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开关。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设置有单个圆筒形框架以及两个电磁体的电磁开关,所述两个电磁体在螺线管的轴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容纳在框架中。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NO. JP-A-2009-191843中公开了用于车辆的起动器的传统电磁开关中的ー种。该电磁开关具有用于将起动器的小齿轮移动向发动机的环形齿轮的第一电磁体;以及用于闭合和断开主开关的第二电磁体。该开关另外具有圆筒形框架,两个电磁体在开关的轴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地设在该圆筒形框架中;以及覆盖框架的敞开端并固定到框架的塑料盖。
图10示出在轴向方向上观察的电磁开关的示意图。连接到马达回路的两个端子螺栓110、120固定到塑料盖100。在图10中,连接到第一电磁体的第一线圈的第一励磁端子130在两个螺栓的右侧示出,而连接到第二电磁体的第二线圈的第二励磁端子140在两个螺栓的左侧示出。JP-A-2009-191843中的电磁开关的第一线圈包括吸合线圈和保持线圈。除了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130、140外,电磁开关还具有连接到吸合线圈的负端的负端子150。负端子150在轴向方向上从塑料盖100伸出,通过附接扣电气地连接到马达的端子螺栓120。如图10所示,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130、140越过两个端子螺栓110、120彼此面对。因此,需要在将起动器附接到发动机缸体之前对励磁端子130、140中的一个进行接线。
例如,在图10中,当发动机缸体与第二励磁端子140设置在塑料盖100的左侧时,将第二励磁端子140与附接到发动机缸体上的起动器接线是困难的。因此,需要在将起动器附接到发动机缸体之前将第二励磁端子140接线,而在将起动器附接到发动机缸体之后将第一励磁端子130接线。这需要起动器附接到发动机之前和之后的两次接线工作,工作效率是低下的。待接线的端子的位置关系根据发动机型号是不同的。必需根据这个不同来改变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130、140的位置。这里,描述了ー种通过绕框架的轴线转动而改变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130、140的位置的方法。在将起动器附接到发动机之后接线的端子称为基础位置端子(在上面描述的情况下为第一励磁端子130)。当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130、140绕轴线相对于框架转动以将基础位置端子的位置从右下方改变到左下方时,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130、140的位置从图11中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12中所示的位置,而保持负端子、第一励磁端子130和第二励磁端子140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上述情况下,负端子150定位在触点空间中。触点空间为设置有主开关的空间。主开关具有一对连接到两个端子螺栓110、120的固定触点,以及在ー对固定触点之间闭合和断开的活动触点。JP-A-2009191843中的电磁开关构造成使得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130、140越过触点空间彼此面对。在这样的电磁开关中,绕轴线转动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130、140常常不能将基础位置端子的位置改变到所需要的位置。在根据发动机型号等来改变基础位置的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在图13和图14中所示出的,需要设定适当的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130、140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事先已接线的另一端子(图12中的第二励磁端子)以及负端子150不延伸到触点空间。