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池盖板之注液孔结构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池盖板之注液孔结构 的改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参照图1和图2,在方形钢壳、铝壳锂电池的电池盖板10'
上设置有注液孔ii',该注液孔ir用于方便注入电解液。制造过程中,
需要将钢珠20压入该注液孔11'内,以达到密封锂电池的目的,操作人员 通常通过镊子将钢珠20放在锂电池盖板注液孔11'上,然后通过平面小铁
锤将钢珠2o打入该注液孔ir内。然而,现有电池盖板io上的注液孔ii
'顶部lll'的尺寸A与其底部112'的尺寸B—样大,藉此,在制作过程 中容易将钢珠20敲落到电池内部,造成电池短路、报废,而且若钢珠20 敲落到电池内部而未能及时发现,电池势必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盖板 之注液孔结构的改良,其可有效避免钢珠掉入电池内之问题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盖板注液孔结构的改良,包括设于电池盖板上的注液孔,该 注液孔为梯形结构。
所述注液孔顶部向其底部呈逐渐收縮状。 所述注液孔底部尺寸较其顶部尺寸小0. l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注液孔为梯形结构,且该注液孔的底部尺寸较其顶部尺寸小,从而装入钢珠时,该钢珠被 有效夹紧于注液孔内,即使操作人员用力敲打钢珠亦不易将钢珠敲入电池 内部,而且钢珠与盖板可更紧密的结合,达到不漏气、不漏液的功效,另 外也不会增加电池成本、不影响电池外观亦不会因此而更改工艺。
图1为现有技术之电池盖板的截面示图; 图2为现有技术之注液孔处的组装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电池盖板的截面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注液孔处的组装放大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盖板 11'、注液孔
111'、顶部 112'、底部
10、盖板 11、注液孔
111、顶部 112、底部
20、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卞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最佳实施例,其中,该注液孔ll为梯 形结构,且注液孔11顶部111向其底部112呈逐渐收縮状。假设该钢珠20 的直径E为1. 25±o.oimm,则该注液孔11之顶部111的直径C为1. 20± O.Olmm,而注液孔11之底部112的直径D为1. 10±0.0lmm,如此,该注液 孔底部D比顶部C小0. lmm。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针对电池盖板10之注液孔U结构的一种改 良,其注液孔11为梯形结构,且注液孔11顶部111向其底部112呈逐渐 收縮^,最好是注液孔11底部112尺寸较其顶部111尺寸小0. lmm。使操作人员在敲钢珠20时不易将钢珠20敲入电池内部,使钢珠20与盖板10 更紧密的结合不漏气、不漏液,而且不会增加电池成本、不影响电池外观 亦不会因此而更改工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盖板注液孔结构的改良的较佳实 施例而己,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盖板之注液孔结构的改良,包括设于电池盖板上的注液孔,其特征在于该注液孔为梯形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之注液孔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孔顶部向其底部呈逐渐收縮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之注液孔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孔底部尺寸较其顶部尺寸小0. l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盖板注液孔结构的改良,包括设于电池盖板上的注液孔,该注液孔为梯形结构,且该注液孔的底部尺寸较其顶部尺寸小,从而装入钢珠时,该钢珠被有效夹紧于注液孔内,即使操作人员用力敲打钢珠亦不易将钢珠敲入电池内部,而且钢珠与盖板可更紧密的结合,达到不漏气、不漏液的功效,另外也不会增加电池成本、不影响电池外观亦不会因此而更改工艺。
文档编号H01M2/36GK201153135SQ200820044129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0日
发明者李中延, 邢海超 申请人: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