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开关装置及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202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喇叭开关装置及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入在车辆的方向盘中的喇叭开关装置及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装入在方向盘中的喇叭开关装置,有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I中,在形成在收容气囊的盖主体上的装饰体安装部与可进退地安装在该装饰体安装部上的装饰体之间配设有开关。该开关具备具有正极侧电极部和负极侧电极部的电极、将该电极闭合的导电体、和将电极和导电体向打开方向施力的弹性衬垫。并且,为如果推压装饰体则抵抗弹性衬垫的作用力而将导电体推压在电极上、将正极侧电极部与负极侧电极部闭合的结构。专利文献I :特开2007 - 452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弹性衬垫配设在装饰体安装部与装饰体之间。因此,弹性衬垫的配设空间受到制约,有难以将用来得到良好的操作感的结构装入等的问题。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能够将将装饰体向从盖主体背离的方向施力的结构配设到盖主体与装饰体之间以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I形态是一种组装在方向盘中的喇叭开关装置,具备装饰体,在背面侧突设有施力用突出部;盖体,形成有能够可压入及回位移动地安装上述装饰体的凹状部,并且在上述凹状部的底部上形成有能够贯通配置上述施力用突出部的贯通孔;开关机构,对应于上述装饰体的相对于上述盖体的压入及回位移动而开启关闭;施力部件,设在上述盖体的背面侧,抵接在上述施力用突出部中的通过上述贯通孔向上述盖体的背面侧突出的背面侧突出部分上,承受上述装饰体的压入力,并且将上述装饰体向回位方向施力。第2形态在有关第I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中,上述施力用突出部沿着上述装饰体的外周围设有多个。第3形态在有关第2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中,上述施力部件具有将线状体弯曲为沿着上述装饰体的外周围的环状形状的环状部分;上述多个施力用突出部的背面侧突出部分抵接在上述环状部分上。第4形态在有关第3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中,上述施力部件为锥形弹簧。第5形态在有关第I 第4的任一项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中,还具备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具有能够配设在上述凹状部的底部的底部固定板部、和向上述底部固定板部的背面侧突出的固定用突出部;在上述凹状部的底部上形成有能够贯通配置上述固定用突出部的固定用贯通孔;上述施力部件通过固定到上述固定用突出部中的背面侧突出部分的前端部上而相对于上述盖体固定,所述背面侧突出部分通过上述固定用贯通孔向上述盖体的背面侧突出。
第6形态在有关第5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中,上述施力用突出部沿着上述装饰体的外周围设有多个;上述固定用突出部在由上述多个施力用突出部包围的大致中央位置固定在上述施力部件上。第7形态在有关第5或第6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中,上述开关机构具有片状开关、和突设在上述装饰体的背面侧的开关推压部;上述片状开关中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在上述凹状部的底部与上述底部固定板部之间。第8形态在有关第7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中,上述片状开关具有通过上述开关推压部的推压而成为接触状态的触点部;在上述底部固定板部上,形成有能够插通上述开关推压部的推压部插通孔;上述底部固定板部将上述片状开关中的上述触点部的周围覆盖。第9形态在有关第5 第8的任一项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中,在上述施力用突出部上形成有面向其基端侧的防松脱抵接面;通过上述防松脱抵接面抵接在上述底部固定板部上,防止上述装饰体向其回位方向松脱。
