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瓶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550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瓶夹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瓶夹头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广泛使用以及汽车上电器件数量的极大增多,整车的电安 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连接整车电源的起始点_一蓄电池的 电瓶夹头,其结构的合理性及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作为蓄电池桩头与电瓶线束之间连接的纽带,电瓶夹头要求装卸 方便,易于使用各种自动工具且结构可靠,便于生产线上的安装及售后的 维护。常见电瓶线束正极夹头的结构如图IO所示,电瓶线束正极夹头103, 安装在蓄电池正极桩头102上,利用电瓶线束正极夹头紧固装置104,将 正极桩头102和正极夹头103紧固。其中电瓶线束正极夹头103的另外一 部分和线束相连,完成电并瓦正才及^^头和线束的连4妄。由于蓄电池桩头102被蓄电池本体半包围,对于图IO中的电瓶线束 夹头紧固装置104,由于空间不够,在自动工具的使用上很受限制。这给 生产线的批量生产以及售后维护都带来了不便。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瓶夹头,包括电瓶夹头 本体、上锁紧支架及下锁紧支架,下锁紧支架位于电瓶夹头本体的下部, 利用其尾部连接到夹头本体上,上锁紧支架位于夹头本体的上部,其前端 的突出部与下锁紧支架的突出部咬合,上下锁紧支架都具有突起结构,下锁紧支架的突起结构与位于电瓶夹头本体中部的突起结构紧密结合,当上 锁紧支架被按下时,上紧锁支架的突起结构将和下锁紧支架的突起结构锁 紧,使得上下紧锁支架结合紧固。上紧锁支架具有二次锁紧部分,下紧锁支架具有两个弹性金属片,当 上锁紧支架被按下时,二次锁紧部分与两个弹性金属片通过弹性配合,起 到二次锁紧的作用。通过调整弹性金属片与二次锁紧部分的过盈配合,和 /或上下锁紧支架突起结构处的过盈配合,来控制松脱力,防止不必要的 误松脱。上锁紧支架的尾部是一个类似椭圆的金属结构,当电瓶夹头处于松脱状态时,该尾部静止于椭圆的短半轴;当电瓶夹头处于压紧状态时,该尾 部静止于椭圓的长半轴,当上锁紧支架往下按压时,该尾部会由短半轴运 动到长半轴,推动下锁紧支架尾部向前移动。上紧锁支架包括上翻部分,在上翻部分的末端,安装有塑料护套。 电瓶夹头本体中部内表面有锯齿面,用于增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图1:电瓶夹头示意图;图2:电瓶夹头本体示意图;图3:下锁紧支架示意图;图4:上锁紧支架(自带塑料护套)示意图;图5:电瓶夹头前端部示意图;图6:电瓶夹头本体和上锁紧支架组合后的前端部示意图;图7:下锁紧支架和上锁紧支架组合后开启状态示意图;图8:电瓶夹头本体和上、下锁紧支架组合后锁紧状态示意图;图9:电瓶夹头本体和上、下锁紧支架组合后锁紧状态全局示意图;图10:现有的电瓶线束正极夹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电瓶夹头本体;2 -下锁紧支架;3 -上锁紧支架;4 -塑料护套;5-上锁紧支架尾部;6-下锁紧支架尾部;7 -电瓶夹头本体尾部; 8 -位于下锁紧支架中部的突起结构;9- 位于电瓶夹头本体中部的突起结构;10- 电瓶夹头本体中部内表面;11、 12-下紧锁支架的弹性金属片; 13 - 二次自锁部分; 14 -上锁紧支架突起结构;16- 上、下锁紧支架的运动支点(虚拟轴线);17- 上锁紧支架上翻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电瓶夹头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 5所示,下锁紧支架2位于电瓶夹头本体1的下部,利用其尾 部6连接到夹头本体1上,上锁紧支架3位于夹头本体1的上部,其前端 的突出部与下锁紧支架的突出部咬合。电瓶夹头本体及上、下锁紧支架的 具体装配方式如下所述首先,将上锁紧支架的尾部5装入电瓶夹头本体的尾部7的突出部位, 然后,将下锁紧支架从下放入装上,下锁紧支架左右两边皆有的突起结构 15和位于电瓶夹头本体中部的突起结构9紧密结合,完成电瓶夹头本体 及上、下锁紧支架的装配。结合附图4、 5,上锁紧支架的尾部5是一个类似椭圓的金属结构, 当电瓶夹头处于松脱状态时,尾部5静止于椭圆的短半轴;当电瓶夹头处 于压紧状态时,尾部5静止于椭圆的长半轴。当上锁紧支架3往下按压时, 上锁紧支架围绕16所指的运动支点轴线,往下转动,尾部5会由短半轴 转动到长半轴,推动下锁紧支架尾部6向前移动。当下锁紧支架尾部6向 前移动时,则会推动电瓶夹头本体尾部7向前移动,下锁紧支架中部8会 向中间收缩,使得电瓶夹头本体中部9也往内紧缩,挤压电瓶夹头本体和 蓄电池桩头紧密接触。结合图7、 8,当上锁紧支架3被按下时,上紧锁支架的突起结构14 将和下锁紧支架的突起结构8锁紧。当上下紧锁支架相对运动时,将围绕 如图8所示的作为上、下锁紧支架的运动支点16的虚拟轴线旋转运动,由于杠杆原理,突起结构14及8仅用很小的力,就可以保证上下紧锁支 架结合紧密,不易分开。利用这对突起结构的相互配合,实现第一次锁紧 功能。