该改变需要改变用于将第一线圈从缠绕第一线圈所围绕的线轴引出的限定为引出位置的位置。因此,根据端子的不同位置设定多种变化需要根据所述变化的多个种类的线轴。这导致了用于根据多种变化在电磁开关中设定端子的设备以及部件的数目増加。结果,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按照前述情况,目的是提供ー种电磁开关,在该电磁开关中,第一和第二电磁体能够共用,以在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的设定位置根据发动机类型而彼此不同的多种应用中使用。不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 ー种用于起动器的电磁开关,包括第一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具有待由流经第一励磁端子的电流励磁的第一线圈,并且所述第一电磁体利用由所述第一线圈产生的磁力来使起动器的小齿轮在轴向方向上运动;第二电磁体,所述第二电磁体具有待由经过第二励磁端子的电流励磁的第二线圈,并且所述第二电磁体根据所述第ニ线圈的励磁状态断开和闭合主开关,所述主开关接通和断开马达的电流回路;框架,所述第一电磁体和所述第二电磁体在轴向方向上彼此并排地设在所述框架中,所述框架沿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框架的轴向方向的一端敞开;盖,所述盖覆盖所述框架的敞开部并在所述盖的内部形成触点空间,所述主开关布置在所述触点空间中;两个端子螺栓,所述两个端子螺栓固定到所述盖、组成所述电流回路的一部分、并且将所述主开关与所述电流回路的设置在所述盖的外侧的部分连接;以及端子固定部,所述第一励磁端子和所述第二励磁端子的连接端固定到所述端子固定部,所述连接端被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端子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第一电磁体和所述第二电磁体构造成通过绕所述框架的轴线转动而相对于所述盖改变位置。
在附图中图I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磁开关的剖视图;图2A为沿图2B中所示的A-A线剖切的电磁开关的剖视图;图2B为示出电磁开关的侧部的轴向视图,该轴向视图示出附接到电磁开关的ー侧的由树脂制成的盖的侧部;图3为示出将盖移除的电磁开关的轴向视图;图4为以分开的部分的方式说明将螺线管単元插入框架中的步骤的视图;图5为示出电磁开关安装在其中的起动器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示出起动器的后侧的轴向视图;、
图7为示出起动器的电路的电路图;图8A、8B和8C为示出将盖移除的电磁开关的侧部的各个不同轴向视图;图9A、9B和9C为示出从盖侧观察的电磁开关的侧部的各个不同轴向视图;图10为示出从盖侧观察的传统电磁开关的侧部的轴向视图;图11至14为示出将传统电磁开关的树脂制成的盖移除的传统电磁开关的侧部的各个不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參照图I至9描述根据电磁开关设备(在下文中,简称为电磁开关)的第ー实施方式及其改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开关I用在车辆的发动机起动器2(图5中示出)中。起动器2具有自动地控制以使车辆的发动机停止和起动的怠速停止功能。通过怠速停止功能,供应给发动机的燃料自动地切断以使发动机停止,例如当车辆由于停止信号或交通阻塞而临时停止吋。当用户执行起动车辆的操作(松开制动踏板的操作、变换档位以选择驾驶模式等)并且重新起动的条件满足时,发动机便通过怠速停止功能自动地重新起动。如图5所示,除电磁开关I外的起动器2的主単元将马达3中产生的且通过減速器(图中未示出)増大的转矩传递到输出轴4。此外,起动器2的主单元经由布置在输出轴4的外侧的离合器5将传递到输出轴4的转矩传递到小齿轮6。主単元的结构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简化了详细的说明。以下为对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开关I的详细描述。