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系统改进的交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442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信系统改进的交连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电信系统中的交连终端,它对从中心局到配线电缆的线对之间的线对、端头和环形电路进行连接。本发明的交连终端包括多个过压保护电路,保护连接的线对例如不受雷击。
本申请是1991年9月23日提交,序号为07/764,177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
在电信工业中已经采用了交连板,其目的在于终止中心局电缆,并将中心局的线对与用户配线中的线对匹配。在使用交连板的地方,来自中心局的很粗的电缆通常被终止。在这一位置较细的配线电缆也与其它交连板附近的交连板相连,使中心局电缆的线对与用户的正确线对匹配。交连板可以改变电话线路,对线路进行测试并转换。在某些设置中,交连板允许将附加的电话与一个给定的线对相连。
现有的交连板的例子见美国专利NO.4,210,378,其中采用了螺丝型接线柱,实现了一个线对与另一线对之间的连接。一种连接通常是永久性地连接到连接板上。美国专利Nos·4,431,247和4,815,988中描述了对这种产品的改进方法,实现了更快速的连接。其它的不同类型的交连板见美国专利Nos·4,279,460和4,789,354。在每个例子中,通过在两块板的接触部件之间连线,可以方便地将一条线路的线对与相邻交连板中的线对相连。
除了上述的交连板和交连系统之外,还有例如美国专利4,341,430、4,533,196和英国专利2,129,630中公开的绝缘移动连接器。这些对比文件展示了各种类型的电信或电连接器,其中导线直接进入金属连接部件中的U形槽,接触部件取代绝缘部分,对连接器形成弹性压力接触,并与之实现电接触。
美国专利NO·4,127,312和1991年4月12日递交并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的共同未决申请NO·07/684,323公开了具有接触部件的连接器,用精选的导线实现绝缘移动连接,并且还提出了在不同的导线对之间进行连接的方法。在专利NO·4,127,312中使用了相互成90°角放置的触头,最初用穿过触头的绝缘移动连接部分中的精选的导线实现接触,触头的相反端有一个音叉式触头,与另一接触部件的支架实现电接触,以便将接触部件在电气上连在一起。该专利还描述了形成这种触头的一种方法,虽然这种结构在连接器主体中需要额外的空间并在触头中需要更多的金属。
在现有技术的交连结构中,当需要将一个线对的位置变到另一块终端板上,或者改变同一终端板上的导线位置时,必须从连接器上拆下导线,并对不同的连接器和触头进行新的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两根跳线相连的插塞模块,模块可以移动、重新定位、与电路连接和断开许多次,并且不需要改变导线和触头之间的连接。它们可以用包围导线和触头之间的连接点的密封剂保持密封在插塞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交连板,其中电缆的线对与支撑板相连,然后各个配线对可以和电缆相连。在配线架两侧的端子之间或一个终端或连接板中的触头之间进行交连(两线、三线或四线)。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对电路实现半抽头或桥接,而不会破坏其连续性。半抽头能使电缆的同一线对用于特定用户的附加电话。
此外,本发明的连接器允许插塞叠放,其目的在于对来自中心局的线对的连接进行半抽头测试。本发明连接器的插塞还允许电缆中的一个导线对之间的引线转换到电缆中的另一导线对,而不会破坏电路的连续性。
此外,本发明的连接器最好与过压保护电路一起使用。虽然在交连终端已经知道使用这种电路,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论述这种过压保护电路与可拆卸跳线的结合,或可插模块形式的过压保护电路,为了上述目的模块允许进一步与跳线插塞相连。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对与另外的线对连接起来的电连接器,并包括一块终端板和多个与终端板配合的模块化插塞,以便与连至终端板的导线实现电连接。终端板包括一块底板和一个盖,底板具有支撑多根导线的装置,盖适于放在底板上。盖支撑多个与由底板支撑的导线实现连接的终端触头,并封闭底板中的导线的端部。盖上有开口,使得能够进出终端触头,实现导线的电连接。盖在开口的周围还有定位装置,用来对所说的开口对进行极化。插塞包括一个绝缘座和一个铰接的帽,绝缘座有相反的端部,铰接的帽通过一个在座和帽之间整体模制的铰接部分附在座的一端。在具有相反端部的座中支撑至少一个连接触头,一个端部用来与终端触头进行电连接,另一个端部用来与跳线进行电连接。帽具有在跳线和连接触头的另一端部之间方便地进行连接的装置。对着盖的座的端部具有与盖的定位装置配合的装置,用于对一个开口中的连接触头的端部定位,实现与终端触头的电连接。
