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899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端子结合于同轴电线与天线间并包括线夹单元,线夹单元具有第一线夹与第二线夹,以供端子藉由第一线夹直接与同轴电线之中心导体铆接为一体,藉第二线夹直接与同轴电线之外部导体铆接为一体;扣片单元,线夹单元相连于扣片单元,且扣片单元具有第一扣片与第二扣片,第一扣片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扣孔并相连于第一线夹,第二扣片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扣孔并相连于第二线夹,端子以第一扣片直接铆接于天线之信号区域,藉第二扣片直接铆接于天线之接地区域,并藉由端子将同轴电线与天线直接结合为一体。
【专利说明】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
【技术领域】
[0001]一种铆接端子,尤指一种用以将同轴电线与天线直接结合为一体之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笔记型电脑(Notebook,NB)、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Computer)、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移动式通信设备受空间所限只能采用内藏式天线(EmbeddedAntenna),且随着移动式通信设备轻薄短小化的趋势,其内藏式天线的缩小化已是趋势。
[0003]业界现有天线与同轴电线的结合方式,可大略分为采用焊接或非焊接,如弹针式连接器(POGOpinconnector)或弹片连接器等两种工法,以下就此两种工法配合常用内藏式天线的天线件材料,针对其与同轴电线的结合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0004]如第34图中所示之天线Pl为金属件天线(Stamped MetalAntennas),天线Pl与同轴电线C间结合主要仍是以接点焊接为大宗,而如第35图中所示天线P2为印刷电路板天线(Printed Circuit BoardAntennas,PCBAntennas),天线P2其接点同样是米焊接工法与同轴电线结合。
[0005]软性印刷电路板天线(FlexiblePrinted CircuitBoardAntennas,FPCAntennas)为第36图中所示之天线P3,天线P3是藉弹针式连接器P31与同轴电线结合,另于第37图中天线P3显示以弹片式连接器P32与同轴电线结合。
[0006]由于移动式通信设备的轻薄短小化已是趋势,内藏式天线的摆置空间严重受限,如何能改良现有天线与同轴电线间的结合工法或结构,进一步缩减移动式通信设备中内藏式天线的体积以及于移动式通信设备有限的空间中增加天线摆放的自由度,以符合目前市场趋势,为目前业界极欲解决之问题。
[0007]再者,天线与同轴电线结合采用焊接工法,虽能省去藉连接器结合的体积,但因全球环保意识高涨,为能达到全面无铅化要求,内藏式天线现有的焊接结合方式势必渐渐被取代,故无铅工法及其产品的研发同为目前业界所极欲解决之问题。

【发明内容】

[0008]有鉴于此,发明人系对习用与天线结合的端子结构进行改良,提供一种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该端子用以结合于一同轴电线与一天线之间,所采用的技术段包括一线夹单元,该线夹单元具有一第一线夹与一第二线夹,以供该端子藉由该第一线夹直接与该同轴电线之一中心导体铆接为一体,藉该第二线夹直接与该同轴电线之一外部导体铆接为一体;一扣片单元,该扣片单元具有一第一扣片与一第二扣片,该第一扣片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扣孔并相连于该第一线夹,该第二扣片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扣孔并相连于该第二线夹,该端子以该第一扣片直接铆接于该天线之一信号区域,藉该第二扣片直接铆接于该天线之一接地区域,使该同轴电线与该天线藉由该端子直接结合为一体。[0009]该第一线夹更包括有一提夹部,该第一线夹藉由该提夹部与该第一扣片相连接,使该第一线夹开口底部与该第一扣片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线夹与该第二扣片之间距离。
[0010]该线夹单元更包括有一第三线夹,该端子藉由该第三线夹直接与该同轴电线之一外绝缘体铆接为一体。
[0011]该第三线夹相连于该第二扣片。
[0012]该信号区域对应该第一扣孔位置设有一第一开孔,并对应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一开孔置入一第一扣眼件,并铆破该第一扣眼件将该信号区域与该第一扣片紧密结合。
[0013]该第一扣眼件由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一开孔的对位处其中一侧置入。
[0014]该第一扣眼件为实心体或空心体之其一。
[0015]该接地区域对应该第二扣孔位置设有一第二开孔,并对应该第二扣孔与该第二开孔置入一第二扣眼件,并铆破该第二扣眼件将该接地区域与该第二扣片紧密结合。
[0016]该第二扣眼件由该第二扣孔与该第二开孔的对位处其中一侧置入。
[0017]该第二扣眼件为实心体或空心体之其一。
[0018]该第一扣孔延伸有一第一扣筒,该信号区域对应该第一扣孔位置设有一第一开孔,该第一扣片以该第一扣筒对应组合于该第一开孔,并铆破该第一扣筒将该信号区域与该第一扣片紧密结合。
