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号转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828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讯号转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连接器,特别是一种讯号转接插头。
每一地区的讯号接头及讯号插座的硬体界面规格皆会有所不同,例如英国与美国两地的界面规格即不相同,故当使用者一到外地时,若其所使用的电信产品的讯号插头与当地的讯号插座规格不符时,即无法使用。此外,传统有关电信与网路资料均是通过频宽甚窄用不稳定的类比式电话线路以一进一出的方式传递,因此不但传输速度慢,而且易受干扰及断线,且无法同时进行多项作业。故现今除个人及家庭使用外,一般网路传轮已从采用传统的四芯电话线转为采用二进二出的八芯专用网路丝,甚至已采用可供高速传输的整体数位服务网路(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或是非对称数位用户回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以提升讯号传输效能与安全性。然而由于电路线、专属网路线、ISDN及ADSL的讯号传输模式皆不尽相同,且其作为硬体传输界面的各讯号插头中的讯号端子配置位置亦不桢,使不同传输模式的讯号插头彼此间并无法对接以进行资讯交流,殊为可惜。实际上不论是电话线、专属网路线、ISDN或ADSL虽然其讯号插头中端子少则四支,多则八支,但实际上仅有其中部分支端子负有传输功能,而只中为了适应不同传输模式的要求而改变有作用的端子配置位置而已。例如专属网路线讯号插头的八支端子中实际上使用最频繁地通常中第一、二、三、六号端子,而ISDN讯号插头的八支端子中则通常系由中央第三、四、五、六号端子负责讯号传输。由此可知,各种不同传输模式彼此间仍然具有一定的可加以整合利用的共通性,藉以突破存在于彼此间界面障碍而利于资讯交流。
除此之外,由于传统的各种传输模式的讯号插头均只能一对一地插接在相对应规格模式的讯号插座上,因此资料传输亦将是一对一形态,而无法达到多对一或一对多的树状分布形态而作统合以简化设备,故而使用领域仍大幅度受到限制而无法达到资料快速流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一般电讯插头适用各种传输模式插座的讯号转接插头。
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及组设于座体内的端子组;座体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具接触面的容置槽及设有八个缺槽的接头;接触面上设有至少四个缺槽;端子组系由至少四支端子组成,端子一端为设有选择性定位于座体容置槽缺槽内并部分凸露于接触面外的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为选择性定位于接头缺槽内的第二接触部。
其中座体容置槽内接触面上设有四个缺槽;端子组包括四个第一接触部逐一分别定位于座体四个缺槽内的端子。
端子组四个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别定位于接头八个缺槽中央的第三、四、五、六缺槽中。
端子组四个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别定位于接头八个缺槽中央的第一、二、三、六缺槽中。
座体容置槽一端设有枢设盖板的凸轴;盖板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与座体上凸轴相对应并枢接的枢孔;盖板以其一侧两端的枢孔枢装在座体容置槽一侧的凸轴上,并可相对座体转动。
座体容置槽两内侧壁邻凸轴同侧边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垂直延伸且不在同一垂线上的上、下卡槽;盖板邻近枢孔处设有与座体同侧边上、下卡槽相对应并嵌卡的卡凸块。
座体容置槽另一端相对内侧壁设有卡块;盖板另一端两侧设有与座体另一端内侧壁上卡块相对应并卡扣的卡槽。
接头系与座体分离而枢设在座体端部;端子组包括设置于座体内的至少由四支第一端子组成的第一端子组及设置于接头内至少由四支第二端子组成的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一端为设有选择性定位于座体容置槽缺槽内并部分凸露于接触面外的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为第二接触部;第二端子一端为与第一端子第二接触部保持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为选择性定位于接头缺槽内的第二接触部。
座体端部设有端面呈圆弧状的凸体,凸体上设有数道嵌槽;第一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形成弯弧状,并勾挂在凸块的嵌槽中;第二端子第一接触部则形成与第一端子第二接触部相配合的凹弧状。
第一端子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端子第一接触部两者之一成型有具弹性伸缩能力的弹性部。
容置槽设置于座体端部而朝接头方向凹陷。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及组设于座体内的端子组;座体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具接触面的容置槽及设有八个缺槽的接头;接触面上设有至少四个缺槽;端子组系由至少四支端子组成,端子一端为设有选择性定位于座体容置槽缺槽内并部分凸露于接触面外的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为选择性定位于接头缺槽内的第二接触部。使用时,四支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系分别设置于容置槽的缺槽中,以供一般具有四芯的电话线讯号插头斜插入容置槽内,与其一一对应接触而达成电性连接,端子组四支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则视所需输出模式的不同而可选择性地定位于接头凹室内八个缺槽中四个特定的缺槽内,以适用于八芯的专属网路线讯号传输模式、ISDN讯号传输模式或ADSL传输模式,使原本不可能直接插接于上述各模式传输使用的一般电话线讯号插头得以使用,艰即藉由本实用新型使不同讯号传输模式之间可得以真正进行双向交流传递资讯,消除资讯交流的障碍,使一般电讯插头适用各种传输模式插座,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掀启盖板插接插头状态)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插接英式插头用)。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仰示图(用于网路线传输模式)。
