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连接器的传感插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775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连接器的传感插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12)包括保持电触头(22)的壳体(18),该电触头被构造为与配合连接器(14)的对应配合触头(24)配合。该壳体保持传感插针(22a),该插针被构造为与配合连接器的对应配合触头(24a)配合。该传感插针包括分别具有不同电特性的末端段(54)和传感段(52)。该末端段从传感段向传感插针的末端(44)延伸,使得传感段沿着传感插针的长度从末端偏移。传感段被构造为指示电触头和配合触头被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PDD)。
【专利说明】用于电连接器的传感插针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传感插针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当一对配合的电连接器彼此分离(即分开)时,在电连接器彼此完全分离之前,电连接器的电触头可维持物理和机械接合。对于一些已知的电连接器组件,当电连接器被分离的距离小于完全分离时的距离时,组件的电性能将降低。例如,电力的量和/或通过组件传输的电信号的速度、强度和/或数量可能减小。
[0003]一些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用来指示一对配合的电连接器的电触头是否获得能提供相应电触头之间的可靠电连接的预定拭接长度(wipe length)的传感插针。一些已知的传感插针可被用于探测一对配合的电连接器的分离是否已经超过组件的电性能开始降低的距离。但是,已知传感插针探测的范围太宽。例如,已知传感插针的末端包括引导传感插针与其他电连接器的对应电触头之间的初始接合的导引特征,诸如倒角、嵌条和/或倒圆。导引特征和对应的电触头之间的误差累计产生拭接长度的不可靠段,在该不可靠段中传感插针和相应的电触头之间的电连接是间歇的。拭接长度的不可靠段可能引起传感插针错误地指示电触头仍旧在超过该距离电性能降低的预定分离距离内。如此一个错误的指示可能使得电连接器组件不知不觉地在电性能降低的情况下运行。拭接长度的不可靠段也可能导致传感插针错误地指示电触头被分离超过了预定分离距离,其可能引起电连接器组件的功能向其他源的不必要的分散。
[0004]还需要一种具有传感插针的电连接器,所述传感插针对于可靠地指示一对配合的电连接器是否已经分离超过预定距离提供更精确的探测范围。

【发明内容】

[0005]根据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由壳体保持的电触头。电触头被构造成与配合连接器的对应配合触头配合。壳体保持传感插针,该插针被构造成与配合连接器的对应配合触头配合。传感插针延伸一定长度,其包括具有相应的不同电特性的末端段和传感段。末端段从传感段延伸到传感插针的末端,从而传感段沿着传感插针的长度从末端偏移。传感段被构造成用于指示电触头和配合触头被分离大于预定分离距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0007]图2是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传感插针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视图。
[0008]图3是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横截面图,示出组件的电连接器彼此部分地分离。
[0009]图4是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0010]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横截面图,示出组件的电连接器彼此部分地分离。[0011]图6是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前视图。
[0012]图7是图6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0013]图8是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0014]图9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彼此部分分离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是电连接器组件1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横截面图。电连接器组件10包括电连接器12和14,其被构造成沿着连接轴16配合在一起。电连接器12和14包括相应的壳体18和20以及相应的电触头22和24。当电连接器12和14配合在一起时,电连接器12的电触头22与电连接器14的对应电触头24配合,从而在电连接器12和14之间建立了电连接。如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电连接器12的一个或多个电触头22是传感插针22a,其被构造成指示何时电连接器12和14被分离超过一预定分离距离TOD (图3)。
[0016]电连接器12的电触头22由电连接器12的壳体18保持。具体地,电触头22包括基座26和从基座26延伸出的配合段28。在电连接器12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基座26由壳体18保持,且壳体18被构造使得配合段28在壳体18的对应配合插口 30内延伸。附加地或替代地,一个或多个配合段28从壳体18的配合端32向外延伸,而不论配合段28是否被构造成被接收在电连接器14的对应配合插口(没有示出)中。