[0019]该第一扣筒为中空,并具有至少一第一筒片。
[0020]该第一扣筒于其末端设有至少一贯沟部。
[0021]第二扣孔延伸有一第二扣筒,该接地区域对应该第二扣孔位置设有一第二开孔,该第二扣片以该第二扣筒对应组合于该第二开孔,并铆破该第二扣筒将该接地区域与该第二扣片紧密结合。
[0022]该第二扣筒为中空,并具有至少一第二筒片。
[0023]该第二扣筒于其末端设有至少一贯沟部。
[0024]该天线覆有一共铆片,该共铆片对应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设有一第一共铆孔与一第二共铆孔,以供该共铆片与该天线一并直接铆接结合于该端子。
[0025]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分别覆有一共铆片,并各自对应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设有一第一共铆孔与一第二共铆孔,以供该共铆片与该天线一并直接铆接结合于该端子。
[0026]该天线为金属件天线、软性印刷电路板天线或印刷电路板天线其中一种。
[0027]该天线对应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分别设有一第一扣眼与一第二扣眼,将该第一扣片与该第二扣片直接铆接于该天线上。
[0028]该第一扣片连接于一第一料带,以供自动进料作业。
[0029]该第二扣片连接于一第二料带,以供自动进料作业。
[0030]该第一扣片与该第二扣片之间以一桥接单元相接,该桥接单元分别于与该第一扣片相接处和与第二扣片相接处各设有一第一折线和一第二折线。
[0031]该第一扣片连接于一第一料带,以供自动进料作业,且该第一料带连接于该桥接单元,该桥接单元于与该第一料带相接处设有一连接折线。
[0032]该第二扣片连接于一第二料带,以供自动进料作业,且该第二料带连接于该桥接单元,该桥接单元于与该第二料带相接处设有一连接折线。[0033]该桥接单元延伸有一提耳部,且该提耳部上设有一提耳孔。
[0034]前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手段,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下列优点:
[0035]于本创作中之端子因其与同轴电线结合非采用习用之焊接方式,可避免习用技术中因焊接所导致之铅或其他重金属污染问题,为一种无铅制程,且不采习用焊接方式与同轴电线结合,使其材料选择范围自由度大,只要是金属材料皆可供使用,且同时能免去电镀污染问题。
[0036]再者,如一并配合与无卤的同轴电线进行铆接结合为一体,于结合有天线的情况下,更可制成无铅无卤的环保天线,符合目前国际上如欧盟RoHS等绿色环保规定,以取代习用具污染性之焊接结合方式。
[0037]本创作中之端子因改良为另藉由其扣片与线夹直接将天线与同轴电线铆合为一体,可省略现有天线用以与同轴电线结合的弹针、弹片式连接器及其相关的电路板,除降低成本外,更进一步达到缩减移动式通信设备中内藏式天线体积的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第I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0039]第2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使用分解示意图;
[0040]第3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双料带端子立体示意图;
[0041]第4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另一两件式端子立体图(一);
[0042]第5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另一两件式端子立体图(二);
[0043]第6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中打端作业之立体示意图;
[0044]第7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中定位置入之立体示意图;
[0045]第8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中移除桥接单元之立体示意图;
[0046]第9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中定位于天线之立体示意图;
[0047]第10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与天线铆接之立体示意图;
[0048]第11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中对位置入扣眼件之剖面示意图;
[0049]第12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中铆破扣眼件之剖面示意图
[0050]第13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中铆破扣眼件之立体示意图
[0051]第14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中覆有共铆片之立体示意图
[0052]第15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中与共铆片一并铆破之立体示意图