连接触头包括一薄金属板,在一端有一绝缘移动接触部分,在另一端有一音叉式接触部分。音叉式接触部分与绝缘移动部分成一角度放置。插塞最好具有两个触头,它们是相同的,并在插塞中定位,一个触头绕其纵轴相对于另一触头做180°转动。
插塞在盖上有开口,使得能够接近绝缘移动触头,并允许插塞相互叠放,形成半抽头和电路转换,这在以后说明。插塞还有这样的装置,即用于从终端板的一组导线中拆下一对跳线并将它与另一组导线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塞包括一个过压保护电路,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例如雷击引起的电压尖峰造成的损害。带保护的插塞最好用销固定,以保证其仅仅直接插入终端板,而不是跳线插塞。以这种方式,可以叠放在保护器插塞上的每个跳线能防冲击。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立体图,表示交连终端板的前方、上方和左端,以及使用期间放在适当位置上的多个模块化插塞;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移去某些部分后的立体图,其目的是展示移去部分后面的部分;
图3是组装电缆对连接器的某些部分的分解剖面图;
图4是终端板盖的立体图,恰好有五个线对,并且还表示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模块化插塞;
图5是模块化插塞的立体图,表示后部、底部和左侧;
图6是图5插塞的立体图,表示后部、顶部和右侧;
图7是插塞的垂直剖面图;
图8是插塞的水平剖面图;
图9是一对叠放的插塞的立体图,上插塞的帽处于打开位置,一对线插入帽中的口;
图10是连接器终端板的某些触头的立体图,一对模块化插塞的导线与终端块相连,简要地表示了电气连接情况;
图11a、11b、11c和11d简要地表示了从一根电缆和一根老的配线电缆转换到电缆和一根新的配线电缆而没有影响电路的转换电路的转换步骤;
图12是本发明的带保护的插塞实施例的顶部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带保护的插塞实施例的底部立体图;
图14是位于带保护的插塞中的带保护触头和限压部件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带保护插塞的保护电路的简图;以及图16是本发明的交连终端块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具有用来与带保护的插塞的接地触头连接的接地棒。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部分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
本发明的连接器用15表示,包括一块终端板16和多个与之配合的模块化接线插塞20,如图所示,终端板16有一对五对盖18,以便与连至终端板16的导线实现电连接。
终端板16包括一块底板21,它有形成在线梳或支柱22和支柱24之间的横向槽,用来支撑横跨底板21的多根导线23。支柱22之间挨得很近,其间隔小于导线上的绝缘物的直径,因此当导线放在它们之间时能牢牢地固定在它们的位置上。与支柱22相邻的底板的内壁用来当盖18组装在底板21上时隔开导线23。如图所示,由隔离的导线支架25和26在底板21上形成槽,支架是凹的,以便支撑导线。支架25靠近支柱22和24,由挨得很近的壁做成,请参见图2,用来容纳触头的腿,支架的壁上有棱,它们在支架之间以平行于导线通路的方向延伸,支撑导线23,将它们引进触头的腿之间的触头。绝缘壁27位于导线通道之间,用于隔离触头。此外,壁27可以形成在盖18上,并向下延伸进底板21。
盖18适于放在底板21上,它们支撑触头30,用于和电缆的线对形成永久性的电接触,它们有刀杆31,按一定长度切断导线,并且它们用来在底板中封闭导线端部和导线结点。盖18具有多个导线定位梳,梳32邻近右边缘,梳33邻近两排触头30,中心梳34位于由支柱26形成的托架中的导线之间并固定导线。
