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耦合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制系统中的动作器件。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复杂的各类自动控制设备装置进入了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各种控制技术变化万千,但最后都离不开执行机构,而继电器是最普通的执行机构,无论是数字逻辑电路,微处理器系统,单板机,单片机,其终端最常用的是继电器,但控制系统愈复杂,要求愈高,往往控制电路系统就愈骄嫩,愈经不起干扰,而普通继电器本身就是一个干扰源。因此,要灵活,方便地在电子电路中,尤其是在计算机电路中使用继电器,对电子技术人员来说,就是麻烦的事。目前有二种产品,普通直流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
普通直流继电器大体上有6V,12V,24V等几种规格,它不能直接连在数程控电路及计算机电路的终端,因为继电器本身是一个干扰源得采取各种抗干扰措施。
固态继电器它具有接口方便,能直接连在各种电子电路,计算机电路上的优点,但是它还有许多缺点如接触电阻大,输出在关闭状态下有漏电流,容易造成负载有“爬行”现象;使用范围狭窄,触点单一,过载能力差,在输出端需要采取各种过压保护措施,且不能在380伏电网中使用,同时价格昂贵,又极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微处理器与负载之间,电子电路和电气线路之间的一种可靠的,实用的接口转换电子器件-光耦合继电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把光耦合器件与普通继电器用抗干扰电路连接起来,组合在一个壳内,构成光耦合继电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干扰承受能力,并且电路简单,成本低,功耗小,维修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构成方框图;图2是如图1所示的电路的说明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座的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各部分装配后的结构侧视图。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构成包括一光耦合电路1,与光耦合电路1相连的抗干扰驱动电路2,以及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的继电器3,所述光耦合电路1中包括接收光信号的光敏晶体管,所接收到的光信号在光敏晶体管中被转换成电信号,经抗干扰驱动电路2处理后,控制继电器3动作。
参见附图2,图2中标号4、5为信号输入,标号6、7、8、为继电器J的第一组输出,标号11、12、13为继电器的第二组输出,标号9、10、为电源输入端。电源从9、10端加入以后,经整流电路21整流以后,给电路供电,加在9、10端的电源可以是220V,380V36V等多种形式。信号通过4,5端进入输入端,R2为限流电阻,D4为光耦器件发光管D5的反向保护二管,R1与D3组成BG1的基极分压电路,D2用于提高BG1的基极电位,以增加抗干扰能力,光敏三极管BG2在没有光信号的情况下,相当于开路,故BG1导通,继电器J吸合;在有光信号的情况下,光敏三极管导通,BG1基极电位被固定在-0.3V,故BG1截止,继电器J释放,光信号由发光管通电流后提供,图中D1为继电器J反向续流用,C1为继电器电磁脉冲吸收之用,以增加其抗干扰能力。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座的正视图,图中标号40表示绝缘底座,41表示底座中的凹孔,42表示定位柱,十个接线柱分别如标号所示,分别对应于图2所示的十个信号接头。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装配后的示意图,图中标号46表示与底座40相配合外壳,外壳46中装有电路板,包括多电路以及继电器,标号44表示与底板40上的凹孔41相配合的凸出部分,外壳46中的各接头分别与底座上的各接头在配合完成后可电气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外壳,外壳与底板可相配合,外壳中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包括光耦合电路,抗干扰驱动电路以及继电器,所述光耦合电路用于电隔离,根据光耦合电路的输出控制抗干扰驱动电路驱动继电器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电路的输出控制抗干扰电路中的晶体管截止,导通动作,从而控制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或断开。
3.如权力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器,其发射极与抗干扰电路中的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抗干扰电路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与继电器线圈构成回路。
专利摘要一种把光耦合器件与普通继电器用电子电路连接起来的构成的光耦合继电器,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计算机终端接口电路,数据处理系统的终端装置,单板机,单片机以及PMOS,CMOS,TTL等各类电子电路中。
文档编号H01H47/22GK2035531SQ8821193
公开日1989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18日
发明者杨杰 申请人: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