图I中的电磁开关I具有圆筒形框架8,圆筒形框架8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的敞开的端部以及底部8a ;插入在框架8中的电磁单元SU (參照图4);以及塑料盖9,塑料盖9覆盖框架8的敞开的端部并固定到框架8。底部8a与起动器壳体7 (參照图5)接触地固定。框架8由金属制成。图4中的框架8具有在底部8a的中央处开ロ的圆孔8b,并且框架8经由附接到圆孔8b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两个双头螺栓10、10固定到起动器壳体7。框架8从底部8a至敞开的端部具有相同外径。框架8的敞开的端部侧的内径大于底部侧,并且框架8的敞开的端部侧比底部8a侧薄。敞开的端部侧与底部8a侧之间的框架8的内周设置有台阶Sc。电磁单兀SU具有第一电磁体SLl以及第二电磁体SL2,并且第一和第二电磁体SL1、SL2通过在框架8的轴向方向(图4中的横向方向)上并排地布置而一体化,如图4所示。第一电磁体SLl驱动变位臂11 (參照图5)以在反马达方向(图5中的左方向)上与离合器5—起地移动小齿轮6。第二电磁体SL2断开和闭合主开关(下文描述)以阻断和接通马达回路的电流通路。马达回路在图7中示出,为用于将电流从电池12施加到马达3的电流回路,并且,通过闭合和断开主开关,允许从电池12到马达3的电流的流动和中断。第一电磁体SLl具有产生磁力的第一线圈13,而第二电磁体SL2具有产生磁力的第二线圈14。第一和第二线圈13、14具有布置在第一线圈13与第二线圈14之间的公共固定铁芯15。固定铁芯15具有环形芯板15a以及芯部15b。芯部15b压配合到芯板15a的孔中因而它们结合为固定铁芯的整体。固定铁芯15位于框架8的在轴向方向上的这样位置处,在该位置处,在芯板15a的厚度方向的ー侧接触框架8的台阶8c。如图I所示,电磁体SLl具有塑料线轴16,塑料线轴16具有一对凸缘板16a、16b,第一线圈13围绕塑料线轴16缠绕。电磁体SLl放置在框架8的底部侧,使得弾性体17 (弹性树胶、盘簧等)设置在凸缘板16a与框架8的底部表面8a之间。由弾性体17产生的弾性力使另ー凸缘板16b挤压到芯板15a。这限制了线轴16在轴向方向上的运动。柱塞18设置在第一线圈13的内部。柱塞18面对芯部15b的ー侧的吸引面(图I中的左端面)并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圆筒形套管19 (參照图4)插入在线轴16内部。圆筒形套管19在轴向方向上引导放置在圆筒形套管19中的柱塞18。复位弹簧20设置在铁芯15与柱塞18之间。当第一线圈13通电且芯部15b被磁化时,柱塞18逆着由复位弹簧20产生的反作用力被吸引向芯部15b的吸引面。当对第一线圈13的通电停止时,通过复位弹簧20的反作用力,柱塞18被推压向反芯部方向(芯部15b的相反方向,即图I中的向左方向)。柱塞18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其在轴向方向的一端处具有底部而在另一端(图I中的左方向)处开ロ。接头21以及驱动弹簧23插入柱塞18的孔中。接头21用来将柱塞18的运动传递到变位臂11。驱动弹簧23积蓄反作用力以将小齿轮6移动向小齿轮6与环形齿轮22 (參照图5)接合的位置。接头21形成为杆形状。槽状配合凹槽21a形成在接头21的一端处。具有配合凹槽21a的端部从柱塞18的开ロ伸出,并且变位臂11的一端配合在配合凹槽中。接头21在配合凹槽21a的相反端处具有凸缘部21b。凸缘部21b具有使得在柱塞18的内部滑动的外径。凸缘部21b承受驱动弹簧23的载荷以被挤压到柱塞18的底部。
驱动弹簧23设置在接头21的凸缘部21b与填充并固定到柱塞18的敞开的端部的垫圈24之间。驱动弹簧23积蓄反作用カ以便以下述方式移动变位臂11。当柱塞18被吸引并移动向芯部15b时,小齿轮6经由变位臂11被推压向反马达方向(与马达3相反的方向)。在被推压的小齿轮6的轴向方向的ー个端面接触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面之后,在柱塞18被吸引向芯部15b的同时,驱动弹簧23被压缩以积蓄反作用力。如图I所示,电磁体SL2具有塑料线轴25,第二线圈14围绕塑料线轴25缠绕,并且电磁体SL2放置框架8的另ー侧(反底部侧,即与底部相反的ー侧)。活动铁芯26设置在第二线圈14的内部。活动铁芯26面对芯部15b的另ー吸引面(图I中的右端面)并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复位弹簧27设置在芯部15b与活动铁芯26之间。当第二铁芯14通电且芯部15b被磁化吋,活动铁芯26逆着由复位弹簧27产生的反作用力被吸引向芯部15b的另ー吸引面。