缩部Rs的位 置关系,然而也不一定是这样的位置关系。例如,即4吏在将流出侧口 51 的开口与收缩部Rs的开口对置设置的情况下,由于将收缩部Rs的流通阻 力设定为大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因此,冷却剂在流入侧冷却剂积存 部Ri的延伸方向整体扩展,从而能够将流向各片间通路Rp的冷却剂的 量大致均匀化。
另外,虽然以流入侧口 51与收缩部Rs的位置关系为例进行了说明, 然而流出侧口 52与收缩部Rs的关系也同样。
如上所述,无论流入侧口 51及流出侧口 52的配置位置如何,都能够 均匀地保持片间通路Rp中的冷却剂的流通状态。因此,根据本冷却构造50的设置位置的状况等,就能够适宜地决定流入侧口 51及流出侧口 52 的配置位置,因此可增大装置设计的自由度。
(6)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具备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和流 入侧的收缩部Rs,以及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和流出侧的收缩部Rs的 例子,然而也不一定必须具备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及流出侧的收缩部 Rs。例如,可适宜地变更为不具备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Ro及流出侧的收 缩部Rs的构造,不通过收缩部Rs而是将片间通路Rp与排出侧冷却剂积 存部Ro连通的构造等。
此夕卜,关于流入侧的收缩部Rs的阻尼与流出侧的收缩部Rs的阻尼的 关系,如果流出侧的收缩部Rs的阻尼低于^LV侧的收缩部Rs的阻尼,则 能够形成平滑的冷却剂流。
(7)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隔离部件6和降温装置53载置 于驱动装置壳体2的上表面构成本冷却构造50的例子,然而不限定于上 述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将本冷却构造50 —体地形成等上述以外的构 成。
(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刨起降温装置53的散热面53a,而在 该散热面53a上立起形成了散热片56,然而也可以以对散热面焊接另外制 作的散热片,或者以将散热片与降温装置一体用铸模成形等方式,利用其 它方法形成散热片。
(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冷却构造50的构成为,使本驱动装置的 逆变器3和电机1等产生的热对冷却剂释放,从而对该发热体进行热保护, 然而本冷却构造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另外的装置中使逆变器和
其它电子部件等产生的热对冷却剂散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及驱动装置,由于是具有良好的散热能 力的发热体冷却构造,以及具备该发热体冷却构造,因此能够作为可实现 小型化及节能化的驱动装置而有效地利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发热体冷却构造,在与发热体热连接的散热面和、与该散热面相对置配置的对置面之间,形成冷却剂空间,在上述冷却剂空间中,并列配置多个从上述散热面朝向上述对置面立设的散热片,在上述多个散热片的相邻彼此间,形成有上述冷却剂流过的片间通路,其特征在于,具备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其在上述片间通路的并列设置方向上延伸设置,并与上述片间通路的一端侧连通,上述片间通路与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通过至少横亘上述片间通路的并列设置区域延伸的收缩部而连通连结,并且上述收缩部具有大于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的流通阻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流出侧 冷却剂积存部,其在上述片间通路的并列设置方向上延伸设置,并与上述 片间通路的另一端侧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片间通 路与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通过收缩部而连通连结,该收缩部至少4黄 亘上述片间通路的并列设置区域延伸,并且具有大于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 存部的流通阻力。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流 入侧冷却剂积存部以及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中的至少一方,作为冷却 与上i^L热体不同的其它的冷却对象的冷却部发挥功能。
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其特征 在于,在从上述散热面朝向对置面的俯视中,上述片间通路的形成部,与 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及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中的至少 一方相互 重叠。
6.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其特征 在于,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及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与上述片间 通路的形成部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其特征 在于,在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与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之间,"没置有隔热部。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及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两者均 能够冷却上述冷却对象,将上述流出侧冷却剂积存部对上述冷却对象的冷却能力,"没定为高于 上述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对上述冷却对象的冷却能力。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其特征 在于,在形成上述散热片时,在上述片间通路的形成方向上,使上述散热 片顶端部的长度与基端部的长度不同,在上述散热片的上述形成方向端设 置倾斜i"部,该倾斜流入部的端面相对于散热片的立设方向倾斜。
10. —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机;容纳上述电机的驱动装置壳体; 控制上述电机的逆变器,并且,具备权利要求1 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构造,将上述逆变 器作为上述发热体。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壳 体,相对于上述散热面被设置在上述对置面侧,且上述驱动装置壳体与上 M置面热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体冷却构造以及具备该发热体冷却构造的驱动装置,其中发热体冷却构造为,在与发热体热连接的散热面(53a)和、相对置配置的对置面(6a)之间,形成冷却剂空间(R),从散热面(53a)朝向对置面(6a)立设散热片(56),在散热片(56)相邻彼此间,形成有冷却剂流过的片间通路(Rp),具备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其在片间通路(56)的并列设置方向上延伸设置,并与片间通路(56)的一端侧连通,片间通路(Rp)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通过至少横亘片间通路(Rp)的并列设置区域延伸的收缩部(Rs)而连通连结,并且收缩部(Rs),具有大于流入侧冷却剂积存部(Ri)的流通阻力。
文档编号H01L23/473GK101523595SQ20078003833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1日
发明者安井诚二, 蒲田靖, 青木一雄, 鹤冈纯司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