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非晶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81464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非晶硅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形成多晶硅化金属的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形成多层非晶硅的制造方法。
传统金属氧化半导体形成闸极的方法是使用多晶硅化金属的结构,因此又称为沉积的多晶硅(ADP)结构,也即先在硅底材上长一薄氧化硅层,再沉积一多晶硅层,最后在此多晶硅层上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一金属硅化层,例如硅化钨。当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硅化钨时,其反应的副产物氟会在回火时侵入到氧化硅层内,增加氧化硅层的有效厚度,以致影响元件的特性(参考S.L.Hsuet al.,“Direct evidence of gate oxide thickness increase in tungsten polycideprocesses”,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vol.EDL-12,pp.623-625,1991)。另外,当制程当中进行掺杂步骤时,这些掺杂物会产生横向扩散现象,造成闸极内的掺杂重新分配,使得元件特性改变(参考H.Hayashida et al.,“Dopant redistribution indual gate W-polycide CMOS and its improvement by RTA”,in 1989 VLSI Symp.Tech.Dig,pp 29-30)。再者,由于传统方法所形成的元件结构表面很粗糙,造成多晶硅化金属与金属连线之间的阻值增加(参考H.Yen,“Thermal treatment andunderlayer effects on silane and dichlorosilane based tungsten silicide for deep sub-micro interconnection processes”,in 1995 VLSI Technology,Systems,andApplicaions,pp.176-179)。
鉴于上述的发明背景中,传统方法所产生的诸多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多层非晶硅的制造方法,可以减低氟原子对于氧化硅层及整个元件的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减低多晶硅化金属与金属连线之间的电阻值。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可在掺杂过程中防止掺杂物产生横向扩散,以避免在闸极内产生掺杂重新分配现象。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使闸极的表面具有较小的晶体颗粒及较平坦的结构。
根据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多层非晶硅上形成金属硅化层的方法,包含在一半导体底材上,形成隔离区,再在半导体底材上形成一氧化硅层;在氧化硅层上沉积至少二层,例如三层,多晶硅层,并在最上层的多晶硅上沉积一金属硅化层;在金属硅化层上定义闸极区及利用闸极及隔离区为遮罩以在半导体底材上植入离子。
根据本发明的如上方法制成的多层非晶硅,其可以减低氟原子对于氧化硅层及整个元件的影响,并减低了多晶硅化金属与金属连线之间的电阻值,另外可在掺杂过程中防止掺杂物产生横向扩散,以避免在闸极内产生掺杂重新分配现象,且使闸极的表面具有较小的晶体颗粒及较平坦的结构。


图1A~1G为本发明形成多晶硅化金属闸极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显示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图3A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B为传统方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所产生的闸极的表面显微照片。
图4B为传统方法所产生的闸极的表面显微照片。
图1A显示在半导体底材10上形成隔离区12,此隔离区12的形成如传统区域氧化隔离法,亦即先长一垫氧化层,沉积一氮化硅层,再由光阻定义主动元件区,并在隔离区域植入通道阻隔离子,再以热氧化方法长一约3000~10000A的厚氧化区12。接着,在底材10上长一厚度约30~250A的氧化硅层14,如图1B所示的剖面示意图。
图1C中在氧化硅层14之上连续沉积三层厚度约100~3000A的多晶硅层16、18及20,此多晶硅层的个数至少为二层以上,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三层,至于其层数的变化,例如四或五层,并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包含在申请专利范围之内。多晶硅层16、18及20的沉积通常是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100%的SiH4或混合N2、H2,在600至650℃下反应形成的。而在金属氧化半导体的闸极中形成此多晶硅层16、18及20是用以提供较低的功函数,以得到较低的起始电压。