[0053]第16图系显示第15图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0054]第17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另一扣孔位置立体示意图(一);
[0055]第18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另一扣孔位置立体示意图(二);
[0056]第19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0057]第20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之使用分解示意图;
[0058]第21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中扣筒之立体示意图;
[0059]第22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之另一扣筒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0060]第23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之另一扣筒结构立体示意图(二);
[0061]第24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中定位移动之立体示意图;
[0062]第25图系显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中定位于天线之立体示意图;[0102]天线
F[0103]信号区域 F11[0104]第一开孔F111[0105]接地区域F12[0106]第二开孔F121、F122[0107]同轴电线C[0108]中心导体C1[0109]外部导体C2[0110]外绝缘体C3[0111]金属件天线M,M'[0112]第一开孔M1,M1'[0113]第二开孔M21,M22,M21',M22'[0114]天线P1,P2,P3[0115]弹针式连接器P31[0116]弹片式连接器P32
【具体实施方式】
[0117]本创作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之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之说明。
[0118]请参阅第I图及第2图中所示,其系显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与使用分解示意图,本创作中之端子100包括有一线夹单元与一扣片单元,且线夹单元相连于扣片单元 ο
[0119]扣片单元具有一第一扣片11与一第二扣片12,线夹单元具有一第一线夹21、第二线夹22与第三线夹23。
[0120]第一扣片11具有一片体并于其片体上贯穿有一个第一扣孔111,第一扣片11其片体一侧处连接于第一线夹21,并直接以其片体另侧连接于一第一料带31。
[0121]第二扣片12具有一片体并于其片体上贯穿有两个第二扣孔121、122,第二扣片12其片体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二线夹22与第三线夹23,且间接透过其中一侧之线夹连接于一第二料带32,图中是以第三线夹23连接于第二料带32。
[0122]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片12之间以一桥接单元40相接,桥接单元40延伸有一第一桥接片41与一第二桥接片42。
[0123]桥接单元40以其第一桥接片41相接于第一扣片11,且于第一桥接片41与第一扣片11相接处设有一第一折线411,另藉第二桥接片42相接于第二扣片12,并于两者相接处设有一第二折线421。。
[0124]第一料带31与第二料带32之间同样以桥接单元40相接,桥接单元40 —侧与第一料带31相接处设有一连接折线431,另一侧与第二料带32相接处设有一连接折线432。
[0125]桥接单元40另延伸有一提耳部44,图中提耳部44是位于第一桥接片41与第二桥接片42之间,且于提耳部44上设有一提耳孔441。
[0126]本实施例中之端子100藉所连接之第一料带31与第二料带32可采用连续冲压工法制作成具有双料带的端子100,如第3图中所示,以供自动进料打端作业。[0127]于第3图中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片12之间已藉桥接单元40相接为一体的情况下,可选择于保留一边料带另构成单料带的端子(图中未示),同样能利用连续冲压工法加工制作。
[0128]再者,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片12之间,亦可如第4、5图中所示省略桥接单元40另构成两件式的端子,且各自藉由所连接之第一料带31或第二料带32进行连续冲压制作。
[0129]此外,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片12亦可直接以非连续冲压制作以外之金属加工方式,连接第一线夹21、第二线夹22与第三线夹23,而省略第一料带31、第二料带32与桥接单元40。
[0130]同参第6、9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之端子100系用以结合于一天线F与一同轴电线C之间,天线F为一软性印刷电路板天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Antennas,FPCAntennas)。
