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风力发电机集电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电环,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风力发电机上的集电环。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通过电磁转换装置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风力发电机中需 要用到集电环。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520120428. 6中公开了一种小型风力发电机浮动 型集电环构件,它的结构包括电刷、弹簧、集电环,还有上刷架、下刷架,集电环夹装于上刷 架与下刷架中间,上刷架与下刷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电刷及弹簧装于下刷架内,电刷与 集电环接触。这种集电环主要是由分体式结构的支撑体与三块圆柱状铜块通过螺栓固定连 接在一起而构成的,支撑体一般是由塑料制成,用于阻断三块铜块。这种集电环具有生产麻 烦、浪费铜材、装配不便、工作稳定性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集电环,它具有结构简单、 生产方便、节约生产成本、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集电环,包括支撑体和设于支撑体上
的三只铜环,每只铜环均分别与一只接线柱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一圆柱状
的、一体注塑成型的单体件,三只铜环并列、间隔地沿支撑体的周向上设置在支撑体的外周
面上,接线柱的接线端伸出到支撑体的外侧。
本风力发电机集电环的结构还可作如下改进 所述的支撑体为圆筒状结构,三只接线柱位于支撑体的壁体内。 所述三只接线柱的接线端均从支撑体的同一端部间隔地伸出到支撑体的外侧。 所述支撑体上于铜环的两侧设有突出的凸环,凸环与支撑体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支撑体上于铜环的两侧设有内凹的环形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的三只铜环在支撑体注塑成型过程中被稳定地连接在支撑体的表面上,铜环 与支撑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好,不需要重新对铜环进行固定连接,结构简单、生产方便。铜 环可由较薄的铜皮制成的,这有利于节省铜材料,铜环贴合在支撑体的表面上,电刷在铜环 上滑动时,铜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证了本集电环的工作稳定性。
图1是风力发电机集电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集电环装配在风力发电机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中,本风力发电机集电环的结构包括圆筒状的支撑体1和设于支撑体1上的三只圆环状的铜环2,三只铜环2沿支撑体1周向上并列间隔地设置在支撑体1上。支撑 体1可以选用塑料或胶木材质,它是一体注塑成型的,支撑体1 一体注塑成型时,所述的三 只铜环2同时被连接在支撑体1上。 在支撑体1的壁体内设有三只接线柱4,每只接线柱4均与一只铜环2相连接,且 接线柱4的接线端均从支撑体1的同一端伸出,接线柱4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支撑体1上。 支撑体1上于铜环2的两侧设有突出的、圆环状凸环3,凸环3把相邻两只铜环2 分隔开,以增加相邻两只铜环2之间的绝缘性。而且,相邻两个凸环3在铜环2的位置处形 成凹槽,该凹槽便于电刷与铜环2相接触,两者在发生相对滑动时,它们之间也具有良好的 接触稳定性。当然,在铜环2的两侧也可以设置内凹的环形凹槽,以提高相邻铜环2之间的 绝缘性。 本风力发电机集电环是用于装配在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后罩5内,集电环的外侧于
铜环2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电刷7,每个铜环2对应于一个电刷7,电刷7上连接有引出8。在
电刷7的外侧设有弹簧,在弹簧的作用下,电刷7稳定地顶压在铜环2上。在集电环的端部
覆盖有灭弧罩6,灭弧罩6用于阻隔电刷7与铜环2在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火花。 后罩5是装配在转轴9上,后罩5可在转轴9上自由转动,以利风力发电机上的风
轮处于迎风面上。风轮在转动时,会带动集电环转动,集电环在转动时,集电环上的铜环2
与电刷7之间发生相对滑动。
权利要求一种风力发电机集电环,包括支撑体和设于支撑体上的三只铜环,每只铜环均分别与一只接线柱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一圆柱状的、一体注塑成型的单体件,三只铜环并列、间隔地沿支撑体的周向上设置在支撑体的外周面上,接线柱的接线端伸出到支撑体的外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集电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为圆筒状结 构,三只接线柱位于支撑体的壁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集电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只接线柱的接线端 均从支撑体的同一端部间隔地伸出到支撑体的外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集电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上于铜环 的两侧设有突出的凸环,凸环与支撑体一体注塑成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集电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上于铜环 的两侧设有内凹的环形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风力发电机集电环,包括支撑体和设于支撑体上的三只铜环,每只铜环均分别与一只接线柱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一圆柱状的、一体注塑成型的单体件,三只铜环并列、间隔地沿支撑体的周向上设置在支撑体的外周面上,接线柱的接线端伸出到支撑体的外侧。本风力发电机集电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工作稳定性高。
文档编号H01R39/08GK201478660SQ20092017550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陈宜文 申请人:陈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