图1D显示在最上层的多晶硅层20上形成一厚约200~2000A的金属硅化层22,用以和多晶硅层20形成低接触电阻,以降低整个闸极的电阻值(又称为sheet resistance)。金属硅化层22通常是经由硅和反射性金属或贵金属的反应而形成,常见的金属硅化物有WSi2、TiSi2、CoSi2、PtSi、MoSi2、Pd2Si及TaSi2。金属硅化物的好处在于降低和多晶硅的串联电阻值,且较金属铝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以实施平坦化步骤,其中又以WSi2、TiSi2及CoSi2具较低电阻值及高稳定性而最常被使用。形成金属硅化物的方法可以使用溅镀、蒸镀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将金属沉积在硅表面,再经过几次的回火而得到。另外一种形成金属硅化物的方法是采用同时沉积金属和硅,而此法不像前述方法会侵入多晶硅内部。
形成金属硅化层22之后,再以光阻24定义闸极区26,并蚀去非定义部分直到源汲极区的硅表面露出,如图1F所示。接着,利用闸极区26及隔离区12为遮罩植入离子,以形成源汲极28、30,如图1G所示。
图2显示本发明多层非晶硅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纵轴代表经过回火后的氟原子浓度(atoms/cm3),而横轴则代表闸极的深度(μm),且图中号码50代表闸极的氧化层。由此图可清楚看出,使用本发明后,其氟原子侵入氧化硅层50及其下方的浓度远较传统(ADP)方法为小,故其形成的元件较易控制,特性也较好。另外,图3A所示为本发明所形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相对于传统方法所形成的结构(图3B),本发明借助多层非晶硅60、62及64的结构可以压抑晶体颗粒的成长,因此比图3B多晶硅层66具有较小的晶体颗粒,故氟原子从最上的多晶硅层64向下侵入氧化硅层68的路径远比图3B长,可以减低氟原子对于氧化硅层及整个元件的影响。
由于本发明多层非晶硅(stacked-amorphous-silicon,SAS)具有较小的晶体颗粒,使得元件的表面较平坦,减低多晶硅金属与金属线之间的电阻值。再者,本发明所形成的结构可以在掺杂过程中防止掺杂物产生横向扩散,以避免闸极内的掺杂重新分配现象。
图4A及图4B分别为本发明及传统方法所产生的闸极的表面显微照片,可清楚看出图4A较图4B具有较小的晶体颗粒及较平坦的表面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下述的专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多层非晶硅上形成金属硅化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在一半导体底材上形成一氧化硅层;在该氧化硅层上形成至少二层的多晶硅层;在该多晶硅层上形成一金属硅化层;在该金属硅化层上定义复数闸极区;及蚀去未被定义的该金属硅化层、该多晶硅层及氧化硅层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金属为下列之一钨、钛、钴、铂、钼、钯、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多晶硅层层数为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金属硅化层是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在该半导体底材上形成复数隔离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闸极之后更包含利用该闸极及该隔离区为遮罩以植入离子至该半导体底材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各多晶硅层的厚度为100~3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的金属硅化层的厚度为200~2000。
9.一种在多层非晶硅上形成金属硅化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在一半导体底材上形成复数隔离区;在该半导体底材上形成一氧化硅层;在该氧化硅层上沉积复数多晶硅层;在该多晶硅层上沉积一金属硅化层;在该金属硅化层上定义复数闸极区;利用该闸极及该隔离区为遮罩以植入离子至该半导体底材上;及蚀去未被定义的该金属硅化层、该多晶硅层及氧化硅层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金属为下列之一钨、钛、钴、铂、钼、钯、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多晶硅层的层数为二。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金属硅化层是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各多晶硅层的厚度为100~3000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金属硅化层的厚度为200~2000。
全文摘要
一种形成多层非晶硅的方法,包含在一半导体底材上形成一氧化硅层;在氧化硅层上形成至少二层的多晶硅层;在多晶硅层上形成一金属硅化层;及在金属硅化层上定义闸极区。本发明可以减低氟原子对于氧化硅层及整个元件的影响并可以减低多晶硅化金属与金属连线之间的电阻值。
文档编号H01L29/40GK1167336SQ97100900
公开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9日
发明者吴协霖 申请人:世界先进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