[0131]第6图中同轴电线C包含有一中心导体Cl、绝缘层、外部导体C2与外绝缘层C3。
[0132]第一线夹21 —侧往开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提夹部211,并藉由提夹部211与第一扣片11的片体相连,使第一线夹21开口底部相对于第二线夹22与第三线夹23而言位于不同平面处,图中第一线夹21开口底部与第一扣片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线夹22与第三线夹23两者和第二扣片12之间的距离。
[0133]于第一实施例中,端子100以第一线夹21直接与中心导体Cl铆接为一体,以第二线夹22直接与外部导体C2铆接为一体,并另藉第三线夹23直接与外绝缘层C3铆接为一体,且第一线夹21藉由提夹部211向上抬高,使于铆接时第一线夹21可以维持与中心导体Cl同高度,如第11、12图中所示,以得到更佳的同轴性,同时确保其高频效果。
[0134]由于端子100设计有料带,即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料带31与第二料带32,上述打端作业可于将末端剥线完成的同轴电线C置入指定位置后,开始进行自动打端压着,藉以提高打端效率与精准度。
[0135]于第一实施例中,因与同轴电线C之结合工法非采用习用之焊接方式,可避免铅或其他之重金属污染问题,属于无铅制程,且不采习用之焊接方式结合同轴电线C,使其材料选择范围自由度大,只要是金属材料皆可供使用,且同时能免去电镀污染问题。
[0136]再者,如一并配合与无卤的同轴电线C进行铆接结合为一体,于结合有天线的情况,更可制成无铅无卤的环保天线,符合目前国际上如欧盟RoHS等绿色环保规定,以取代习用具污染性之焊接结合方式。
[0137]于本创作设计中之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于打线时,第一扣片11仅需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以直接与中心导体Cl铆紧的线夹,即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线夹21,第二扣片12仅需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以直接与外部导体C2铆紧的线夹,即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线夹22。
[0138]线夹与扣片间的相对排列位置不限,只要能使线夹有效与同轴电线C之中心导体Cl与外部导体C2铆紧即可。
[0139]同参第7、8图中所示,于同轴电线C末端完成打端作业后,去除端子100的第一料带31与第二料带32,并藉桥接单元40上提耳部44的提耳孔441,以将端子100其余部份定位于天线F上。
[0140]同参第9、10图中所示,天线F包含有一信号区域Fll与一接地区域F12,其中信号区域Fll对应第一扣片11的第一扣孔111位置预设有一第一开孔F111,而接地区域F12对应第二扣片12的第二扣孔121、122位置预设有一第二开孔F121、F122。
[0141 ] 完成打端作业后,端子100去料带并藉提耳部44将第一扣孔111与第二扣孔121、122同时对应定位于第一开孔Flll与第二开孔F121、F122处。
[0142]接续,于第一扣孔111与第一开孔Flll间对位置入第一扣眼件51,并铆破第一扣眼件51以将信号区域Fll与第一扣片11紧密结合,在第二扣孔121、122与第二开孔F121、F122对位处置入第二扣眼件52,并铆破第二扣眼件52以将接地区域F12与第二扣片12紧密结合,如第11、12、13图中所示。
[0143]铆破后,桥接单元40藉由其第一折线411与第二折线421的易折线结构特性如第8图中所示和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片12分离。
[0144]为避免铆破结合部位与通信设备其他金属部份接触导致高频信号偏频等影响,可在铆破结合部位贴上唛拉片、绝缘胶纸或采用埋入式射出将整个铆破结合部位埋入塑胶等绝缘隔离方式,达到保护铆破结合部位之功效。
[0145]上述扣眼件可选择由端子100的扣孔处置入如第11图中所示或是由天线F的开孔处置入,即第一扣眼件51与第二扣眼件52可由端子100与天线F的对位处之其中一侧置入后铆破。
[0146]第一扣眼件51与第二扣眼件52可以如第9至13图中所示为中空或是采用实心扣眼,只要能供铆破结合即可。
[0147]于本实施例中,在天线F厚度过薄或过软等铆合有机会伤害到天线F的情况下,可如第14图中所示于天线F上覆加一共铆片60后与天线F —并直接铆接结合于端子100,共铆片60材质可以采用如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酹醒树脂等绝缘性材料。
[0148]共铆片60对应天线F上用以铆接的第一开孔Flll与第二开孔F121、F122设有第一共铆孔61与第二共铆孔621、622,且如第15、16图中所示分别和第一开孔Flll与第二开孔F121、F122 —并供第一扣眼件51与第二扣眼件52置入铆破,藉以增加天线F厚度,避免损伤天线F且能提升铆接强度。
[0149]于本实施例中,共铆片60亦可为数片(图中未),分别对应覆于第一扣孔111与第二扣孔121、122处,且各自对应第一扣孔111与第二扣孔121、122设有一第一共铆孔61与一第二共铆孔621、622,故共铆片60的数目、天线F与共铆片60次序以及天线F与共铆片60间铆接的相对位置并不限图中所示,只要能有效增加铆接处厚度以提升铆接强度即可。
