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插装置及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6438发布日期:2020-06-23 22:2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接插装置及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插装置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在汽车中常称为“变速箱”,在工业机械中常称为“变速机”,是进行机械动力转换的机械或液压设备,汽车变速箱内部电气元件与外部控制元件一般通过接插装置来实现电气连接。接插装置除了满足基本的电气功能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确保变速箱内部油液不泄露以及保证外部杂质不进入变速箱内部,进而确保变速箱内部运动部件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和冷却,保证变速箱能够实现正常运行。因此,接插装置的密封性能好坏对变速箱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接插装置的塑壳与端子之间的密封采用注塑和密封胶相结合的方式,塑壳和密封胶均为塑胶材料,而端子一端为金属材料,由于端子与塑胶的材质不同,在变速箱高低温、振动等恶劣环境冲击下,端子与塑胶之间会因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间隙,密封性能较差。另外,端子与变速箱之间的密封需采用注塑工艺和灌胶工艺,增加了接插装置的整体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端子与变速箱之间密封性差,且整个接插装置的制造工艺复杂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插装置及变速箱,提高了端子与变速箱之间密封性要求,简化了整个接插装置的制造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接插装置,包括;

壳体和端子,所述壳体用于密封连接于变速箱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具有端子安装部,所述端子安装部设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贯穿于所述端子安装部;

所述接插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端子贯穿于所述端子孔,且所述端子的外壁面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于所述端子安装部的所述端子孔的壁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安装部的端子孔的内壁面安装密封圈,因此,端子连接于变速箱的箱体内时,由于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孔的内壁面之间安装密封圈,从而有效防止了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处的泄漏,同时也防止了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处进入变速箱的内部,由于密封圈压紧于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孔的内壁面之间,不易脱落,密封性能更优。此外,简化了整个接插装置的制造工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突出于所述端子本体的外壁面的凸台部,所述凸台部沿所述端子本体的周向延伸,以形成环形结构,且所述凸台部沿所述端子本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凸台部的外周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且所述密封圈的内壁面与所述环形凹槽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圈的外壁面与所述端子安装部的所述端子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子本体上设置凸台部,凸台部突出于端子本体的两端部,从而便于端子穿过壳体和端子安装部中的端子孔,此外,在凸台部的外周壁设置环形凹槽,密封圈嵌设于环形凹槽内,使得密封圈的内壁面与环形凹槽密封连接,密封圈的外壁面与端子安装部的所述端子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从而有效防止了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处的泄漏,同时也防止了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处进入变速箱的内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端子本体的轴向方向,所述凸台部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的中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凸台部设置于端子本体的中部,使得端子本体的两端对称,便于加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的外壁面设置有沿所述凸台部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环形凹槽,每一所述环形凹槽内对应嵌设有所述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台部的外壁面设置多个环形凹槽,每一个环形凹槽内对应嵌设有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端子与变速箱的箱体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插装置还包括:

两锁片,两所述锁片分别固定于所述端子安装部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并分别位于所述端子孔的两端外,所述端子贯穿于两所述锁片,且两所述锁片分别抵靠于所述端子的所述凸台部的两端的台阶面,以限制所述端子相对所述端子孔沿着所述端子孔的轴向方向发生轴向位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端子的两端贯穿锁片,两个锁片分别抵靠于端子的凸台部的两端的台阶面,限制了端子在轴向方向移动,提高了端子在端子孔内的安装的稳固度,提高了接插装置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壁在与台阶面的相对位置对应设有若干锁片安装孔;

两所述锁片贯穿所述锁片安装孔和所述端子并固定于所述端子安装部的两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上设置锁片安装孔,两锁片可以直接贯穿锁片安装孔和端子并固定于端子安装部的两端,便于安装锁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两所述锁片均包括:固定部和若干插片;

各所述插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为自由端;

