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弯曲8类数字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910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抗弯曲8类数字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弯曲8类数字缆,包括八根铜导线,八根铜导线中两根铜导线组成四个绞对线;由横叶片和竖叶片组成的“十”字骨架,此“十”字骨架具有由此横叶片和竖叶片形成的四个腔体,所述第一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绞对线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一聚酯带绕包于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第四绞对线和“十”字骨架外表面;所述聚酯带与所述绞对线和“十”字骨架之间填充有若干根棉线;护套层包覆于所述聚酯带外表面。本实用新型8类数字缆紧密扎实的支撑,以避免线材在曲折时造成压扁的现象,改善了8类数字电缆的回波损耗、特性阻抗和圆整度。
【专利说明】抗弯曲8类数字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8类数字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弯曲8类数字缆。
【背景技术】
[0002]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统的音频铜芯对绞市话电缆到今天高达千兆比局域网技术,随着网络速率日益提高,意味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越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和电容耦合。同时,周围环境中会不断有新的电磁干扰源产生,网络工作频率越高产生的辐射也越严重,而UTP非屏蔽数据电缆的平衡特性已不足以抵消高速网络本身的电磁辐射及外界的电磁干扰(仅能满足30~40MHz数据传输时的电磁兼容性能),采用屏蔽技术则可有效防止外界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内部(金属屏蔽层的趋肤效应),同时阻止电缆内部信号向外辐射(金属屏蔽层的反射效应)。由于各生产厂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保证在制造成本最低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最大程度的提高并改善产品的性能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了。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弯曲8类数字缆,此抗弯曲8类数字缆紧密扎实的支撑,以避免线材在曲折时造成压扁的现象,改善了 8类数字电缆的回波损耗、特性阻抗、串音衰减和圆整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弯曲8类数字缆,包括:八根铜导线,此铜导线均外覆绝缘层;所述八根铜导线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两根铜导线组成第四绞对线;
[0005]由横叶片和竖叶片组成的“十”字骨架,此“十”字骨架具有由此横叶片和竖叶片形成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一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绞对线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
[0006]所述第一绞对线的节距为15~15.5mm,所述第二绞对线的节距为13.5^13.9mm,所述第三绞对线的节距为14.2^14.6mm,所述第四绞对线的节距为12.7^13.1mm ;
[0007]—聚酯带绕包于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第四绞对线和“十”字骨架外表面;
[0008]所述聚酯带与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第四绞对线和“十”字骨架之间填充有若干根棉线;
[0009]护套层包覆于所述聚酯带外表面。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绞对线的节距为15.2mm,所述第二绞对线的节距为
13.7mm,所述第三绞对线的节距为14.5mm,所述第四绞对线的节距为13mm。
[0012]2.上述方案中,所述横叶片和竖叶片各自的长度为5.5飞mm。[0013]3.上述方案中,所述横叶片和竖叶片各自的厚度为0.75、.8 mm。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0015]1.本实用新型抗弯曲8类数字缆,在形成了四个新的封闭内腔屏蔽腔且第一绞对线的节距为15~15.5mm,所述第二绞对线的节距为13.5^13.9mm,所述第三绞对线的节距为14.2^14.6_,所述第四绞对线的节距为12.7^13.1mm,其利用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有效的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它设备的工作,极大的改善了 8类数字电缆的回波损耗、特性阻抗和串音衰减;且由于内腔屏蔽方式的形成,减少了每对线进行分别屏蔽的分相屏蔽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
[0016]2.本实用新型抗弯曲8类数字缆,其骨架叶片可防止电缆在扭绞的过程中,由于设备张力的不稳定,而出现个别线对跑出“十”字腔体,造成产品性能不合格;其次,所述聚酯带与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第四绞对线和“十”字骨架之间填充有若干根棉线,缆紧密扎实的支撑,以避免线材在曲折时造成压扁的现象,改善了圆整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弯曲8类数字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十”字骨架结构示意图。
[0019]以上附图中:1、铜导线;2、绝缘层;3、第一绞对线;4、第二绞对线;5、第三绞对线;
6、第四绞对线;7、横叶片;8、竖叶片;9、“十”字骨架;10、聚酯带;11、护套层;12、棉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1]实施例:一种抗弯曲8类数字缆,包括:八根铜导线I,此铜导线I均外覆绝缘层2 ;所述八根铜导线I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3,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4 ;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5 ;两根铜导线组成第四绞对线6 ;