[0017]电连接器14的电触头24包括基座34和从基座34延伸出的配合段36。电触头24的基座34由壳体20保持,且壳体20被构造使得配合段36从壳体20的配合端38向外延伸,以便被接收在电连接器12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配合插口 30中。附加地或替代地,一个或多个配合段36从配合端36向外延伸,但其并不被构造成被接收在电连接器12的对应的配合插口 30中。而且,作为包括从配合端部38向外延伸的配合段36的附加或替代,一个或多个电触头24的配合段36在壳体20的对应配合插口(未示出)内延伸,以便在配合插口中与对应的电触头配合。电连接器14的电触头24在这里可称为“配合触头”。电连接器14在这里可被称为“配合连接器”。
[0018]电连接器12和14在图1中示出为处于完全配合位置。为了如图1所示将电连接器12和14配合在一起,使壳体18和20沿着连接轴16向彼此靠近。当连接器12和14向彼此移动时,电连接器12的电触头22与电连接器14的电触头24配合。具体地,电触头22的配合段28移动以与电连接器14的对应电触头24的配合段36形成物理接触。当连接器12和14继续向图1中示出的完全配合位置移动时,配合段28沿着对应配合段36滑动,并与其物理接触,直到配合段28和36达到图1示出的完全配合位置。配合段28和36之间的物理接触在配合段28和36之间建立了电连接,因而在对应的电触头22和24之间建立了电连接。通过“连接”,表示对应的配合段28和36以物理接触的方式接合,以建立起具有预定的可靠性、强度等的电连接。在电连接器组件1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4的电触头24在电连接器12的对应配合插口 30内与电连接器12的电触头22配合。
[0019]电触头22和24沿着拭接长度WL沿着彼此滑动。具体地,拭接长度由彼此物理接触的配合段28和36的滑动距离限定。电触头22和24的拭接长度WL的尺寸可选择为在对应的配合段28和36之间建立具有预定可靠性、强度和/或类似性能的电连接的距离。例如,选择拭接长度WL的尺寸,使配合段28和36之间的滑动物理接触在配合段28和36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接触点擦拭经过配合段28和36的氧化物和/或其他表面层。
[0020]尽管示出为在图1所示的完全配合位置相邻接,但当电连接器12和14处于完全配合位置时,壳体18和20的连接端32和38也可分别不邻接。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2和14处于完全配合位置时,壳体18的连接端32被接收在壳体20的连接端38的插口(未示出)中,反之亦然。电连接器12和14中的每一个可包括任何数量的相应的电触头22和24。而且,电连接器12可包括任何数量的配合插口 30,其每一个可保持任何数量的配合段28,并且可接收任何数量的配合段36在其中。每一个电触头22和每一个电触头24可是任何种类的电触头,诸如信号触头、接地触头、电力触头、传感触头,和/或类似的触头,但不限于此。
[0021]如以上简单描述以及以下将详细地描述的,电连接器12的电触头22的一个或多个是传感插针22a,其被构造成指示何时电连接器12和14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传感插针22a构造为与电连接器14的对应电触头24配合。图2是传感插针22a的一部分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正视图。传感插针22a的基部26 (图1)在图2中没有示出。相反的,为了清楚,在图2中仅仅示出了传感插针22a的配合段28。传感插针22a的配合段28沿着中心纵轴40从配合段28的端部42到传感插针22a的末端延伸长度L。末端44包括末端表面46。末端44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导特征,诸如倒角、倒圆(round)、嵌条和/或类似形状,但不限于此。在传感插针22a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末端44包括一倒角48。
[0022]传感插针22a的配合段28的长度L包括基部段50、中间段52和末端段54。具体地,基部段50从传感插针22a的基部26向基部段50的端部56延伸长度U。基部段50包括传感插针22a的配合段28的端部42。端部42限定了与端部56相反的基部段50的端部。中间段52从端部58向相反端部60延伸长度L2。中间段52的端部58从基部段50的端部56延伸。中间段52的长度L2从基部段50的端部56向末端段54延伸。换句话说,中间段52在基部段50和末端段54之间沿着传感插针22a的配合段28的长度L延伸。
[0023]末端段54包括传感插针22a的末端44。末端段54从端部62到末端44延伸长度L3,更具体地,是从端部62延伸到末端表面46。末端段54的端部62从中间段52的端部60延伸。如图2所示,末端段54在中间段52和末端44之间沿着传感插针22a的连接部28的长度L延伸。相应地,中间段52设置为在箭头A的方向上沿着传感插针22a的配合段28的长度L从末端44移位一偏移量O。因为末端44包括整个倒角48,且中间段52偏离末端44,所以中间段52沿着传感插针22a的长度L(箭头A的方向)从倒角48移位一偏移量O。偏移量O可为任何正的、非零值。
[0024]在传感插针22a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末端44从倒角48的端部64向末端表面46延伸一个长度。换句话说,倒角48的端部64限定了末端44的内端。相应地,在传感插针22a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段52从倒角48和末端44两者偏移同样的偏移量O (即同样的距离)。在其中倒角48的端部64并不被认为用于限定末端44的内端(即末端44的长度被认为在方向A上延伸越过倒角48的端部64)的一些实施例中,中间端部52从末端44的内端以及从倒角48的端部64偏移(在方向A上)的距离不同。在端部64不限定末端44的内端的这样的实施例中,中间段52可从末端44的内端偏移(在方向A上)任何正的、非零距离,并可从倒角48的端部64偏移(在方向A上)任何正的、非零距离。应该理解的是,在末端44包括作为倒角48的附加或替代的其它引导特征的实施例中,中间段52将以与这里(例如,偏移O)描述和/或示出的相对于倒角48的偏移基本相似的方式从所述其它引导特征偏移。
