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582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用电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英文缩写为:ATSE)在各个方面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用电场所如机场、医院和码头等。依照框架断路器设计的大容量配电级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两台框架断路器加上连锁机构和控制器组成,这类ATSE体积庞大,成本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另一种是借用框架断路器的原理,设计成一个独立式的ATSE,其进出线形式一般为上、下两排接线端子为电源进线端接线端子,中间一排接线端子为负载输出端接线端子,由于三排端子间必须保证足够的距离以实现外部进线排的独立装拆及确保电气隔离间隙,而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h不仅要考虑外部进线排厚度、接线端子厚度、用于固定接线端子与外部进线排的固定件的长度等,而且还要考虑相邻接线端子间固定件头部与尾部间的电气间隙以及在拆装过程中的干涉和扳手空间。图4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的示意图,在开关本体4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进线端子I和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其中,电源进线端子I包括一组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和一组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2,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位于第一、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1、12之间。由图4所示的结构可知,第一、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1、12以及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三者的长度是相等的,并且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上的供与外部进线排连接的孔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2上的供与外部进线排连接的孔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以及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上的供负载输出接线排连接的孔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均相等。于是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其一,造成开关本体4沿端子排列方向的尺寸受到限制,从而难以缩小开关本体4的体积,最终占用电气柜的面积大,导致电气柜的利用率低下;其二,由于第一、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1、12以及电源负载输出端子三者的长度相等,并且各自开设的供接线排连接的孔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相等,因此在拆装过程中存在干涉情形,即对拆装用的工具如扳手的空间构成制约,例如在拆装与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连接的负载输出接线排时,其上的安装螺栓的拆下或装上往往受到用于固定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与外部进线排的安装螺栓的阻碍;其三,前述的三排接线端子之间的合理的电气间隙只能靠增加端子之间的距离h来保证,然而这种处置方式毫无疑问会增大开关本体4的体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方便拆装端子和有助于缩小开关本体沿端子排列方向的尺寸即缩小开关本体高度方向的尺寸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0006]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一开关本体,所述的接线端子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开关本体一侧的电源进线端子和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所述电源进线端子包括位于开关本体的所述一侧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一组第一电源进线端子和位于关本体的所述一侧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一组第二电源进线端子,所述的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位于开关本体的所述一侧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在所述的一组第一电源进线端子上各开设有一用于与第一外部进线排连接的第一孔,在所述的一组第二电源进线端子上各开设有一用于与第二外部进线排连接的第二孔,在所述的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上各开设有用于与外部输出排连接的第三孔,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孔至所述开关本体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孔至开关本体的距离,且第三孔至第一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第三孔和第一孔的直径,其中:所述的第二孔至所述开关本体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孔至开关本体的距离是一致的。所述电源负载输出端子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子的长度,并且电源负载输出端子与第一电源进线端子的长度之差大于等于第三孔至第一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电源进线端子的长度与第一电源进线端子的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开设在电源负载输出端子上的第三孔至开关本体的距离设计成大于开设在电源进线端子上的第一、第二孔至开关本体的距离,且第三孔分别至第一、第二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第三孔的直径,同时第三孔至第一、第二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第一、第二孔的直径,又由于紧固件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相差自第三孔至第一、第二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因此装拆紧固件时相互错开而不干涉,同时电气间隙明显增大,因此在保证可靠装拆和足够的电气间隙的同时,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中两相邻接线端子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尽量小,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就能被压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至3,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包括:固定在开关本体4 一侧的电源进线端子I和负载输出端子2,电源进线端子I包括位于开关本体4 一侧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一组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和位于关本体4 一侧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一组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2,一组负载输出端子2位于开关本体4一侧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在各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上开设有用于供其与由图1示意的第一外部进线排3a连接的第一孔111,在各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2上开设有用于供其与同样由图1示意的第二外部进线排3b连接的第二孔121,在各负载输出端子2上开设有用于供其与外部输出排3c连接的第三孔21。以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为例,第一紧固件5穿过第一孔111将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与第一外部进线排3a相连接。第二紧固件6穿过第三孔21将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与外部输出排3c相连接。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2同样由相应的第一紧固件5穿过第二孔121与第二外部进线排3b相连接。前述第三孔21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大于第一孔111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且第三孔21至第一孔111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第二孔21的直径,同时第三孔21至第一孔111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第一孔111的直径。前述的第二孔121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与第一孔111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相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个孔之间距离或者所述的孔至开关本体的距离均以图1中所示的孔的中心位置为基点。由于紧固件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相差第三孔21至第一孔111之间的水平距离,因此装拆时第一、第二紧固件5、6相互错开而不干涉,同时就电气间隙而言,第一紧固件5与第二紧固件6之间的距离N明显大于传统的如图4所示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电气间隙(接线端子上两相邻紧固件之间的距离M),因此在保证可靠装拆和足够的电气间隙的同时,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中两相邻接线端子之间的垂直距离H可以尽量小,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就能被压缩。众所周知,在一定的工作电流下,导电截面越小,相对温升就越高,而导线接触面越小,则该处的导电截面越小。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与外部进线排之间的接触面积,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的长度大于第一、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1、12的长度,且上述两个长度的差大于等于第三孔21至第一、第二孔111、121之间的水平距离L0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一开关本体(4),所述的接线端子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开关本体(4) 一侧的电源进线端子(I)和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所述电源进线端子(I)包括位于开关本体(4)的所述一侧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一组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和位于关本体(4)的所述一侧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一组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2),所述的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位于开关本体(4)的所述一侧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在所述的一组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上各开设有一用于与第一外部进线排(3a)连接的第一孔(111),在所述的一组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2)上各开设有一用于与第二外部进线排(3b)连接的第二孔(121),在所述的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上各开设有用于与外部输出排(3c)连接的第三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孔(21)至所述开关本体(4)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孔(111)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且第三孔(21)至第一孔(111)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第三孔(21)和第一孔(111)的直径,其中:所述的第二孔(121)至所述开关本体(4)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孔(111)至开关本体(4)的距离是一致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的长度,并且电源负载输出端子(2)与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的长度之差大于等于第三孔(21)至第一孔(111)之间的水平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电源进线端子(12)的长度与第一电源进线端子(11)的长度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接线端子结构,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开关本体,接线端子结构包括电源进线端子和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电源进线端子包括一组第一、第二电源进线端子,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位于开关本体的一侧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在一组第一电源进线端子上各开设第一孔,在一组第二电源进线端子上各开设第二孔,在一组电源负载输出端子上各开设有第三孔,特点第三孔至开关本体的距离大于第一孔至开关本体的距离,且第三孔至第一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第三孔和第一孔的直径,第二孔至开关本体的距离与第一孔至开关本体的距离是一致的。在保证可靠装拆和足够的电气间隙的同时,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能被压缩。
文档编号H01H1/58GK203038792SQ20122073835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丁晓辉, 顾怡文, 王玮, 褚文, 徐星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