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微型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微型电感器。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一般传统的电感器包括磁芯10'、磁盖20'和线圈30',该磁盖20'与磁芯10'共同围合形成有一空置线圈30'的空腔13'。传统的电感器的线圈,由一圈或多圈线圈堆叠而成,但是这些电感器不能同时满足当代人所追求的小尺寸、低电阻、高饱和电流和高效率的特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电感器,其具有小尺寸、低电阻、高饱和电流和高效率的特性,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微型电感器,包括有磁芯、磁盖以及扁平线圈,该磁盖与磁芯共同围合形成空腔,该扁平线圈绕制在空腔对应的磁芯上,该扁平线圈包括有至少两片基本片以及连接在相邻两基本片之间的连接片,基本片的自由尾端延伸形成焊接脚,各基本片穿过空腔且相互之间保持间隙形成回路,各连接片位于磁芯的底面,该连接片包括两侧的翻折部和中间的倾斜部,该两翻折部连接在基本片上且其绕制方向与基本片相同,该倾斜部的绕制方向与翻折部具有一定角度差,且倾斜部的最外侧形成对应焊接脚的避让空间。优选的,所述基本片有两片,于两片基本片之间有一片连接片,该连接片之倾斜部两侧形成前述避让空间。优选的,所述基本片有三片,于第一片基本片与第二片基本片之间有第一连接片、第二片基本片与第三片基本片之间有第二连接片,该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倾斜端外侧形成前述避让空间。优选的,所述各连接片平行间距整齐排列设置,并且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磁盖包括一顶板和自顶板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磁芯包括头端梁和自头端梁中部向外延伸出的中心柱,该磁盖的一侧板压在该磁芯的头端梁上,磁盖的另一侧板压在中心柱的末端形成前述空腔。优选的,所述扁平线圈绕制在中心柱上,且该两翻折部与基本片的绕制方向均垂直于中心柱的轴线。优选的,所述磁盖为磁性片材。优选的,所述焊接脚翻折延伸贴在磁芯的底面形成贴片式结构。优选的,所述焊接脚延伸出磁芯底面形成插脚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在不改变传统电感器尺寸的情况下,在磁芯与磁盖围合成的空腔中穿过有至少两片基本片,在相邻两基本片之间连接有连接片,且连接片上的翻折部与倾斜部之间具有角度差,使倾斜部两侧形成对应焊接脚的避让空间,籍此,一方面基本片与连接片设置的片数增加,使产品同时满足当代人所追求的小尺寸、低电阻、高饱和电流和高效率的特性要求。另一方面相邻的基本片之间与相邻的连接片之间保持稳定的间距,且连接片之倾斜部外侧的避让空间为焊接脚提供了容置空间,使产品的紧凑性更好,性能更高。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I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底部视图;图4是图3的分解图;图5是图2的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的底部视图;图8是图7的分解图。附图标识说明10、磁芯11、头端梁12、中心柱13、空腔20、磁盖21、顶板22、侧板23、凹槽30、扁平线圈31、基本片311、第一片基本片312、第二片基本片313、第三片基本片32、连接片321、翻折部322、倾斜部323、第一连接片324、第二连接片33、焊接脚34、避让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磁芯10、平行于磁芯10设置的磁盖20以及绕制在磁芯10上的扁平线圈30。其中,该磁盖20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片材,呈盖子结构,其包括一顶板21和自顶板21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两侧板22,该顶板21为四方形或类似的板状结构,其与两侧板22之间形成凹槽23。该磁芯10包括头端梁11和自头端梁11延伸出的中心柱12,该头端梁11与中心柱12形成T字形结构,当然,亦可使头端梁11和中心柱12的宽度相同,以形成I字形结构。前述磁盖20的一侧板22压在该磁芯10的头端梁11上,磁盖20的另一侧板22压在中心柱12的末端,从而磁芯10拦在磁盖20之凹槽23的下方共同围合构成空腔13。[0039]所述扁平线圈30绕制在空腔13对应的磁芯10上形成回路,本实施例中,该扁平线圈30包括有两片基本片31以及连接在两基本片31之间的连接片32,基本片31的自由尾端延伸形成焊接脚33,该焊接脚33可以是自基本片31的自由尾端翻折延伸贴在磁芯10的底面形成贴片式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延伸出磁芯10底面形成插脚式结构,不以此为限。各基本片31穿过空腔13且相互之间保持间隙,该连接片32位于磁芯10的底面。所述连接片32包括两侧的翻折部321和中间的倾斜部322,该翻折部322延伸至磁芯10底面约三分之一的位置,两翻折部321连接在基本片31上且其绕制方向与基本片31相同,即翻折部321与基本片31的绕制方向均垂直于磁芯10之中心柱12的轴线。