图6、为图5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仰示图(用于网路线传输模式)。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具有双容置槽)。
图9、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具有双容置槽、第一接触部向上、前曲折延伸)。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具有双容置槽及旋转头)。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具有双容置槽及旋转头)。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容置槽设置于座体端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2、至少一个盖板3及一组端子组4。
座体2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具倾斜接触面200的容置槽20及接头21。容置槽20一端设有凸轴203,并于容置槽20两内侧壁邻凸轴203同侧边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垂直延伸且不在同一垂线上的上、下卡槽204、205;容置槽20另一端相对内侧壁设有卡块206;倾斜接触面200上设有至少四个缺槽201,且各缺槽201与座体2端面间开设有穿孔202。
如图2、图5、图7所示,接头21内设有凹室212,并于凹室212前端设有八个缺槽213,并使八个缺槽213对应于容置槽20内至少四个缺槽201。
盖板3与座体2容置槽20相对应,其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与座体2上凸轴203相对应并枢接的枢孔30,并于邻近枢孔30处设有与座体2同侧边上、下卡槽24、25相对应并嵌卡的卡凸块31;盖板3另一端设有与讯号插头5卡扣部50相对应并扣合的凹槽32,并于该端两侧设有与座体2另一端内侧壁上卡块206相对应并卡扣的卡槽33。
如图1、图2、图3所示,座体2接头21的顶部设有卡扣部210,以形成美式规格,插接美式插头。
亦可如图4所示,接头21顶部设有凹槽211,以形成英式规格,插接英式插头。
如图1、图4所示,端子组4系由至少四支端子40组成,端子40两端分别设有与座体2容置槽20及接头21凹室212相对应的第一接触部400及第二接触部401。第一接触部400向上、后反折延伸,并于转折处凸设凸钩402。亦可如图9所示,端子40’的第一接触部400’向上、前曲折延伸。
如图2、图3所示,盖板3以其一侧两端的枢孔30枢装在座体2容置槽20一侧的凸轴203上,并可相对座体20转动,其邻近枢孔30处的卡凸块31于盖体3盖合或掀开时,分别卡入座体2容置槽30内侧壁的上或下卡槽24、25内,以使盖体3掀开时固定于倾斜状态。端子组4各端子40分别以其第一、二接触部400、401设置于座体2的容置槽20及接头21的凹室212内。各端子40第一接触部400能选择性地分别定位于容置槽20接触面200各对应缺槽201中并部分外露于接触面200外,并藉由第一接触部400转折处凸钩402扣入座体2端面的穿孔202中定位。亦可如图9所示,端子4’的向上、前曲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400’以其端部插入穿孔202中定位。各端子40(40’)的第二接触部401则选择性定位于接头21凹室212前端的各缺槽213中。
如图2、图3所示,四支端子4的第一接触部400系分别设置于容置槽20的缺槽201中,配合枢设于座体2容置槽20上的盖体3,将可供一般具有四芯的电话线讯号插头5斜插入容置槽20内,而使讯号插头5内的四支端子与设置于座体2内端子组4的四支端子40一一对应接触而达成电性连接。端子组4四支端子4的第二接触部401则视所需输出模式的不同而可选择性地定位于接头21凹室212内八个缺槽213中四个特定的缺槽213内。
如图5、图6所示,若欲使接头21转变成一般八芯的专属网路线讯号传输模式时,该四个第二接触部401将分别直接或经凹室212弯折而定位于第一、二、三及六号缺槽213中,再经由将凹室212中预设于各端子4两侧的两凸柱214予以高温施压而能将端子4熔合固定,使其与该种特定网路传输规格相符而能藉以插接在相对应的网路讯号插座中。由此可知于此实施模式中,可使原本不可能直接插接于网路讯号插座中传输使用的一般电话线讯号插头5,藉由本实用新型而间接插接至网路讯号插座中使用。
如图7所示,同理,当欲将座体2接头21转变成ISDN讯号传输模式时,端子组4的四个端子40的第二接触部401将分别直接定位于接头21凹室212内中央第三、四、五、六号缺槽213中,以与ISDN传输模式相符,而能藉以插接在相对应的ISDN讯号插座中,因此在此实施模式中,可使原本不可能直接插接于ISDN讯号插座中传输使用的一般电话线讯号插头5,藉由本实用新型而间接插接至ISDN讯号插座中使用。
同理,利用将端子组4四个端子40的第二接触部401安排至特定位置的不同缺槽213中亦能使接头21转变成为ADSL传输模式,使原本不可能直接插接于ADSL讯号插座中传输使用的一般电话线讯号插头5,藉由本实用新型而间接插接至ADSL讯号插座中使用。
简而言之,藉由本实用新型使不同讯号传输模式之间可得以真正进行双向交流传递资讯,消除资讯交流的障碍。
此外,前述的实施例中,座体2仅具有单一容置槽20,以仅单一电话线讯号插头5转接至单一网路插座、ISDN插座或ADSL插座上,事实上容置槽20的数量可无限扩增,例如可成型为如图8、图9的双容置槽20形态,以进行多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
前述的接头21系与座体2一体成形。实际上,亦可如图10、图11所示,其接头21’系与座体2分离而枢设在座体2端部,亦即座体2端部设有端面呈圆弧状的凸体22,凸体22上设有数道嵌槽220,而凸体22两侧则各延设枢接板221,并于枢接板221上设有枢接孔222。接头21’两侧延设与座体2两枢接板221相对应的枢接板215及八道贯穿的穿孔217,并于枢接板215外侧设有与座体2枢接板221上枢接孔222相对应并枢接的枢接轴216,接头21’以其上枢接轴216枢装在座体2上的枢接孔222内,以相对座体2转动。端子组4包括设置于座体2内的第一端子组6及设置于接头21’内并与第一端子组6保持接触的第二端子组7。第一端子组6及第二端子组7分别包括四支第一端子60及第二端子70,各第一端子60包括组装在座体2容置槽20缺槽201中的第一接触部600及形成弯弧状勾挂在凸块22嵌槽220中的第二接触部601。第二端子组7的第二端子70亦包括形成凹弧状而可与第一端子60相对应并保持接触的第一接触部700及选择性定位于其接头21’凹室212缺213内的第二接触部701,并且可令第二端子70邻其第一接触部700处形成弹性部702,或是令第一端子60邻接其第二接触部601处形成弹性部,如此接头21’不但可相对于座体2转动,而且接头21’转至任何角度,其内的第二端子组7皆能与座体2内的第一端子组6保持弹性接触。