第10形态在有关第I 第6的任一项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中,上述开关机构具有设在上述盖体侧的第I触点部、和设在上述装饰体侧的第2触点部,上述第I触点部和上述第2触点部设在能够通过上述装饰体的压入而接触的位置上。有关第11形态的气囊装置具备有关第I 第10的任一项形态的喇叭开关装置、和设在上述盖体内的气囊机构。根据第I形态,在装饰体的背面侧突设有施力用突出部,并且在凹状部的底部形成有贯通孔。并且,施力部件设在上述盖体的背面侧,抵接在上述施力用突出部中的通过上述贯通孔向上述盖体的背面侧突出的部分上,承受上述装饰体的压入力并将上述装饰体向回位方向施力。因此,能够将将装饰体向从盖体背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配设到作为盖体与装饰体之间以外的盖体的背面侧。根据第2形态,由于使沿着上述装饰体的外周围设置的多个施力用突出部的背面侧突出部分抵接在施力部件上,所以能够将装饰体的压入力在装饰体的外周围分散承接住。由此,操作感、操作性稳定,并且在强度上也优良。根据第3形态,上述多个施力用突出部的背面侧突出部分抵接在将线状体弯曲的一个上述环状部分上。因此,能够将装饰体的压入力用一个环状部分承接住,能够使操作感、操作性稳定。根据第4形态,由于施力部件是锥形弹簧,所以能够实现薄型化。根据第5形态,能够将施力部件更可靠地相对于盖体固定。根据第6形态,能够在由多个施力用突出部包围的大致中央位置将向盖体的背面侧突出的固定用突出部的前端部和施力部件固定。因此,能够在装饰体的外周围使操作感、操作性稳定。根据第7形态,能够将片状开关以简单的结构固定。根据第8形态,能够将片状开关更可靠地保持在一定位置。根据第9形态,能够将装饰体更可靠地防止松脱。根据第10形态,由于可以不在盖体与装饰体之间设置片状开关等,所以能够将盖体与装饰体更接近配置而实现紧凑化。根据第11形态,能够将将装饰体向从盖体背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配设到作为盖体与装饰体之间以外的盖体的背面侧。


图I是表示组装了有关实施方式的喇叭开关装置的方向盘的主视图。图2是将喇叭开关装置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将喇叭开关装置从正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将喇叭开关装置从背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喇叭开关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图6是喇叭开关装置的概略说明图。图7是喇叭开关装置的概略说明图。图8是表示有关第I变形例的喇叭开关装置的概略说明图。图9是上述喇叭开关装置的概略说明图。图10是上述喇叭开关装置的概略说明图。图11是上述喇叭开关装置的概略说明图。图12是表示喇叭开关装置的动作的概略说明图。图13是表示喇叭开关装置的动作的概略说明图。图14是表示有关第2变形例的喇叭开关装置的概略说明图。图15是表示有关第3变形例的喇叭开关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有关实施方式的喇叭开关装置及气囊装置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组装了有关实施方式的喇叭开关装置20的方向盘10的主视图,图2是将喇叭开关装置20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将喇叭开关装置20从正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将喇叭开关装置20从背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5 图7是说明喇叭开关装置20的动作的概略说明图。另外,图5 图7及以下的同样的概略说明图基本上是图I的V — V线的概略剖视图,但为了说明的方便,表示了在本来的剖视图中不表示的部分(配线被拉出的一侧的施力用突出部34及施力部件50等)。该喇叭开关装置20在与气囊机构18 —体地组装的状态下装入到方向盘10中。方向盘10配设在车辆驾驶席前方,是用来受理驾驶者带来的操作而将车轮进行方向转换的部件。该方向盘10是大致环状的部件,经由多个辐条12连结在处于转向轴端部的转向轮毂上。气囊机构18具有能够膨胀展开为袋状的气囊、和使气囊膨胀展开的充气机。气囊在通常状态下折叠而收存在喇叭开关装置20的盖体22内部。此外,充气机以能够向气囊内导入气体的形态与气囊一体化。并且,在车辆碰撞时等的冲击检测时,接受来自图示省略的冲击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而充气机动作,将来自该充气机的气体向气囊内导入。由此,气囊将喇叭开关装置20的盖体22的表面盖部分压裂而向方向盘10的前方膨胀展开。喇叭开关装置20具备盖体22、装饰体30、开关机构40、和施力部件50。概略地讲,在配设在方向盘10的大致中央部分的盖体22上,可压入及回位移动地安装着装饰体30。此外,装饰体30被施力部件50向回位方向施力。并且,通过抵抗施力部件50的作用力而将装饰体30压入操作,开关机构40成为开启状态,图示省略的喇叭鸣响。如果更具体地说明各结构,则装饰体30是由树脂等形成的部件,具有大致板状的装饰主体部32、和从装饰主体部32突设的施力用突出部34。另外,装饰体30的一部分、例如呈装饰形状的部分等也可以部分地由金属等其他材料形成。在装饰主体部32的一侧主面(表面)上,实施 了制造者或汽车的象征的形状(所谓的标志)等装饰的形状。这里,以装饰主体部32是大致圆板形状的例子进行说明,但除此以外,也可以是椭圆板状、多边形板状等。此外,在装饰主体部32的另一侧主面(背面)上,突设有施力用突出部34。这里,沿着装饰主体部32的外周围设有多个施力用突出部34。更具体地讲,在将装饰主体部32的外周围大致等分割为多个(这里是8个)的部位中的除了一个以外的部位(这里是除了上方以外的各部位)上,突设有施力用突出部34。另外,将大致等分割的部位中的一个除外是为了装入开关机构40。因而,根据装入的开关机构的结构,也可以在大致等分割的部位的全部上突设有施力用突出部。