当对第二线圈14的通电停止吋,活动铁芯26通过复位弹簧27的反作用力被推压向反芯部方向(芯部15b的相反方向,即图I中的右方向)。圆筒形辅助磁轭28设置在第二线圈14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磁板29设置在第二线圈14的轴向方向的反芯板侧(与芯板15a相反的ー侧),并且辅助磁轭28与磁板29构成磁路的一部分。辅助磁轭28位于轴向方向上的这样位置处,在该位置处,辅助磁轭28的轴向方向的ー个端面接触芯板15a的盖侧面(图I中的右侧的面)。磁板29设置成横向于第二线圈14的轴向方向,并形成为环形状使得活动铁芯26能够穿过磁板29中的孔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磁板29与线轴25 —起通过插入模制形成为整体。如图2A所示,塑料盖9形成为近似圆筒形状,其具有底部分9a和从底部分9a的周边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侧部分%。两个端子螺栓附接到底部分9a。侧部分9b插入在框架8的内部。侧部分9b具有大直径部,其外径大于侧部分9b的其它部分。通过将框架8锻压到侧部分9b的大直径部,塑料盖9固定到框架8。塑料盖9在轴向方向上设定到侧部分9b的端部接触磁板29的位置。O形环设置在形成在侧部分9b的外表面上的槽中以便沿周向方向延伸。O形环密封塑料盖9与框架8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塑料盖9和框架8的外部空间中的水或类似物进入内部空间。两个端子螺栓30、31中的ー个为B端子螺栓,电池缆线连接到B端子螺栓,另ー个为M端子螺栓31,马达3的导线33 (參照图5和图6)连接到M端子螺栓31。两个端子螺栓30、31穿过在轴向方向上穿透塑料盖9的相应孔附接到塑料盖9,并通过填隙垫圈34固定到塑料盖9。触点空间(在图3中由两条点划线围着的区域)形成在塑料盖9的内部。ー对固定触点35、35以及活动触点36构成前述主开关,并设置在触点空间中。所述ー对固定触点电气地并机械地连接到两个端子螺栓30、31。例如,两个端子螺栓30、31分别压入形成在所述ー对固定触点35、35中的相应孔中,并固定到所述ー对固定触点35、35。可替代地,两个端子螺栓30、31通过用于锯齿配合的滚花而设置有凹槽,两个端子螺栓30、31的带滚花部分压入形成在所述ー对固定触点35、35中的孔中,并固定到所述ー对固定触点35、35,如图2A所示。两个端子螺栓30、31与ー对固定触点可以由彼此不同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固定触点35可以由铜或具有高导电率的其它材料制成,而端子螺栓30、31可以由铁或具有高机械强度的其它材料制成。此外,由铁制成的端子螺栓30、31可以镀铜。由此,在端子螺栓具有来源于铁的高机械强度的同时,铜镀能够增加端子螺栓30、31的导电率。此外,固定触点35和端子螺栓30(31)可以形成为整体;例如端子螺栓30(31)的头部可以用作固定触点35。活动触点36经由固定到活动铁芯26的塑料轴37由活动铁芯26支撑,井比所述ー对固定触点35、35更靠近反活动铁芯侧(与活动铁芯26相反的ー侧;即图I中的右侧)设置。触点压カ弹簧38相比于活动触点36设置在反活动铁芯侧,因此活动触点36承受触点压カ弹簧38的载荷以被挤压到轴37。触点压カ弹簧的初始载荷设定成小于复位弹簧27 的初始载荷,使得当第二线圈14未通电时,通过将触点压カ弹簧38压缩,活动触点36被推压向形成在塑料盖9的底部分9a中的突出部9c,如图I和图2A所示。当由触点压カ弹簧38挤压的活动触点36接触ー对固定触点时,主开关转换为两个固定触点35、35经由活动触点36彼此电气地连接的闭合状态(ON)。另ー方面,当活动触点36移动离开ー对固定触点35、35时,主开关转换为两个固定触点之间的电气连接阻断的断开状态(OFF)。接下来,说明第一和第二线圈的端接过程。第一线圈13的起始与末尾端子13a、13b经由两个与线轴16—起塑料模制为整体的引导构件39、39而从线轴16引出向轴向方向,如图I所示。如图I所不,引导构件39、39从相邻于芯板15a的凸缘板16b延伸到轴向方向的塑料盖9侧,并且引导构件39、39的端部设置有钩状附接部39a。端子13a、13b的通道分别形成在引导构件39、39中。例如,通道形成为沿延伸方向穿透引导构件39的孔,或形成为引导构件39中的沿延伸方向的槽。如图4所示,附接部39a钩在辅助磁轭30的轴向方向的端面上,因此附接部39a用作结合第一和第二电磁体SL1、SL2的结合装置。第一线圈13的端子13a从弓丨导构件39的端部引出,并连接到第一励磁端子40 (參照图3、图4)。