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扣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扣具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具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利用螺母来达到定位的扣具组件。背景技术:
当需要将一电连接器安装于一电路板上时,通常是利用一扣具组件来达到这一目 的。一般地,所述扣具组件包括一下扣座,利用一摇杆枢接于所述下扣座的一上扣座,所述 电连接器安置于所述上扣座和所述下扣座之间,所述下扣座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 连接器同所述电路板之间进行焊接。由于所述电连接器同所述电路板之间焊接以及后续使 用工作时,会散发一定的较多的热量,故需于所述电连接器的上方设置一散热器来散热,一 般地,所述散热器都是通过于所述电路板下方设置一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多数螺母,再来 固定所述散热器于所述上扣座的上方,所述背板的材质较所述螺母的材质硬度低。所述背 板上对应贯穿设有多数通孔,多数所述螺母具有一头部和自所述头部一端设有的一基部, 所述头部的宽幅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所述基部进入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头部铆合干涉 嵌入所述通孔内。虽然所述头部为铆合干涉嵌入所述通孔内,但由于所述散热器经常在工作运行, 而所述螺母的所述基部未设置防退或防滑结构,故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通孔容易松动,与 所述背板之间的保持力不足,容易发生退出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扣具组件,以克服上述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于一螺母上设置防退出结构,来达到良 好定位目的的扣具组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扣具组件,其包括一背板,其上贯穿设有多数通孔;多数螺母,分别对应容设 于多数所述通孔内,所述螺母的材质较所述背板的材质硬度高,每一所述螺母具有一柱体 对应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柱体部分穿过所述通孔,自所述柱体一端边缘向下延伸的一 操作部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柱体侧向延伸至少一凸部,由上往下水平视角看,所述凸部和 所述操作部至少部分重叠,藉以于二者之间形成一间隙,且所述操作部的外缘大于所述凸 部的外缘,所述操作部的宽幅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且干涉匹配所述通孔,并使所述背板部 分受所述操作部铆压进入所述间隙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中于所述螺母的所述柱体上设有所述凸 部,由上往下水平视角看,所述凸部和所述操作部至少部分重叠,藉以于二者之间形成一间 隙,且所述操作部同所述通孔之间为干涉配合,所述背板部分进入所述操作部和所述凸部 之间的所述间隙内,如此,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通孔不容易松动,与所述背板之间的保持力 增强,故不容易发生退出的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中背板的上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中背板与螺母铆合后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中螺母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中螺母的前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另一实施例中螺母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另一实施例中螺母的前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中下扣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中下扣座的上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说明 背板1 柱体21
操作部22 下固定板32 上扣座5
通孔11 凸部211 间隙23
第一固定孔311 螺栓6
定位孔12 盲孔212 下扣座3 第二固定孔321
螺母2 内螺纹213 上固定板31 摇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具组件,其包括一背板1,固设于所述背板1内的多 数螺母2,位于所述背板1上方的二下扣座3,固定于所述二下扣座3上的二摇杆4,枢接于 所述摇杆4上的一上扣座5,以及用于将所述二下扣座3同所述背板1进行定位的多数螺栓 6。请参照图3,所述背板1大致成框体状,其四角落处分别贯穿设有一通孔11,并于 所述背板1的两端还分别对称贯穿有二定位孔12。请参照图1和图5至图8,所述四螺母2,分别对应容设于所述背板1的所述四通 孔11内,且所述螺母2的材质较所述背板1的材质硬度高。每一所述螺母2具有一柱体21 和自所述柱体21 —端边缘向下延伸的一操作部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柱体21上侧向延伸 设有多数凸部211,且多数所述凸部211环设于所述柱体21的外围,形成连续的环状,且所 述操作部22的外缘大于所述凸部211的外缘,多数所述凸部211的外缘大于所述通孔11 的孔径,由上往下水平视角看,所述凸部211和所述操作部22部分重叠,在其它实施例中也 可以为,所述柱体21上设有所述一凸部211或所述二凸部211等,所述凸部211的外缘小 于所述通孔11的孔径。所述凸部211靠近所述操作部22 —端设置,所述凸部211和所述 操作部22之间具有一间隙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22为六角式,在其它实施例中也 可以为,所述操作部22为齿轮式,所述操作部22的宽幅大于所述通孔11的孔径。此外,所述柱体21远离所述操作部22 —端凹设有一盲孔212,所述盲孔212内设 有多数内螺纹213。
4[0030]请参照图1和图9至图10,所述二下扣座3分别对应位于所述背板1的两端上方, 每一所述下扣座3为折叠式设置,具有相对的一上固定板31和一下固定板32,所述上固定 板31和所述下固定板32分别设有同所述背板1上的所述二定位孔12相对应的二第一固 定孔311和二第二固定孔321,上下相邻的所述第一固定孔31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321为对 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孔3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311的孔径。请参照图1,所述二摇杆4分别相对地固定于所述二下扣座3上。请参照图1,所述上扣座5大致成框体状,其一端枢接于所述一摇杆4上,另一端可 相对于所述一下扣座3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请参照图2和图4,所述扣具组件是用于将一电连接器(未图示)固定于一电路板 (未图示)上,再将一散热器(未图示)良好安装于所述电连接器上方,以达到所述电连接 器能良好运行和工作的目的。