盖18的每一个都有两排开口35,每排10个,使得能够进出触头30,实现导线的电连接。每个盖18都有整体形成的壁,确定用于容纳接线插塞20后部的第一洞穴36。位置靠近确定洞穴的壁是确定矩形夹持器37的壁。确定夹持器37的端壁具有相反的面向外的键销38。洞穴和夹持器确定一排开口35周围的定位装置,用于对沿终端板的盖18的底部边缘的开口对35极化,并为终端板上的插塞20定向。第一排或下排开口35位于洞穴36之中。
沿盖18的上边缘的第二排开口35位于第二排触头的上方。开口35接纳插塞20,但是在其周围没有定位装置,不过它们与第一排开口35的外形和间隔相同。在图4中,两个插塞位于盖18两处的定位装置上,而一个插塞20e位于第二排开口35的组装位置。
现在参看图4至10,接线插塞20包括一个绝缘座40和一个帽41。帽通过由座40上的耳42确定的整体模制的铰接部分附在座上,具有洞穴和钩形中心耳,以便容纳与帽41模制在一起的耳轴44。座的外观一般是矩形的,像个盒子,由薄的模制的壁确定。座40的内部有支架43,支架43中是一对相同的导电金属连接触头45。帽41由容纳两条导线的通道46构成。整体模制的弹性键47从座40底侧的两个进线凹口49之间突出,与帽41上的锁销48咬合,以便保证帽在闭合位置时安放正确。
每个连接触头45由薄金属片构成,薄金属片的一端是音叉式触头部分50,与另一触头的腿或刃相连,以及和另一端上的导线绝缘移动触头部分51相连,以便实现与导线的电连接。触头部分51所在的平面与音叉部分50所在的平面成90°。触头部分51具有容纳跳线的深槽52,槽52对准帽41中的通道46。触头部分50和51由绕一根轴弯曲的薄金属片形成,于是音叉触头50的中心线处于平行于触头部分51的平面中,并穿过触头部分51的中心轴。音叉部分50的平面偏移,以便与偏离其中的槽的位置上的触头部分51的一条腿或触头30中的一个触头相连。从图7、8和10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一个触头45绕其纵轴相对于另一线对的触头做180°转动。触头45位于座40中,触头部分50从底面伸出,充分进入盖18中的开口35,与触头30形成良好的电接触。形成触头部分51的触头的弯曲部分为模制在座40的支架43中的交叉凹口的底部中的触头45提供一个支撑面,见图7和8,其中触头45由进入凹口壁的棒固定,并且支架43具有一个开口,触头45的触头部分50从该开口中伸出。另一方面触头部分51伸进座的上部,接收由帽的容纳通道46定位的跳线。连接触头45由形成在座40中的薄壁部件54分开,以便对其实行电绝缘。
座40由一个矩形凹口区域构成,用来容纳一个夹持器。该区域的壁上有键55,键55的大小和形状使其能容纳在夹持器37的键槽38中。键55和键槽38提供了上述的方向,它们还能提供机械支撑力,防止来自侧面(例如拉跳线)的力破坏触头部分50与触头30或触头部分51的电连接。座40在底壁中还有第二弹性键59,该底壁被盖18上的形成洞穴36的底壁部件中的凹口39容纳,或者在形成于帽41的前部分和较低的壁61中的凹口58中有第二弹性键59,参见图8。对连接触头45来说键59与支架43隔开,支架43的形状使其能被键槽38中的键55和凹口39中的键59容纳在洞穴36中。座40的壁包围夹持器37和确定凹口36的壁。
帽41从升起的前下线位置(参见图4中盖打开时的插塞20A)转向闭合位置,以便将导线放在触头部分51中的通道46内。槽53横截通道46,容纳触头部分51,但是通道用来支撑导线,于是它将适当地插入触头的槽52中。帽41在上壁或前壁中也有槽或开口60。开口60由确定另一用于容纳座40的连接触头支架43的洞穴62的壁61包围。开口60像开口35那样构成,壁61也形成一个带有容纳键55的键槽64的矩形夹持器。帽41的底壁有位于锁销48之上的凹口区域58,锁销48也容纳键59,以便将处于重叠位置的一个插塞20固定到另一个上。图9和10表示模块化插塞的重叠情况,一个插塞的连接触头45与较低插塞的触头部分51的腿实现电接触,接下来这个较低的插塞再和底排的导线触头30实现电接触。
终端板的底板21最好由填充玻璃的PBT热塑性塑料制成,盖18也用类似的绝缘材料制成。由于底板和盖用来作为导线的隔离部件,所以它们都由具有高抗拉强度的填充玻璃的工程塑料制成,它们有足够的硬度来隔离导线。即使终端板需要仅一个导线终端,但是如果它是由强硬的塑料制成的话,便限制了对用于割离导线的金属切割装置的需要。适合的材料包括Valox420(可以从GeneralElectricCompany,PlasticsGroup,OnePlasticsAvenue,Pittsfield,Massachusetts01201得到),30%填充玻璃的Ultem(也可以从GeneralElectricCompany得到)或30%填充玻璃的SAN(可以从ICIAdvancedMaterials,475GreameryWay,Exton,Pennsylvania得到)。
