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7917发布日期:2020-08-21 15:4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质滤波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



背景技术:

介质滤波器(英文dielectricfilter)利用介质陶瓷材料的低损耗、高介电常数、频率温度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小、可承受高功率等特点设计制作的,由数个长型谐振器纵向多级串联或并联的梯形线路构成。介质滤波器是一种采用介质谐振腔经过多级耦合而取得选频作用的微波滤波器。

一般介质滤波器的结构中,在介质滤波器本体两端设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测试板一般直接插入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的直接接触,二者贴合不紧密,在电极柱进行信号输出时,输入端口及输出端口的信号传输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介质滤波器本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中心呈沉孔状结构,形成谐振腔;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两侧设有耦合窗口,呈对称设置;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两端设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的端面呈凹槽状结构,形成端口凹槽;所述端口凹槽的表面设有端口凸块,所述端口凸块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端口凸块的表面一侧端口插孔,所述端口插孔贯穿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设有端口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谐振腔的数量为五个,呈横向“一”字形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窗口的数量为八个,每个所述耦合窗口呈通孔状结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耦合窗口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两个所述谐振腔之间设置的耦合窗口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谐振腔的两侧,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底面两端;所述端口凹槽呈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呈圆环状结构,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端口凸块的表面呈“箭头”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插孔呈圆孔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圆环内。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连接孔设置于端口插孔的一侧,所述端口连接孔伸入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端口插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

将测试板与介质滤波器本体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的端口插孔配合连接后,可将电极柱贯穿测试板并伸入端口连接孔内,将测试板与介质滤波器本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改良了介质滤波器本体结构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结构,将端口处的端口凸块设计为“箭头形”结构,端口处与测试板压实紧密,在端口凸块的一侧设有一个微型深孔的端口连接孔,通过连接柱配合端口连接孔可将测试板与介质滤波器本体进行连接,从而电性能的输入输出更稳定。采用这种端口传输结构的介质滤波器,可将低生产成本,提高调试生产效率。适用于无限基站内的通信设备上,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介质滤波器本体1、谐振腔2、耦合窗口3、端口凹槽4、端口凸块5、端口插孔6、端口连接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捏合一体成型、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介质滤波器本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介质滤波器的中心呈沉孔状结构,形成谐振腔;所述介质滤波器的两侧设有耦合窗口,呈对称设置;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两端设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的端面呈凹槽状结构,形成端口凹槽;所述端口凹槽的表面设有端口凸块,所述端口凸块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端口凸块的表面一侧端口插孔,所述端口插孔贯穿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设有端口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谐振腔的数量为五个,呈横向“一”字形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窗口的数量为八个,每个所述耦合窗口呈通孔状结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耦合窗口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两个所述谐振腔之间设置的耦合窗口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谐振腔的两侧,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底面两端;所述端口凹槽呈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呈圆环状结构,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端口凸块的表面呈“箭头”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插孔呈圆孔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圆环内。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连接孔设置于端口插孔的一侧,所述端口连接孔伸入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端口插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

将测试板与介质滤波器本体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的端口插孔配合连接后,可将电极柱贯穿测试板并伸入端口连接孔内,将测试板与介质滤波器本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改良了介质滤波器本体结构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结构,将端口处的端口凸块设计为“箭头形”结构,端口处与测试板压实紧密,在端口凸块的一侧设有一个微型深孔的端口连接孔,通过连接柱配合端口连接孔可将测试板与介质滤波器本体进行连接,从而电性能的输入输出更稳定。采用这种端口传输结构的介质滤波器,可将低生产成本,提高调试生产效率。适用于无限基站内的通信设备上,适用范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介质滤波器本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介质滤波器的中心呈沉孔状结构,形成谐振腔;所述介质滤波器的两侧设有耦合窗口,呈对称设置;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两端设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的端面呈凹槽状结构,形成端口凹槽;所述端口凹槽的表面设有端口凸块,所述端口凸块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端口凸块的表面一侧端口插孔,所述端口插孔贯穿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设有端口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的数量为五个,呈横向“一”字形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窗口的数量为八个,每个所述耦合窗口呈通孔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耦合窗口呈横向阵列设置,每两个所述谐振腔之间设置的耦合窗口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谐振腔的两侧,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底面两端;所述端口凹槽呈圆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呈圆环状结构,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端口凸块的表面呈“箭头”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插孔呈圆孔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端口凸块的一侧圆环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连接孔设置于端口插孔的一侧,所述端口连接孔伸入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端口插孔的直径。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端口传输结构介质滤波器,介质滤波器本体呈长方体结构;介质滤波器的中心呈沉孔状结构,形成谐振腔;介质滤波器的两侧设有耦合窗口,呈对称设置;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两端设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的端面呈凹槽状结构,形成端口凹槽;端口凹槽的表面设有端口凸块,端口凸块与介质滤波器本体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端口凸块的表面一侧端口插孔,端口插孔贯穿介质滤波器本体;端口凸块的一侧设有端口连接孔。本实用新型电性能的输入输出更稳定;生产成本低,调试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无限基站内的通信设备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彭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瑞得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