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子13b从引导构件39的端部引出,并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连接到磁板29的反线圈侧(与第二线圈14相反的ー侧)的面,如图3所示。端子13b与磁板29的连接为接地连接。第二线圈14的起始与末尾端子14a、14b (參照图3)从线轴25引出。端子14a连接到第二励磁端子41 (參照图I、图3),而另一端子14b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连接到磁板29的反线圈侧的面。端子14b与磁板29的连接为接地连接。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40、41连接到电池12并给第一和第二线圈13、14通电。第一励磁端子40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到端子固定部42(參照图I、图4),而另一端在轴向方向上贯穿塑料盖9并引到塑料盖9的外側。以类似方式,第二励磁端子40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到公共端子固定部42,而另一端贯穿并引到塑料盖9的外側。端子固定部42与线轴25 —起塑料模制为整体,第二线圈14围绕线轴25缠绕。如图3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40、41以尽可能靠近在一起但确保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40、41之间的绝缘的方式布置在磁板29上的ー个部位中。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40,41布置在横穿两个端子螺栓30、31的径向方向的ー侧,如图2B和图6所示。第一和第ニ励磁端子40、41集中地布置在ー个部位中。塑料盖9设置有两个贯穿塑料盖9的底部分9a的孔,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40、41分别穿过两个孔引到塑料盖9的外側。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40、41与密封塑料盖9的两个孔的公共橡胶密封部分43配合。密封部分43被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40、41插入,并通过压配合附接到形成在塑料盖9的内部的槽部。如图2B和图6所示,塑料盖9设置有连接器配合部44。连接器配合部44 一起地环绕第一和第二端子40、41的周边,第一和第二端子40、41引到由塑料盖9和框架8环绕的空间的外侧。说明发动机起动的操作。电磁开关I的第一电磁体SLl和第二电磁体SL2别分别由怠速停止电子控制单元(E⑶,參照图7) 45独立地控制。例如发动机转动信号、变速杆的位置信号或制动开关的开/关(0N/0FF)信号的信、号,经由控制发动机的操作状况的发动机ECU(未示出)输入到怠速停止ECU 45中。当怠速停止ECU 45基于这些信号确定使发动机停止的条件满足时,怠速停止ECU 45将发动机停止信号输出到发动机ECU中。当执行怠速停止之后,驾驶员执行用于起动车辆的操作(松开制动踏板的操作、变换档位以选择驾驶模式等)时,怠速停止ECU 45检测到重新起动要求。该检测允许怠速停止E⑶45将重新起动请求信号输出到发动机E⑶并输出ON信号以操作电磁开关I。作为执行怠速停止功能的场合的示例,说明当在发动机停止过程中检测到重新起动请求时执行的操作。当在发动机停止过程中检测到重新起动请求时,首先,怠速停止单元45对第一电磁体SLl输出ON信号。该信号使第一起动器继电器46 (參见图7)处于ON状态,电カ从电池12供应给第一励磁端子40,连接到第一励磁端子40的第一线圈13通电,并且柱塞18被 吸引向已磁化芯部15b而移动。柱塞18的运动使小齿轮6经由变位臂11移动向反马达方向,并且小齿轮6的端面接触环形齿轮22的端面。这时,发动机不完全停止。换句话说环形齿轮22降速但仍然转动。一旦环形齿轮22转动而达到环形齿轮22能够与小齿轮23接合的位置,在驱动弹簧23中积蓄的反作用力便使小齿轮6能够与环形齿轮22接合。对第二电磁体SL2的ON信号比对第一电磁体SLl的输出正时延迟预定时间(例如,30ms (毫秒)-40ms),并且由怠速停止E⑶45输出。该信号使第二起动器继电器47 (參照图7)处于ON状态,电カ从电池12供应给第二励磁端子41,连接到第二励磁端子41的第ニ线圈14通电,并且活动铁芯26被吸引向已磁化芯部15b而移动。