施力用突出部34形成为具有能够将盖体22贯通而突出到其背面侧的长度尺寸的棒状部件。在该施力用突出部34的前端部上,形成有朝向装饰主体部32的大致中央开口的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35。在施力用突出部34的延伸方向(装饰主体部32的压入及回位移动方向)上,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35的开口尺寸设定为与后述的施力部件50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并且,如后述那样,在盖体22的背面侧,施力部件50在上述施力用突出部34的延伸方向上大致无间隙地卡合在施力用突出部34的前端侧的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35中。此外,在装饰主体部32的另一侧主面上,突设有开关推压部36。这里,开关推压部36设在施力用突出部34的内周侧、将装饰主体部32大致等分割为多个(这里是4个)的各部位上。此外,设定开关推压部36的突出尺寸,以使得如果安装在盖体22上的装饰体30被推压则抵接在后述的片状开关42的触点部44上、并且如果装饰体30回位则不接触在片状开关42的触点部44上。这里,开关推压部36的突出尺寸设定为在安装在盖体22上的装饰体30为非推压状态(回位状态)的状态下不达到片状开关42的触点部44的程度的长度尺寸。另外,该开关推压部36与后述的片状开关42 —起构成开关机构40。盖体22是由树脂等形成的部件,配设在方向盘10的大致中央。该盖体22通常经由图示省略的托架安装在处于方向盘10的大致中央的转向轮毂上。该盖体22通过将转向轮毂及气囊机构18覆盖而具有作为保护部件及外观设计部件的作用。更具体地讲,盖体22具有覆盖方向盘10的大致中央的大致碗状的盖主体部23、和突设在盖主体部23的背面侧的围壁部28。在围壁部28内收容配置有上述气囊机构18。由此,如果实现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喇叭开关装置20的紧凑化,则能够将气囊机构18的收容空间确保得尽可能大。在盖主体部23上,形成有朝向正面侧(乘员侧)开口的有底状的凹状部24。凹状部24形成为能够可压入及回位移动地安装上述装饰体30的凹陷状。更具体地讲,凹状部24形成为具有对应于装饰体30的装饰主体部32的正视形状的凹陷(这里,是大致圆孔状),其深度尺寸设定得比装饰主体部32的厚度尺寸大。此外,在该凹状部24的底部25上,形成有能够贯通配置上述施力用突出部34的贯通孔25ha。贯通孔25ha在对应于各施力用突出部34的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这里是7个)。并且,如果将装饰体30安装到凹状部24中,则各施力用突出部34将贯通孔25ha贯通,各施力用突出部34的前端部突出到盖主体部23的背面侧。另外,在盖主体部23的背面侧、各贯通孔25ha的外周侧,突设有能够抵接在突出的施力用突出部34上的承接部26。该承接部26通过从施力用突出部34的外周侧抵接,抑制该施力用突出部34的向外周侧的变形,由此,具有抑制施力用突出部34的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35与施力部件50的卡合脱离的作用。此外,在凹状部24的上侧壁部,形成有从凹状部24内贯通到盖主体部23的背面侧的配线用贯通孔部25hb。这里,配线用贯通孔部25hb沿着凹状部24的底部25的方向形成为细长的狭缝状的孔形状,后述的片状开关42通过该配线用贯通孔部25hb被从凹状部24内向盖主体部23的背面侧拉出。进而,在凹状部24的底部25上,形成有能够贯通配置后述的固定用突出部64的 固定用贯通孔25hc。这里,固定用贯通孔25hc形成在底部25的大致中央部上。此外,固定用贯通孔25hc的形状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狭缝状。但是,固定用贯通孔25hc的形成数、位置及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根据固定用突出部64的形成数、位置及形状、可贯通配置该固定用突出部64而设置就可以。开关机构40是用来使车辆的喇叭动作的开关,可对应于装饰体30的相对于盖体22的压入及回位移动开启关闭动作而构成。更具体地讲,开关机构40具有上述开关推压部36和片状开关42。片状开关42是能够沿着底部25配设的片状的开关,在对应于开关推压部36的位置上具有触点部44。触点部44具有在通常状态下是离开的状态、通过推压而导通的一对触点。并且,构成为,如果通过装饰体30的压入、开关推压部36推压触点部44,则一对触点成为导通状态,开关机构40成为开启状态。作为这样的具有触点部44的片状开关42,可以采用所谓的膜片开关等、具有各种片形状的开关。另外,所谓膜片开关,例如,将一对树脂薄膜通过衬垫或自身的弯曲形状等以分离的状态维持,并且在一对树脂薄膜内面上形成一对触点等,做成如果通过推压使树脂薄膜弹性变形则一对触点导通的结构。这里,片状开关42具有在底部25能够配置在各施力用突出部34的内侧的圆状开关部42a、和从圆状开关部42a向外方延伸的带状配线部分42b。在圆状开关部42a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对应于上述固定用贯通孔25hc的形状及大小的固定用贯通孔42h。此外,在片状开关42中的从各触点部44经由带状配线部分42b拉出到外部的部分上,形成有连接在触点部44的各触点上的配线。