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智能激发可控放电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及各种高层建筑物上的智能激发可控放电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雷电是带电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的剧烈放电现象,强大的雷电流会对建筑物 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自十八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传统避雷针以来,人类防治雷 害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探索中。传统避雷针在针尖处产生电晕效应不利于先导的发展,只是 被动的引雷,造成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的智能激发 可控放电避雷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激发可控放电避雷装置,包括放电针头、放电 针、底部支撑架和接地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激发装置,通过针杆连接座与放电针连 接,通过激发装置连接体与底部支撑架连接;所述的智能激发装置包括上下激发触头和固 定上下激发触头的绝缘管,所述的上下激发触头之间存在放电间隙;所述的上下激发触头 为半球形,放电间隙的范围为1.0-8mm。所述的放电针头和放电针均为两个,两个放电针之 间的夹角为60°。本实用新型的避雷装置本产品通过智能激发装置自动激发上行雷,大大降低了雷 云放电电流和感应过电压,从而保护输电线路及设备减少和避免遭受雷击损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激发先导放电避雷针,包括放电针头1、放电针2、底部支撑架4 和接地体,智能激发装置3位于放电针2和底部支撑架4之间,智能激发装置3通过针杆连 接座5与放电针2连接,通过激发装置连接体6与底部支撑架4连接。所述的智能激发装 置3包括上下激发触头和固定上下激发触头的绝缘管,所述的上下激发触头之间存在放电 间隙;所述的上下激发触头为半球形,放电间隙的范围为1.0-8mm。所述的放电针头和放电 针均为两个,两个放电针之间的夹角为60°。智能激发装置3位于两根放电针的下方。当雷云电场较低时,智能激发装置3通 过放电针头1积蓄雷云电场能量,由于智能激发装置的隔离作用,放电针针头对地电位处 于浮动状态,与周围大气的电位差小。在雷云电场较弱的情况下,有效防止了电晕的出现。当雷云电场达到一定数值,接近雷击发生的强度时,间隙放电,针体瞬时产生对地电位,针体附近电场发生畸变,有利于从放电针体顶部发展向上的放电。间隙击穿后,在针尖顶部立 即有一个向上部空间放电的火花产生,自动引发向地面发展的雷电先导向针体放电。当引 发不成功时,间隙放电停止,针体恢复到对地电位浮动状态,雷电先导通过与针头间的电容 对间隙充电,直至间隙第二次击穿,并重复以上过程,如此循环直至成功引发雷电先导向针 体放电。采用两根放电针的设计使得先导放电成功引发的效率更高。 即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激发可控放电避雷装置这种向上先导可以直接发展到雷云 中形成上行雷闪,也可以在空中将正在发展的下行先导拦截,形成连接先导。从而将雷击 大电流转化为小电流,并大幅降低雷击电流的陡度和减少绕击。同时,由于向上先导对地 面物体的屏蔽作用,也减小了雷击时对地面物体产生的感应过电压。设计考虑满足在交流 IlOkV 1000kV、直流士500kV…士SOOkV输电线路的铁塔塔基上安装使用。针对不同使用 场所设计不同尺寸的底部支撑架。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激发可控放电避雷装置,包括放电针头(1)、放电针(2)、底部支撑架(4)和接地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激发装置(3),通过针杆连接座(5)与放电针连接,通过激发装置连接体(6)与底部支撑架(4)连接;所述的智能激发装置(3)包括上下激发触头和固定上下激发触头的绝缘管,所述的上下激发触头之间存在放电间隙;所述的放电针头(1)和放电针(2)均为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发可控放电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激发 触头为半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发可控放电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的 范围为1. 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发可控放电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放电 针之间的夹角为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激发可控放电避雷装置,包括放电针头、放电针、底部支撑架和接地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激发装置,通过针杆连接座与放电针连接,通过激发装置连接体与底部支撑架连接;所述的智能激发装置包括上下激发触头和固定上下激发触头的绝缘管,所述的上下激发触头之间存在放电间隙;所述的上下激发触头为半球形,放电间隙的范围为1.0-8mm。所述的放电针头和放电针均为两个,两个放电针之间的夹角为60°。本实用新型的避雷装置本产品通过智能激发装置自动激发上行雷,大大降低了雷云放电电流和感应过电压,从而保护输电线路及设备减少和避免遭受雷击损害。
文档编号H01T1/15GK201570777SQ20092028248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
发明者高国光 申请人:南京奥顺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