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临时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9276阅读:1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入地临时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说是ー种施工作业防触电保护接地
>J-U pcrj
^ci ο
背景技术
目前,施工作业防触电保护装置普遍采用传统的接地体(桩)入地,由于是楔入方式,入地时往往需借助锤子、石块等辅助工具才能完成入地,如果随身未携带锤子等夯实エ 具,在装设接地体时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其次,楔入式入地通常受到土壤地质的影响,当遇到坚实土质时,临时接地体入地难,装设深度不能满足要求,利用大锤等夯入吋,易导致接地体弯曲、断裂,损坏临时接地体,还可能误伤扶持人员。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传统的接地体(桩)入地时往往要借助锤子等辅助工具入地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入地临时接地体,不受土壤土质限制,以实现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值,便于轻松入地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接地体上装有用于连接接地线的压接螺栓,接地体的上部套有手柄,手柄上有防滑纹,接地体下部的尖端处设有叶轮。在旋转入地时用カ下按使叶轮与土壌充分接触,在叶轮旋转过程中,由于上端操作手柄受到杠杆的作用力,实现叶轮旋转轻松入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不受土壤土质的限制,不需要借助大锤、石块等夯实入地,操作方便快捷,有效避免了大锺、石块等打击物损伤接地体(桩);2、通过在接地棒(桩)焊接叶轮增加与土壌接触面积,不仅降低了接地电阻值(由增添叶轮前的电阻值10 Ω,降低有效电阻值为9 Ω ),而且较好地解决野外施工作业接地体 (桩)入地难的问题。3、可以在日常施工作业过程中反复使用,避免了老式接地体(桩)由于夯实入地造成的砸弯曲和损坏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接地体3上装有用于连接接地线的压接螺栓2 ;接地体3的上部套有手柄1,如同一个套筒,入地时插入手柄1,携帯方便,操作手柄1全长40厘米,手柄1上有防滑纹5,在操作手柄1向下杠杆カ的作用下,可方便旋转叶轮4旋转入地;距接地体3 下部的尖端处10厘米处设置直径为6厘米、叶片厚度为0. 2厘米的旋转式叶轮4,尖端指针尖鋭,长度为10厘米。 在旋转入地时用カ下按使叶轮4与土壌充分接触,在叶轮4旋转过程中,由于上端操作手柄1受到杠杆的作用力,实现叶轮4旋转轻松入地。
权利要求1.ー种入地临时接地体,接地体(3)上装有用于连接接地线的压接螺栓(2),其特征在干接地体(3)的上部套有手柄(1),接地体(3)下部的尖端处设有叶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地临时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手柄(1)上有防滑纹(5)。
专利摘要一种入地临时接地体,用于施工作业防触电保护接地。接地体上装有压接螺栓,接地体上部套有手柄,手柄上有防滑纹,接地体下部尖端处设有叶轮。旋转入地时用力下按使叶轮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叶轮旋转过程中,上端操作手柄受到杠杆的作用力,叶轮旋转轻松入地。本实用新型不受土壤土质限制,不需借助大锤、石块等夯实入地,操作方便快捷,有效避免了大锺、石块等打击物损伤接地体(桩);接地体的叶轮可增加与土壤接触面积,不仅降低接地电阻值,而且较好地解决野外施工作业接地体(桩)入地难的问题;可以在日常施工作业过程中反复使用,避免了老式接地体(桩)由于夯实入地造成的砸弯曲和损坏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R4/66GK202308336SQ2011204228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卢大明, 张德洪, 胡雪峰 申请人:湖北省电力公司枣阳市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