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多功能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382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旋转多功能端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多功能端子,旨在提供一种体积小巧外形美观的信号端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旋转多功能端子,包括壳体、第一接口,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底面,所述壳体设有第二接口及底座,所述第一接口设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接口设于第二侧面,所述壳体与底座间设有用于旋转壳体的调节结构,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与底座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型家电传输信号。
【专利说明】旋转多功能端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端子的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旋转的多功能端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家用电器朝着小型化的目标渐渐演变,而很多电器之间的信号接口却不尽相同,为了最大限度的兼容不同信号接口,不得不在电器上增设多种类型的接口,给小型化进程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0003]目前,申请号为200620158396.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插座,它包括设在插座上的若干个AV端子,其AV端子上设有若干个开关,通过布线结构将其引到基座的前排,插座上还设有3个4PIN的S端子,S端子设有夹紧圈,插座的左上角开有两个用于安装D型端子的孔,插座右上角设有一处2PIN音频耳机插座,其音频耳机插座内设有塑胶环形泡点。这种复合式插座虽然将AV端子、S端子和音频耳机插座结合为一体,但插座体积相应增加,外漏端口数量多,影响美观,不适合微型电器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巧外形美观的旋转多功能端子。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多功能端子,包括壳体、第一接口,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底面,所述壳体设有第二接口及底座,所述第一接口设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接口设于第二侧面,所述壳体与底座间设有用于旋转壳体的调节结构,所述第一接口与底座以及第二接口均与底座电连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种不同功能的接口分设在壳体两个侧面,使用时通过转动壳体来选择接口,端子整体体积小巧,安装在微型电器上时,转动壳体既可将不同的端口类型移动到电器外表面,将不需要的端口隐藏在电器外壳内,保证外形美观,同时节约体积。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结构为转轴,所述转轴轴心平行于壳体侧面并与壳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于底面并与转轴铰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底座固定于底面,底座与壳体接触面平行于壳体旋转方向,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及维修,增大壳体转动幅度,减小转动难度。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包括用于传递信号的对接块,所述第一、第二接口均包括对接头,所述对接块设于底座上表面靠近第一接口一侧,所述对接块与对接头位置相对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善接头与底座的电连接方式,接头在旋转至底座设有对接块一侧时,对接头与相对应的对接块接触,方便传输信号,同时减少外壳旋转限制,可以以任意方向旋转壳体而不影响内部电信号的传输,提升产品性能。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接头包括卡舌及弹簧,所述弹簧设于卡舌及对接头之间,所述对接块上设有用于定位卡舌的卡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旋转到契合位置时卡舌弹出,方便用户判断定位,方便日常使用,卡舌伸入卡孔一端为半球形,在需要转换接口的时候卡舌可以缩回,不影响旋转动作。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结构与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相同。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可切换的接口数量,提高端子适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多功能端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壳体及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底座的不意图;
[0018]图4为第一接口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第一接口 ;2、第二接口 ;3、壳体;4、底座;5、第三接口 ;6、对接块;7、卡孔;12、对接头;13、卡舌;14、弹簧;31、第一侧面;32、第二侧面;33、底面;34、转轴;35、
第三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旋转多功能端子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旋转多功能端子,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的第一、第二、第三侧面35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接口 5,壳体3中央设有转轴34,壳体3与转轴34固定连接,底面33设有底座4,底座4与转轴34铰接,转轴34设置可以提高整体结构可靠性,减少长时间使用后的损耗,提高产品寿命,底座4与壳体3接触的一面设有用于传递信号的对接块6,所述对接块6与接口的对接头12相互对应。
[0022]当接口旋转到设有对接块6 —侧的位置时,对接头12与相对应的对接块6接触并开始传输信号,通过对接头12与对接块6的设置代替接口与底座4的电连接,减少转动限制,方便壳体3旋转,对接头12上设有弹簧14及卡舌13,对接块6上设有卡孔7,卡舌13位置与卡孔7相对应,旋转至对应位置时卡舌13可以弹出至卡孔7内,卡舌13前端为半球形,方便转动时移出卡孔7。
[0023]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适用于小型及微型家电传输信号,安装后壳体3至于家电外壳内,一侧接口裸露,用户旋转壳体3至需要使用的信号接口,对应接口的对接头12与底座4的对接块6接触,弹簧14弹出卡舌13并伸入卡孔7内,帮助用户定位对接状态,随后信号接口通过对接头12及对接块6与信号源连接并开始传输信号。
[0024]不同的接口类型均设有独立的对接头12,卡孔7与卡舌13可以用于信号传输,通过弹簧14增加接触紧密度避免接触不良导致的信号丢失,卡舌13及卡孔7的数量根据接口类型调整,不同信号接口独立使用不同对接头12可以避免不同接口类型使用的电路相互作用造成的信号干扰,提高信噪比,保证信号的保真度,提高产品性能。
[0025]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方便快捷,且其他不使用的接口隐藏在电器外壳内,切换接口不需要使用转接头,信号保真度高且不影响整体外观,解决了多种类型接口占用体积大及不美观的问题,满足日常需求。
[0026]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多功能端子,包括壳体、第一接口,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底面,其特征是:所述壳体设有第二接口及底座,所述第一接口设于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接口设于第二侧面,所述壳体与底座间设有用于旋转壳体的调节结构,所述第一接口与底座以及第二接口均与底座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多功能端子,其特征是: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轴心平行于壳体侧面并与壳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于底面并与转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多功能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包括用于传递信号的对接块,所述第一、第二接口均包括对接头,所述对接块设于底座上表面靠近第一接口 一侧,所述对接块与对接头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多功能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对接头包括卡舌及弹簧,所述弹簧设于卡舌及对接头之间,所述对接块上设有用于定位卡舌的卡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多功能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包括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结构与第一接口相同。
【文档编号】H01R27/00GK203967441SQ201420397681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吴苏秦, 白建明 申请人:杭州龙洞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