通过活动铁芯26的运动,迫使活动触点36通过触点压カ弹簧38接触ー对固定触点35、35,并闭合主开关。这使马达3通过电池12而通电,马达3产生扭矩,扭矩传递到输出轴4,并且进一歩地扭矩经由离合器5从输出轴4传递到小齿轮5。这时,小齿轮6与环形齿轮22接合。因此,由马达3产生的扭矩从小齿轮6传递到环形齿轮22,所以可以立即执行起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40、41靠近地固定到与第二线圈24的线轴25—起塑料模制为整体的公共端子固定部42。因此,第一和第二电磁体SL1、SL2结合于其中的电磁单元能够绕框架8的轴线相对于框架8转动以改变附接位置。这使两个励磁端子40,41能够设在从轴向方向观察时触点空间之外的所需要的位置处(參照图3)。电磁单元SU绕轴线转动而至框架8的附接,使两个励磁端子40、41能够根据取决于发动机型号或类似情况的不同布线而设在不同位置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励磁端子40、41相对于两个端子螺栓30、31设置在图3中的右下方。电磁单元SU绕框架8的轴线转动以改变至框架8的附接位置,使两个励磁端子40,41能够设在从轴向方向观察时触点空间之外的所需要的位置,如图8A、8B和8C所示。结果,仅需要根据两个励磁端子40、41的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塑料盖9。因此公共电磁单元SU能够用于多种变化,这能够允许部件数目減少并允许用于附接的设备简化。另夕卜,图9A、9B和9C示出塑料盖9附接在图8A、8B和8C中示出的各个端子位置中的每ー个处的状态。引到塑料盖9的外侧的两个励磁端子40、41的部分并不分离地布置在横穿两个端子螺栓30、31的径向方向的两侧,而是布置在横穿两个端子螺栓30、31的径向方向的ー侧,如图2B、图6、图9A、图9B和图9C所示。因此两个励磁端子螺栓30、31能够相对于两个端子螺栓30、31布置在与发动机缸体相反的ー侧。例如,在图6中,发动机缸体相对于起动器2布置在左側。这种布置消除了在将起动器2附接到发动机之前对接通励磁端子40、41中的一个接线的需要。两个励磁端子40、41能够在将起动器2附接到发动机之后接线。这消除了在将起动器2附接到发动机之前和之后进行两次布线工作的需要,并改进了工作效率。塑料盖9设置有环绕第一和第二端子40、41的周边的公共连接器配合部44。这使得进行一次作业便能够将第一和第二端子40、41连接到连接器,并改进连接的工作效率。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开关I具有密封塑料盖9的两个孔的橡胶密封部分43。公共密封部分43附接到第一和第二励磁端子40、41。密封部分43的这种共用能够允许部件数目以及需要密封的区域減少,所以对气密性来说是有利的。第一线圈13包括一个线圈,所以第一电磁体SLl不需要如前述公开文献中示出的负端子。因此能够不顾及负端子而改变两个励磁端子40、41的位置,所以一个线圈相对于前述公开文献中示出的两个线圈有布线优势。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电磁体SL1、SL2设在圆筒形框架8中,第一和第二电磁体SL1、SL2通过在框架8的轴向方向上并排地布置而一体化。框架8在轴向方向是长的,换句话说是深凹的。如果第一和第二电磁体SL1、SL2分开地插入,则难以将第一电磁体SLl插入为比第二电磁体SL2更靠近框架8的底部。因此,将第一和第二电磁体SLl、SL2的结合体插入的方法相比于分开地插入的方法能够缩短附接时间。< 改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相应地做出修改。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通过将第一和第二电磁体SLl、SL2分开地插入在框架8的内部而制成的电磁开关。第一电磁体SLl的第一线圈13可以不仅包括一个线圈,而且还可以包括如前述公开文献中示出的两个或更多个线圈。
权利要求
