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包括至少两组连接线缆及用于将所有连接线缆束于一起的防水固定环,每组连接线缆均具有导线及分别连接于其导线两端的连接器,防水固定环包括有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防水圈及固定圈;该第一连接套筒具有内螺纹,该第二连接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并两端外螺纹之间设置有限位挡部,该防水圈套于固定圈内部,该固定圈套于第二连接套筒内部,该第一连接套筒螺合于第二连接套筒一端外螺纹上,前述所有导线穿过防水圈内部并其两端的连接器分别露出第一连接套筒左侧、第二连接套筒右侧;通过防水固定环的设计,简易实现了对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的固定,且其防水性能佳,避免水进入内部。
【专利说明】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线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内所用到的连接线缆十分多,其一般通过线束捆扎等方式形成线缆组件,也使得连接线缆显得整齐方便管理;然而,目前的汽车内部连接线缆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不便拆卸,后续检修管理较为麻烦等,尤其是像工业汽车线缆组件,其涉及的连接线缆较多,对防水要求高,更是需要满足拆卸方便且防水性能好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其通过防水固定环的设计,简易实现了对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的固定,且其防水性能佳,避免水进入内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包括有至少两组连接线缆及用于将所有连接线缆束于一起的防水固定环,每组连接线缆均具有导线及分别连接于其导线两端的连接器,该防水固定环包括有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防水圈及固定圈;该第一连接套筒具有内螺纹,该第二连接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并两端外螺纹之间设置有限位挡部,该防水圈套于固定圈内部,该固定圈套于第二连接套筒内部,该第一连接套筒螺合于第二连接套筒一端外螺纹上,前述所有导线穿过防水圈内部并其两端的连接器分别露出第一连接套筒左侧、第二连接套筒右侧。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套筒螺合于第二连接套筒的左端外螺纹上;所述固定圈具有一体成型连接的左侧固定环部和右侧固定环部,该左侧固定环部直径大于右侧固定环部,该左侧固定环部的左段部位形成有若干沿环形依次间距分布的缺槽,该缺槽向左贯通左侧固定环部的左端缘,其缺槽分隔形成若干齿形条。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侧固定环部上凸设有定位凸部。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左端呈渐收口状,且其左端开口处与前述导线间保持密封连接。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套筒为沿导线可活动滑移之结构。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设计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防水圈及固定圈来形成防水固定环,组装应用时经套接、螺合等即简易实现对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的固定,且其防水性能佳,有效避免水进入汽车方向盘内部,有利于对内部零件的保护。
[001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图;
[0013]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的分解结构示图;
[0014]图3是本实施例中固定圈的制作过程示图;
[0015]图4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图;
[0016]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的结构示图;
[0017]图6是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器的结构示图。
[0018]附图标识说明:
[0019]10、连接线缆
[0020]11、导线121、第一连接器
[0021]122、第二连接器123、第三连接器
[0022]124、第四连接器125、第五连接器
[0023]126、第六连接器127、第七连接器
[0024]20、防水固定环
[0025]21、第一连接套筒22、第二连接套筒
[0026]221、外螺纹222、限位挡部
[0027]23、防水圈24、固定圈
[0028]241、左侧固定环部242、右侧固定环部
[0029]243、定位凸部244、缺槽
[0030]245、齿形条246、栅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至少两组连接线缆10及用于将所有连接线缆10束于一起的防水固定环20。
[00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有三组连接线缆10,其每组连接线缆10均具有导线11及分别连接于其导线11两端的连接器,具体而言:该第一组连接线缆一端有第一连接器121,另一端分设为第四连接器124及第五连接器125两个分支;该第二组连接线缆一端有第二连接器122,另一端有第六连接器126 ;该第三组连接线缆一端有第三连接器123,另一端有第七连接器127 ;图4至6分别显示了第一、二、三连接器的端面结构,其第一、二连接器为方形接头,第三连接器为圆形接头。
[0033]该防水固定环20包括有第一连接套筒21、第二连接套筒22、防水圈23及固定圈24 ;该第一连接套筒21具有内螺纹,该第二连接套筒22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221并两端外螺纹221之间设置有限位挡部222,该防水圈23套于固定圈24内部,该固定圈24套于第二连接套筒22内部,该第一连接套筒21螺合于第二连接套筒22 —端外螺纹221上,前述所有导线11穿过防水圈23内部并其两端的连接器12分别露出第一连接套筒21左侧、第二连接套筒22右侧。
[0034]该第一连接套筒21螺合于第二连接套筒22的左端外螺纹221上,该第一连接套筒21的左端呈渐收口状,且其左端开口处与前述导线11间保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筒22为沿导线11可活动滑移之结构,该固定圈24具有一体成型连接的左侧固定环部241和右侧固定环部242,该左侧固定环部241直径大于右侧固定环部242,所述右侧固定环部242上凸设有定位凸部243 ;该左侧固定环部242的左段部位形成有若干沿环形依次间距分布的缺槽244,该缺槽244向左贯通左侧固定环部241的左端缘,其缺槽244分隔形成若干齿形条245 (如图3所示,制作时用水口钳沿固定圈24的栅条246根部将栅条246大部分剪去X
[003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设计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防水圈及固定圈来形成防水固定环,组装应用时经套接、螺合等即简易实现对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的固定,且其防水性能佳,有效避免水进入汽车方向盘内部,有利于对内部零件的保护。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两组连接线缆及用于将所有连接线缆束于一起的防水固定环,每组连接线缆均具有导线及分别连接于其导线两端的连接器,该防水固定环包括有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防水圈及固定圈;该第一连接套筒具有内螺纹,该第二连接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并两端外螺纹之间设置有限位挡部,该防水圈套于固定圈内部,该固定圈套于第二连接套筒内部,该第一连接套筒螺合于第二连接套筒一端外螺纹上,前述所有导线穿过防水圈内部并其两端的连接器分别露出第一连接套筒左侧、第二连接套筒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螺合于第二连接套筒的左端外螺纹上;所述固定圈具有一体成型连接的左侧固定环部和右侧固定环部,该左侧固定环部直径大于右侧固定环部,该左侧固定环部的左段部位形成有若干沿环形依次间距分布的缺槽,该缺槽向左贯通左侧固定环部的左端缘,其缺槽分隔形成若干齿形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固定环部上凸设有定位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左端呈渐收口状,且其左端开口处与前述导线间保持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汽车三合一组合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筒为沿导线可活动滑移之结构。
【文档编号】H01R13/514GK204243330SQ20142072325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陈锁 申请人:东莞市柳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