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抗压、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5600发布日期:2020-06-16 23:4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抗压、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抗压及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建项目的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针对这种复杂的地貌环境客户对电缆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用的最多的电力电缆为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力电缆由于它的优良电气、机械物理性能,且生产工艺简单、结构轻便、传输容量大、及维护方便、不受落差限制等优点,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绝缘材料,但它对水分特别敏感,在制造和运行过程中如果绝缘有水浸染,容易发生“水树”击穿,极大地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因此,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尤其是交流电压作用下的中高压电缆,在有水的环境中或潮湿环境中使用必须有“阻水结构”。当电缆敷设于浸水或潮湿的地方,则要求电缆具有防(耐)水的功能,即要求有全阻水的功能,以便阻止水分浸入电缆内部,对电缆造成损害,保证电缆在水下长期稳定运行。

除此之外,在电缆使用过程中,如果电缆外的绝缘层及其他防火层在发生磨损或老化致电缆中心的导体外漏,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对于电缆耐磨、抗压防护性能要求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抗压及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该电缆可以达到径向和纵向阻水效果,同时将电缆的防护套材料和结构进行改变,采用了高密度高硬度聚乙烯护套料和渐开线齿轮型护套结构,在提高电缆抗压力的同时也增强了电缆的耐磨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水、抗压、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缆包括至少两根绞合导体、pp填充绳、阻水结构层和防护套,至少两根绞合导体通过蒸汽交联后与pp填充绳组成缆芯,每根绞合导体是由紧压绞合的多根单丝导体和挤包在紧压绞合的多根单丝导体外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组成;所述阻水结构层包括径向绕包在缆芯外的阻水带防水层和纵向包覆在阻水带防水层外的铝塑复合带隔水层,所述防护套采用截面为凹凸齿轮状的高密度高硬度聚乙烯护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绞合导体是由铜或铝或铝合金材质分别紧压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绞合导体设有三根,其截面呈品字型排列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阻水带防水层是采用阻水带重叠径向绕包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缆在普通的铜(铝、铝合金)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基础上增加其阻水带和纵包铝塑复合带的双层阻水结构使其达到径向和纵向阻水效果,该电缆在水中浸泡72h,用肉眼观察,绝缘层外表面应干燥无任何可视水汽和水渍痕迹;

(2)本实用新型将电缆的防护套材料和结构进行改变,采用了高密度高硬度聚乙烯护套料和渐开线齿轮型护套结构,提高了电缆抗压力的同时也增强了电缆的耐磨性,该电缆在发生0.4mm位移形变时,抗压力达到500n以上与普通铠装电力电缆抗压力一致,能适应更多的使用场合;

(3)本实用新型采用渐开线齿轮型护套结构代替普通的铠装层,减轻了电缆的重量降低了电缆的敷设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流程图。

图中:1—绞合导体,2—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pp填充绳,4—阻水带防水层,5—铝塑复合带隔水层,6—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抗压、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三根绞合导体1、pp填充绳3、阻水结构层和防护套6,三根绞合导体1通过蒸汽交联后与pp填充绳3组成缆芯,三根绞合导体1绞合后其截面呈品字型,每根绞合导体1是由多根铜丝或多根铝丝或多根铝合金材质紧压绞合后,并在紧压绞合的多根单丝导体外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形成的导体;所述阻水结构层包括径向绕包在缆芯外的阻水带防水层4和纵向包覆在阻水带防水层4外的铝塑复合带隔水层5,所述阻水带防水层4是采用阻水带重叠径向绕包而成,所述防护套6采用截面为凹凸齿轮状的高密度高硬度聚乙烯护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将铜杆或铝杆或铝合金杆拉丝绞合成铜线导体或铝线导体或铝合金线导体,之后将多根铜线导体或铝线导体或铝合金线导体绞合后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形成单根绞合导体1,并将三根同样的绞合导体1通过蒸汽交联后,再通过pp填充绳3填充成缆组成缆芯,然后在缆芯外径向绕包阻水带,其阻水带复合绕包多层,形成阻水带防水层4,再通过铝塑复合带纵包形成铝塑复合带隔水层5,最后采用高密度高硬度聚乙烯通过截面呈凹凸齿轮型的挤压模具挤压形成截面为凹凸齿轮状的高密度高硬度聚乙烯防护套6。

将实施例中制备的电力电缆在水中浸泡72h,用肉眼观察,绝缘层外表面应干燥无任何可视水汽和水渍痕迹;然后将该电缆在发生0.4mm位移形变时,抗压力达到500n以上与普通铠装电力电缆抗压力一致,能适应更多的使用场合。本实用新型防护套加工时使用专用模具加工成凹凸齿轮型结构,使其具备传统的钢带铠装电力电缆的抗压力的同时又增加了一定的耐磨损能力,还降低了电力电缆的重量。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抗压、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缆包括至少两根绞合导体(1)、pp填充绳(3)、阻水结构层和防护套(6),至少两根绞合导体(1)通过蒸汽交联后与pp填充绳(3)组成缆芯,每根绞合导体(1)是由紧压绞合的多根单丝导体和挤包在紧压绞合的多根单丝导体外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组成;所述阻水结构层包括径向绕包在缆芯外的阻水带防水层(4)和纵向包覆在阻水带防水层(4)外的铝塑复合带隔水层(5),所述防护套(6)采用截面为凹凸齿轮状的高密度高硬度聚乙烯护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压、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导体(1)是由铜或铝或铝合金材质分别紧压绞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水、抗压、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导体(1)设有三根,其截面呈品字型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水、抗压、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带防水层(4)是采用阻水带重叠径向绕包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抗压、耐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所述电力电缆包括至少两根绞合导体、PP填充绳、阻水结构层和外护套,至少两根绞合导体通过蒸汽交联后与PP填充绳组成缆芯,每根绞合导体是由紧压绞合的多根单丝导体和挤包在紧压绞合的多根单丝导体外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组成;所述阻水结构层包括径向绕包在缆芯外的阻水带防水层和纵向包覆在阻水带防水层外的铝塑复合带隔水层,所述防护套采用截面为凹凸齿轮状的高密度高硬度聚乙烯护套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阻水结构能达到径向和纵向阻水效果,外护套采用模具直接挤压形成齿轮型结构,在具备传统的钢带铠装电力电缆的抗压力的同时又增加了耐磨损能力,还降低了电力电缆的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许军;王静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天瑞奇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