本发明的连接器最好用抗湿密封剂密封,将导线和触头之间的结点封闭起来。这种密封材料将放在底板21和座40、帽41中。
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以将插塞20重叠放置,以便检测与电缆线的连接情况。重叠也能对电路进行半抽头。此外,插塞能够安装在盖上,通过第二排开口35与电缆线连接。此外,在每个可改变位置的模块化插塞中具有一对跳线的新颖之处在于能够很方便地将用户从一个进线转换到另一个进线,这只要简单地通过将插塞20从一处拔下并插在盖18上的另一处或另一连接器上便可实现。
当需要将用户从一个旧线路转换到一个新线路时,本发明的连接器通过采用一根临时线和一根替换跳线就能很方便地实现这种转换。当完成转换时,临时跳线和初始跳线留下,并能被重新使用。现在参看图11a至11d,图中画出了将电缆70和71之间的线路转换到电缆70和72之间的线路的转换步骤,而没有破坏新线路的连续性。当前的线路在进线电缆70和终端板16a之间,通过插塞20a和跳线75与插塞20b相连,插塞20b通过终端板16b和旧电缆71相连。新电缆72与终端板16c相连。第一步是准备包括插塞20d、跳线76和插塞20c的跳线。插塞20d叠在插塞20a上,插塞20c和终端板16c相连。先与新线连接。然后,准备具有插塞20e、导线77和插塞20f的另一跳线。插塞20e与触头30相连,触头30连接第二排开口35下面的电缆70,插塞20f叠在插塞20d的上面,见图11b。通过这样的连接,在电缆70和跳线76之间就有多余的线路。现在从终端块16a中移去插塞20a,不从插塞20d中拆除插塞20a,这不会影响电缆72的新线路。当插塞20d代替插塞20a,电缆70和电缆72之间的转换就完成了,可以拆除插塞20e和20f。当拔出初始插塞20a和20b时,插塞20d和20c保持在原位不拔出。
现在参看图12~14,说明本发明的带保护的插塞实施例80。除了图15所示的过压保护电路之外,带保护的插塞80与跳线插塞20非常相似。带保护的插塞80具有基本上和帽41一样的帽81,以及座82,它的外形类似于座40,只是有三点不同座82略长于座40;座82有凹进一端与音叉式触头84相邻的键部件83;以及座82在与键部件83的同一端有接地触头85。如同插塞20,插塞80也有导线绝缘移动触头86。如图14所示,每个音叉式触头84整体地与相关的绝缘移动触头86形成在一起(从而与之电连接);从音叉式触头85的端头到绝缘移动触头86的端头之间的长度一般为0.975″。这两个如此关联的带保护触头对通过插入限压部件87分别与接地触头85相连。在最佳实施例中,限压部件87由二端交流开关或触发二极管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是绝缘的,如果电压超过一个预定值例如270伏,它们就短路。这些特定的元件也最好非常小,直径大约0.2″。限压部件87通过与接地触头85做在一起的叶片触头88与接地触头85相连。沿座82的内表面形成壁(图中未示出),对接地触头85支撑并定位,壁位于叶片触头88之间。
为了与地电连接,终端板16有接地装置,它最好取棒89的形状,在终端板16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参看图16。接地棒89包括多个插脚(未示出),每个连接点上有一个,用于和接地触头85相连。用这种方式,当插塞80插在终端板16上时,接地触头85自动和接地棒89的插脚咬合。接地棒89可以通过任何常规的装置和大地相连,例如连接到配线架90上,它再通过大规格的导线(例如6AWG)接地。虽然接地棒89也可以附在盖18上,但它最好附在底板21上。
采用插塞80的最主要好处是防止或最大限度地减小由于例如雷击引起的导线中的电压尖峰对连接线和有关部件造成的损害。然而,上述带保护的插塞80的设计除了已经存在于跳线插塞20中的优点之外,还有其它的优点。首先,如果通过插塞80连接的跳线要从终端板16上的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那么保护电路随跳线自动移动,与现有技术的终端板比较,在现有技术中,终端板需要对保护电路单独重新定位,或在终端板上的每次定位需要提供这样一种电路,而不管该位置是否为交连实际使用。其次,由于带保护插塞80的帽81与插塞20的帽42相同,所以其它的跳线插塞20叠在带保护插塞80上。这样,保护电路用来保护如此重叠的插塞的每一个中的导线。此外,插塞80中的键部件83使得插塞80仅能插入终端板16,而不能插入跳线插塞20的帽42。这保证跳线插塞仅能叠放在带保护插塞80的上面,而不是相反,接下来它还保证连接在重叠插塞中的所有导线都能受到保护电路的保护。换句话说,如果跳线插塞20先插入终端板16,而带保护插塞80叠放在跳线插塞上,那么跳线插塞中的导线将不受保护(这种结构还更加复杂,它需要一些其它装置将接地触头85和接地棒89相连)。尽管如此,技术人员还是选择将跳线插塞20或带保护插塞80连到终端板16上,这取决于特定的条件,此外,在最初安装之后,可以为系统增加任何数目的带保护插塞(每次一个)。当然,可以提供防止跳线插塞20直接与终端板16相连的装置。最后,上述设计为过压保护提供了一个紧凑的包,便于应用在高密度的环境中。