该倾斜部322的绕制方向与翻折部321具有一定角度差,且倾斜部322的两侧形成对应焊接脚33的避让空间34。由于各基本片31之间平行间距排列设置,并且连接片32的倾斜部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使焊接脚33与连接片32之间保持了间距,一方面避免了短路现象,另一方面为扁平线圈30的散热提供了一定空间,即使产品长时间工作于冷热交替的环境中,亦不会因为扁平线圈30、磁芯10与磁盖20的温度系数不同而导致扁平线圈30断开而引起电感失效, 最大限度增加产品耐环境的能力,提了产品的可靠性。如图6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在空腔13中穿过三片基本片31,各片基本片31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在细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片基本片311与第二片基本片312之间有第一连接片323、第二片基本片312与第三片基本片313之间有第二连接片324,该第一连接片323和第二连接片324的倾斜端外侧形成前述避让空间34。所述各连接片31平行间距整齐排列设置,并且各倾斜部322的倾斜角度相同,从而使相邻两连接片32之间保持稳定的间距,使产品的紧凑性更好,性能更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在不改变传统电感器尺寸的情况下,在磁芯10与磁盖20围合成的空腔13中穿过有至少两片基本片31,在相邻两基本片31之间连接有连接片32,且连接片32上的翻折部321与倾斜部322之间具有角度差,使倾斜部322两侧形成对应焊接脚33的避让空间34,籍此,一方面基本片31与连接片32的设置片数增加,使产品同时满足当代人所追求的小尺寸、低电阻、高饱和电流和高效率的特性要求。另一方面相邻的基本片31之间与相邻的连接片32之间保持稳定的间距,且连接片32之倾斜部322外侧的避让空间34为焊接脚33提供了容置空间,使产品的紧凑性更好,性倉泛。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电感器,包括有磁芯、磁盖以及扁平线圈,该磁盖与磁芯共同围合形成空腔,该扁平线圈绕制在空腔对应的磁芯上,其特征在于该扁平线圈包括有至少两片基本片以及连接在相邻两基本片之间的连接片,基本片的自由尾端延伸形成焊接脚,各基本片穿过空腔且相互之间保持间隙形成回路,各连接片位于磁芯的底面,该连接片包括两侧的翻折部和中间的倾斜部,该两翻折部连接在基本片上且其绕制方向与基本片相同,该倾斜部的绕制方向与翻折部具有一定角度差,且倾斜部的最外侧形成对应焊接脚的避让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片有两片,于两片基本片之间有一片连接片,该连接片之倾斜部两侧形成前述避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片有三片,于第一片基本片与第二片基本片之间有第一连接片、第二片基本片与第三片基本片之间有第二连接片,该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倾斜端外侧形成前述避让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微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接片平行间距整齐排列设置,并且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盖包括一顶板和自顶板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磁芯包括头端梁和自头端梁中部向外延伸出的中心柱,该磁盖的一侧板压在该磁芯的头端梁上,磁盖的另一侧板压在中心柱的末端形成前述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线圈绕制在中心柱上,且该两翻折部与基本片的绕制方向均垂直于中心柱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盖为磁性片材。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脚翻折延伸贴在磁芯的底面形成贴片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脚延伸出磁芯底面形成插脚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型电感器,包括有磁芯、磁盖以及扁平线圈,该磁盖与磁芯共同围合形成空腔,该扁平线圈绕制在空腔对应的磁芯上,该扁平线圈包括有至少两片基本片以及连接在相邻两基本片之间的连接片,基本片的自由尾端延伸形成焊接脚,各基本片穿过空腔且相互之间保持间隙形成回路,各连接片位于磁芯的底面,该连接片包括两侧的翻折部和中间的倾斜部,该两翻折部连接在基本片上且其绕制方向与基本片相同,该倾斜部的绕制方向与翻折部具有一定角度差,且倾斜部的最外侧形成对应焊接脚的避让空间。本产品具有小尺寸、低电阻、高饱和电流和高效率的特性。
文档编号H01F27/24GK202749186SQ20122030565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吴兰香, 陈乾, 周水振, 李良如 申请人:绵阳普思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