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701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MD (声表面贴装器件)生产工装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固晶工艺的前序准备工作,指完成陶瓷外壳在两种不同尺寸和间距的托盘之间进行转移工作的设备,具体为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在SMD (声表面贴装器件)生产工艺中,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引入,更高效率的固晶设备被运用到SMD产品的加工组装线内,这种直接输入大尺寸托盘,承载陶瓷外壳方式的固晶新设备,与原有的固晶设备使用陶瓷外壳编带成载盘方式不同,其不再需要把供应商提供的软托盘编带成载盘,再输入到设备里,而是直接从供应商提供的软托盘里,把陶瓷外壳转移到金属托盘内,这样金属托盘就可以输入到新固晶设备内。但是,由于技术问题以及考虑成本原因,目前两种不同尺寸托盘之间的陶瓷外壳转移还是依靠人工操作完成的,它是将单粒产品进行转移放置。这样,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现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产品放反或者产品被污染现象,从而影响到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能够避免人工操作的弊端, 速度快、效率高、品质好,而且成本较低。其具体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软托盘、金属托盘、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悬挂基座、呈四个直角对称布置的第一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二气缸固定座,第一吸头座活动轴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和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二吸头座活动轴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和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安装于固定安装座,所述固定安装座和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的底部,所述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和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其顶部对应安装于第一推杆座套和第二推杆座套,沿着与所述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垂直的方向,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气缸推杆和第二气缸推杆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座套和第二推杆座套,所述第一推杆座套和第二推杆座套分别安装于滑块,所述滑块分别安装于第一推行滑轨、第二推行滑轨,所述第一推行滑轨、第二推行滑轨分别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的底部,所述悬挂基座套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支撑柱,所述悬挂基座的中间部分通过升降结构吊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顶座,第一气缸安装座、第二气缸安装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二气缸固定座,第三气缸推杆、第四气缸推杆与吸头间距变换结构连接。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吸头间距变换结构包括吸头、吸头座,所述吸头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 第二吸头座活动轴上,所述吸头座本体为方形板,在所述吸头座本体两侧对称开有小孔,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分别为两根平行的细轴,所述两根平行的细轴贯穿所述吸头座本体上的两个小孔,在所述吸头座本体的底部中间设置一个螺纹孔,所述吸头与所述吸头座通过螺纹旋接在一起,所述吸头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吸头座数量为多个,其并列均布在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第二吸头座活动轴上,排列在末端的所述吸头座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气缸推杆、第四气缸推杆; 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
在每个所述吸头座侧端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对称设置有间距定位杆,每个相邻的所述吸头座侧端面上的所述间距定位杆与同等高度的所述间距定位杆之间通过间距定位环套接,位于所述吸头座侧端面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所述间距定位环,呈现沿水平方向依次错开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
所述间距定位环本体为腰形环,所述间距定位杆可沿所述腰形环的环孔内移动; 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
在所述固定安装座与所述第一推行滑轨之间、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与所述第二推行滑轨之间分别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的底部,所述第一推行滑轨与所述第二推行滑轨为两段平行的滑轨; 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
