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充电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718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机充电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接口。
背景技术
小小的手机,从只有单一的通讯功能,到现在集影音播放、上网、摄像功能于一体的娱乐终端;从一家独大的塞班系统,到现在你追我赶的众多智能操作系统;从毫无参数可言的硬件配置,到现在芯片、内存、屏幕等硬件全面发展。手机,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而在这一切的变化中,我们可能并没有注意到手机接口的变化,但它们的发展却影响着一代代手机的各种参数,暗藏着众多手机发展的密码。
因为新技术的出现或者是人们对某种功能的期许,不久后相应的功能就开始在手机上展露苗头,而与之相关的各类手机接口也出现在新产品上,这些接口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外形的设计,更是标志着技术的革新。就像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口一样,各种手机接口则是手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手机接口也如同大自然一样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在这上面标新立异绝对不是好事,通用性强、能得到大众认可的接口,才能在手机进化中立于不败之地。伴随着手机接口的更新、统一或消亡,我们感受到的是手机更加人性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充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是独立的,不同品牌的手机也采用不同的标准。如果一款手机将充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设计得“亲密无间”,估计就别想在充电的同时传输数据。用户急需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填平接口之殇,于是Mini USB接口便出现了。以前的MiniUSB接口多用于手机与电脑之间的数据交换,而电源接口仍花样繁多。2007 年 I 月,USB 标准化组织-美国 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提出 MicroUSB,市面上开始出现Mini USB和Micro USB并存的局面。而较于Mini USB,Micro USB允许供电能力达到1800mA,是Mini USB的3. 6倍,同时体积更小,插拔耐久性也高于其他USB接口。因此,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手机都采用了 Micro USB接口,并且将充电和数据传输功能集合在一起,不仅美化了手机侧边设计,也减少了各种线材的纷扰。但目前手机充电接口无论功能如何改变,手机充电接口的防水性能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目前多数手机充电接口都存在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充电接口,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充电接口都存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充电接口,至少包括用于与手机充电线相连的接口端;与所述接口端相连、并将所述接口端与手机相连的插接片;所述插接片一端伸入所述接口端内部,另一端伸入所述手机内部;设置在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接片的交接处的粘合带;所述粘合带一面固定到所述交接处,另一面与手机的机壳的内表面粘合。[0008]可选地,所述插接片包括两个伸入手机内部与所述手机相连的插接端子和两个分别与所述插接端子相连、并连接在所述接口端内部的连接部。可选地,两个插接端子相向的侧边各设有一个弯折端子。可选地,每一个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一个用于插接片在制作时在模具中定位的定位端子。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薄片;所述薄片的表面与所述插接端的表面垂直。可选地,所述粘合带为环绕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接片的交接处一周的环状粘合带。可选地,所述粘合带为双面胶。 可选地,所述接口端包括内部充电控制电路和外壳。可选地,所述外壳为塑胶外壳。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充电接口,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口端和插接片的交接处设置一粘合带,使手机充电接口与手机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防止提高了手机充电接口的防水性能。2、本实用新型中的插接片的插接端子上设有折弯端子,易于插接片的制作成型;同时在插接片的连接部上还设有定位端子,易于制作插接片时在模具中的定位。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巧妙、简单和防水性能高的优势。

图I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充电接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充电接口的侧视图。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充电接口的插接片在支架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I手机充电接口11接口端12插接片121弯折端子122连接部123定位端子124插接端子13粘合带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
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但目前手机充电接口无论功能如何改变,手机充电接口的防水性能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目前多数手机充电接口都存在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充电接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充电接口都存在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充电接口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充电接口。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充电接口,具体地,请参阅图I和图2,分别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充电接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手机充电接口 I至少包括接口端11、插接片12和粘合带13。所述接口端11用于与手机充电线相连;所述接口端11包括内部充电控制电路和外壳,所述外壳为塑胶外壳,通过模具注塑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端11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所述接口端11的可靠性要求如下I、插入力及拔出力手机充电线的连接插头从所述接口端11进行插拔,当插拔的速率不超过12. 5mm/min时,将连接插头完全插入接口端11所需的力最大应不能超过35N,将连接插头从接口端11中完全拔出所需的拔出力最小应不得小于10N。2、插拔寿命在每小时200个周期的最大速率下插入/拔出1500个周期,插拔结束后所述接口端11的机械结构应无损坏,电气性能应符合本规范规定要求。所述接口端11的电气性能要求如下所述接口端11的直流输入电压为:5V±5% ;最大吸收电流为1800mA。