[0150]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片12的扣孔位置亦可选择如第17图或第18图中所示设置,只要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片12上具有至少I个扣孔可供其与天线F铆接即可。
[0151]第一实施例中之端子100因可藉由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片12直接铆接于天线F之信号区域Fll与接地区域F12,可省略现有天线F用以与同轴电线结合的弹针、弹片式连接器及其相关的电路板,除降低成本外,更进一步达到缩减移动式通信设备中内藏式天线体积以及于移动式通信设备有限的空间中增加天线摆放的自由度的功效。
[0152]请参阅第19图及第20图中所示,其系显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与使用分解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中之端子100A其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功效,故省略其说明并标以相同组件符号。
[0153]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上差异在于,端子100A的第一线夹21系直接连接于第一扣片11,且于第一扣片11上的第一扣孔111延伸有一第一扣筒111A,而在第二扣片12上的第二扣孔121、122处各延伸有一第二扣筒121AU22A。
[0154]端子100A的第一扣筒IllA与第二扣筒121A、122A可如第21图中所示为一中空的完整筒状或如第22、23图中所示包含有两片第一筒片IlllA与第二筒片1211A、1221A或四片第一筒片IlllA与第二筒片1211A、1221A,或是于第一扣筒IllA与第二扣筒121AU22A末端设有贯穿扣筒的贯沟部(图中未示),且第一扣筒IllA与第二扣筒121A、122A亦可选择采抽制为实心体之结构(图中未示)。
[0155]端子100A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片12上具有至少一个扣筒可供其与天线F铆接即可。
[0156]端子100A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分别以第一线夹21、与第三线夹23各自直接与同轴电线C的中心导体Cl、外部导体C2与外绝缘体C3铆接为一体,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功效。
[0157]同参第24图中所示,图中天线F为一软性印刷电路板天线,天线F包含有一信号区域FlI与一接地区域F12,其中信号区域FlI对应第一扣孔111位置设有第一开孔F111,接地区域F12另对应第二扣孔121、122位置设有第二开孔?121、?122。
[0158]同参第25、26图中所示,第一扣片11以第一扣筒11IA对应组合于第一开孔Fl 11,并铆破第一扣筒IllA以将信号区域Fll与第一扣片11紧密结合,而第二扣片12以其第二扣筒121A、122A对应组合于第二开孔F121、F122处,并铆破第二扣筒121A、122A以将接地区域F12与第二扣片12紧密结合。
[0159]于第二实施例中,可缩减天线F其铆接处四周的料厚,如第25、26图中所示之第二开孔F122的外环部F1221,以避免其扣筒于铆合后高度过高之问题,且端子100A的扣孔与扣筒形状并不限第21至23图中所示,亦可如第31图中所示,其形状仅需足可供铆破使扣片对应与天线紧密结合即可。
[0160]于本创作设计中,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端子结构除应用于软性印刷电路板天线外,亦可适用于印刷电路板天线(Printed Circuit Board Antennas, PCB Antennas)与金属件天线(Stamped Metal Antennas)。
[0161]由于印刷电路板天线厚度较大,第一实施例只要选择较长的扣眼件或是增加第二实施例中扣筒整体的长度即可适用于任何的印刷电路板天线。
[0162]第一实施例中之端子结构如第27、28图中所示适用于金属件天线M,金属件天线M对应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扣孔111与第二扣孔121、122设有第一开孔Ml与第二开孔M21、M22,并分别和第一扣孔111与第二扣孔121、122 —并供第一扣眼件51与第二扣眼件52置入铆破。
[0163]而第二实施例中之端子结构如第29图中所示适用于金属件天线M,第一扣片11以第一扣筒IllA对应组合于第一开孔M1,并铆破第一扣筒IllA以与第一扣片11紧密结合,而第二扣片12以其第二扣筒121A、122A对应组合于第二开孔M21、M22处,并铆破第二扣筒121A,122A以与第二扣片12紧密结合。
[0164]如第30、31图中所示,可将第二实施例中第二扣片12上的第二扣孔121、122预设为半圆形处并仅部份延伸有一片弧形的第二筒片1211AU221A,以供缩短第二扣片12所需长度,第一开孔Ml与第二开孔M21、A22亦预设为半圆形,且同样以铆破方式紧密结合于金属件天线M,此一结构亦适用于软性印刷电路板天线与印刷电路板天线。
[0165]于第二实施例中,扣片上的扣孔与天线上的开孔不限图式中所示,可供铆破紧密结合即可。
[0166]如第32图中所示,金属件天线M'利用其金属可延展的特性,于金属件天线M'本身冲压出对应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扣孔111与第二扣孔121、122的第一扣眼Μ1'与第二扣眼Μ21'> M22',以将第一扣片11与第二扣孔12与金属件天线W如第33图中所示铆固为一体。
