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465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开关或接地开关的导电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请查阅图I、图2和图3,隔离开关或接地开关的导电联接装置,它包括一静触头装置,它包括一环形的静端触座I和一装接在静端触座的静端触指2 ;一配合静触头装置的动触头装置,它包括一环形的动端触座3和一装接在动端触座的动端触指4 ;ー运动触头5,它滑动连接在动触头装置内且在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间滑动,位于合闸位置的运动触头导电接触静端触指和动端触指。对于隔离开关或接地开关来讲,运动触头5的行程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运动触头5在刚分(合)位置与合闸位置之间运动的行程,这段行程称为接触行程;第二部分是运动触头5在分闸位置与刚分(合)位置之间运动的行程,这段行程称为非接触行程。接触行程占总行程的20% -40%左右,非接触行程占总行程的60% -80%左右(此数据根据开关结构的不同有所不同)。为保证开关在合闸位置时具有良好的通流能力,要求在合闸位置时动端触指4和静端触指2对运动触头5有一定的接触压力。传统的运动触头5的直径是恒等的,这就导致了在非接触行程阶段,电流不导通时动端触指4与运动触头5依然有较大的摩擦力。此时的摩擦カ对电流流通无用,反而会对开关造成以下不良问题I、増加了开关的分合闸运动的阻力;2、增加了开关操作机构的负载,减少了操作机构的寿命和可靠性;3、运动过程増加了动端触指和运动触头间的磨损。通常动端触指和运动触头的表面都有用来提高开关通流能力的镀银层。过度的磨损会使镀银层脱落,降低通流能力;4、过度的磨损使产生金属微粒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金属微粒对开关来讲会产生放电,严重影响开关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其能克服现有开关导电联接装置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它包括一静触头装置,它包括一环形的静端触座(10)和一装接在静端触座的静端触指
(20);一配合静触头装置的动触头装置,它包括一环形的动端触座(30)和一装接在动端触座的动端触指(40);[0017]一运动触头(50),它滑动连接在动触头装置内且在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间滑动,位于合闸位置的运动触头导电接触静端触指和动端触指;所述运动触头(50)至少具有一在合闸位置时接触配合动端触指(40)的动端段(51)、一在合闸位置时接触配合静端触指
(20)的静端段(52)和一介于动端段(51)和静端段(52)的滑动段(53),所述动端段(51)直径为D,所述滑动段(53)直径为d,所述D大于d,且所述d小于动端触指内直径。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静端段(52)直径为D。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静端段(52)直径为d。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运动触头(50)成回转体状。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运动触头(50)还具有一连接动端段(51)的连接段(54), 所述连接段(54)直径为D,所述连接段(54)滑动连接在动端触座(30)内。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静端触指(20)成环形且其伸出静端触座(10)的末端构成的内直径小于静端触座(10)内直径;所述动端触指(40)成环形且其伸出动端触座(30)的末端构成的内直径小于动端触座(30)内直径。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变换运动触头直径的方式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开关所存在的不足,解决了在非接触行程(运动触头在分闸位置与刚分(合)位置之间运动的行程)阶段运动触头与动端触指有较大摩擦力的问题,使得在非接触行程阶段动端触指与运动触头的摩擦力为零或接近于零,并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a、减小了开关分合闸运动的阻力;b、减小了开关操作机构的负载,增加操作机构的寿命和可靠性;c、减小了运动触头与动端触指的磨损,增强了对表面镀银层的保护。从而保证开关的通流能力使开关运行起来更加的稳定;d、大大降低了运动触头与动端触指磨损产生金属颗粒的概率,增加开关运行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绘示了背景技术的开关联接装置处于合闸位置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背景技术的开关联接装置处于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间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背景技术的开关联接装置处于分闸位置的示意图。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联接装置处于合闸位置的示意图。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联接装置处于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间的示意图。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联接装置处于分闸位置的示意图。图7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联接装置的运动触头的示意图。图8绘示了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联接装置处于合闸位置的示意图。图9绘示了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联接装置的运动触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4至图7,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它包括一静触头装置、一动触头装置和一运动触头50。所述静触头装置,它包括一环形的静端触座10和一装接在静端触座的静端触指20。本实施例之中,所述静端触指20成环形且其伸出静端触座10的末端构成的内直径小于静端触座10内直径。所述动触头装置,它配合静触头装置,它包括一环形的动端触座30和一装接在动端触座的动端触指40。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动端触指40成环形且其伸出动端触座30的末端构成的内直径小于动端触座30内直径。所述运动触头50成回转体状,它滑动连接在动触头装置内且在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间滑动,位于合闸位置的运动触头导电接触静端触指和动端触指。所述运动触头50具有一滑动连接在动端触座30内的连接段54、一连接在连接段54且在合闸位置时接触配合动端触指40的动端段51、一在合闸位置时接触配合静端触指20的静端段52和一介于动端段51和静端段52的滑动段53。所述连接段54直径为D,所述动端段51直径为D,所述静端段52直径为D,所述滑动段53直径为d,所述D大于d,且所述d小于动端触指内直径。最好,本实施例之中,所述D略大于动端触指内直径,以使得动端触指在预压カ条件下接触在运动触头,保证良好导电性能。同理,设置静端触指内直径。本实施例之中,附图中的触指仅以梅花触指为例,但并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也可 选用表带触指、弹簧触指、自力触指等。请查阅图8和图9,它绘示了第二较佳实施例,它与上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静端段52直径为d。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它包括 一静触头装置,它包括一环形的静端触座(10)和一装接在静端触座的静端触指(20); 一配合静触头装置的动触头装置,它包括一环形的动端触座(30)和一装接在动端触座的动端触指(40); 一运动触头(50),它滑动连接在动触头装置内且在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间滑动,位于合闸位置的运动触头导电接触静端触指和动端触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触头(50)至少具有一在合闸位置时接触配合动端触指(40)的动端段(51)、一在合闸位置时接触配合静端触指(20)的静端段(52)和一介于动端段(51)和静端段(52)的滑动段(53),所述动端段(51)直径为D,所述滑动段(53)直径为d,所述D大于d,且所述d小于动端触指内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段(52)直径为D。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段(52)直径为d。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触头(50)成回转体状。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触头(50)还具有一连接动端段(51)的连接段(54),所述连接段(54)直径为D,所述连接段(54)滑动连接在动端触座(30)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触指(20)成环形且其伸出静端触座(10)的末端构成的内直径小于静端触座(10)内直径;所述动端触指(40)成环形且其伸出动端触座(30)的末端构成的内直径小于动端触座(30)内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导电联接装置,它包括一静端触座、一装接在静端触座的静端触指、一动端触座、一装接在动端触座的动端触指和一运动触头。所述运动触头滑动连接在动触头装置内且在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间滑动,位于合闸位置的运动触头导电接触静端触指和动端触指。所述运动触头至少具有一在合闸位置时接触配合动端触指的动端段、一在合闸位置时接触配合静端触指的静端段和一介于动端段和静端段的滑动段,所述动端段直径为D,所述滑动段直径为d,所述D大于d,且所述d小于动端触指内直径。它解决了在非接触行程阶段运动触头与动端触指有较大摩擦力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H1/58GK202523580SQ20122008391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吴忠, 徐佛清, 白刚, 郑闽生 申请人: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