1.ー种用于起动器的电磁开关,包括 第一励磁端子和第二励磁端子,所述第一励磁端子和所述第二励磁端子中的每ー个具有连接端; 第一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具有由流经所述第一励磁端子的电流励磁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产生磁力以使起动器的小齿轮在轴向方向上运动; 第二电磁体,所述第二电磁体具有主开关和由经过所述第二励磁端子的电流励磁的第二线圈,并且所述第二电磁体构造成根据所述第二线圈的励磁状态断开和闭合所述主开关,所述主开关接通和断开电气地连接到马达的电流回路; 框架,所述第一电磁体和所述第二电磁体在轴向方向上彼此并排地设在所述框架中,所述框架沿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框架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的敞开端; 盖,所述盖覆盖所述框架的所述敞开端并在所述盖的内部形成触点空间,所述主开关布置在所述触点空间中;· 两个端子螺栓,所述两个端子螺栓固定到所述盖、组成所述电流回路的一部分、并且电气地连接所述主开关与所述马达;以及 端子固定部,所述第一励磁端子和所述第二励磁端子的连接端被一起固定到所述端子固定部,所述连接端被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端子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体和所述第二电磁体构造成通过绕轴向方向转动而改变相对于所述盖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体和所述第二电磁体构造成通过绕所述轴线转动而将所述第一励磁端子和所述第二励磁端子设在所述触点空间之外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开关,其中, 所述端子固定部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线轴被塑料模制为整体,所述第二线圈围绕所述线轴缠绕。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励磁端子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励磁端子的另一端被一起布置在越过所述触点空间彼此面对的两个区域中的ー个中。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励磁端子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励磁端子的另一端彼此相邻地布置在所述盖的ー个部位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开关,还包括连接器配合部,所述连接器配合部相互地环绕所述第一励磁端子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励磁端子的另一端的周边。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开关,还包括铁芯,所述铁芯布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内部以结合所述第一电磁体和所述第二电磁体,并且所述铁芯组成磁路的ー部分, 其中,所述电磁开关通过将所述第一电磁体与所述第二电磁体的结合体插入到所述框架中而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起动器的电磁开关,包括第一电磁体;以及第二电磁体。另外,所述开关包括框架,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在轴向方向上并排地设在框架中,框架沿轴向方向延伸,框架的轴向方向的一端敞开;盖,盖覆盖框架的敞开部并在盖的内部形成触点空间,主开关布置在触点空间中;两个端子螺栓,两个端子螺栓固定到盖、组成电流回路的一部分、并且将主开关与电流回路的设置在盖的外侧的部分连接;以及端子固定部,第一励磁端子和第二励磁端子的连接端被一起固定到端子固定部,连接端被分别连接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端子固定部设置在框架的内部。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构造成通过绕框架的轴线转动而相对于盖改变位置。
文档编号H01H51/06GK102723242SQ20121004554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5日
发明者冈田太郎, 新美正巳, 春野贵誉一, 村田光广, 稻垣登久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