并且,在将圆状开关部42a配设在底部25上以使各触点部44对置于开关推压部36的前端部的状态下,带状配线部分42b通过配线用贯通孔部25hb被引导到盖体22内。在此状态下,上述圆状开关部42a在底部25与后述的底部固定板部62之间被夹持固定。此外,带状配线部分42b经由其他电线等连接在车辆的喇叭、电源等上,如果开关机构40成为开启状态,则该喇叭鸣响。另外,触点部44的位置、数量等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述,能够根据开关推压部36的位置、数量等而适当变形。例如,在开关推压部在底部的大致中央仅设有一个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将一个触点部设在底部的大致中央位置上。施力部件50设在上述盖体22的背面侧,如果受到装饰体30的压入力则能够将装饰体30向回位方向施力而构成。
更具体地讲,施力部件50是将作为线状体的线状弹簧材弯曲为圆锥状的锥形弹簧。线状弹簧材中的施力部件50的外周侧端部形成为弯曲为沿着装饰体30的外周围的环状形状的环状部分52。此外,线状弹簧材中的施力部件50的内周侧端部形成为沿通过环状部分52的大致中央部(装饰体30及底部25的大致中央部)的直径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分54。该施力部件50的直线部分54配设为,使其通过底部25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部,相对于该底部25的背面侧固定。关于直线部分54的固定结构在后面叙述。在此状态下,施力部件50配设在底部25的背面侧,其环状部分52沿着底部25的外周围配设。并且,该环状部分52在盖体22的背面侧嵌入在施力用突出部34的前端部分的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35中。即,沿着环状设置的施力用突出部34的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35有间隔地卡合在一个环状部分52上。并且,如果通过由驾驶者等的手进行的装饰体30的压入、施力用突出部34被向突出到盖体22的背面侧的方向压入,则环状部分52向从盖体22的背面离开的方向移动,施力部件50弹性变形为锥形弹簧状。即,装饰体30的压入力被施力部件50承 接住。并且,通过施力部件50的作为锥形弹簧的弹性复原力,施力用突出部34被向从盖体22的背面侧退避的方向推压,装饰体30被向回位方向施力。由此,成为如果驾驶者等将对于装饰体30的压入力解除、则装饰体30回位移动到原位置的结构。另外,该施力部件50不论在自然状态下是否为锥形弹簧,只要是通过将装饰体30推压而将装饰体30向回位方向施力的作为锥形弹簧发挥功能的结构就可以。此外,该喇叭开关装置20作为将上述施力部件50固定的结构,还具备固定部件60。固定部件60是通过将金属板等适当冲切及弯曲加工等而形成的部件,具有底部固定板部62和固定用突出部64。底部固定板部62形成为能够配设在凹状部24的底部25的板状。更具体地讲,底部固定板部62形成为对应于底部25的形状的大致圆板状,在对应于上述各施力用突出部34的位置上形成有缺口状的凹部62a。此外,形成有能够插通开关推压部36的推压部插通孔62b。这里,在与多个(4个)开关推压部36中的一部分(3个)开关推压部36对应的各位置上,形成有能够插通该开关推压部36的前端部的推压部插通孔62b。并且,在上述片状开关42的各触点部44 (这里是3个触点部44)配设在各推压部插通孔62b内、并且底部固定板部62将片状开关42中的这些触点部44周围覆盖的状态下、在底部固定板部62与底部25之间夹持固定片状开关42。由此,如果将装饰体30压入,则开关推压部36通过推压部插通孔62b推压触点部44。另外,关于剩余的(一个)开关推压部36,通过作为下述的固定用突出部64的切起痕迹的孔部分62h,与对应的开关推压部36对置。固定用突出部64形成为,使其向盖体22的背面侧突出。这里,固定用突出部64是通过将底部固定板部62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以大致U字状切穿并弯起而形成的板状的部分。在该固定用突出部64的前端部上,形成有能够插通上述直线部分54的固定孔64h。另外,固定用突出部也可以是通过螺纹止动、焊接等对底部固定板部安装固定的结构。并且,在底部固定板部62配设在底部25内的状态下,固定用突出部64将片状开关42的固定用贯通孔42h及底部25的固定用贯通孔25hc贯通而突出到盖体22的背面侧。该固定用突出部64的突出位置是底部25背侧的大致中央位置、即由上述多个施力用突出部34包围的大致中央位置。此外,通过在这样突出到盖体22的背面侧的固定用突出部64的固定孔64h中插通固定施力部件50的直线部分54,将施力部件50的直线部分54相对于盖体22以一定位置固定。对上述喇叭开关装置2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一边使片状开关42的带状配线部分42b插通到配线用贯通孔部25hb中,一边将圆状开关部42a配设到凹状部24内的底部25上,将片状开关42装入到凹状部24中。