[0022]由横叶片7和竖叶片8组成的“十”字骨架9,此“十”字骨架9具有由此横叶片7和竖叶片8形成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一绞对线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4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5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绞对线6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
[0023]所述第一绞对线3的节距为15~15.5mm,所述第二绞对线4的节距为13.5^13.9mm,所述第三绞对线5的节距为14.2^14.6mm,所述第四绞对线6的节距为12.7^13.1mm ;
[0024]一聚酯带10绕包于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和“十”字骨架9外表面;
[0025]所述聚酯带10与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和“十”字骨架9之间填充有若干根棉线12 ;
[0026]护套层11包覆于所述聚酯带10外表面。
[0027]上述第一绞对线3的节距为15.2mm,所述第二绞对线4的节距为13.7mm,所述第三绞对线5的节距为14.5mm,所述第四绞对线6的节距为13mm。
[0028]上述横叶片7和竖叶片8各自的长度dl为5.5~6mm。[0029] 上述横叶片7和竖叶片8各自的厚度d4为0.75^0.8 mm。
[0030]采用上述抗弯曲8类数字缆时,在形成了四个新的封闭内腔屏蔽腔且第一绞对线的节距为15~15.5mm,所述第二绞对线的节距为13.5^13.9mm,所述第三绞对线的节距为
14.2^14.6_,所述第四绞对线的节距为12.7^13.1_,其利用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有效的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它设备的工作,极大的改善了 8类数字电缆的回波损耗、特性阻抗和串音衰减;且由于内腔屏蔽方式的形成,减少了每对线进行分别屏蔽的分相屏蔽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原材料投入成本;具体为:回波损耗性能.≥36.0dB/100m,远高于参考标准中规定的23.0 dB/100m,富裕量达到13 dB ;特性阻抗(ZO) I~IOOMHz:100±5Ω、100~600MHz:100±10Ω、600~1200MHz:100± 15 Ω,其特性阻抗的稳定性,远远高于参考标准中规定的100土 (15Ω~40Ω );近端衰减性能(20°C):≥87.9dB/100m (1200MHz时),远高于参考标准规定的69.8 dB/100m (1200MHz时),比标准要求提高18.1 dB ;远端衰减性能(20°C):≥ 77.9dB/100m (1200MHz 时);远高于参考标准规定的 46.3 dB/100m (1200MHz时),比参考标准要求提高31.6 dB ;其次,抗弯曲8类数字缆中骨架叶片可防止电缆在扭绞的过程中,由于设备张力的不稳定,而出现个别线对跑出“十”字腔体,造成产品性能不合格;其次,所述聚酯带与所述第一绞对线、第二绞对线、第三绞对线、第四绞对线和“十”字骨架之间填充有若干根棉线,缆紧密扎实的支撑,以避免线材在曲折时造成压扁的现象,改善了圆整度。
[00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抗弯曲8类数字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八根铜导线(I ),此铜导线(I)均外覆绝缘层(2);所述八根铜导线(I)中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一绞对线(3),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二绞对线(4);两根铜导线组成第三绞对线(5);两根铜导线组成第四绞对线(6); 由横叶片(7)和竖叶片(8)组成的“十”字骨架(9),此“十”字骨架(9)具有由此横叶片(7)和竖叶片(8)形成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一绞对线(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绞对线(4)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绞对线(5)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绞对线(6)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 所述第一绞对线(3)的节距为15~15.5mm,所述第二绞对线(4)的节距为13.5^13.9mm,所述第三绞对线(5)的节距为14.2^14.6mm,所述第四绞对线(6)的节距为12.7^13.1mm ; 一聚酯带(10)绕包于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和“十”字骨架(9)外表面; 所述聚酯带(10)与所述第一绞对线(3)、第二绞对线(4)、第三绞对线(5)、第四绞对线(6)和“十”字骨架(9)之间填充有若干根棉线(12); 护套层(11)包覆于所述聚酯带(10)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曲8类数字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对线(3)的节距为15.2mm,所述第二绞对线(4)的节距为13.7mm,所述第三绞对线(5)的节距为14.5mm,所述第四绞对线(6)的节距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曲8类数字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叶片(7)和竖叶片(8)各自的长度为5.5~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曲8类数字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叶片(7)和竖叶片(8)各自的厚度为0.75~0.8 mm。
【文档编号】H01B7/18GK203444787SQ201320433409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王惠兵, 吕秀云, 陈明, 吴士杰, 葛明月, 宋小月 申请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