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链杆,所述升降链杆通过顶板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的顶座,所述升降链杆本体包括升降杆,所述顶板中间设置有孔,所述悬挂基座中间设置有孔,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孔与所述悬挂基座,通过位于所述悬挂基座底部中间的固定连接块固连在一起,在所述升降杆侧部设置链杆手柄,在所述悬挂基座的四个角上对称设置孔,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悬挂基座的四个角上的孔,并通过轴承与所述悬挂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连接所述主体框架的顶座,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连接所述主体框架的底座,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支撑柱外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设置可调节限位螺丝,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四个;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平台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座上,所述软托盘与所述金属托盘通过托盘限位块并排放置于所述托盘平台上,所述软托盘上的第一排产品槽与所述金属托盘上的第一排产品槽对齐;
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
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座上、所述托盘平台边侧设置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为金属感应器, 所述感应器的开关输出端连接电磁阀的控制开关,所述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 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
在所述托盘平台的边侧设置人工操作手柄,在所述托盘平台底面设置滑轨。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在整个转移机构中由金属感应器来感应金属托盘,使得电磁阀得到信号后启动与之连接的气缸,气缸设置了两组并分别由其驱动两组不同方向布置的气缸推杆,使两组气缸推杆同时进行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由于吸头间距变换结构的设置,能够使每个吸头座之间的间距,随着两组气缸推杆的移动同步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由此改变了吸头座下部的每个吸头之间的间距,而且,这种间距的变化经过反复试验完全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和间距的托盘,从而实现了由转移机构替代了现有的纯人工操作来实现陶瓷外壳在不同尺寸托盘间的一次性多粒转移,因此这种结构可靠,速度快、效率高,在不使用马达等自动化控制的情况下,依靠精确的机构设计,还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3为本发明软托盘与金属托盘在托盘平台上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拾取软托盘上的陶瓷外壳时气缸推杆、吸头座活动轴、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气缸等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5为本发明将陶瓷外壳放置在金属托盘上时气缸推杆、吸头座活动轴、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气缸等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6为图2的A-A剖视图(主要表现悬挂基座、推行滑轨、滑块、推杆座套等的位置关
系);
图7为本发明的吸头座侧端面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吸头座活动轴、吸头座、吸头装配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软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金属托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本发明包括软托盘1、金属
托盘2、主体框架3,软托盘1本体上设置有小产品槽1-1,小产品槽1-1在软托盘1表面均布,每个小产品槽1-1之间存在间距,陶瓷外壳排列放置于小产品槽1-1内(图中未画出陶瓷外壳,软托盘中陶瓷外壳的间距为6. 2X5. 5mm),金属托盘2本体上设置有小产品槽2_1, 小产品槽2-1在金属托盘2表面均布,每个小产品槽2-1之间存在间距(金属托盘中陶瓷外壳的间距为8X8mm),软托盘1表面的小产品槽1_1之间的间距,比金属托盘2表面的小产品槽2-1之间的间距小(见图9、图10),在产品进入固晶工艺前,陶瓷外壳被从软托盘1的小产品槽1-1中转移到金属托盘2的小产品槽2-1中;托盘平台4安装在主体框架3的底座5上(见图1 ),软托盘1与金属托盘2通过托盘限位块6并排放置于托盘平台4上,软托盘1上的第一排产品槽IA与金属托盘2上的第一排产品槽2A对齐(见图3);其还包括转移机构,转移机构包括悬挂基座7、呈四个直角对称布置的第一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8-1、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8-2、第一气缸固定座9-1、第二气缸固定座9-2,第一吸头座活动轴 10-1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8-1和第一气缸固定座9-1,第二吸头座活动轴10-2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8-2和第二气缸固定座9-2,第一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8-1安装于固定安装座11,固定安装座11和第一气缸固定座9-1分别安装于悬挂基座7的底部(图中未表达第一气缸固定座9-1与悬挂基座7的连接),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8-2和第二气缸固定座9-2其顶部对应安装于第一推杆座套12-1和第二推杆座套12-2,沿着与第二吸头座活动轴10-2垂直的方向,第一气缸13-1和第二气缸13-2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气缸推杆14-1和第二气缸推杆14-2连接第一推杆座套12-1和第二推杆座套12-2,第一推杆座套12-1和第二推杆座套12-2分别安装于滑块15,滑块15分别安装于第一推行滑轨17-1、第二推行滑轨17-2,第一推行滑轨17-1、第二推行滑轨17-2分别安装于悬挂基座7的底部,悬挂基座7套装于主体框架3的支撑柱18,悬挂基座7的中间部分通过升降结构吊装于主体框架3的顶座19,第一气缸安装座20-1、第二气缸安装座20-2 