接着,将固定部件60配设到凹状部24内,用底部25与底部固定板部62之间将片状开关42的圆状开关部42a夹入。此时,片状开关42的触点部44配设在推压部插通孔62b或孔部分62h内,该触点部44通过推压部插通孔62b或孔部分62h而露出。此外,使固定部件60的固定用突出部64贯通到片状开关42的固定用贯通孔42h及底部25的固定用贯通孔25hc中,使其前端部突出到盖体22的背面侧。然后,将施力部件50配设到底部25的背面侧,使其中央侧的直线部分54贯通到固定用突出部64的固定孔64h中。由此,将施力部件50的直线部分相对于盖主体部23固定。并且,使装饰体30的各施力用突出部34贯通到盖主体部23的各贯通孔25ha内,将装饰主体部32配设到凹状部24内。此外,使施力部件50的环状部分52卡合到施力用突出部34中的通过贯通孔25ha突出到底部25的背面侧的前端部分的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35中。此时,由于施力部件50由弹簧材构成,所以只要使环状部分52弹性变形以使其直径变小,就容易使该环状部分52卡合到多个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35中。通过以上组装喇叭开关装置20。此外,如果在该喇叭开关装置20中装入气囊机构18,则气囊装置完成。对这样构成的喇叭开关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通常状态下,通过施力部件50将装饰体30向回位方向(朝向盖主体部23的表面的方向)施力(参照图5)。在此状态下,开关推压部36相对于触点部44不接触。另夕卜,在此状态下,优选的是配设为,使得装饰体30的表面与盖主体部23的表面连续。在此状态下,如果驾驶者等推压装饰体30的装饰主体部32的表面的大致中央部,则经由施力用突出部34,施力部件50的环状部分52被向从底部25的背面侧离开的方向推压,施力部件50弹性变形(参照图6)。于是,开关推压部36通过推压部插通孔62b内接触在触点部44上。如果将装饰体30进一步压入,则开关推压部36以更强的力推压触点部44,开关机构40从关闭状态成为开启状态。由此,喇叭鸣响。然后,如果将压入装饰体30的力解除,则通过施力部件50的弹性复原力,经由施力用突出部34将装饰体30向回位方向施力。由此,装饰体30向原位置回位移动,并且开关推压部36推压触点部44的力被解除,开关机构40从开启状态成为关闭状态。由此,喇叭的鸣响被停止。在上述动作说明中,以将装饰主体部32的大致中央部压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所以设想了装饰体30相对于底部25保持大致平行姿势而移动。因此,多个开关推压部36将对应的触点部44大致同时推压。相对于此,图7表示装饰主体部32在偏倚的位置被推压的情况。在此情况下,装饰体30 —边相对于底部25倾斜一边被压入。并且,在最大被压入的部分中,与上述情况同样,一边经由施力用突出部34使施力部件50弹性变形,一边由开关推压部36推压触点部44。由此,开关机构40从关闭状态成为开启状态,喇叭鸣响。此外,如果将压入装饰体30的力解除,则通过施力部件50的弹性复原力,装饰体30向原位置回位移动,并且开关推压部36推压触点部44的力被解除,开关机构40从开启状态成为关闭状态。由此,喇叭的鸣响被停止。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喇叭开关装置20,在装饰体30的背面侧突设有施力用突出部34,并且在凹状部24的底部25形成有贯通孔25ha。并且,施力部件50设在盖主体部23的背面侧,施力用突出部34的前端部通过贯通孔25ha突出到底部25的背面侧,卡合到施力部件50上。由此,施力部件50承受装饰体30的压入力,并且将装饰体30向回位方向施力。因此,能够将将装饰体30向回位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50配设在作为盖体22与装饰体30之间以外的盖体22的背面侧。由此,装入施力部件时的空间上的制约等被缓和,能够提高操作感。此外,这样的施力部件50的装入作业也变得容易。此外,由于施力部件50具有将装饰体30防止松脱并承受压入力而将该装饰体30向回位方向施力的功能,所以能够实现零件件数的削减及结构的简单化,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装饰体30的晃动。此外,多个施力用突出部34沿着装饰体的外周围设置,使该多个施力用突出部34的前端部卡合到施力部件50上,所以在装饰体30的外周围分散,能够进行装饰体30的压入力的承接住,此外,能够使回位力作用。因此,在装饰体30的外周围,操作感、操作性稳定,并且在强度上也优良。此外,多个施力用突出部34的背面侧突出部分卡合在施力部件50的一个环状部分52上。因此,能够将装饰体30的压入力用一个环状部分52承接住,在装饰体30的外周围能够使操作感、操作性更稳定。此外,作为施力部件50,由于使用作为锥形弹簧发挥作用力的结构,所以在通常状态下能够尽可能成为扁平状态。由此,能够实现施力部件50的薄型化、还有喇叭开关装置20整体结构的薄型化。由此,有利于气囊机构18的收容空间的大型化等。此外,与使用同径部分连续的螺旋弹簧的情况等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此外,由于在凹状部24内配设固定部件60,使比该部件的底部固定板部62突设的固定用突出部64贯通到盖主体部23中而突出到其背面侧,将施力部件50的直线部分54固定,所以能够将施力部件50更可靠地相对于盖体22的背面固定。此外,由于施力部件50的中央侧的直线部分54在由多个施力用突出部34包围的大致中央位置通过突出到盖体22的背面侧的固定用突出部64的前端部固定,所以能够使施力部件50的相对于盖体22的固定位置和施力部件50的相对于多个施力用突出部34的各固定位置成为大致等距离。由此,使施力部件50对装饰体30作用的力尽量相同,在装饰体30的外周围能够使操作感、操作性稳定。此外,由于开关机构40是具有设在装饰体30上的开关推压部36、和片状开关42的结构,该片状开关42是夹持固定在底部25与底部固定板部62之间的结构,所以能够将片状开关42用简单的结构更可靠地固定。