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线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通信产业的发展,电线电缆制造业也面临着机遇。但是,现在随着铜、铝、塑料等原材料的上涨,价格居高不下,电线电缆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大幅度提高,原来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打压,这是电线电缆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国内线缆企业面临提价的压力。然而由于国家跨国公司的品牌(如意大利的比瑞利、日本的住友、美国的康宁、法国的耐克森等)比国内企业响亮得多,所以,一旦提价国内电线电缆企业的价格优势就会丧失。在这种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线缆企业生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创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率,提升电线电缆产品的技术含金量,降低生产成本。自主创新已成为电线电缆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电线电缆制造涉及的工艺门类广泛,从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压力加工,到塑料、橡胶、油漆等化工技术;纤维材料的绕包、编织等纺织技术, 到金属材料的绕包及金属带材的纵包、焊接的金属成形加工工艺等。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1)铜、铝单丝拉制电线电缆常用的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2) 单丝退火退火工序关键是杜绝铜丝的氧化,铜、铝单丝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3)导体的绞制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 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为了减少导线的占用面积、缩小电缆的几何尺寸,在绞合导体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普通圆形变异为半圆、扇形、瓦形和紧压的圆形,此种导体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缆上。(4)绝缘挤出,塑料电线电缆主要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塑料绝缘挤出的主要技术要求挤出的绝缘厚度的偏差值是体现挤出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的产品结构尺寸及其偏差值(偏心度)在标准中均有明确的规定;挤出的绝缘层表面要求光滑(光滑度), 不得出现表面粗糙、烧焦、杂质的不良质量问题;挤出绝缘层的横断面要致密结实(致密度),不准有肉眼可见的针孔,杜绝有气泡的存在。(5)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绞合的机理与导体绞制相仿,由于绞制节径较大,大多采用无退扭方式。成缆的技术要求一是杜绝异型绝缘线芯翻身而导致电缆的扭弯;二是防止绝缘层被划伤。大部分电缆在成缆的同时伴随另外两个工序的完成一个是填充,保证成缆后电缆的圆整和稳定;一个是绑扎,保证缆芯不松散。(6)内护层,为了保护绝缘线芯不被铠装所疙伤,需要对绝缘层进行适当的保护,内护层分挤包内护层(隔离套)和绕包内护层(垫层),绕包垫层代替绑扎带与成缆工序同步进行。(7)装铠敷设在地下电缆,工作中可能承受一定的正压力作用,可选择内钢带铠装结构,电缆敷设在既有正压力作用又有拉力作用的场合(如水中、垂直竖井或落差较大的土壤中),应选用具有内钢丝铠装的结构型。(8)外护套,外护套是保护电线电缆的绝缘层防止环境因素侵蚀的结构部分。外护套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电线电缆的机械强度、防化学腐蚀、防潮、防水浸入、阻止电缆燃烧等能力。根据对电缆的不同要求利用挤塑机直接挤包塑料护套。对于在生产过程中电线电缆出现断线的情况,一方面线芯较短时,无法使用,只能废弃,浪费较大;另一方面,对于带胶料的电线至今没有有效的对接方法和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与此同时,降低线材耗费,节约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线对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线对接装置,它包括机架、冷却水盒、温控系统、中频加热机、装胶管盒、近按开关、接线模具和感应器;机架底部有四个滚轮,机架是可以移动的,机架上有上、下两个操作平台,上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感应器、接线模具、近按开关和冷却水盒;下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温控系统、中频加热机和装胶管盒;中频加热机与温控系统联接,感应器与中频加热机联接,近按开关电源与温控系统联接。上述接线模具包括上钳柄、下钳柄、铰轴、钳口上鄂和钳口下鄂;依钳口方向作为前方看,钳口上鄂的后部与下钳柄的前部联为一体,钳口下鄂的后部与上钳柄的前部联为一体,钳口上鄂的后部与钳口下鄂的后部通过铰轴铰接在一起;上凸出部和下凸出部均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分别贯通钳口上鄂和钳口下颚,并且上凸出部与钳口上鄂固定联接,下凸出部与钳口下鄂固定联接。在的内侧设置有上夹口,在钳口下鄂的内侧设置有下夹口,上夹口靠近钳口下颚的一侧开有一半圆柱形状的孔;下夹口靠近钳口上颚的一侧开有一半圆柱形状的孔;钳口上鄂的后部、钳口下鄂的后部、上夹口和下夹口之间形成V型虎口。优选地,上述上夹口和下夹口紧密靠近合并时,上夹口和下夹口中间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柱形孔道,刚好放置适配孔径的电线。