在下锁紧支架中后部,下锁紧支架中部的突起结构之后,还具有两个 金属弹性片11、 12;在与上锁紧支架尾部相对的另一端,上锁紧支架的 中后部还具有二次自锁部分13,在上紧锁支架压下的同时,上紧锁支架 的二次锁紧部分13和下紧锁支架的两个弹性金属片11、 12也将通过弹性 配合,起到二次锁紧的效果,确保在受到较强外力的时候,电瓶夹头本体 和蓄电池桩头也不会轻易松开。结合附图9,当需要取下电瓶夹头时,仅仅需要扳动上紧锁支架的上 翻部分17,在上翻部分17的末端,安装有塑料护套4,扳动塑料护套4, 利用杠杆原理,围绕运动支点16,只要方向正确,就可以比较方^f更的解 除弹性金属片11、 12与二次锁紧部分13以及突起结构14与8处的两个 自锁装置,同时下锁紧支架尾部6向内收缩,中部会向外弹开,电瓶夹头 本体尾部7也随之向收缩,电瓶夹头本体部位也向外弹开,从而与蓄电池 桩头的连接松脱。另外可以通过调整弹性金属片11、 12与二次锁紧部分 13的过盈配合以及上下锁紧支架突起结构14与8处的过盈配合,来控制 松脱力,防止不必要的误松脱。如图6所示,电瓶夹头本体中部内表面IO有锯齿面,增加了接触面 间的摩擦力,有效地防止了电瓶夹头安装好后,与桩头之间的滑动及松脱。 电瓶夹头的安装过程如下1、 将电瓶夹头和电瓶线束压接在一起;2、 将电瓶夹头放置在蓄电池桩头上,调整到垂直的角度和合适的出线 方向;3、 用手按住上锁紧支架上的塑料护套的上表面,向下用力,将上锁紧 支架按下和下锁紧支架贴合,同时观察自锁机构是否已经全部完成动作, 达到二次自锁的效果。锁紧阶段完成,电瓶夹头和蓄电池桩头紧密结合。电瓶夹头的松脱过程如下用手钩住下上锁紧支架上的塑料护套的下表面,向上用力,利用杠杆 原理,松脱两个自锁结构,完成松脱电瓶夹头与蓄电池桩头之间的结合, 取下电瓶夹头。利用上述的电瓶夹头连接时,电瓶夹头本体一端和蓄电池桩头接触, 另外一端和电瓶线束压接在一起,这样只需要锁紧电瓶夹头本体和蓄电池 桩头的连接,就可以确保电瓶线束与蓄电池桩头紧密连接。安装和松脱过 程无需借助各种手动及自动工具,快捷方便,结构可靠,能加快生产线进 度,降低售后维修及维护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瓶夹头,包括电瓶夹头本体(1)、上锁紧支架(3)及下锁紧支架(2),下锁紧支架(2)位于电瓶夹头本体(1)的下部,利用其尾部(6)连接到夹头本体(1)上,上锁紧支架(3)位于夹头本体(1)的上部,其前端的突出部与下锁紧支架的突出部咬合,其特征在于上下锁紧支架都具有突起结构(14、15),下锁紧支架的突起结构(15)与位于电瓶夹头本体中部的突起结构(9)紧密结合,当上锁紧支架(3)被按下时,上紧锁支架的突起结构(14)和下锁紧支架的突起结构15锁紧,使得上下锁紧支架结合紧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夹头,其特征在于上紧锁支架还具有 二次锁紧部分(13),下紧锁支架还具有两个弹性金属片(11、 12),当上 锁紧支架被按下时,二次锁紧部分(13)与两个弹性金属片(11、 12)通 过弹性配合,起到二次锁紧的作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瓶夹头,其特征在于上锁紧支架的 尾部(5)是一个类似椭圓的金属结构,当电瓶夹头处于松脱状态时,该 尾部(5 )静止于椭圆的短半轴;当电瓶夹头处于压紧状态时,该尾部(5 ) 静止于椭圓的长半轴,当上锁紧支架(3)往下按压时,该尾部(5)会由 短半轴运动到长半轴,推动下锁紧支架尾部(6)向前移动。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瓶夹头,其特征在于上紧锁支 架包括上翻部分(17 ),在上翻部分(17 )的末端,安装有塑料护套(4 )。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瓶夹头,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 弹性金属片(ii、 12)与二次锁紧部分(13)的过盈配合,和/或上下锁 紧支架突起结构U4、 15)处的过盈配合,来控制松脱力,防止不必要的 误松脱。
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瓶夹头,其特征在于电瓶夹头 本体中部内表面(IO)有锯齿面,用于增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瓶夹头,包括电瓶夹头本体、上锁紧支架及下锁紧支架,下锁紧支架利用其尾部连接到夹头本体上,上锁紧支架前端的突出部与下锁紧支架的突出部咬合,上下锁紧支架都具有突起结构,下锁紧支架的突起结构与电瓶夹头本体中部的突起结构紧密结合,当上锁紧支架被按下时,上、下紧锁支架的突起结构将锁紧,使得上下紧锁支架结合紧固。上紧锁支架还具有二次锁紧部分,下紧锁支架还具有两个弹性金属片,当上锁紧支架被按下时,二次锁紧部分与两个弹性金属片通过弹性配合,起到二次锁紧的作用。该电瓶夹头的安装和松脱过程无需借助各种手动及自动工具,快捷方便,结构可靠,能加快生产线进度,降低售后维修及维护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
文档编号H01R11/28GK101282002SQ20081008927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5日
发明者叶永茂, 李晓芳, 沙文翰, 赵松岭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