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框架及其汽车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3724发布日期:2022-03-20 01:2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散热框架及其汽车主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框架及其汽车主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内部产品功能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强。其中集成度最高的部分就在主机内部,其电子部件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会导致主机内部温度越来越高,而现有的散热模式仅通过主机外的框架进行散热,框架在吸收了电子部件的热量后温度急剧升高,温度会进一步传递到安装于框架外的电池上,由于电池安装在框架顶侧的凹槽中,顶部通过电池盖和泡棉压紧电池,电池周边基本密闭,无法正常通风透气,电池的热量无法排出,导致电池温度上升,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更严重时可能导致安全问题。
3.因此,亟需要一种避免使电池处于高温环境的散热框架及其汽车主机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使电池处于高温环境的散热框架。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避免使电池处于高温环境的汽车主机。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框架包括主机框架、电池和电池盖,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盖内,所述电池盖的顶侧和/或周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电池盖安装于所述主机框架的一周侧面并将所述电池压紧至所述主机框架。
7.较佳地,所述电池盖呈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机框架的周侧面上。
8.较佳地,所述电池盖的开口端设有若干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扣装于所述主机框架。
9.较佳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沿所述电池盖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卡扣,所述卡扣结构还包括沿所述电池盖的高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扣。
10.较佳地,所述电池盖的周侧向外形成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供螺丝穿置的安装通孔。
11.较佳地,所述电池盖为一体成型的方形盖。
12.较佳地,所述电池上缠绕有泡棉结构。
13.较佳地,所述电池盖内凸伸有多个限位结构,多个所述限位结构共同围出一电池安装腔,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腔中。
14.较佳地,所述电池盖所在的所述主机框架的周侧面为平面结构。
15.为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主机包括上述的散热框架及安装于所述散热框架内的主机。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框架包括主机框架、电池和电池盖。电池安装于电池盖内,电池盖的顶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电池盖安装于主机框架的一周侧面并将电
池压紧至主机框架。电池盖内部的热量能经散热孔及时排出,避免热量积聚而导致电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而且电池盖是安装于主机框架的周侧面,并非是安装于主机框架的顶侧面,而主机框架的顶侧面作为电子部件散热的主要部位,如此就使得电池能够远离电子部件的直接热辐射,大大减少电子部件散热时对电池的自身温度的影响。
17.可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主机包括散热框架及安装于散热框架内的主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主机相应具有避免使电池处于高温环境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所示的散热框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3图2所示的散热框架进一步分解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电池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主机包括散热框架10及安装于散热框架10内的主机(图中未示)。主机采用现有结构即可,但不限于此。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框架10包括主机框架11、电池12和电池盖13。电池12安装于电池盖13内,电池盖13的顶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31,电池盖13安装于主机框架11的一周侧面并将电池12压紧至主机框架11。电池盖13内部的热量能经散热孔131及时排出,避免热量积聚而导致电池12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而且电池盖13是安装于主机框架11的周侧面,并非是安装于主机框架11的顶侧面,而主机框架11的顶侧面作为电子部件散热的主要部位,如此就使得电池12能够远离电子部件的直接热辐射,大大减少电子部件散热时对电池12的自身温度的影响。
24.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散热孔131也可开设于电池盖13的周侧,或电池盖13的顶部或周侧均设有散热孔131,一样能使得电池盖131内的热量排出。
25.进一步地,电池盖13所在的主机框架11的周侧面为平面结构,如此的结构布置使得电池12远离于电子部件,减少热量传递。电池12主要给电子部件提供弱电,例如电池12为主板、电容、cpu等供电。需要说明的是,主机框架11的周侧面指的是主机框架11的四周侧面,明显区别于顶侧面。较优的是,电池盖13安装于主机框架11尾部的侧面,但不限于此。举例而言,电池盖13为一体成型的方形盖,举例而言,电池盖13为塑料盖结构,但不限于此,电池盖13的结构坚固,有效保护电池12免受破坏。
26.如图1至图4所示,电池盖13呈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框架11的周侧面,如此,电池盖13与主机框架11能分开成型,后再组装一起,而且也便于电池12的安装。具体地,电池盖13的开口端设有若干卡扣结构,卡扣结构扣装于主机框架11。进一步地,卡扣结构包括沿电池盖13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卡扣132,卡扣结构还包括沿电池盖13的高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扣133。借助第一卡扣132和第二卡扣133让电池盖13能稳固地安装到主机框架11上。而且第一卡扣132与第二卡扣133的延伸方向呈相交布置,电池盖13不易脱出主机框架11。电池盖13的周侧向外形成一安装部134,安装部134开设有供螺丝穿置的安装通孔
1341。螺丝穿过安装通孔1341后,可利用螺丝将电池盖13锁固到主机框架11,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较优的是,安装部134为平状板结构且其边缘为曲面结构,但不限于此。
27.如图1至图4所示,电池12上缠绕有泡棉结构14,泡棉结构14能提供电池12的缓冲,使电池12与电池盖13相隔开,也使电池12与主机框架11相隔开,形成空气流动的空间,便于散热。较优的是,泡棉结构14通过粘贴的方式缠绕到电池12上,电池12上缠绕有2个片状的泡棉结构14,但不限于此。电池盖13内凸伸有多个限位结构135,多个限位结构135共同围出一电池安装腔136,电池12安装于电池安装腔136中。如此,电池12能够稳定地安装到电池盖13内,不会出现晃动和移位的情况。举例而言,限位结构135为片状结构、柱状或条状结构,但不限于此。
28.需要指出的是,主机框架11为框架型结构,采用现有结构即可,由于主机框架11的结构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散热框架10安装到汽车车架上后,汽车主机便安装到汽车内。
2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框架、电池和电池盖,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盖内,所述电池盖的顶侧和/或周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电池盖安装于所述主机框架的一周侧面并将所述电池压紧至所述主机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呈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机框架的周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的开口端设有若干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扣装于所述主机框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沿所述电池盖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卡扣,所述卡扣结构还包括沿所述电池盖的高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的周侧向外形成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供螺丝穿置的安装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为一体成型的方形盖。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缠绕有泡棉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内凸伸有多个限位结构,多个所述限位结构共同围出一电池安装腔,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腔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所在的所述主机框架的周侧面为平面结构。10.一种汽车主机,包括散热框架及安装于所述散热框架内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架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框架,其包括主机框架、电池和电池盖。电池安装于电池盖内,电池盖的顶侧和/或周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电池盖安装于主机框架的一周侧面并将电池压紧至主机框架。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框架具有避免使电池处于高温环境的优点。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主机。了一种汽车主机。了一种汽车主机。


技术研发人员:宁立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