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所述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包括铝外壳、双金片、PTC陶瓷发热片、陶瓷柱、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极片端子组件和陶瓷体。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利用全新的三极开关温控自动转换方式,以一种简单可靠的温控方式实现了三极端子之间的电路切换,巧妙利用两个个小弹簧实现活动的导电连接,在温控开关A、B极断开后,实现A、C极的连接,并通过在温控开关内增加PTC陶瓷发热体,保持温控器内的双金片维持复位的临界温度,保持不回弹,直至外部电源切断,温度下降后而回弹,从而实现温控器三极间自动转换。
【专利说明】—种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开关,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用于温控器的多为二极温控开关,而普通的二极温控开关只能实现A,B 二极间的温控断开或自动复位,并且多数会因发热件的降温而发生人们并不需要的回位情况。
[0003]因此,人们急需一种能够在温控器中可以依照人们的需要,而保持不发生回弹情况的三级断电复位温控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所述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包括铝外壳、双金片、PTC陶瓷发热片、陶瓷柱、极片端子组件和陶瓷体;其中,所述陶瓷体为一中空的圆柱形腔体,所述极片端子组件铆压于所述陶瓷体的底部,所述极片端子组件包括A极片端子、B极片端子和C极片端子,所述A极片端子、B极片端子和C极片端子分别铆设有弹片和触点;所述PTC陶瓷发热片设置于所述陶瓷体的内腔中,并位于所述极片端子组件的上方,所述PTC陶瓷发热片为一具有台阶的圆柱台,所述PTC陶瓷发热片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中间孔,所述PTC陶瓷发热片的顶部中间设置有一凹槽;所述陶瓷柱穿设于所述PTC陶瓷发热片的中间孔中,用于传导所述双金片形变位移;所述双金片设置于所述PTC陶瓷发热片的凹槽内,所述铝外壳铆压固定于所述陶瓷体的顶部,并包覆所述双金片。
[0006]优选地,所述A极片端子、B极片端子和C极片端子分别设置有A极片定位子、B极片定位子和C极片定位子(CD),所述A极片定位子、B极片定位子和C极片定位子的一端分别与所述A极片端子、B极片端子和C极片端子相连接,所述A极片定位子、B极片定位子和C极片定位子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相互交叠重合,且形成同心于所述陶瓷体的中心的同心孔,所述陶瓷柱向下贯穿于所述同心孔。
[0007]优选地,所述A极片端子与所述B极片端子彼此水平设置,所述C极片端子夹设于所述A极片端子与所述B极片端子之间,并垂直于所述A极片端子和所述B极片端子。
[0008]优选地,所述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穿设于所述B极片端子和B极片定位子之间的连接孔中,所述第二弹簧穿设于所述A极片端子和A极片定位子之间的连接孔中,且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顶部均与所述PTC陶瓷发热片的两电极相接触,以向所述PTC陶瓷发热片导电。
[0009]优选地,所述PTC陶瓷发热片的顶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PTC陶瓷发热片的底部圆柱体的直径。
[0010]优选地,所述双金片的尺寸与所述凹槽的尺寸相匹配。
[0011 ] 优选地,所述A极片端子与所述B极片端子之间加载有一个PTC发热体薄片,所述PTC发热体薄片溶合在所述PTC陶瓷发热片的下表面。
[0012]优选地,所述双金片的上表面为一凸形表面。
[0013]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利用全新的三极开关温控自动转换方式,以一种简单可靠的温控方式实现了三极端子之间的电路切换,巧妙利用两个个小弹簧实现活动的导电连接,在温控开关A、B极断开后,实现A、C极的连接,并通过在温控开关内增加PTC陶瓷发热体,保持温控器内的双金片维持复位的临界温度,保持不回弹,直至外部电源切断,温度下降后而回弹,从而实现温控器三极间自动转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的俯视图;
[0017]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0018]图5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的应用电路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铝外壳1、双金片2、PTC陶瓷发热片3、陶瓷柱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A极片端子7、B极片端子8、C极片端子9、陶瓷体10、A极片定位子AD、B极片定位子BD、C极片定位子⑶、同心孔DK。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首先,请参考图1和图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包括铝外壳1、双金片2、PTC陶瓷发热片3、陶瓷柱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极片端子组件和陶瓷体10 ;其中,陶瓷体10为一中空的圆柱形腔体,极片端子组件铆压于陶瓷体10的内腔中。极片端子组件包括A极片端子7、B极片端子8、C极片端子9,A极片端子7、B极片端子8、C极片端子9分别铆设有弹片和触点(图中未示),并分别设置有A极片定位子AD、B极片定位子BD和C极片定位子CD, A极片定位子AD、B极片定位子BD和C极片定位子⑶的一端分别与A极片端子7、B极片端子8和C极片端子9相连接,A极片定位子AD、B极片定位子BD和C极片定位子⑶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相互交重合,且形成同心于陶瓷体10的中心的同心孔。第一弹簧5穿设于B极片端子8和B极片定位子BD之间的连接孔中,第二弹簧6穿设于A极片端子7和B极片定位子BD之间的连接孔中,且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的顶部均与PTC陶瓷发热片3的两电极(图中未示)相接触,以向PTC陶瓷发热片3导电。PTC陶瓷发热片3设置于陶瓷体10的内腔中,并位于极片端子组件的上方,PTC陶瓷发热片3为一具有台阶的圆柱台,PTC陶瓷发热片3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中心孔,PTC陶瓷发热片3的顶部中间设置有一凹槽。陶瓷柱4穿设于PTC陶瓷发热片3的中心孔内,并向下贯穿于同心孔,用于传导双金片形变位移。双金片2设置于PTC陶瓷发热片3的凹槽内,铝外壳I铆压固定于陶瓷体10的顶部,并包覆双金片2。