以上参照一个实施例说明了用作交连板的连接器。应该懂得,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可做各种修改。例如减小盖和底板的尺寸,只有一排导线触头30,使其更窄,即减小底板和盖的宽度,只支撑一排触头30,并仅具有定位装置;加长底板,用25对代替10对,因此在一块底板16可以放上五个盖18;使盖更长;为带保护触头提供另外的组装结构;或在插塞中提供其它的电子部件,例如远程隔离器件(RID或MTU)、射频滤波器(RFI)、半振铃器、故障短路接地装置、或限流装置。可以设想出这些修改内容以及其它的修改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连接第一线对和第二线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板,它包括一块底板和一个盖,底板具有支撑第一线对的装置,盖放在所说的底板上,所说的盖有一对终端触头,用来与第一线对连接,以及一对开口,用来进出所说的终端触头;以及插塞,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电绝缘座,所说的座内有一对带保护的触头,每个带保护的触头在所说的座的第一端上有第一端部,用来与所说的终端触头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并且在所说的座的第二端上有第二端部,用来与第二线对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能铰接地附在所说的座的第二端的绝缘帽,以及对所说的带保护触头提供电保护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提供电保护的装置包括附在所说终端板上的导电接地棒;限制经过所说带保护触头的电压的装置;以及将所说限压装置连到所说接地棒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座还包括在其第一端上的键部件;以及所说的终端板包括用于容纳所说的键部件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盖在所说的开口周围还有定位装置,用于极化所说的开口;以及所说的座的第一端还有用于与所说定位装置配合并对所说开口中的所说带保护触头的第一端部定位的装置,以便实现与所说终端触头的电接触。
5.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带保护触头的第一端部包括一个音叉式触头,并且所说的带保护触头的第二端部包括一个导线绝缘移动触头。
6.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盖具有两排终端触头,用于与放在所说底板中的第一线对相连,确定每排中的一个触头的位置,使其与第一线对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帽具有这样的装置,即当所说的帽从一个开启位置移动到一个闭合位置时,它便于在每个第二线对和所说的带保护触头的第二端部之间分别进行连接。
8.如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所说的终端板、所说的接地棒的框架,接地棒和所说的框架实现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装置包括附在所说的第一端上的接地触头,所说的接地触头用来与所说的接地棒咬合。
10.如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装置包括围绕所说开口形成一个洞穴的壁装置。
11.如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帽具有一个开口,用于进出所说的连接触头的所说绝缘移动接触部分,在帽上有定位装置,使插塞在所说帽上有合适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盖具有两排开口,使得能够进出所说两排中的每个终端触头。