优选地,上述上夹口高度大于钳口上鄂的高度;下夹口的高度大于钳口下鄂的高度,更利于上夹口和下夹口对电线或电缆的夹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线对接用模具时,先将接线模具的尾端与近按开关相接触, 接线模具的顶端放入感应器内部,经过加热后,加热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取出接线模具,将已经套好胶管的线材放入接线模具顶端圆弧形夹口中夹紧加热,然后将其置入冷却水盒中完全冷却成型;最后,松开接线模具取出已经接好的电线。本实用新型的电线对接用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线对接的技术难度,降低线材耗费,节约生产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对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为机架,2为冷却水盒,3为温控系统,4为中频加热机,5为装胶管盒,6为近按开关,7为接线模具,8为感应器。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对接装置接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71为上钳柄,72为下钳柄,73为铰轴,74为钳口上鄂,75为钳口下鄂,76为上凸出部,77为下凸出部,78为上夹口,79为下夹口,710为V型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线对接装置及其组成部件进行成比例缩小或扩大、替换一种电线对接装置的材质和/或组成部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线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线对接装置,包括机架1、冷却水盒2、温控系统3、中频加热机4、装胶管盒5、近按开关6、接线模具7和感应器8。机架1是可以移动的,部件2-8都是安置在机架上的;机架上有上、下两个操作平台,上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感应器8、接线模具7、近按开关6和冷却水盒2 ;下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温控系统3、中频加热机4和装胶管盒5。中频加热机4与温控系统3联接,感应器8与中频加热机4联接,近接开关电源与温控系统3联接。其中,上述接线模具7包括上钳柄71、下钳柄72、铰轴73、钳口上鄂74和钳口下鄂 75 ;依钳口方向为前方看,钳口上鄂74的后部与下钳柄72的前部联为一体,钳口下鄂 75的后部与上钳柄71的前部联为一体,钳口上鄂74的后部与钳口下鄂75的后部通过铰轴73铰接在一起;上凸出部76和下凸出部77均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分别贯通钳口上鄂74 和钳口下颚75,并且上凸出部76与钳口上鄂74固定联接,下凸出部77与钳口下鄂75固定联接;在钳口上鄂74的内侧设置有上夹口 78,在钳口下鄂75的内侧设置有下夹口 79,上夹口 78靠近钳口下颚75的一侧开有一半圆柱形状的孔;下夹口 79靠近钳口上颚74的一侧开有一半圆柱形状的孔;上夹口 78和下夹口 79紧密靠近合并时,上夹口 78和下夹口 79 中间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柱形孔道,用于放置电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线对接用模具时,先将接线模具7的尾端与近按开关6相接触,接线模具7的顶端放入感应器8内部,经过加热后,加热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取出接线模具7,将已经套好胶管的线材放入接线模具7顶端圆弧形夹口中夹紧加热,然后将其置入冷却水盒2中完全冷却成型;最后,松开接线模具7取出已经接好的电线。
权利要求1.一种电线对接装置,它包括机架、冷却水盒、温控系统、中频加热机、装胶管盒、近按开关、接线模具和感应器;机架底部有四个滚轮,机架是可以移动的,机架上有上、下两个操作平台,上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感应器、接线模具、近按开关和冷却水盒;下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温控系统、中频加热机和装胶管盒;中频加热机与温控系统联接,感应器与中频加热机联接,近按开关电源与温控系统联接;接线模具包括上钳柄、下钳柄、铰轴、钳口上鄂和钳口下鄂;依钳口方向作为前方看, 钳口上鄂的后部与下钳柄的前部联为一体,钳口下鄂的后部与上钳柄的前部联为一体,钳口上鄂的后部与钳口下鄂的后部通过铰轴铰接在一起;上凸出部和下凸出部均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分别贯通钳口上鄂和钳口下颚,并且上凸出部与钳口上鄂固定联接,下凸出部与钳口下鄂固定联接;在的内侧设置有上夹口,在钳口下鄂的内侧设置有下夹口,上夹口靠近钳口下颚的一侧开有一半圆柱形状的孔;下夹口靠近钳口上颚的一侧开有一半圆柱形状的孔;上夹口和下夹口紧密靠近合并时,上夹口和下夹口中间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柱形孔道; 钳口上鄂的后部、钳口下鄂的后部、上夹口和下夹口之间形成V型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模具上夹口高度大于钳口上鄂的高度;下夹口的高度大于钳口下鄂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对接装置,属于电线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对于在生产过程中电线出现断线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线对接装置,它包括机架、冷却水盒、温控系统、中频加热机、装胶管盒、近按开关、接线模具和感应器。本实用新型的电线对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线对接的技术难度,降低线材耗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B13/00GK202183273SQ20112026936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杨发权, 陈永光 申请人:东莞文邦电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