[0025]中间段52和末端段54包括相应的表面材料66和68。表面材料66和68具有不同的电特性,从而使得中间段52和末端段54具有不同的电特性。具体地,段52或54中的一个在其表面上是导电的,而另一个段52或54在其表面上是非导电的。在传感插针22a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段52的表面材料66是非导电的,从而使得中间段52是非导电的,而末端段54的表面材料68是导电的,从而末端段54是导电的。
[0026]表面材料66可以以任何方式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插针22a的配合段28由导电的体部70限定,中间段52的表面材料66由体部70上的非导电涂层限定。在其中体部70是导电的这样的实施例中,末端段54的导电表面材料68可由体部70的表面限定,或者可由形成在体部70上的导电材料涂层限定。另外,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体部70是非导电的,并且末端段54的表面材料68由形成在体部70上导电涂层限定。在体部70是非导电的这样的实施例中,中间段52的非导电表面材料68可由体部70的表面限定,或可由形成在体部70上的非导电涂层限定。表面材料66、表面材料68和体部70可各自由为表面材料66、表面材料68和体部70提供任何这里所描述和示出的电性能的材料形成。
[0027]如上面简要描述的,传感插针22a被构造为指示何时电连接器12和14分离超过预定偏移距离PPD。再次参考图1,当电连接器12和14完全配合在一起时,传感插针22a的中间段52与对应的电触头24a物理接触。具体地,当电连接器12和14完全配合在一起时,传感插针22a的中间段52在电触头24a的一个或多个接触区域74中与电触头24a物理接触。为了将电连接器12和14彼此分离,电连接器12和14沿着连接轴16远离彼此移动。
[0028]图3是电连接器组件10的横截面图,示出电连接器12和14彼此部分分离。具体地,在图3中,电连接器12和14分离稍微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预定分离距离PDD可以是超过该距离电连接器组件10的电特性开始下降的距离。具体地,当电连接器12和14沿着中心轴16从图1中示出的完全配合位置相对分开移动(即分离)时,电连接器12的电触头22与电连接器14的对应的电触头24保持电连接,直到电连接器12和14已经远离彼此移动大于拭接长度WL(图1)的分离距离。一旦电连接器12和14远离彼此移动分开的分离距离大于拭接长度WL,则电触头22脱离与对应的电触头24的物理接触,从而使得在电触头22和24之间没有了电连接。电连接器12和14因此完全分离。但是,当电连接器12和14分离但还没有分开超过完全分离距离时,电触头22可保持与对应的电触头24的电连接,但电连接器组件10的电性能开始下降。例如,电连接器组件10的性能的下降可包括,通过组件10传输的电信号在速度、质量、强度、量、数量和/或类似方面的减小,通过组件10传输的电力在速度、质量、强度、数量和/或类似方面的减小,等等,但不限于此。
[0029]在电连接器组件1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定分离距离PDD是超过该距离电连接器组件10的电性能开始下降的距离。换句话说,预定分离距离PDD是电连接器组件10的电性能开始下降的分离距离的上限。应该认识到,由于电触头22和24在预定分离距离PDD处仍彼此以物理和电接触方式而接合,所以预定分离距离小于电触头22和24的拭接长度WL。
[0030]当连接器12和14沿着连接轴16从图1示出的完全配合位置向图3示出的部分分离位置相互分离时,电触头24a的接触区74沿着传感插针22a的中间段52且与之物理接触地滑动。中间段52和末端端54之间的过渡部沿着传感插针22a的长度L被定位在对应于预定分离距离的位置处。具体地,中间段52的端部60沿着传感插针22a的配合段28的长度L(图2)定位,使得当传感插针22a和电触头24a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PDD时,中间段52移动而与电触头24a的接触区74脱开物理接触(即从其脱离)。相似地,末端端54的端部62沿着传感插针22a的配合段的长度L定位,使得当传感插针22a和电触头24a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PDD时,末端段54移动而与电触头24a的接触区74物理接触。
[0031]图3中电连接器12和14示出为分离稍微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具体地,电触头24a的接触区74与传感插针22a的末端段54以物理接触的方式接合,但与传感插针22a的中间段52脱离。在电连接器组件1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电触头24a的接触区74与末端段54的导电表面材料68之间的物理接触闭合了传感插针22a和电触头24a之间的电连接。电连接的闭合表示电连接器12的电触头22与电连接器14的电触头24的分离距离超过了预定分离距离H)D。因此,中间段52被构造为通过脱离与电触头24a的接触区74的物理接触而指示电触头22和24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具体地,当接触区74越过中间段52和末端段54之间的过渡部时,接触区74脱离与中间段52的物理接触,并与末端段54以物理接触的方式接合,由此闭合传感插针22a和电触头24a之间的电连接。传感插针22a的基部26 (图1)可操作连接至处理器、逻辑器、控制器、计算机、电路,和/或类似器件,以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插针22a的指示(即电连接的闭合)。