[0024]此外,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A极片端子7与B极片端子8彼此水平设置,C极片端子9夹设于A极片端子7与B极片端子8之间,并垂直于A极片端子7和B极片端子8。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PTC陶瓷发热片3的顶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PTC陶瓷发热片3的底部圆柱体的直径,同时,双金片2的尺寸与PTC陶瓷发热片3的凹槽的尺寸相匹配。
[002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A极片端子7与B极片端子8之间加载有一个PTC发热体薄片(图中未示),所述PTC发热体薄片溶合在PTC陶瓷发热片3的下表面。
[0027]下面,结合图3、4、5和6,详述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的工作转换方式:温控开关铝外壳I下平面平贴安装于发热件表面,正常工作状态,A极片端子7和B极片端子8导通,A极片端子7,C极片端子9极断开,当发热件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可根据实际作调整)时,温控开关铝外壳I将热传给内部双金片2产生反向形变,通过陶瓷柱4将A极片端子7的触点与B极片端子8的触点分开,而与C极片端子9的触点连接,实现A极片端子7的触点,B极片端子8的触点连接到A极片端子7的触点,C极片端子9的触点连接的转换;同时,为保证双金片2不会在发热件温度降低而回位。当A极片端子7的触点,B极片端子8的触点断开,A极片端子7的触点,C极片端子9的触点导通时,开始发热以保持温控器内的双金片2不会因发热件慢慢降温而回位,直到外部电源被切断。
[002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利用全新的三极开关温控自动转换方式,以一种简单可靠的温控方式实现了三极端子之间的电路切换,巧妙利用两个个小弹簧实现活动的导电连接,在温控开关A极片端子7的触点、B极片端子8的触点断开后,实现A极片端子7的触点、C极片端子9的触点的连接,并通过在温控开关内增加PTC陶瓷发热体,保持温控器内的双金片维持复位的临界温度,保持不回弹,直至外部电源切断,温度下降后而回弹,从而实现温控器三极间自动转换。
[0029]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包括铝外壳(I)、双金片⑵、PTC陶瓷发热片(3)、陶瓷柱(4)、极片端子组件和陶瓷体(10);其中, 陶瓷体(10)为一中空的圆柱形腔体,所述极片端子组件铆压于陶瓷体(10)的底部,所述极片端子组件包括A极片端子(7)、B极片端子(8)和C极片端子(9),A极片端子(7)、B极片端子(8)和C极片端子(9)分别铆设有弹片和触点; PTC陶瓷发热片(3)设置于陶瓷体(10)的内腔中,并位于所述极片端子组件的上方,PTC陶瓷发热片(3)为一具有台阶的圆柱台,PTC陶瓷发热片(3)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中心孔,PTC陶瓷发热片(3)的顶部中间设置有一凹槽; 陶瓷柱(4)穿设于PTC陶瓷发热片(3)的中心孔中,用于传导双金片(2)形变位移; 双金片⑵设置于PTC陶瓷发热片(3)的凹槽内,铝外壳⑴铆压固定于陶瓷体(10)的顶部,并包覆双金片(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A极片端子(7)、B极片端子(8)和C极片端子(9)分别设置有A极片定位子(AD)、B极片定位子(BD)和C极片定位子(CD),A极片定位子(AD)、B极片定位子(BD)和C极片定位子(CD)的一端分别各自对应地与A极片端子(7)、B极片端子(8)、C极片端子(9)相连接,A极片定位子(AD)、B极片定位子(BD)和C极片定位子(CD)的另一端分别各自地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相互交叠重合,且形成同心于陶瓷体(10)的中心的同心孔,陶瓷柱⑷向下贯穿于所述同心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A极片端子(7)与B极片端子(8)彼此水平设置,C极片端子(9)夹设于A极片端子(7)与B极片端子(8)之间,并垂直于A极片端子(7)和B极片端子(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还包括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其中,第一弹簧(5)穿设于B极片端子(8)和B极片定位子(BD)之间的连接孔中,第二弹簧¢)穿设于A极片端子(7)和B极片定位子(BD)之间的连接孔中,且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的顶部均与PTC陶瓷发热片(3)的两电极相接触,以向PTC陶瓷发热片(3)导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PTC陶瓷发热片(3)的顶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PTC陶瓷发热片(3)的底部圆柱体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双金片(2)的尺寸与PTC陶瓷发热片(3)的凹槽的尺寸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A极片端子(7)与B极片端子(8)之间加载有一个PTC发热体薄片,所述PTC发热体薄片溶合在PTC陶瓷发热片(3)的下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极断电复位温控开关,其特征在于,双金片(2)的上表面为一凸形面。
【文档编号】H01H37/52GK203941862SQ201420321054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程克勇 申请人:浙江辉伦婴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