此外,通过使用片状开关42,能够实现薄型化及 轻量化。并且,由于是使片状开关42的触点部44露出到底部固定板部62的推压部插通孔62b内、在其周围底部固定板部62将片状开关42覆盖的结构,所以能够将片状开关更可罪地保持在一定位置。由此,能够实现开关推压部36对触点部44的推压动作的可靠化等。另外,底部固定板部62优选的是将圆状开关部42a中的触点部44以外的部位整体覆盖,但并不一定需要这样。底部固定板部62也可以是将片状开关42中的触点部44以外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结构。此外,在具有如上述那样实现了轻量化及紧凑化的喇叭开关装置20的气囊装置中,能够使气囊机构18的收存空间充分地变大。此外,在通过气囊的膨胀展开而盖主体部23展开的结构中,即使包括装饰体30的开关部分与该盖主体部23—起展开,也由于上述开关部分自身被轻量、小型化,所以该展开动作平顺地进行。〈变形例〉
以上述实施方式为前提,对各种变形例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有关第I变形例的喇叭开关装置120的概略说明图,图9 图11是图8的IX — IX线的主要部概略说明图。另外,在图9 图11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触点部44用网格线表示。在该第I变形例中,代替有关上述实施方式的装饰体30及固定部件60而使用以下的结构的装饰体130及固定部件160。S卩,装饰体130具有与上述装饰主体部32同样结构的装饰主体部32、和对应于上述施力用突出部34的施力用突出部134。在施力用突出部134的前端部上,形成有能够卡合到施力部件50的环状部分52上的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135。此外,在施力用突出部134中的比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135靠基端侧,形成有防松脱用凸部136。该防松脱用凸部136中的朝向装饰主体部32侧(施力用突出部134的基端侧)的防松脱抵接面136a设定为,使其在安装在凹状部24中的装饰体130的表面与盖体22的表面连续的状态下、位于与底部25的内面大致同面上。施力用突出部134的其他结构与施力用突出部34是同样的。此外,固定部件160具有能够抵接在上述防松脱抵接面136a上的底部固定板部162。底部固定板部162是对应于上述底部固定板部62的部件,在对应于各施力用突出部134的位置上形成有缺口状的凹部162a,该凹部162a的形状与上述凹部62a的形状不同。S卩,凹部162a具有能够插通上述施力用突出部134的防松脱用凸部136的插通凹部162al、和比该插通凹部162al小、阻止防松脱用凸部136的插通的非插通凹部162a2。更具体地讲,凹部162a是沿着底部固定板部62的外周形成的弧状的凹部,其一端侧部分是在径向上更大地切缺的插通凹部162al,另一端侧部分为在径向上切缺幅度较小的非插通凹部162a2。并且,通过使上述防松脱用凸部136的防松脱抵接面136a抵接在底部固定板部162上,实现装饰体30的向回位方向的松脱防止。另外,固定部件160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固定部件60是同样的。关于上述喇叭开关装置120的组装方法,着眼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工序进行说明。首先,在凹状部24内配设片状开关42 (参照图9)。然后,将底部固定板部162配设到凹状部24的底部25上的片状开关42上,并且使固定用突出部64贯通到片状开关42及底部25。此时,根据需要而使固定部件160旋转,在、插通凹部162al内配设底部25的各贯通孔25ha。另外,片状开关42的固定用贯通孔42h及底部25的固定用贯通孔25hc形成为能够松动嵌插固定用突出部64的程度的孔形状,以便能够使底部固定板部162旋转。并且,将装饰体130安装到凹状部24中,使各施力用突出部134贯通到插通凹部162al及贯通孔25ha中,将防松脱抵接面136a配设到比底部25的内面凹陷的位置上(参照图 10)。然后,从盖体22的背面侧抓住固定用突出部64等,使固定部件160旋转,使得防松脱抵接面136a在非插通凹部162a2的内周侧抵接在底部固定板部162上(参照图11)。另外,在其前后,将施力部件50与上述同样安装。图12及图13是表示本喇叭开关装置120的动作的概略说明图。首先,在通常状态下,如图8所示,通过施力部件50将装饰体130向回位方向施力。在此状态下,通过防松脱抵接面136a抵接在底部固定板部162上,实现装饰体30的向 回位方向的定位及防松脱。在此状态下,如果驾驶者等推压装饰体130的装饰主体部32的表面的大致中央部,则如图12所示,一边经由施力用突出部134使施力部件50弹性变形,一边将装饰体130压入。并且,开关推压部36通过推压部插通孔62b内推压触点部44,由此,开关机构40从关闭状态成为开启状态,喇叭鸣响。然后,如果将压入装饰体130的力解除,则如图13所示,通过施力部件50的弹性复原力,装饰体130回位移动到原位置,并且开关推压部36推压触点部44的力被解除,开关机构40从开启状态成为关闭状态,喇叭的鸣响被停止。根据这样构成的喇叭开关装置120,通过防松脱抵接面136a与底部固定板部162的抵接构造,能够将装饰体130更可靠地防松脱保持。