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7161发布日期:2021-11-29 17:1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卷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的工装。


背景技术:

2.在锂电池制造过程中,需对大卷的隔膜进行定长的分卷,目前通常是由手工进行卷绕,不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卷绕的质量,现有技术下也存在通过设备进行自动卷绕以提升卷绕效率,但目前锂电池卷绕工序下,电池卷绕层数过多或者隔膜静电过大时,经常导致抽芯问题,因此还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还存在容易刺破隔膜的问题,都制约了锂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的工装来解决,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阐述。
4.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的工装,包括卷针,卷针间隔设置有多个开槽口,至少存在一个开槽口内设置有气胀轴,气胀轴外露于卷针端面的一端连接有气胀轴接口。
5.作为优选地,所述开槽口圆周阵列在卷针上。
6.作为优选地,卷针设置为半圆环型,其边缘母线处设置为固定位;
7.作为优选地,卷针的内部半圆形空间边缘设置为叠片位置,可对叠片型隔膜进行操作,使得卷绕的兼容性更强。
8.作为优选地,所述开槽口设置为v型或扇形。
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槽口并在部分开槽口内设置气胀轴的方式解决了厚电芯的抽芯问题,实现方式简单且效果显著,并能兼容叠片的卷绕方式,兼容性高。
附图说明
10.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

卷针;2

开槽口;3

固定装置;4

气胀轴接口;5

气胀轴;6

叠片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12.接下来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
13.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的工装,包括用于卷绕隔膜的卷针1,待卷绕的锂电池隔膜在卷针1的转动下进行卷绕,卷针1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开槽口2,至少存在一个开槽口2内设置有气胀轴5,气胀轴5沿开槽口2设置,其外露于卷针1端面的一端连接有气胀轴接口4。
14.在卷针1卷绕完成后,隔膜卷绕在卷针1上,隔膜与卷针1存在压力,具有较大的摩擦力,若电池卷绕层数过多或者隔膜静电过大时,抽芯将更为困难,本实施例在卷针上设置有多个开槽口2,降低了与隔膜的接触面积,同时在卷绕完成后在气胀轴接口4接上气源,通
过程序控制气源实现气胀轴的伸缩,解决了卷绕时的抽芯问题。
15.本实施例中,卷针1设置为半圆环型,其边缘母线处设置为固定位,在抽芯时,卷针1通过固定位3安装固定,卷针1和卷绕的隔膜得以稳定地分离;同时,卷针1的内部半圆形空间边缘设置为叠片位置6,可对叠片型隔膜进行操作,使得卷绕的兼容性更强。
1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槽口2设置为v型或扇形。
17.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开槽口2的尺寸范围为0

10mm,卷针1的外圆弧长范围为0

300mm。
18.卷针1在叠片位置6进行叠片卷绕时,叠片的厚度范围为0.1

2mm,卷针1的内部弧长范围为0

6mm。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槽口并在部分开槽口内设置气胀轴的方式解决了厚电芯的抽芯问题,实现方式简单且效果显著,并能兼容叠片的卷绕方式,兼容性高。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卷针(1),卷针(1)间隔设置有多个开槽口(2),至少存在一个开槽口(2)内设置有气胀轴(5),气胀轴(5)外露于卷针(1)端面的一端连接有气胀轴接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口(2)圆周阵列在卷针(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口设置为v型或扇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1)设置为半圆环型,其边缘母线处设置为固定位(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口(2)的尺寸范围为0

10mm,卷针(1)的外圆弧长范围为0

300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1)的内部半圆形空间边缘设置为叠片位置(6),可对叠片型隔膜进行叠片操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叠片的厚度范围为0.1

2mm,卷针(1)的内部弧长范围为0

6mm。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的工装,包括卷针,卷针间隔设置有多个开槽口,至少存在一个开槽口内设置有气胀轴,气胀轴外露于卷针端面的一端连接有气胀轴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槽口并在部分开槽口内设置气胀轴的方式解决了厚电芯的抽芯问题,实现方式简单且效果显著,并能兼容叠片的卷绕方式,兼容性高。兼容性高。兼容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炬 徐小明 白科 谢爱亮 黄浩 游杰 陈富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