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结构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537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架结构线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线缆,尤其涉及ー种骨架结构线缆。
背景技术
普通数字电缆普通数字电缆,为了改善输入阻抗(ZO)和串音衰减(包括近端串音衰减NEXT和远端串音衰减ELFEXT)这两项电气性能指标參数,一般在エ艺设计的时候, 会采用同心度高达98%以上的单线、精密的小节距(一般平均节距在12. 2mm左右)等措施,来改善上述两项指标。但是,同心度高达98%以上的单线及精密的小节距在实际生产中不容易达到,正常生产合格率很低,且最终产品性能也无法保证批量的合格率。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缆燃烧等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各生产厂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保证在制造成本最低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并改善产品的性能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骨架结构线缆,此骨架结构线缆改善了线缆的输入阻抗,各线对之间隔离后大大改善了串音衰减;且增大节距,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骨架结构线缆,包括六根铜导线,此铜导线均外覆绝缘层;所述八根铜导线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由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组成的“人”字骨架;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各自的另一端均设有叶芽片;由此“人”字骨架的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和其相应的叶芽片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聚酯带层包覆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和“人”字骨架;一单面铝箔层包覆所述聚酯带层;阻燃层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排流线位于所述聚酯带层和单面铝箔层之间,此排流线与此单面铝箔层电导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I、上述方案中,所述叶芽片的厚度为O. 3±0. 02mm。2、上述方案中,所述“人”字骨架的圆周直径为Φ7.0±0.05πιπι;所述第一叶片、第ニ叶片、第三叶片的厚度为O. 7±0· 05mm。3.上述方案中,所述三对绞对线节距分别为14. 7mm、18. 7mm、ll. 7mm、21. 7m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0017]本实用新型电缆结构改善了数字电缆的输入阻抗和串音衰减;且增大节距,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具体为输入阻抗(ZO) I 500MHz :100±12Ω ;近端衰减性能(20°C):彡 44. 0dB/100m (500NHz 吋);远高于标准规定的 33. 8 dB/100m (500NHz 吋),比标准要求提高10. 2 dB ;远端衰减性能(20で):彡47. 7dB/100m (500NHz吋);远高于标准规定的13. 8 dB/100m (500NHz时),比标准要求提高33. 9 dB。其次,生产效率比原先(原先平均节距为12. 2mm)提高37. 7%,且绞对的综合绞入率比原先(原先平均节距为12. 2mm)降低2%,这样原材料投入相应降低2%,成本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再次,本实用新型的叶芽片可防止电缆在扭绞的过程中,由于设备张カ的不稳定,而出现个别线对跑出“十”字腔体,造成产品性能不合格。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骨架结构线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铜导线;2、绝缘层;3、第一绞对线;4、第二绞对线;5、第三绞对线;6、第一叶片;7、第二叶片;8、第三叶片;9、“人”字骨架;10、腔体;11、聚酯带层;12、单面铝箔层;13、阻燃层;14、排流线;15、叶芽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实施例ー种骨架结构线缆,包括六根铜导线1,此铜导线I均外覆绝缘层2 ;所述八根铜导线I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3,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4 ;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5 ;由第一叶片6、第二叶片7和第三叶片8组成的“人”字骨架9 ;所述第一叶片6、第ニ叶片7和第三叶片8各自的另一端均设有叶芽片15 ;由此“人”字骨架9的所述第一叶片6、第二叶片7、第三叶片8和其相应的叶芽片15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10 ;所述第一绞对线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4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5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和“人”字骨架9 ;ー单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 ;阻燃层13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12 ;排流线14位于所述聚酯带层11和单面铝箔层12之间,此排流线14与此单面铝箔层12电导通连接。上述叶芽片(15)的厚度为0.3±0.02mm。上述“人”字骨架9的圆周直径为Φ7. 0±0. 05mm ;所述第一叶片6、第二叶片7、第三叶片8的厚度为0. 7±0· 05m m。上述三对绞对线节距分别为14. 7mm> 18. 7mm> 11. 7mm、21. 7mm。采用上述骨架结构线缆改善了数字电缆的输入阻抗和串音衰减;且增大节距,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具体为输入阻抗(ZO) I 500MHz :100±12Ω ;近端衰减性能(20°C)^ 44. 0dB/100m (500NHz 吋);远高于标准规定的 33. 8 dB/100m (500NHz 吋),比标准要求提高10. 2 dB ;远端衰减性能(20で):彡47. 7dB/100m (500NHz吋);远高于标准规定的13. 8 dB/100m (500NHz时),比标准要求提高33. 9 dB。其次,生产效率比原先(原先平均节距为12. 2mm)提高37. 7%,且绞对的综合绞入率比原先(原先平均节距为12. 2mm)降低2%,这样原材料投入相应降低2%,成本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再次,本实用新型的叶芽片可防止电缆在扭绞的过程中,由于设备张カ的不稳定,而出现个别线对跑出“人”字腔体,造成产品性能不合格。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骨架结构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六根铜导线(I),此铜导线(I)均外覆绝缘层(2);所述八根铜导线(I)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3),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4);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5); 由第一叶片(6)、第二叶片(7)和第三叶片(8)组成的“人”字骨架(9);所述第一叶片(6)、第二叶片(7)和第三叶片(8)各自的另一端均设有叶芽片(15);由此“人,,字骨架(9)的所述第一叶片(6)、第二叶片(7)、第三叶片(8)和其相应的叶芽片(15)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10); 所述第一绞对线(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4)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5)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 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和“人”字骨架(9); ー单面铝箔层(12 )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 阻燃层(13)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12); 排流线(14)位于所述聚酯带层(11)和单面铝箔层(12)之间,此排流线(14)与此单面铝箔层(12)电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芽片(15)的厚度为0.3±0. 02mm。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骨架(9)的圆周直径为.0 7. 0±0. 05mm ;所述第一叶片(6)、第二叶片(7)、第三叶片(8)的厚度为0. 7±0. 05mm。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对绞对线节距分别为.14. 7mm、18. 7mm、2L 7mm。
专利摘要一种骨架结构线缆,包括六根铜导线,此铜导线均外覆绝缘层;所述八根铜导线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由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组成的“人”字骨架;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各自的另一端均设有叶芽片;由此“人”字骨架的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和其相应的叶芽片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聚酯带层包覆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和“人”字骨架。本实用新型骨架结构线缆改善了线缆的输入阻抗,各线对之间隔离后大大改善了串音衰减;且增大节距,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
文档编号H01B7/295GK202422814SQ20112050974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冯安平, 吴士杰, 王惠兵, 金春敏 申请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