各所述插片之间平行设置以呈u型结构,相邻所述插片之间形成间隙;相邻所述插片分别抵靠于所述端子的凸台部的处于相对位置的台阶面,以限制所述端子相对所述端子孔沿着所述端子孔的轴向方向发生轴向位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若干插片形成由固定部和自由端形成的整体的锁片,能够同时对多个端子进行固定,同时限制了多个端子发生轴向位移。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插片中靠近所述壳体的内周壁的插片的外侧设有挂钩,所述壳体的内周壁在与所述插片的外侧的相对位置设置有挂钩连接件,所述挂钩与所述挂钩连接件相配合以固定所述锁片与所述壳体于一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挂钩将插片固定于壳体内,进一步提高了锁片与壳体之间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包括:箱体,还包括:以上任意一种所述的接插装置,所述接插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变速箱具有以上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提到的接插装置因此,变速箱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安装部的端子孔的内壁面安装密封圈,因此,端子连接于变速箱的箱体内时,由于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孔的内壁面之间安装密封圈,从而有效防止了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处的泄漏,同时也防止了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处进入变速箱的内部,由于密封圈压紧于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孔的内壁面之间,不易脱落,密封性能更优。此外,简化了整个接插装置的制造工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速箱中的壳体的下端部的外周壁还设置有壳体密封圈,所述壳体密封圈的内周壁与所述下端部的外周壁紧密连接,所述壳体密封圈的外周壁与所述变速箱的箱体的内周壁紧密连接,用于密封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与所述变速箱的箱体的内周壁的连接缝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的下端部的外周壁设置壳体密封圈,避免了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的壳体处的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壳体处进入变速箱内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插装置的下端部位于所述箱体的腔体内,且所述接插装置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的端子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中的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端子;20:端子本体;21:凸台部;210:环形凹槽;4:端子安装部;5:端子孔;6:密封圈;7:锁片;70:固定部;71:插片;710:挂钩;8:箱体;9:接插装置;10:壳体密封圈;11:环形沟槽;9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的端子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9包括:壳体1和端子2,壳体1用于密封连接于变速箱的箱体,壳体1的内壁面具有端子安装部4,端子安装部4设有端子孔5,端子孔5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贯穿于端子安装部4。

接插装置9还包括密封圈6,端子2贯穿于端子孔5,且端子2的外壁面通过密封圈6密封连接于端子安装部4的的端子孔5的内壁面。

具体的,为了便于端子2穿过壳体和端子安装部4中的端子孔5,如图2所示的,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端子2包括端子本体20和突出于端子本体20的外壁面的凸台部21并沿着端子本体20的周向延伸,以形成环形结构,且凸台部21沿着端子本体20的轴向延伸,凸台部21的外周壁设置有环形凹槽210,密封圈6嵌设于环形凹槽210内,且密封圈6的内壁面与环形凹槽210密封连接,密封圈6的外壁面与端子安装部4的端子孔5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为了使得端子本体20的两端对称,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沿着端子本体20的轴向方向,凸台部21设置于端子本体20的中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端子2与变速箱的箱体之间的密封性,凸台部21的外壁面设置有沿凸台部21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凹槽210,每个环形凹槽210内对应嵌设有密封圈6。

密封圈6可以为o形密封圈,密封圈6压紧于环形凹槽210内,密封圈6与环形凹槽210接触的部分均密封,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圈6外壁面与端子孔5的内壁面的密封性,密封圈6沿径向方向的厚度大于环形凹槽210的槽深度,以通过端子孔5的内壁面压紧密封圈6,使密封圈6产生弹性变形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圈6外壁面与端子孔5的内壁面的密封性。从而有效防止了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9处的泄漏,同时也防止了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处进入变速箱的内部。

端子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对应的,如图3所示的,端子安装部4中设置端子孔5也对应设置多个,端子孔5内部的形状与端子2的形状相匹配,端子2与端子孔5之间可拆卸连接,当端子2损坏时,可以将端子2从端子孔5中取出以更换端子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插装置的端子采用密封圈密封,阻隔变速箱内的油液沿端子外壁面泄露,从而消除了变速箱内部油液通过接插装置泄露到外界的风险,实现了密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插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容易,并且端子可更换。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安装部的端子孔的内壁面安装密封圈,因此,端子连接于变速箱的箱体内时,由于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孔的内壁面之间安装密封圈,从而有效防止了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处的泄漏,同时也防止了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处进入变速箱的内部,由于密封圈压紧于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孔的内壁面之间,不易脱落,密封性能更优。此外,简化了整个接插装置的制造工艺。

在端子本体上设置凸台部,凸台部突出于端子本体的两端部,从而便于端子穿过壳体和端子安装部中的端子孔,此外,在凸台部的外周壁设置环形凹槽,密封圈嵌设于环形凹槽内,使得密封圈的内壁面与环形凹槽密封连接,密封圈的外壁面与端子安装部的所述端子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从而有效防止了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处的泄漏,同时也防止了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处进入变速箱的内部。