[0032]因为传感插针22a的中间段52被构造成通过脱离与电触头24a的接触区74的物理接触而指示电触头22和24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所以中间段可被认为且此处被称为传感插针22a的“传感段”。
[0033]图4是电连接器组件11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截面图。电连接器组件110包括被构造成沿着连接轴116配合在一起的电连接器112和114。电连接器112和114包括相应的壳体118和120以及相应的电触头122和124。电连接器112的一个或多个电触头122是被构造为用于指示何时电连接器112和114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1 (图5)的传感插针122a。电连接器114的电触头124这里可称作“配合触头”。电连接器114这里可称为“配合连接器”。
[0034]传感插针122a包括从配合段128的端部142向传感插针122a的末端144延伸一长度的配合段128。末端144包括末端表面146。末端144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导特征,诸如倒角、倒圆、嵌条和/或类似特征,但不限于此。在传感插针122a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末端144包括倒角148。传感插针122a的配合段128的长度包括基部段150、中间段152和末端段154。中间段154从端部158向相反端部160延伸一定长度。中间段152在基部段150和末端段154之间沿着传感插针122a的配合段128的长度延伸。
[0035]末端段154包括传感插针122a的末端144。末端段154从端部162向末端144延伸一定长度,更具体地,从端部62向末端表面146延伸。末端段154在中间段152和末端144之间沿着传感插针122a的配合段128的长度延伸。因此,中间段152在箭头B的方向上沿着传感插针122a的配合段128的长度从末端144偏移。由于末端144包括整个倒角148,且中间段152从末端144偏移,所以中间段152 (在方向B上)沿着传感插针122a的配合段128的长度从倒角148偏移。[0036]中间段152和末端段154包括相应的表面材料166和168。在传感插针122a的一个不例性实施例中,中间段152的表面材料166是导电的,从而使得中间段152是导电的,而末端段154的表面材料168是非导电的,从而使得末端段154是非导电的。
[0037]如图4中所看到的,当电连接器112和114完全配合在一起时,传感插针122a的中间段152与电连接器114的对应的电触头124a物理接触。具体地,当电连接器112和114完全配合在一起时,中间段152与电触头124a在电触头124a的一个或多个接触区174物理接触。
[0038]图5是电连接器组件110的截面图,示出电连接器112和114彼此部分分离。具体地,图5中,电连接器112和114分离稍微超过了预定分离距离I3DDp预定分离距离TOD1可以是超过该距离连接器组件110的电性能开始下降的距离。
[0039]中间段152和末端段154之间的过渡部沿着传感插针122a的长度定位在对应于预定分离距离TOD1的位置处。当电连接器112和114沿着连接轴116从图4中所示的完全配合位置向图5中所示的部分分离位置相互分离时,电触头124a的接触区174沿着传感插针122a的中间段152且与之物理接触地滑动。当连接器112和114移动超过了预定分离距离TOD1时,中间段152移动而与电触头124a的接触区174脱开物理接触(即与之脱离),而末端154移动而与接触区174物理接触。电连接器112和114在图5中示出为分离稍微超过了预定分离距离TODp
[0040]电触头124a的接触区174与末端段154的非导电的表面材料168之间的物理接触打开了传感插针122a和电触头124a之间的电连接。该电连接的打开表明,电连接器112的电触头122与电连接器114的对应电触头124分离超过了预定分离距离TODp因此,中间段152被构造为通过脱离与电触头124a的接触区174的电接触而指示电触头122和124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115具体地,当接触区174越过中间段152和末端段154之间的过渡部时,接触区174脱离与中间段152的物理接触,从而打开传感插针122a和电触头124a之间的电连接。
[0041]因为传感插针122a的中间段152被构造为通过脱离与电触头124a的接触区174的电接触而指示电触头122和124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1,所以中间段152可被认为且此处可称为传感插针122a的“传感段”。
[0042]图6是电连接器组件21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正视图。电连接器组件210包括沿着连接轴216配合在一起的电连接器212和214。电连接器212和214包括壳体(未示出)以及相应的电触头222和224。每一个电连接器212和214的壳体保持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触头模块276和278。每一个触头模块276和278包括相应的引线框架280和282以及分别在引线框架280和282上延伸的相应的非导电的体部284和286。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导电体部284和/或286是模制在相应的引线框架280和/或282上的包覆模制件。触头模块276和278包括相应的电触头222和224。可选的,电触头224布置成差分对,和/或电触头226布置成差分对。电连接器214的电触头224这里可称为“配合触头”。电连接器214这里可称为“配合连接器”。体部284和286每一个可以被认为和/或被称为相应电连接器212和214的“壳体”。