分别安装于悬挂基座7,并分别连接第一气缸13-1、第二气缸13-2,第三气缸21-1、第四气缸21-2分别安装于第一气缸固定座9-1、第二气缸固定座9-2,第三气缸推杆22-1、第四气缸推杆22-2与吸头间距变换结构连接(见图1、图2、图4、图5、图6);吸头间距变换结构包括吸头23、吸头座24,吸头座M安装在第一吸头座活动轴10-1和第二吸头座活动轴10-2 上,吸头座M本体为方形板,在吸头座M本体两侧对称开有小孔对-1,第一吸头座活动轴 10-1、第二吸头座活动轴10-2分别为两根平行的细轴,两根平行的细轴贯穿吸头座M本体上的两个小孔对-1,在吸头座M本体的底部中间设置一个螺纹孔(图中未画出螺纹孔),吸头23与吸头座M通过螺纹旋接在一起,吸头23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吸头座M数量为多个,其并列均布在第一吸头座活动轴10-1、第二吸头座活动轴10-2上,排列在末端的吸头座M分别连接第三气缸推杆22-1、第四气缸的推杆22-2 (见图4、图5、图8);在每个吸头座M侧端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对称设置有间距定位杆25-1、间距定位杆25-2、间距定位杆25-3,每个吸头座M侧端面上的间距定位杆25-1、间距定位杆25-2、间距定位杆25_3, 与相邻的吸头座M侧端面同等高度的间距定位杆之间通过间距定位环沈-1、间距定位环 26-2、间距定位环沈-3套接,位于吸头座M侧端面上部、中部和下部的间距定位环,呈现沿水平方向依次错开布置,间距定位环本体为腰形环,间距定位杆可沿腰形环的环孔内移动 (见图7);在固定安装座11与第一推行滑轨17-1之间、第一气缸固定座9-1与第二推行滑轨17-2之间分别设置限位块27,限位块27安装于悬挂基座7的底部,第一推行滑轨17_1 与第二推行滑轨17-2为两段平行的滑轨(见图4、图5、图6);升降结构包括升降链杆,升降链杆通过顶板观固定于主体框架3的顶座19,升降链杆本体包括升降杆四,在顶板观中间设置孔(图中未画出孔),在悬挂基座7中间设置孔(图中未画出孔),升降杆四穿过孔与悬挂基座7,通过位于悬挂基座7底部中间的固定连接块30固连在一起,在升降杆四侧部设置链杆手柄31,在悬挂基座7的四个角上对称设置孔(图中未画出孔),支撑柱18贯穿悬挂基座7的四个角上的孔,并通过轴承与悬挂基座7滑动连接(图中未画出轴承),支撑柱18 的上端连接主体框架3的顶座19,支撑柱18的下端连接主体框架3的底座5,在主体框架 3上、支撑柱18外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杆32,在限位杆32的顶端设置可调节限位螺丝32-1 (限位杆32的设置使得悬挂基座7下降的高度受限和可控),限位杆32的数量为四个(见图 1、图2);在主体框架3的底座5上、托盘平台4边侧设置感应器33,感应器33为金属感应器(见图1、图2),感应器33的开关输出端连接电磁阀的控制开关,电磁阀分别连接第一气缸13-1、第二气缸13-2、第三气缸21-1、第四气缸21-2 (图中未画出电磁阀);在托盘平台 4的边侧设置人工操作手柄16,在托盘平台底面设置滑轨34。
下面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人工操作手柄16使托盘平台4水平移动,当设置在托盘平台4边侧的感应器33没有感应到金属托盘2时,感应器33的开关输出端发出信号使与之相连的电磁阀启动,控制第三气缸21-1和第四气缸21-2驱动第三气缸推杆22-1和第四气缸推杆22_2伸出,其推动吸头座M在第一吸头座活动轴10-1、第二吸头座活动轴10-2上移动,吸头座对侧端面的间距定位杆在间距定位环的腰形孔内移动一定距离,此时相邻的吸头座M靠紧排列,与此同时,第一气缸13-1和第二气缸13-2驱动气缸推杆14-1和气缸推杆14-2回缩,带动了第一推杆座套15-1、第二推杆座套15-2向外侧移动,第一推杆座套15-1、第二推杆座套15-2 又分别带动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8-2和第二气缸固定座9-2随之向外侧移动,这样使得每个吸头座M的横向、纵向间距发生改变,由此意味着吸头23的横向、纵向间距改变,其横向间距的变换的大小受到间距定位环的限制,第一气缸13-1和第二气缸13-2选用短行程气缸,使得吸头23纵向间距的变换的大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然后操作链杆手柄31,使悬挂基座7下降,吸头23吸取到陶瓷外壳;再操作手柄16使托盘平台4水平移动,当设置在托盘平台4边侧的感应器33感应到金属托盘2时,感应器33的开关输出端发出信号使与之相连的电磁阀启动,控制第三气缸21-1和第四气缸21-2驱动第三气缸推杆22-1和第四气缸推杆22-2回缩,其推动吸头座M在第一吸头座活动轴10-1、第二吸头座活动轴10-2 上移动,吸头座M侧端面的间距定位杆在间距定位环的腰形孔内移动一定距离,此时相邻的吸头座M之间留有空隙,与此同时,第一气缸13-1和第二气缸13-2驱动第一气缸推杆 14-1和第二气缸推杆14-2伸出,带动了第一推杆座套15-1、第二推杆座套15-2向内侧移动,第一推杆座套15-1、第二推杆座套15-2又分别带动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8-2和第二气缸固定座9-2随之向内侧移动,并止于气缸限位块27,这样使得每个吸头座M的横向、 纵向间距同步发生改变,由此意味着吸头23的横向、纵向间距同步改变,其横向间距的变换的大小受到间距定位环的限制,其纵向间距的变换的大小受到气缸限位块27的限制,经过反复试验其变换间距适应金属托盘2中的陶瓷外壳间距,吸头23将吸取的陶瓷外壳放置在金属托盘2的小产品槽2-1内,完成一次转移工作,本发明一次转移工作可移置40粒陶瓷外壳。
权利要求
1.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其包括软托盘、金属托盘、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悬挂基座、呈四个直角对称布置的第一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二气缸固定座,第一吸头座活动轴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和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二吸头座活动轴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和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安装于固定安装座,所述固定安装座和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的底部,所述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和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其顶部对应安装于第一推杆座套和第二推杆座套,沿着与所述