组装时,先将所述二摇杆4分别安装于所述二下扣座3,再将多数所述螺栓6分别 对应的由上至下装入所述第一固定孔31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321内,并部分穿出所述第二 固定孔321,接着,将所述上扣座5 —端安装并枢接于所述一摇杆4上,使得其另一端可相 对于所述一下扣座3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在此之前,先将所述电连接器安装焊接至所述电 路板上,再将上述组装好的结构套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电连接器外,所述上扣座5压 制于所述电连接器上,相对设置的所述二摇杆4分别定位于所述二下扣座3上,多数所述螺 栓6定位于所述电路板,使得所述电连接器良好的安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然后,将所述背板 1对应的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使得多数所述螺栓6穿过所述电路板再进入到所述背 板1的所述定位孔12内,从而达到将所述电连接器同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背板1良好定位 的效果。接下来,将所述四螺母2由下至上分别对应的铆合容设于所述背板1的所述四通 孔11内,所述柱体21进入并部分穿过所述通孔11,且所述柱体21同所述通孔11之间为 松动配合,所述操作部22和所述凸部211均位于所述通孔11内,所述操作部22同所述通 孔11之间为铆合嵌入干涉配合,所述背板1部分被铆压变形进入所述操作部22和所述凸 部211之间的所述间隙23内,在本实施例中,多数所述凸部211的外缘大于所述通孔11的 孔径,所述凸部211为铆合嵌入所述通孔11内,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所述凸部211的 外缘小于所述通孔11的孔径,所述凸部211与所述通孔11之间为松动配合,如此,所述四 螺母2良好定位于所述四通孔11内。最后,利用所述背板1来支撑所述散热器,利用所述螺母2来定位所述散热器,从 而达到将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电连接器上方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扣具组件具有如下优点1.于所述螺母2的所述柱体21上设有所述凸部211,由上往下水平视角看,所述 凸部211和所述操作部22部分重叠,藉以于二者之间形成一间隙,且所述操作部22同所述 通孔11之间为铆合嵌入干涉配合,所述背板1部分受所述操作部22铆压变形进入所述操 作部22和所述凸部211之间的所述间隙23内,如此,所述螺母2相对于所述通孔11不容 易松动,与所述背板1之间的保持力增强,故不容易发生退出的现象。2.上下相邻的所述第一固定孔31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321为对应设置,且所述第 二固定孔3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311的孔径,如此,就算当所述第二固定孔321同所述第一固定孔311在制作过程中稍有偏差,多数所述螺栓6也能够顺利的进入所述第一 固定孔31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321内,从而实现定位所述下扣座3和所述电路板的目的。3.由于所述螺母2的所述操作部22采用六角式设计,当所述螺母2被铆合进入所 述背板1的所述通孔11后,所述盲孔212内的所述内螺纹213不容易被挤压的变形,如此, 当需要安装所述散热器时,不会影响所述散热器的安装锁配。4.进一步地,当所述凸部211同所述通孔11也为干涉配合时,所述螺母2与所述 背板1之间的保持力增强,不容易发生退出的现象,从而使得所述散热器能更好地定位于 所述电连接器上方,从而保证所述电连接器的良好工作状态。5.由于所述螺母2的所述操作部22采用齿轮式设计,当所述螺母2被铆合进入所 述背板1的所述通孔11后,所述螺母2同所述背板1的接触面积较大,如此,增强了所述背 板1同所述螺母2之间的保持力。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 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 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板,其上贯穿设有多数通孔;多数螺母,分别对应容设于多数所述通孔内,所述螺母的材质较所述背板的材质硬度高,每一所述螺母具有一柱体对应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柱体部分穿过所述通孔,自所述柱体一端边缘向下延伸的一操作部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柱体侧向延伸至少一凸部,由上往下水平视角看,所述凸部和所述操作部至少部分重叠,藉以于二者之间形成一间隙,且所述操作部的外缘大于所述凸部的外缘,所述操作部的宽幅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且干涉匹配所述通孔,并使所述背板部分受所述操作部铆压进入所述间隙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为铆合嵌入所述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同所述通孔之间为松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上设有多数所述凸部,多数所 述凸部环设于所述柱体的外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数所述凸部的外缘大于所述通孔的 孔径,所述凸部为铆合嵌入所述通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同所述通孔之间为干涉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为六角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下扣座,固定于所述 下扣座上的至少一摇杆,枢接于所述摇杆上的一上扣座,以及用于将所述下扣座同所述背 板进行定位的多数螺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扣座为折叠式设置,具有相对的 一上固定板和一下固定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分别设 有对应的至少二第一固定孔和至少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固 定孔的孔径。
专利摘要一种扣具组件,其包括一背板,其上贯穿设有多数通孔;多数螺母分别对应容设于多数所述通孔内,所述螺母的材质较所述背板的材质硬度高,每一所述螺母具有一柱体对应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柱体部分穿过所述通孔,自所述柱体一端边缘向下延伸的一操作部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柱体侧向延伸至少一凸部,由上往下水平视角看,所述凸部和所述操作部至少部分重叠,藉以于二者之间形成一间隙,且所述操作部的外缘大于所述凸部的外缘,所述操作部的宽幅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且干涉匹配所述通孔,并使所述背板部分受所述操作部铆压进入所述间隙内,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通孔不容易松动,与所述背板之间的保持力增强,不容易发生退出的现象。
文档编号H01R13/73GK201726000SQ2010202325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
发明者何斌武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