[0043]图7是电连接器组件210的电连接器212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电连接器212的电触头222中的一个或多个是传感插针222a,其被构造为指示何时电连接器212和214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传感插针222a包括延伸一定长度的配合段228,包括具有末端表面246的末端244。末端244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导特征,诸如倒角、倒圆、嵌条和/或类似特征,但不限于此。在传感插针222a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末端244包括倒角248。传感插针222a的配合段228的长度包括中间段252和末端段254。末端段254包括传感插针222a的末端244。末端段254在中间段252与末端244之间沿着传感插针222a的配合段228的长度延伸。因此,中间段252在箭头C的方向上沿着传感插针222a的配合段228的长度从末端244偏移。因为末端244包括整个倒角248,且中间段252从末端244偏移,所以中间段252 (在方向C上)沿着传感插针222a的配合段228的长度从倒角248偏移。
[0044]中间段252和末端段254包括相应的表面材料266和268。如图7中所看到的,中间段252的表面材料266由电连接器212的触头模块272的非导电体部284的延伸部288限定。具体地,体部284的延伸部288在箭头D的方向上沿着配合段228的长度从体部284的延伸于引线框架280之上的主要段290向外延伸。因此,在传感插针222a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段252的表面材料266是非导电的,使得中间段252是非导电的。在传感插针222a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末端段254的表面材料268是导电的。传感插针222a指示何时电连接器212和214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的操作基本上与传感插针22a相似(图1-3),因此此处不再做更详细的描述。中间度252可被认为,并此处被称为传感插针222a的“传感段”。
[0045]图8是电连接器组件31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截面图。电连接器组件310包括被构造为沿着连接轴316配合在一起的电连接器312和314。电连接器312和314包括相应的壳体318和320以及相应的电触头322和324。电连接器314的电触头324在此被称为“配合触头”。电连接器314在此可称为“配合连接器”。
[0046]电连接器312包括传感插针322aa和322ab的一个或多个差分对392,插针被构造为指示何时电连接器312和314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2 (图9)。差分对392的传感插针322aa和322ab包括配合段328,该配合段被构造为与电连接器314的对应的电触头324aa和324ab配合。传感插针322aa和/或322ab包括桥接弹簧394。在电连接器312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仅传感插针322aa包括桥接弹簧394。但应该理解的是,作为传感插针322aa的附加或替代,传感插针322ab可包括桥接弹簧394。
[0047]桥接弹簧394被偏置到图9所示的延伸位置。在延伸位置,桥接弹簧394被构造为与差分对392的另一传感插针322ab物理接触,以将传感插针322aa和322ab电连接在一起,如下面将描述的。图8示出了完全配合在一起的电连接器312和314。当如图8所示完全配合在一起时,桥接弹簧394逆着桥接弹簧394向延伸位置的自然偏置而被保持在缩回位置。在缩回位置,桥接弹簧394从差分对392的另一传感插针322ab脱离(即不再物理接触)。如图8所示,电连接器314的壳体320的段396与桥接弹簧394物理接触地接合,以将桥接弹簧394保持在缩回位置。从图8中明显看出,当连接器312和314配合在一起时,壳体321的段396接合桥接弹簧394,以逆着桥接弹簧394的自然偏置,将桥接弹簧394从延伸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在电连接器314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壳体段396是分割部,其分开壳体320的两个邻近的配合插口 330。但是,附加地或替代地,段396可为壳体320的任何其他段。
[0048]图9是电连接器组件310的截面图,示出电连接器312和314彼此部分分离。具体地,电连接器312和314分离稍微超过了预定分离距离H)D2。预定分离距离TOD2可以是一个超过其电连接器组件310的电性能就开始下降的距离。
[0049]当电连接器312和314沿着连接轴316从图8中示出的完全配合位置向图9中示出的部分分离位置彼此分离时,桥接弹簧394的末端398越过壳体320的段396。当桥接弹簧394继续越过段396时,桥接弹簧394的自然偏置使得桥接弹簧394从缩回位置向延伸位置移动。当电连接器312和314的移动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2时,桥接弹簧394的末端398移动而与差分对392的另一传感插针322ab物理接触。桥接弹簧394的末端398与另一传感插针322ab之间的物理接触闭合了差分对392的传感插针322ab和322aa之间的电连接器,这表明电连接器312的电触头322与电连接器314的对应电触头324分离超过了预定分离距离PDD2。