无论手机充电线的输出功率如何,所述接口端11的内部充电控制电路应能根据自身需求实施安全充电,不应出现过热、燃烧、爆炸以及其它电路损坏的现象。此外,所述接口端11的内部充电控制电路应具备限压保护装置。所述接口端11在导入6V以上电压时,如果不能保证安全充电,应启动保护,在非预期电压的情况下,不应出现过热、燃烧、爆炸以及其它电路损坏的现象。请参阅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充电接口的插接片12在支架2上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插接片12与所述接口端11相连、用于将所述接口端11与手机相连,所述插接片12—端伸入所述接口端11内部,另一端伸入所述手机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插接片12包括两个伸入手机内部与所述手机相连的插接端子124和两个分别与所述插接端子124相连、并连接在所述接口端11内部的连接部122。所述连接部122为薄片;由于所述连接部122固定在所述接口端11内部,与所述接口端11的内部充电控制电路相连,为节约空间同时增大所述连接部122与接口端11的连接面积,所述薄片与接口端11的接口面平行,也就是所述薄片的表面与所述插接端的的表面垂直。两个插接端子124相向的侧边各设有一个弯折端子121。所述弯折端子121的作用是在制作插接片12时,通过弯折端子121,增加插接端子124的冲压,易于所述插接端子124的成型。所述插接端子124为薄板状,所述弯折端子121突出于所述插接端子124的侧边。考虑到所述插接片12与所述接口端11的连接过程特点,每一个所述连接部122上设有一个用于插接片12在制作时在模具中定位的定位端子123。具体地,所述插接片12与所述接口端11的连接过程为将所述插接片12置于支撑架2上,将接口端11中承载有内部充电控制电路 的电路板放入用于形成所述接口端11外壳的模具中,将带有插接片12的支撑架2与所述模具相连,使插接片12的连接部122也置于所述模具中,并与内部充电控制电路相连。由于所述连接部122上设有定位端子123,所以所述连接部122很容易在所述模具中定位。在所述连接部122放置并连接好之后,向模具中注入塑胶,所述塑胶形成所述接口端11的外壳,而且所述插接片12的连接部122也固定在所述外壳里,由此可见,所述插接片12便于所述接口端11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机充电接口 I与手机连接安装时,所述插接片12连接到手机内部,所述接口端11的外壳与手机原机壳相连,并且所述接口端11的外壳与所述原机壳一起构成手机的机壳。手机上设有用于容纳手机充电接口 I的容纳腔,在手机充电接口 I安装到手机上时,所述手机充电接口 I不应凸出与所述手机原表面之外,而且所述手机充电接口 I的接口端11位于所述手机的侧面。从以上手机充电接口 I与手机的连接可以看出,所述接口端11与所述插接片12的交接处位于手机内部,为使水不能从该交接处进入手机充电接口 I及手机内部,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口端11与所述插接片12的交接处设有粘合带13。所述粘合带13 —面固定到所述交接处,另一面与手机的机壳的内表面粘合。这样不但填补了所述交接处与所述的机壳之间的缝隙,使得所述手机充电接口 I与手机的连接更加紧密降低了水从所述交接处进入手机充电接口I及手机内部的风险。具体地,所述粘合带13为环绕所述接口端11与所述插接片12的交接处一周的环状粘合带13,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带13采用双面胶。在所述手机充电接口 I安装到手机上之前,将所述粘合带13粘贴固定到所述接口端11与所述插接片12的交接处位,之后将所述手机充电接口 I装配到手机上,用力挤压,使得所述粘合带13的另一个粘贴面与手机外壳粘合到一起,使手机充电接口 I与手机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防止提高了手机充电接口 I的防水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充电接口,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口端和插接片的交接处设置一粘合带,使手机充电接口与手机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防止提高了手机充电接口的防水性能。2、本实用新型中的插接片的插接端子上设有折弯端子,易于插接片的制作成型;同时在插接片的连接部上还设有定位端子,易于制作插接片时在模具中的定位。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巧妙、简单和防水性能高的优势。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 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手机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用于与手机充电线相连的接口端; 与所述接口端相连、用于将所述接口端与手机相连的插接片;所述插接片一端伸入所述接口端内部,另一端伸入所述手机内部; 设置在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接片的交接处的粘合带;所述粘合带一面固定到所述交接处,另一面与手机的机壳的内表面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机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片包括两个伸入手机内部与所述手机相连的插接端子和两个分别与所述插接端子相连、并连接在所述接口端内部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两个插接端子相向的侧边各设有一个弯折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一个用于插接片在制作时在模具中定位的定位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薄片;所述薄片的表面与所述插接端的表面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机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带为环绕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接片的交接处一周的环状粘合带。
7.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手机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带为双面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机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端包括内部充电控制电路和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塑胶外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充电接口,至少包括用于与手机充电线相连的接口端;与所述接口端相连、并将所述接口端与手机相连的插接片;所述插接片一端伸入所述接口端内部,另一端伸入所述手机内部;设置在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接片的交接处的粘合带;所述粘合带一面固定到所述交接处,另一面与手机的机壳的内表面粘合;所述插接片包括两个伸入手机内部与所述手机相连的插接端子和两个分别与所述插接端子相连、并连接在所述接口端内部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口端和插接片的交接处设置一粘合带,使手机充电接口与手机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防止提高了手机充电接口的防水性能。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797450SQ2012203833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刘振岭, 蔡社民 申请人:安费诺(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