此外,在本例中,由于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装饰体130的防松脱,所以施力用突出部134和施力部件50不需要在装饰体130的压入及回位方向的两方向上可靠地定位。因此,能够使施力用突出部134与施力部件50的卡合构造简单化。例如,也可以是使施力用突出部的卡合用的凹部形状较浅而实现卡合作业的容易化、或者施力用突出部与施力部件以相互的对置面抵接的结构。S卩,根据本变形例可知,施力用突出部和施力部件不需要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卡合以在压入及回位的两方向上相互定位。即,施力部件只要以能够将装饰体向回位方向施力的形态抵接在施力用突出部的背面侧突出部分上就可以。并且,实现装饰体的从凹状部的防松脱的结构既可以如上述第I变形例那样通过固定部件实现,也可以通过在凹状部自身上形成实现装饰体的防松脱的突起形状等来实现。图14是表示有关第2变形例的喇叭开关装置220的概略说明图。该第2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代替施力用突出部34而采用以下的施力用突出部234这一点。S卩,施力用突出部234具有朝向装饰主体部32的外侧开口的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235。该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235能够从内周侧卡合到施力部件50的环状部分52上而构成。施力用突出部234的其他结构与上述施力用突出部34是同样的。根据该第2变形例,由于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235从内周侧卡合到施力部件50的环状部分52上,所以有其卡合构造不易脱落的优点。S卩,如果将装饰部30的大致中央部较强地推压,则装饰主体部32弯曲,有可能作用要将施力用突出部234的前端部向外侧打开的力。但是,要将施力用突出部234的前端部向外侧打开的力作为使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235与施力部件50的环状部分52相互接近而更强地卡合的力作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施力用突出部234的施力部件卡合用凹部235与施力部件50的环状部分52的卡合解除。图15是表示有关第3变形例的喇叭开关装置320的概略说明图。在该第3变形例中,代替上述开关机构40而采用以下的开关机构340。S卩,开关机构340具有设在盖体22侧的第I触点部344a、和设在装饰体30侧的第2触点部344b。这里,第I触点部344a通过将上述固定部件60的一部分以向装饰体30侧突设状弯曲而形成。 此外,第2触点部344b由覆盖装饰体30的表面的导电性板部分构成。作为该导电线板部分,通常设想为在装饰体的表面上描绘标志形状等的铝等金属板。此外,在装饰体30的装饰主体部32中的对应于上述第I触点部344a的部分上形成有孔部332。并且,第I触点部344a能够通过该孔部332接触在第2触点部344b上。此外,分别连接在上述第I触点部344a及第2触点部344b上的配线344被适当拉出而连接在外部的喇叭等上。并且,通过装饰体30的压入,第2触点部344b与装饰体30 —起向第I触点部344a侧接近移动。并且,通过第I触点部344a通过孔部332接触在第2触点部344b上,具有第I触点部344a和第2触点部344b的开关机构340成为开启状态,喇叭鸣响。此外,如果从该状态将向装饰体30的压入力解除,则第I触点部344a与第2触点部344b离开,开关机构340成为关闭状态,喇叭的鸣响停止。根据该第3变形例,由于也可以不在盖体22与装饰体30之间设置片状开关及推压它的部分等,所以能够将盖体22和装饰体30更接近配置而实现紧凑化。特别是,由于将固定部件60及装饰体30的至少一部分做成导电部件而作为触点部使用,所以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即,由于将固定部件60部分地加工而作为第I触点部344a使用,所以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此外,由于将覆盖装饰体30的表面的导电性板部分作为第2触点部344b使用,所以从这一点上也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这样,作为开关机构,除了如实施方式那样使用片状开关的例子以外,可以采用根据装饰体相对于盖体的进退移动而开启关闭的各种开关结构。另外,在上述第I 第3变形例以外也能够采用各种变形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施力部件50是作为锥形弹簧发挥功能的结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需要这样。例如,作为施力部件,可以采用蝶形弹簧、板簧、螺旋弹簧等。此外,既可以是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对多个施力用突出部共用的单一的施力部件的结构,也可以对多个施力用突出部分别设置施力部件。此外,将施力部件50相对于盖体22固定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也可以将固定部件60省略,将施力部件50的中央侧的部分通过卡合构造、螺纹止动构造、粘接构造等相对于盖体22固定。即,施力部件只要通过包括周知构造的各种固定构造相对于盖体22固定就可以。