13.如权利要求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装置形成在所说盖上的所说开口的一排上面。
14.分别连接一对线和一对终端触头的过压保护插塞,其特征在于插塞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电绝缘座;位于所说座的第一端的第一和第二触头,每个都用于与终端触头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位于所说座的第二端的第三和第四触头,每个都用于与一根导线实现电连接,所说的第三触头与所说的第一触头电连接,所说的第四触头与所说的第二触头电连接;位于所说座的第一端的接地触头;用于限制经过所说第一和第三触头电压的第一装置,与所说的接地触头实现电连接;以及用于限制经过所说第二和第四触头电压的第二装置,与所说的接地触头实现电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的插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和第三触头整体形成,并且所说的第二和第四触头整体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4的插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铰接地附在所说座的第二端的绝缘帽。
17.如权利要求14的插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和第二触头是音叉式触头;以及所说的第三和第四触头是导线绝缘移动触头。
18.如权利要求14的插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在座的所说的第一端上的键部件。
19.如权利要求16的插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帽具有这样的装置,即当所说的帽从一个开启位置移动到一个闭合位置时,它便于在第三和第四触头以及线对之间分别进行连接。
20.分别连接多个第一线对和多个第二线对的模块化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系统包括终端板,它包括一块具有支撑多个第一线对的装置的底板,附在所说底板上的导电接地棒,以及放在所说底板上的盖,所说的盖具有多个终端触头对,分别与多个第一线对连接,以及多个开口对,使得能够进出所说的终端触头;支撑所说终端板的框架,所说的接地棒和所说的框架实现电连接;多个带保护的插塞,用于和所说的终端触头实现电连接,每个所说的带保护的插塞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电绝缘座,所说的座内有一对带保护的触头,每个带保护的触头在所说的座的第一端上有第一端部,用来与所说的终端触头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并且在所说的座的第二端上有第二端部,用来与第二线对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每个所说的第一端部由音叉式触头构成,而每个所说的第二端部由导线绝缘移动触头构成,能铰接地附在所说座的第二端的绝缘帽,所说的帽具有这样的装置,即当所说的帽从一个开启位置移动到一个闭合位置时,它便于在所说的多个第二线对中的一个和所说的带保护触头的第二端部之间分别进行连接,附在所说座的第一端上的接地触头,用来与所说的接地棒咬合,限制经过所说带保护触头的电压的装置,以及将所说的限压装置与所说的接地触头相连的装置;以及至少一个跳线插塞装置,用于将另一线对与选出的一个所说的带保护插塞的第二端部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电信线的交连系统,如果用手工连线以及通过在不同的位置拆卸或插入模块化插塞从而改变线路的话,该系统能够减少所需的安装时间,并有效地进行交连。本发明的连接器有容纳多个插塞的终端板,每个插塞与一对线相连,并固定在终端板上,或可以相互重叠,以便进行半抽头、测试或转换。带保护的插塞有过压保护电路,并且跳线插塞可以叠放在带保护的插塞上。
文档编号H01R24/58GK1084321SQ93109580
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7日
发明者G·诺克斯, W·麦克基特里克 申请人:明尼苏达矿产制造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