当本实用新型受到对应讯号插座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无法顺利进行插接动作时;或是欲改变讯号插头的插接方向时;或是以笔直插接占用空间时;可将接头21’相对于座体2转动至所适宜角度,即可增加其在使用上的便利。
使用时,如图2所示,掀开盖板3,使其上卡凸块31卡入座体下卡槽25内,露出座体2的容置槽20,以将讯号插头5插入容置槽20中,并使讯号插头5卡扣部50扣合于盖板3端缘的凹槽32中。
当不使用时,如图3所示,转动盖板3,以将盖板3水平盖合于座体2的容置槽20开口上,其上卡凸块31则被迫移至上卡槽24内,其端缘上的卡槽33卡合于座体2容置槽20另一侧的卡块206上,以使盖板3固定定位。
上述系以容置槽20中具有倾斜接触面200并配合斜立的盖板3以供讯号插头5斜插固定。亦可如图12所示,将容置槽20’设置于座体2端部而朝接头21方向凹陷,并直接于容置槽20’上方设置供讯号插头5卡扣部50卡扣的凹槽207,而端子组4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400则改成向接头21方向斜向上延伸。
权利要求1.一种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座体及组设于座体内的端子组;座体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具接触面的容置槽及设有八个缺槽的接头;接触面上设有至少四个缺槽;端子组系由至少四支端子组成,端子一端为设有选择性定位于座体容置槽缺槽内并部分凸露于接触面外的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为选择性定位于接头缺槽内的第二接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容置槽内接触面上设有四个缺槽;端子组包括四个第一接触部逐一分别定位于座体四个缺槽内的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组四个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别定位于接头八个缺槽中央的第三、四、五、六缺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组四个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别定位于接头八个缺槽中央的第一、二、三、六缺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容置槽一端设有枢设盖板的凸轴;盖板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与座体上凸轴相对应并枢接的枢孔;盖板以其一侧两端的枢孔枢装在座体容置槽一侧的凸轴上,并可相对座体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容置槽两内侧壁邻凸轴同侧边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垂直延伸且不在同一垂线上的上、下卡槽;盖板邻近枢孔处设有与座体同侧边上、下卡槽相对应并嵌卡的卡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容置槽另一端相对内侧壁设有卡块;盖板另一端两侧设有与座体另一端内侧壁上卡块相对应并卡扣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系与座体分离而枢设在座体端部;端子组包括设置于座体内的至少由四支第一端子组成的第一端子组及设置于接头内至少由四支第二端子组成的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一端为设有选择性定位于座体容置槽缺槽内并部分凸露于接触面外的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为第二接触部;第二端子一端为与第一端子第二接触部保持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为选择性定位于接头缺槽内的第二接触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端部设有端面呈圆弧状的凸体,凸体上设有数道嵌槽;第一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形成弯弧状,并勾挂在凸块的嵌槽中;第二端子第一接触部则形成与第一端子第二接触部相配合的凹弧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子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端子第一接触部两者之一成型有具弹性伸缩能力的弹性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讯号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上的容置槽设置于座体端部而朝接头方向凹陷。
专利摘要一种讯号转接插头。为提供一种使一般电讯插头适用各种传输模式插座的线路连接器,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座体及组设于座体内的端子组;座体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具接触面的容置槽及设有八个缺槽的接头;接触面上设有至少四个缺槽;端子组系由至少四支端子组成,端子一端为设有选择性定位于座体容置槽缺槽内并部分凸露于接触面外的第一接触部,其另一端为选择性定位于接头缺槽内的第二接触部。
文档编号H01R24/58GK2409672SQ99258069
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9日
发明者廖生兴 申请人:廖生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