[0167]以上所述仅为本创作之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创作之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该端子用以结合于一同轴电线与一天线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夹单元,该线夹单元具有一第一线夹与一第二线夹,以供该端子藉由该第一线夹直接与该同轴电线之一中心导体铆接为一体,藉该第二线夹直接与该同轴电线之一外部导体铆接为一体;一扣片单元,该扣片单元具有一第一扣片与一第二扣片,该第一扣片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扣孔并相连于该第一线夹,该第二扣片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扣孔并相连于该第二线夹,该端子以该第一扣片直接铆接于该天线之一信号区域,藉该第二扣片直接铆接于该天线之一接地区域,使该同轴电线与该天线藉由该端子直接结合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夹更包括有一提夹部,该第一线夹藉由该提夹部与该第一扣片相连接,使该第一线夹开口底部与该第一扣片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线夹与该第二扣片之间的距离;该线夹单元更包括有一第三线夹,该端子藉由该第三线夹直接与该同轴电线之一外绝缘体铆接为一体;该第三线夹相连于该第二扣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区域对应该第一扣孔位置设有一第一开孔,并对应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一开孔置入一第一扣眼件,并铆破该第一扣眼件将该信号区域与该第一扣片紧密结合;该第一扣眼件由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一开孔的对位处其中一侧置入;该第一扣眼件为实心体或空心体之其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区域对应该第二扣孔位置设有一第二开孔,并对应该第二扣孔与该第二开孔置入一第二扣眼件,并铆破该第二扣眼件将该接地区域与该第二扣片紧密结合;该第二扣眼件由该第二扣孔与该第二开孔的对位处其中一侧置入 ;该第二扣眼件为实心体或空心体之其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孔延伸有一第一扣筒,该信号区域对应该第一扣孔位置设有一第一开孔,该第一扣片以该第一扣筒对应组合于该第一开孔,并铆破该第一扣筒将该信号区域与该第一扣片紧密结合;该第一扣筒为中空,并具有至少一第一筒片;该第一扣筒于其末设有至少一贯沟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孔延伸有一第二扣筒,该接地区域对应该第二扣孔位置设有一第二开孔,该第二扣片以该第二扣筒对应组合于该第二开孔,并铆破该第二扣筒将该接地区域与该第二扣片紧密结合;该第二扣筒为中空,并具有至少一第二筒片;该第二扣筒于其末端设有至少一贯沟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天线覆有一共铆片,该共铆片对应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设有一第一共铆孔与一第二共铆孔,以供该共铆片与该天线一并直接铆接结合于该端子;该天线为金属件天线、软性印刷电路板天线或印刷电路板天线其中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分别覆有一共铆片,并各自对应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设有一第一共铆孔与一第二共铆孔,以供该共铆片与该天线一并直接铆接结合于该端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对应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分别设有一第一扣眼与一第二扣眼,将该第一扣片与该第二扣片直接铆接于该天线上;该第一扣片连接于一第一料带,以供自动进料作业;该第二扣片连接于一第二料带,以供自动进料作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眼机构的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片与该第二扣片之间以一桥接单元相接,该桥接单元分别于与该第一扣片相接处和与该第二扣片相接处各设有一第一折线和一第二折线;该第一扣片连接于一第一料带,以供自动进料作业,且该第一料带连接于该桥接单元,该桥接单元于与该第一料带相接处设有一连接折线;该第二扣片连接于一第二料带,以供自动进料作业,且该第二料带连接于该桥接单元,该桥接单元于与该第二料带相接处设有一连接折线;该桥接单元延伸有一提耳部,且该提耳部上设有一提耳孔。`
【文档编号】H01R11/05GK203386920SQ201220752034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陈世杰 申请人: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