此外,将施力部件50固定的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将施力部件在凹状部的底部背面侧的外周周围固定。此外,有多个施力用突出部34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是在装饰体30的大致中央部设置单一的施力用突出部、该施力用突出部在该中央部将凹状部的底部贯通而卡合到施力部件上的结构。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片状开关42夹持固定在底部25与底部固定板部62之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需要这样。例如,片状开关42也可以通过粘接剂、螺纹件、其他夹入用的部件等固定。如以上这样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说明在全部的方面都是例示,本发明并不 限定于此。可以理解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设想没有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
权利要求
1.ー种喇叭开关装置,是组装在方向盘中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干, 具备 装饰体,在背面侧突设有施力用突出部; 盖体,形成有能够可压入及回位移动地安装上述装饰体的凹状部,并且在上述凹状部的底部上形成有能够贯通配置上述施力用突出部的贯通孔; 开关机构,对应于上述装饰体的相对于上述盖体的压入及回位移动而开启关闭; 施力部件,设在上述盖体的背面侧,抵接在上述施力用突出部中的通过上述贯通孔向上述盖体的背面侧突出的背面侧突出部分上,承受上述装饰体的压入力,并且将上述装饰体向回位方向施力。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施力用突出部沿着上述装饰体的外周围设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施力部件具有将线状体弯曲为沿着上述装饰体的外周围的环状形状的环状部分; 上述多个施カ用突出部的背面侧突出部分抵接在上述环状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施力部件是锥形弹簧。
5.如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具有能够配设在上述凹状部的底部的底部固定板部、和向上述底部固定板部的背面侧突出的固定用突出部; 在上述凹状部的底部上形成有能够贯通配置上述固定用突出部的固定用贯通孔; 上述施力部件通过固定到上述固定用突出部中的背面侧突出部分的前端部上而相对于上述盖体固定,所述背面侧突出部分通过上述固定用贯通孔向上述盖体的背面侧突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施力用突出部沿着上述装饰体的外周围设有多个; 上述固定用突出部在由上述多个施カ用突出部包围的大致中央位置固定在上述施力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关机构具有片状开关、和突设在上述装饰体的背面侧的开关推压部; 上述片状开关中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在上述凹状部的底部与上述底部固定板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片状开关具有通过上述开关推压部的推压而成为接触状态的触点部; 在上述底部固定板部上,形成有能够插通上述开关推压部的推压部插通孔; 上述底部固定板部将上述片状开关中的上述触点部的周围覆盖。
9.如权利要求5 8中任一项所述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施力用突出部上形成有面向其基端侧的防松脱抵接面; 通过上述防松脱抵接面抵接在上述底部固定板部上,防止上述装饰体向其回位方向松脱。
10.如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喇叭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机构具有设在上述盖体侧的第I触点部、和设在上述装饰体侧的第2触点部,上述第I触点部和上述第2触点部设在能够通过上述装饰体的压入而接触的位置上。
11.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I ο中任ー项所述的喇πΛ开关装置; 设在上述盖体内的气囊机构。
全文摘要
目的是能够将将装饰体向从盖主体背离的方向施力的结构配设到盖主体与装饰体之间以外。组装在方向盘中的喇叭开关装置具备在背面侧突设有施力用突出部的装饰体、形成有能够将装饰体可压入及回位移动地安装的凹状部、并且在凹状部的底部形成有贯通孔的盖体、和对应于装饰体的压入及回位移动而开启关闭的开关机构。施力用突出部将凹状部的底部贯通,向其背面侧突出。施力用突出部的背面侧突出部分卡合在盖体的背面侧的施力部件上。施力部件承受装饰体的压入力并向回位方向施力。
文档编号H01H13/14GK102687224SQ20108005914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山路直树 申请人: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