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及使用其的压接式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1650发布日期:2020-06-20 15:2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导电端子及使用其的压接式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及使用其的压接式线对板连接器,适于电连接器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的底板上向下冲压形成一止退弹片03(如图1所示),使用时,将该导电端子装入基座内时,通过止退弹片03与基座内的卡槽钩挂实现导电端子的止退。上述导电端子存在的问题是,金属弹片抗拉能力弱,在使用时,连接导电端子的导线受到外力拉拽时,导电端子的止退弹片易受力损坏,从而易出现导电端子退出基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相对合理的导电端子及使用其的压接式线对板连接器,以解决现有导电端子存在的止退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电端子,为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后端的接线部和前端的接电部,所述接电部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内的弹性导电板,所述主体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连接底板,所述弹性导电板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底板的前端连为一体,两侧板上边缘相对的位置一体成型有止挡凸台。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止挡凸台上具有相向延伸的凸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导电板的后端具有向下折弯形成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下部抵在所述连接底板上,所述弹性导电板的中部悬空,并在所述弹性导电板上具有向上弯曲形成的挂台。

一种压接式线对板连接器,包括配对连接的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所述连接器公端包括公端基座和设置在公端基座上第一端子孔内的公端子,所述连接器母端包括母端基座和设置在母端基座上第二端子孔内的母端子,所述母端基座内具有适于供所述公端基座插接的插槽,所述公端子采用上面所述的导电端子,所述公端基座上一体成型有向前倾斜伸入所述第一端子孔内的弹性止退部,所述公端子由所述第一端子孔后端的开口装入所述第一端子孔内后,所述弹性止退部抵靠在所述止挡凸台上,防止所述公端子向后退出所述第一端子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母端基座的前部成型有两个凹槽,各凹槽内设有钩台,所述公端基座外部成型有两个挂钩,所述连接器公端与所述连接器母端形成连接时,两个所述挂钩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凹槽内并与相应的所述钩台钩挂。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在两侧板上部成型两相对设置的止挡凸台,该止挡凸台能够承担更强的抗拉能力,从而按照实施例2中的方式将导电端子装入公端基座的第一端子孔内,通过弹性止退部与止挡凸台相抵,从而防止导电端子由第一端子孔后端的开口出退出,而由于止退凸台具有相比止退弹片更好的抗拉能力,从而具有更好的止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连接器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连接器公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接线部;2-接电部;21-主体部;211-侧板;212-连接底板;22-弹性导电板;221-支撑凸台;222-挂台;23-止挡凸台;231-凸沿;01-连接器公端;011-公端基座;012-公端子;013-弹性止退部;014-挂钩;02-连接器母端;021-母端基座;022-母端子;023-凹槽;024-钩台;025-插槽;03-止退弹片;0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导电端子,如图2至图4所示,其为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后端的接线部1和前端的接电部2,所述接电部2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主体部21和位于所述主体部21内的弹性导电板22,所述主体部2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211和连接两侧板211的连接底板212,所述弹性导电板22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底板212的前端连为一体,两侧板211上边缘相对的位置一体成型有止挡凸台23。本实施例中直接在两侧板上部成型两相对设置的止挡凸台23,该止挡凸台能够承担更强的抗拉能力,从而按照实施例2中的方式将导电端子装入公端基座011的第一端子孔内,通过弹性止退部013与止挡凸台23相抵,从而防止导电端子由第一端子孔后端的开口出退出,而由于止退凸台23具有相比止退弹片更好的抗拉能力,从而具有更好的止退效果。

进一步,两止挡凸台23上具有相向延伸的凸沿231。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板22的后端具有向下折弯形成的支撑凸台221,所述支撑凸台221下部抵在所述连接底板212上,所述弹性导电板22的中部悬空,并在所述弹性导电板22上具有向上弯曲形成的挂台222,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母端子与作为公端子的该导电端子连接时,母端子上的钩部与弹性导电板22紧密接触,并通过挂台222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公端子与母端子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例2

一种压接式线对板连接器,如图5至图8所示,包括配对连接的连接器公端01和连接器母端02,所述连接器公端01包括公端基座011和设置在公端基座011上第一端子孔内的公端子012,所述连接器母端02包括母端基座021和设置在母端基座021上第二端子孔内的母端子022,所述母端基座021内具有适于供所述公端基座011插接的插槽025,所述公端子012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导电端子,所述公端基座011上一体成型有向前倾斜伸入所述第一端子孔内的弹性止退部013,所述公端子012由所述第一端子孔后端的开口装入所述第一端子孔内后,所述弹性止退部013抵靠在所述止挡凸台23上,防止所述公端子012向后退出所述第一端子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母端基座021的前部成型有两个凹槽023,各凹槽023内设有钩台024,所述公端基座011外部成型有两个挂钩014,所述连接器公端01与所述连接器母端02形成连接时,两个所述挂钩014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凹槽023内并与相应的所述钩台024钩挂,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挂钩014分别与两个凹槽023内的钩台024配合,从而能够使连接器公端与连接器母端更为可靠连接,保证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为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后端的接线部(1)和前端的接电部(2),所述接电部(2)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主体部(21)和位于所述主体部(21)内的弹性导电板(22),所述主体部(2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211)和连接两侧板(211)的连接底板(212),所述弹性导电板(22)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底板(212)的前端连为一体,两侧板(211)上边缘相对的位置一体成型有止挡凸台(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两止挡凸台(23)上具有相向延伸的凸沿(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板(22)的后端具有向下折弯形成的支撑凸台(221),所述支撑凸台(221)下部抵在所述连接底板(212)上,所述弹性导电板(22)的中部悬空,并在所述弹性导电板(22)上具有向上弯曲形成的挂台(222)。

4.一种压接式线对板连接器,包括配对连接的连接器公端(01)和连接器母端(02),所述连接器公端(01)包括公端基座(011)和设置在公端基座(011)上第一端子孔内的公端子(012),所述连接器母端(02)包括母端基座(021)和设置在母端基座(021)上第二端子孔内的母端子(022),所述母端基座(021)内具有适于供所述公端基座(011)插接的插槽(025),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012)采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端子,所述公端基座(011)上一体成型有向前倾斜伸入所述第一端子孔内的弹性止退部(013),所述公端子(012)由所述第一端子孔后端的开口装入所述第一端子孔内后,所述弹性止退部(013)抵靠在所述止挡凸台(23)上,防止所述公端子(012)向后退出所述第一端子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式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基座(021)的前部成型有两个凹槽(023),各凹槽(023)内设有钩台(024),所述公端基座(011)外部成型有两个挂钩(014),所述连接器公端(01)与所述连接器母端(02)形成连接时,两个所述挂钩(014)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凹槽(023)内并与相应的所述钩台(024)钩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及使用其的压接式线对板连接器,导电端子为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后端的接线部和前端的接电部,所述接电部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内的弹性导电板,所述主体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连接底板,所述弹性导电板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底板的前端连为一体,两侧板上边缘相对的位置一体成型有止挡凸台。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在两侧板上部成型两相对设置的止挡凸台,该止挡凸台能够承担更强的抗拉能力,将其引用在连接器中时,具有很好的止退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洪新江;张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富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0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