在凸台部的外壁面设置多个环形凹槽,每一个环形凹槽内对应嵌设有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端子与变速箱的箱体之间的密封性。

实施例二

下面结合图4和图5对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进行说明,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中的锁片的结构示意图。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9还包括:两锁片7,两锁片7分别固定于端子安装部4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并分别位于端子孔5的两端外,端子2贯穿于两锁片7,且两锁片7分别抵靠于端子2的凸台部21的两端的台阶面,以限制端子2相对端子孔5沿着端子孔5的轴向方向发生轴向位移。

锁片7可以沿着端子2的轴线方向逐渐靠近凸台部21的台阶面以固定安装锁片7。此外,为了便于安装锁片7,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壳体1的侧壁在与台阶面的相对位置对应设有若干锁片安装孔,锁片7贯穿锁片安装孔和端子2并固定于端子安装部4的两端。即锁片7通过壳体1上的锁片安装孔从壳体1的外部延伸至壳体1内,并与端子2相贯穿,将锁片7固定于端子2的凸台部21的台阶面上。

如图5所示的,锁片7包括:固定部70和若干插片71。

各插片71之间平行设置以呈u型结构,相邻插片71之间形成间隙,相邻插片71分别抵靠于端子2的凸台部21的处于相对位置的台阶面,以限制端子2相对端子孔5沿着端子孔5的轴向方向发生轴向位移。

具体的,相邻插片71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应与端子2的两端的直径相匹配,使得相邻插片71之间形成的锁止部能与端子2的两端卡接。

进一步,为了提高锁片7与壳体1之间的稳固性,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若干插片71中靠近壳体1的内周壁的插片71的外侧设有挂钩710,壳体1的内周壁在与插片71的外侧的相对位置设置有挂钩连接件(图中未示出),挂钩710与挂钩连接件相配合以固定锁片7与壳体1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端子的两端贯穿锁片,两个锁片分别抵靠于端子的凸台部的两端的台阶面,限制了端子在轴向方向移动,提高了端子在端子孔内的安装的稳固度,提高了接插装置的可靠性。

在壳体上设置锁片安装孔,两锁片可以直接贯穿锁片安装孔和端子并固定于端子安装部的两端,便于安装锁片。

利用若干插片形成由固定部和自由端形成的整体的锁片,能够同时对多个端子进行固定,同时限制了多个端子发生轴向位移。

通过设置挂钩将插片固定于壳体内,进一步提高了锁片与壳体之间的稳固性。

实施例三

下面结合图6和图7对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变速箱进行说明,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变速箱包括箱体8和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提到的接插装置9,接插装置9安装于箱体8。

为了避免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的壳体1处的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壳体1处进入变速箱内部,作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的,壳体1的下端部的外周壁还设置有壳体密封圈10,壳体密封圈10的内周壁与下端部的外周壁紧密连接,壳体密封圈10的外周壁与变速箱的箱体8的内周壁紧密连接,用于密封壳体1的外周壁与变速箱的箱体8的内周壁的连接缝隙。

具体的,为了提高壳体1和变速箱的箱体8之间的密封性,壳体密封圈10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壳体密封圈10可以为o形圈。

进一步,如图7所示的,壳体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沟槽11,壳体密封圈10嵌设于环形沟槽11内,壳体密封圈10在于变速箱的箱体8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与壳体孔壁之间产生接触压力,有效防止了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9的壳体处的泄露,同时也防止了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壳体处进入变速箱的内部。

壳体1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与锁片7的各插片的形状相对应的若干安装孔70,锁片7通过锁片安装孔70,利用端子2的凸台部21的台阶面限制端子2在轴向方向移动,同时锁片7通过挂钩710将锁片固定于壳体1上,如果需要更换锁片7,只需要更换端子2,只需要按压挂钩710退出锁片7,去除端子2即可。

进一步,接插装置9的下端部和箱体8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接插装置9的下端部位于箱体8的腔体内,接插装置9通过螺栓90固定于箱体8的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插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安装部的端子孔的内壁面安装密封圈,因此,端子连接于变速箱的箱体内时,由于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孔的内壁面之间安装密封圈,从而有效防止了变速箱内部油液在接插装置处的泄漏,同时也防止了外界水分、油液、灰尘等杂物通过处进入变速箱的内部,由于密封圈压紧于端子的外壁面与端子孔的内壁面之间,不易脱落,密封性能更优。此外,简化了整个接插装置的制造工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