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垂直的方向,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气缸推杆和第二气缸推杆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座套和第二推杆座套,所述第一推杆座套和第二推杆座套分别安装于滑块,所述滑块分别安装于第一推行滑轨、第二推行滑轨,所述第一推行滑轨、第二推行滑轨分别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的底部,所述悬挂基座套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支撑柱,所述悬挂基座的中间部分通过升降结构吊装于所述主体框架的顶座,第一气缸安装座、第二气缸安装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二气缸固定座,第三气缸推杆、第四气缸推杆与吸头间距变换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间距变换结构包括吸头、吸头座,所述吸头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第二吸头座活动轴上,所述吸头座本体为方形板,在所述吸头座本体两侧对称开有小孔,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第二吸头座活动轴分别为两根平行的细轴,所述两根平行的细轴贯穿所述吸头座本体上的两个小孔,在所述吸头座本体的底部中间设置一个螺纹孔,所述吸头与所述吸头座通过螺纹旋接在一起,所述吸头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吸头座数量为多个,其并列均布在所述第一吸头座活动轴、第二吸头座活动轴上,排列在末端的所述吸头座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气缸推杆、第四气缸的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吸头座侧端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对称设置有间距定位杆,每个相邻的所述吸头座侧端面上的所述间距定位杆与同等高度的所述间距定位杆之间通过间距定位环套接,位于所述吸头座侧端面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所述间距定位环,呈现沿水平方向依次错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定位环本体为腰形环,所述间距定位杆可沿所述腰形环的环孔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安装座与所述第一推行滑轨之间、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与所述第二推行滑轨之间分别设置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的底部,所述第一推行滑轨与所述第二推行滑轨为两段平行的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链杆,所述升降链杆通过顶板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的顶座,所述升降链杆本体包括升降杆,所述顶板中间设置有孔,所述悬挂基座中间设置有孔,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孔与所述悬挂基座,通过位于所述悬挂基座底部中间的固定连接块固连在一起,在所述升降杆侧部设置链杆手柄,在所述悬挂基座的四个角上对称设置孔,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悬挂基座的四个角上的孔,并通过轴承与所述悬挂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连接所述主体框架的顶座,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连接所述主体框架的底座,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支撑柱外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设置可调节限位螺丝,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平台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座上,所述软托盘与所述金属托盘通过托盘限位块并排放置于所述托盘平台上,所述软托盘上的第一排产品槽与所述金属托盘上的第一排产品槽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座上、所述托盘平台边侧设置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为金属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开关输出端连接电磁阀的控制开关,所述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平台的边侧设置人工操作手柄,在所述托盘平台底面设置滑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外壳转移装置,能够避免人工操作的弊端。其包括软托盘、金属托盘、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悬挂基座、呈四个直角对称布置的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气缸固定座,所述吸头座活动轴固定座安装于固定安装座、推杆座套,所述气缸固定座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推杆座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通过相应的气缸推杆连接推杆座套,所述推杆座套连接滑块,所述滑块分别安装于推行滑轨,所述推行滑轨分别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所述悬挂基座通过升降结构吊装于所述主体框架,气缸安装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悬挂基座,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分别安装于气缸固定座,第三气缸推杆、第四气缸推杆连接吸头间距变换结构。
文档编号H01L21/677GK102496593SQ201110399689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章峰 申请人:爱普科斯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