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止动结构的插座连接端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USB连接插座,尤其是一种带止动结构的插座连接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USB插座连接端口也都具有铁壳、胶芯、端子。端子后端是焊 锡槽,是端子与线缆焊接时焊锡的熔接部分。端子的结构设计为单向止动,即只具有一个方 向的止动面。端子插入胶芯后,端子与胶芯有少量的过盈配合。在端子与线缆的焊接过程 中,通过高温熔化焊锡,然后冷却,将端子与线缆固定在一起,起到导通连接的作用。胶芯的 材质一般都是塑胶,胶芯熔点远低于焊锡的熔点。焊锡的过程中,如果焊锡时间稍长,热能 通过端子传递到胶芯,必将引起胶芯的过盈部分熔化,这样端子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从 胶芯的收容腔中退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这些不足,提供一种使端子减少从胶芯收容腔中退出 的带止动结构的插座连接端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带止动结构的插座 连接端口,包括USB插座连接端口铁壳以及装在内部的胶芯和接触端子,在所述接触端子 的中部设有第一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的止动面指向接触端子的尾端方向,卡在所述胶 芯的止动面上。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接触端子的中部还设有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二 止动件的止动面指向接触端子的前端方向,与所述胶芯下底面过盈配合。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止动件的纵截面呈“S”形。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的两侧,分 别设有向上弯折的两折边,将所述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包在其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该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由于设置有双向止动结构,从而可以使端子不易从胶芯中退出,从而保证插座 连接端口与USB插头连接端口很好的连接配合;2.由于设置有双向止动结构,降低了端子与线缆焊接过程中的不良;3.由于设置有双向止动结构,降低了焊接过程中的焊接技能的要求,使生产成本 更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是单个端子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胶芯的局剖立体结构示意图。[0015]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端子与胶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止动结构的插座连接端口,它包括USB插座铁壳1以及设置于插座铁壳1内的胶芯2,胶芯2中穿有接触端子3。在所述接触端子3的 中部设有第一止动件6,所述第一止动件6的止动面指向接触端子3的尾端方向,卡在所述 胶芯2的止动面7上。在所述接触端子3的中部还设有第二止动件9,所述第二止动件9的 止动面指向接触端子3的前端方向,与所述胶芯2下底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止动件9的 纵截面呈“S”形。在所述第一止动件6和第二止动件9的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弯 折的两折边4,将所述第一止动件6和第二止动件9包在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接触端子3插入胶芯2中时,接触端子3的两折边 4与胶芯2的两侧面5贴合,当接触端子3后退时,接触端子3的第一止动件6被胶芯2的 止动面7阻止,这样接触端子3就不能从胶芯2的收容腔8中向后退出。另外,在所述接触 端子3的设有的第二止动件9,与所述胶芯2下底面过盈配合,也能防止接触端子3向前被 拉出。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置有双向止动结构,从而可以使端子不易从胶芯中退出, 从而保证插座连接端口与USB插头连接端口很好的连接配合,降低了端子与线缆焊接过程 中的不良,降低了焊接过程中的焊接技能的要求,使生产成本更低。
权利要求一种带止动结构的插座连接端口,包括USB插座连接端口铁壳以及装在内部的胶芯和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端子的中部设有第一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的止动面指向接触端子的尾端方向,卡在所述胶芯的止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止动结构的插座连接端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端子的 中部还设有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二止动件的止动面指向接触端子的前端方向,与所述胶芯 下底面过盈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止动结构的插座连接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动件的 纵截面呈“S”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止动结构的插座连接端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止 动件和第二止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弯折的两折边,将所述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 包在其中。
专利摘要一种带止动结构的插座连接端口,包括USB插座连接端口铁壳以及装在内部的胶芯和接触端子,在所述接触端子的中部设有第一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的止动面指向接触端子的尾端方向,卡在所述胶芯的止动面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端子减少从胶芯收容腔中退出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1562789SQ20092021901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丁远达, 王来春 申请人: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