[0050]此处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与至少一些已知的传感插针相比,可提供具有精确探测范围的传感插针,用于可靠地指示电连接器的连接对是否已经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例如,此处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可使传感插针的传感段从传感插针的引导特征偏移。而且,例如,此处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可从传感插针的传感段减小或消除拭接长度的不可靠段。换句话说,例如,此处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可将传感插针的传感段移动到提供更可靠的电连接的拭接长度的段。
[0051]此处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可减小或消除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触头仍在被超过时引起电性能降低的预定分离距离之内的错误指示,这可防止电连接器组件在不知道电性能已经降低的情况下还在工作。此处所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可减小或消除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触头的分离已超过预定分离距离的错误指示,这可防止电连接器组件的功能向其他资源的不必要的分散。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与配合连接器(14,114)配合的电连接器(12,112,212),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8,118)和由该壳体保持的电触头(22,122,222),该电触头被构造为与配合连接器的对应配合触头(24,124)配合,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由所述壳体保持的传感插针(22a, 122a, 222a),所述传感插针被构造为与所述配合连接器的对应配合触头(24a,124a)配合,所述传感插针延伸一定长度,其包括具有相应的不同电特性的末端段(54,154,254)和传感段(52,152,252),所述末端段从所述传感段向传感插针的末端(44,144)延伸,使得所述传感段沿着所述传感插针的长度从所述末端偏移,其中,所述传感段被构造为指示所述电触头和配合触头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2,112,212),其中,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配合连接器完全配合时,所述传感段(52,152,252)与对应的配合触头(24a,124a)物理接触,且其中所述传感段被构造为,当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配合连接器被分开时,通过与对应的配合触头(24a,124a)脱离而指示所述电触头(22,122,222)和所述配合触头(24,124)被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TO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2,112,212),其中所述传感段(52,152,252)被构造为经由所述传感插针(22a,122a,222a)和对应的配合触头(24a,124a)之间的电连接的打开或闭合而指示所述电触头(22,122,222)和所述配合触头(24,124)被分离超过预定分离距离(PD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2),其中所述传感插针(22a)的末端段(54)具有导电表面材料,使得所述末端段的电特性为导电的,所述传感插针的传感段(52)具有非导电的表面材料,使得所述传感段的电特性是非导电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12),其中所述传感插针(122a)的传感段(152)具有导电表面材料,使得传感段的电特性是导电的,所述传感插针的末端段(154)具有非导电表面材料,使得传感插针的末端段的电特性是非导电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212),进一步包括由所述壳体保持的触头模块(276),所述触头模块包括引线框架和延伸于所述引线框架(280)之上的非导电体部(284),所述电触头(222)由所述触头模块保持,其中所述传感插针(222a)的传感段(252)由所述触头模块的非导电体部的延伸部(288)限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2),其中所述预定分离距离是超过该距离所述电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12,14)的电性能开始下降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2),其中所述预定分离距离(TOD)小于所述电触头(22)的拭接长度(WL)。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2),其中所述末端(44)包括引导特征(48),使得所述传感段(52)沿所述传感插针(22a)的长度从所述引导特征偏移。
【文档编号】H01R13/04GK104037521SQ201410182682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4日
【发明者】A·贝奇兹, M·D·赫林, J·M·赖辛格, W·C·麦吉, S·E·赖特, D·A·特劳特 申请人:泰科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